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对国家和企业而言,经济和生产的竞争最终是以人才为载体的知识竞争。Peter Drucker(1999)认为,人是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未来最具价值的资产将是脑力工作者及其生产力,知识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隐藏在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的竞争,而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是企业值得重视和挖掘的资源。
一项基于知识经济的报告指出,对个人或组织而言,显性知识识别度较高,容易习得和共享,也能够被竞争对手轻而易举地获取,而隐性知识则因其隐匿性、高度依赖个人性而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于个人或组织,最有价值的就是其拥有的隐性知识。因此,如何科学地挖掘个人隐性知识,实现个人隐性知识的价值创造,将是知识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知识型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2000年,里斯本欧洲理事会将知识管理提到战略层面,因此隐性知识管理将成为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本书希望能为开发科学、合理的隐性知识管理措施提供一些参考。如Druker(1999)所言,“正如提高手工劳动生产力是 20世纪的伟大管理任务一样,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效率将是新世纪的首要管理任务。”然而,在现实中,对个人知识管理的要求、管理方式、激励措施等与传统的科学管理显然存在很多不同,尤其体现在个人隐性知识管理方面。个人隐性知识的复杂性、不明确性等对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体制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对于组织的管理也理应从“手”上升到“脑”的管理。可见,在未来对于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的研究十分必要。
1.1.2 理论背景
首先,对个人隐性知识的研究符合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最有价值的财富,而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可以使组织和个人更具有竞争力,使其在变化的市场中做出有效的决策。个人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隐性知识可以促进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
在知识管理学中,学者们普遍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因此,对知识的管理应相应地涵盖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然而,当前的知识管理存在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一方面理论普遍认为隐性知识的价值远大于显性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大家将知识管理的重心放在显性知识上,隐性知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目前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个人已知但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的传递、分享、整合和管理上,很少有学者对个人已知但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个人隐性知识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只有探索隐性知识的起源,才有可能进行隐性知识的转移、运用、传递等,也才能更好地对隐性知识进行管理。
最后,研究个人隐性知识发展了Polanyi的隐性知识理论。理论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Polanyi的隐性知识理论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否定、质疑、热捧和非议。然而,对于个人隐性知识的概念、觉知、产生、形成等仍没有定论,学者们对隐性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对显性知识管理的基础上,个人隐性知识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需要对个人隐性知识理论展开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