第三节 沿海与内陆地区协调发展的难点与重点
一、福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协调发展的难点分析
1.产业联动的跨区域协调机制尚未未形成
沿海与内陆地区间产业联动机制的建立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在优势互补基础上通过产业间的有机联系、合作协同来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但现阶段,福建沿海与内陆地区间产业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一是产业联动发展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沿海某些部门和地区存在封闭、狭隘观念及短视性偏见,过多强调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全面性、双向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内陆地区则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如道路不畅、产业布局不合理、公共设施配套不足等。同时存在服务意识薄弱、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的现象,仅重视对产业项目的引进,对项目投产后的管理与服务则重视不足,还存在对正在引进的项目热,对已经引进的企业冷等问题。
二是内陆地区的产业承接地配套能力不强。内陆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时期,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产品配套能力不强,因此加大了沿海企业的转移成本。同时内陆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人才外流的态势较为明显。
三是产业集聚度不高。沿海企业在内陆投资的项目大多数比较分散,虽然部分山区市县建立了工业园区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但是园区整体规划缺乏统筹和前瞻性,不同的产业项目放在一起,缺乏专业的产业规划,产业集群的整体转移和对接程度不高,产业发展缺乏集聚效应。由于缺乏全面的规划与引导,各县市之间园区的产业关联性不足,同质竞争问题较为严重。
四是产业创新能力较低,难以跟上沿海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如南平、三明等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失衡、企业负担较重,创新效率和创新动力都不足。三明市的创新资源排在全省的中等偏下位置,工业创新能力却最差。(8)
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性不足。近年来龙厦铁路、南三龙铁路等多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使福建内陆地区的交通不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县、乡镇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进展缓慢,点对点的快速交通通道需要新建或改建,镇与镇之间的交通形态比较单薄,城乡道路网系统尚未形成,路网密度较小。如三明市2016年末实有道路面积为326.4万平方米,南平为430.62万平方米,远远低于福州(3228万平方米)、厦门(3835万平方米)、泉州(1959万平方米)等地区。(9)
二是信息基础设施共享与互联互通不足。由于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相对落后,沿海与内陆之间缺少沟通,很多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地捕捉到相关信息,特别是一些潜在的协作对接需求没有挖掘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际产业的转移。同时,政府部门不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和投资策略,无法有效开展针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工作,不能很好地引导企业进行项目投资。
3.沿海城市的辐射与带动效应未充分发挥
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10)福建中心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为薄弱。福州大都市区建设、自贸区建设、福莆宁岚同城化以及平潭综合试验区之间还未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经济利益共同体尚未形成,各地区的产业关联度较低,功能定位趋同,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上容易产生同质化竞争,龙头主导作用不明显,削弱了区域整合所形成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厦门作为福建南部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和开放层次高、政策内涵丰富的经济特区,原本应承担区域性龙头城市的职能,成为周边地区的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但是厦门城市规模偏小,常住人口仅392万人,经济总量偏低,与相邻的重要工贸港口城市泉州还存在着区位竞争态势,导致厦门对周边地区的凝聚能力有限,对内陆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4.区域合作关系仍较为松散
从福建省域内的区域间合作关系来看,已形成制度化的区域合作主要有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和厦漳泉同城化框架。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始于1986年,主要涵盖福州、南平、宁德、莆田、三明和平潭综合试验区等福建东北部的五市一区,覆盖了福建63.5%的国土面积和52.45%的人口。厦漳泉同城化于2010年着手推动,主要目标是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工作方案》,三市联合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规划编制。这些措施对闽南沿海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公共服务融合、资源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从沿海与内陆合作关系来看,内陆地区的三明、南平等市参与了闽东北经济协作,龙岩市和毗邻的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之间主要为山海经济协作关系。
福建区域间经济协作尽管已形成正式的制度安排,但仍然属于较为松散的区域合作,表现为:一是区域合作内容较为单一,成效最为显著的区域合作仍然以跨区域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产业合作项目数量不多,缺乏上规模、上层次的产业企业合作项目支撑,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尚未形成。二是市场机制未发挥积极作用,如闽东北经济合作主体仍以地方政府为主,合作方式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对产业合作项目仍缺乏总体规划指导,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缺乏完善的产业项目合作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当前沿海与内陆地区协调发展的重点
加快“六区”建设是国家赋予福建扎实做好重大改革试验、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发力点。面临六大发展战略叠加的重要机遇,福建要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对标国际规则、改善营商环境、推进闽台融合;沿海地区要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发挥改革开放创新先行区的溢出效应;内陆地区要搞活体制机制,抓住改变区位条件的重大机遇,实现与沿海同步开放、同等开放。
1.优化沿海与内陆区域的空间布局
继续实施点轴结合的空间发展战略,以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为“点”,沿海海岸线及沿海向内陆延伸的交通干道为“轴”,实施“点轴结合,沿线突破,沿线成网”的平衡发展战略,沿海城市要着重建设连接东盟、对接我国台湾地区、辐射内陆的物流战略通道,各主要海港、空港应朝建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的方向发展。要以快速交通网络为主框架,以重点干线为通道,以产业功能区、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商贸物流中心、电商物流集散中心、邮件快件集散中心为物流中枢,构建全省一体化的产业集疏体系。
2.构筑沿海—内陆产业分工体系
统筹规划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之间的产业布局与专业化分工,共同打造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分工明确、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生产要素在地理上的集聚。充分发挥产业链和主导产业集群的前后向、侧向联系与扩散功能,扩大二者互动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利用港口的区位优势,依托沿海产业园区和国家级新区、开发区,加快沿海经济带临港产业的发展,使港口与铁路、公路、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将港口与腹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吸引城市的优势资源向临港地带集中,发展滨海特色小镇,形成面向国内外的新型产业群。
3.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
沿海地区在现有的对外开放基础上,应当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打造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新开放高地,构建大通道、大商贸、大合作新格局,实现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对外双向投资与交流合作跃上新水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内陆地区应当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弥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短板,借鉴沿海城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成功经验,着力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对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充分挖掘外贸潜力,形成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
4.充分发挥“六区”示范与辐射效应
福州、厦门、泉州沿海地区是福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在“六区叠加”战略期,福建沿海经济带既是“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的区位重心,也是平潭综合试验区、福州新区等区域性发展战略顺利展开的重要支撑,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体制机制创新对内陆地区有重要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因此,未来五年至十年是福建六大功能示范区能否取得重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福建推进山海统筹、联动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六区示范与辐射效应,起到龙头、领跑、带动作用,为福建释放改革红利、山海协调发展构筑强劲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