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校的教学目的和责任是什么
在《纽约时报杂志》一篇关于返校问题的论辩中,历史学家戴安·拉维奇对教育改革进行了如下评论:“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人能够就我们为什么做教育达成一致。面对莫衷一是的状况,政策制定者将更高的考试分数定义为良好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对良好教育的定义固然重要,但是他们并非这场论辩的最终裁判人。最终塑造政策的是社会、组织、家长和学生对“好”的定义,这些定义为学校的运转建立了更广泛的基础。正是此类关于教学质量的对话引出了教育标准问题,塑造了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定义了一切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必须改变谈论教育的方式,正如艾略特·艾斯纳所说:“只要学校还将考试分数看作学生成就和教育质量的主要标杆,我们就很难集中精力关注教育中真正重要的方面。”
何为高质量的教育成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何为高质量的教育以及社会中学校教育的目的,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在与世界各地的各类群体对话时——不管这些群体是由家长、老师还是行政管理者组成——我经常以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你希望自己教过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成年人?”现在花一点儿时间,想一想你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当我们在学校里教授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通常,我会要求参与这个问题的人采用粉笔教学法(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说明的讲课方法)。在这种程序下,个体默默地在图表纸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并与大家分享。在分享想法的同时,每个个体也会阅读其他人写下的想法,并通过评价、提问、要求详细阐述、找出不同评价间的联系等方式给予回应。十分钟后,我们就会得出一个非常饱满的学生形象,这个形象是我们这个群体的所有成员希望的学生毕业时的样子。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孩子健康、专注、善于倾听、善解人意、谦恭有礼、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热心于社区活动、坚韧不拔、愿意冒险和尝试新事物、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富于进取心、有好奇心、有创造力、有热衷的事情、思想开放、有分析能力、有全球视野、有适应能力、愿意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愿意写作、有想象力、热情、思虑周密、有批判性思维、能够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能够成为终身学习者、如饥似渴的阅读者、理智的消费者……这个清单可以继续列下去,有无尽的阐释和注解,可与多种多样的品质联系起来。
有趣的是,全球各个不同群体所列出的此类清单和图表都极其相似。同样的一系列品质都会反复出现,热爱学习的一些特性经常会得到强调:好奇心、求知欲、好问;还有善于创新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冒险精神、想象力和求知欲;也有与人协作和相处的特质:协作、善解人意、善于倾听、乐于助人;还有帮助处理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联系能力、批判思维;而且通常还有助力我们立身于全球的:全球化公民、社区成员意识、能够意识到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有沟通能力。
你会注意到,这其中对传统学习技能提及的很少。这意味着那些技能不重要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传统学业技能并不足以定义我们期望送入社会的学生的模样,也无法定义二十一世纪雇主希望聘用的雇员的标准。一家人力资源、教育和实业集团对全美四百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要求雇主列出他们期望潜在应聘者具备的技能排名,包括学习技能和实用技能。专业性、职业道德、协作、沟通、道德标准、社会责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用技能在榜单上比传统学习技能要排得更高。只有在雇佣新近高中毕业的学生时,阅读理解能力这种传统学习能力进入了重要性前五榜单(排名第五)。
老师和家长认为重要的一些品质与职场中表现出的一些品质一样,在其他很多场合也都是需要的。而决定标准化测试成绩、定义毕业标准、成为大学入学敲门砖的传统学习技能在这些清单中并没有明确出现。
由此可以引出一种全新的愿景,使我们认识到何为高质量教育以及高质量教育应该产出哪些成果。尽管用了很多不同的词汇来描述这些品性,对它们的解析也略有不同,但是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常饱满的学生形象:善于沟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能够解决问题的专注积极的思考者。我将这种学生形象看作高质量教育应该承担的愿景。我们必须为了这个目标而教育,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达到这样的标准。这样一来,重要的问题便来了:我们如何做才能达到目的——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景?当前我们的学校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学生实现成为思考者的愿景?我们必须整合、掌握哪些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转型?这些便是我将在本书中探讨的问题。
帮助学生培养思考者和学习者必备的性情
我在上述多种清单中提及的品质——反思精神、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等——经常被归为性情。性情是一个人长期稳定的品性和性格,可以激发人的特定行为。我们说一个人具备好奇心这种特别的性情,是因为经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这个人因自身特点而诱发出的行为模式,比如好问、勤于探索、刨根问底等,与这种特定的性情相符。我们的性情决定了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怎样一个思考者和学习者。我在以前的作品中说过,促使我们成为思考者的性情决定了我们的智力特征。
或许我们不应只将这些性情看作高质量教育的成果,还应该借用泰德·森泽的一个词,将其视为教育的“残留”,即在忘记为考试而做的练习和记忆的知识之后留下的东西。在离开课堂很久之后,我们还保留了什么?2011年7月31日,马特·达蒙在华盛顿举行了“拯救我们的学校”集会。在会上,他强调了这种“残留”的重要性,他说:“现在回顾我的一生,我对自己最看重的方面——我的想象力、我对表演的热爱、对写作的热情、对学习的热爱还有我的好奇心——都源自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我刚才提及的这些品质——这些我内心极其珍视、给我带来无尽喜悦和巨大事业成功的品质——那些成就了现在这个我的品质……而这些品质没有一样是可以通过考试测验的。”
这些性情有一个关键的方面,就是无法直接传授或测试。当然,学生或许能够“习得”这些性情,但是不可能凭空发展这些性情本身。这些品格、性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必须经过各种环境的熏陶,才能成为内在习惯,在必要的情境下才能展现出来。性情必须通过文化来熏陶——即通过在一种文化中浸染来习得。
俄国心理学家利维·维果斯基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孩童心智发展的成熟由周围的人左右。”这句话生动展现了文化熏陶的含义,它的含义是我们希望孩子习惯于哪种精神生活、智力活动和学习过程,就会使他们身处此类环境中。此言揭示了学会如何学习是一种训练,更多时候,我们并非向他人学习,而是在切实的活动中与他人一起学习。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维果斯基的话,就应该仔细审视一下我们的家庭、学校和课堂,扪心自问我们将自己的孩子置于何种精神生活环境中。他们看到的榜样是什么模样?他们有哪些体验的机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一类思考得到了重视、获得了允许、受到了鼓励?
教学理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孩子的智力、性格、品德、性情的塑造和培养中,家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也是最重要的榜样。在涉及思考和学习相关的性情方面,学校则在社会中占得先决地位。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因此会传递关于何为学习、如何学习以及何为有价值的学习等重要信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学生听到各种关于学习的故事。文化熏陶是我们通过与外界和社会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将这些信息、价值观还有听来的故事逐渐内化的过程。这个内化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我们辨识这些与我们所处环境相一致且不断重复的信息和价值观。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在关于学校和组织的作品中都曾将文化比作故事。因此,要理解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的文化,我们需要看一看每个人讲述的关于学习的故事。信念、信息、价值观、行为、传统、程序等本身并非文化,但却是文化的重要指示物,它们强化了所讲述的核心故事。它们是我们用来识别学习故事的工具。基于这一点,在真正着眼如何实现文化转型之前,我们需要探究三个故事。第一个是老故事——我们在学生时代听到的故事;第二个是现今在学校和课堂上占据主导的故事;第三个是我们希望讲述的新故事。
传统教学对学习意义的扭曲
我们所经历的学校教育各有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体的经历,在不同的老师教育下或不同的班级中,或许也会演绎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故事。我们作为学生时所听到的故事,很可能对我们与自己的孩子、学生间的互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迈克尔在他的学校经历中发现了一个不断重复的主题: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就不停地听到关于分类、分级和能力的故事。我们被分成了阅读小组,很容易就能看出谁学得好,谁学得吃力。一年级末,我又经历了另一种分类,这回我落到了后面。我的成绩不好,比同学差了些。也不知道因为什么,第二年我还是在较低水平的阅读小组中。就这样一路来到初中,我被安排在手工班,后来到了高中又被分进了职业教育一类。从来没有人问过我想要什么,只是将各种分类和分级强加到我头上。
对于杰森来说,小学时的经历依然非常生动:
我记得学校是个安静的地方,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的。老师不许我们说话。我记得有一次老师问我:“你为什么说话?你的作业还做完呢。”我记得自己当时在想,将说话和完成作业联系起来是多么奇怪的事啊。我做事比较慢,从来都不能提前完成作业,也就意味着我永远都不能说话。当然,课间休息可以喘口气。这段时间很真实,但是课堂却不是。
对鲁斯来说,仅仅是一堂课上的一次重要经历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记得一堂特别的代数课。代数是一门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课程,它令我非常兴奋。我喜欢代数谜题一般的感觉,比简单的加减乘除有趣多了。有一天上课,老师讲解了一道非常难的问题,我记得自己完全沉浸在那道问题中,尝试着理清老师为何采用他那种解题方法,但看起来好像另外一种解题方法也可以,那是我的方法。我一直苦苦思考,最后终于证明了我是正确的,我的方法也能解出这道题。我鼓起勇气,举手问了这个问题。那个老师说他已经回答过那个问题了,质问我难道没有听讲吗?从那一天开始,在他的课堂上,我再也没有问过一个问题,我对数学的兴趣也没有了,尽管我很擅长数学。我想自己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学校就是听老师的话,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
妮可讲述的学习故事我们都很熟悉:
一切都是为了分数和取悦老师。这一点我很擅长,但是我真的觉得自己没有学到那么多知识。我迎合了这个体系,也因此得到了奖励。
麦克斯讲述的故事也大体相似:
一切似乎都是为了速度。我记得计时测验和拼字比赛,一切都有时间限制。如果你能提前完成,就说明你聪明。第一个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聪明。我觉得这就像一场竞赛。
上述只是一些记录的“关于学习的老故事”,他们的经历或许能够与你的在校经历产生共鸣。这些故事的主题尖锐而有力:学校是一个分类的体系,你可能适应,也可能不适应。这里没有可供对话和互动的空间,学习要求个体老实地坐在位子上努力、练习,学习是一场竞争而非协作,速度快就意味着你是聪明的。这里没有提问的机会,取得好成绩就是学习的终极目的。这些主题塑造了学生的经历,框定了他们对学习的认识,在某些情况下扭曲了学习的真意。
尽管在此讲述的故事都不是很积极,但我并不是说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当我问及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请他们分享一些自己当学生时的学习故事时,我总能听到一些与安东尼娅的故事相似的内容:
我记得五年级时的老师。她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她总是给我们讲自己经历的新鲜事物或去过的新地方,很有感染力。你会很想学习,因为你想要与她聊聊天,成为她的世界的一部分。这段经历一直伴随着我,她是我成为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个人力量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和学校则需要审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故事,审视这个由学生和老师演绎的故事。长期以来,我们传递了哪些关于学习和思考的故事?
现代教学的真实情况
尽管对于自身的长期教育需求来说,学生并不总是最好的评估者,但他们是教学重点和教学效果的最佳晴雨表。他们了解自己何时全身心参与,何时没有,而且他们也很清楚自己何时在真正学习,何时作为一个个人在成长。从他们发出的声音中,我们才能发现当前在学校中所讲述的关于学习的故事。邀请学生参与有关成果和教育目的的对话,这对所有的学校和老师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此举有助于塑造一个让所有人共同奋斗的使命。为了更好地探究学校和班级的学习故事,你需要探查学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经历的学习故事的。本章末尾介绍了一些实践建议。
盖洛普青年调查请初高中学生选取三个形容词,描述他们在学校里的一般感受。位于榜单第一位的是“无聊”,有50%的学生选择。位于第二位的是“疲惫”,占42%。“开心”和“感到有挑战”排在下一位,有31%的学生选择。然而,应该注意到的是,自认为“高于平均水平”或“接近顶尖水平”的学生更愿意选择积极的形容词,这表明学生经历的学习故事或许会因其能力的不同而有差异。
在一项关于学生小学经历的纵向研究中,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经历模式,这是最大的一项纵向研究之一,由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组织。这项仍在进行的研究对1364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了观察,评估了他们所经历的授课类型。最近一次对五年级学生的评估,评估的对象包括956名学生(其中一些学生中途退出了研究),分布在33个州、 302个学区(多数为中产阶级)、 502所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737个班级。仅以对五年级学生的观察为例,我们发现学生有58%的时间用于基本技能的学习,少于13%的时间用于分析和推理等高层次能力的学习。此外,需要协作的学习任务不足授课时间的5%,在观察的课堂片段中(每个课堂大约6个小时),学生高度参与其中的时间只有不到1%。这些课堂里的景象与丹尼尔·平克所描述的很相似:经常是“好孩子”在抱怨,“坏孩子”则肆无忌惮,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是专注的。
人们或许会希望情况能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变的好一些,但是证据显示的结果则恰恰相反。大学学习评价跟踪了全美24所高校共2300名学生的在校经历,二年级末时,仅有略多于半数的(55%)学生在批判性思维、综合推理和写作等关键衡量标准上有明显提升。
从这些报告中来看,旧故事与我们现在正经历的故事并没有太大区别,二者都强调死记硬背和分数,很多情况下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有人认为,学校当前对考试和可靠性的强调,不仅没有为学生提供提升的机会,反而减少了学生的机会。当前创造的是一种应试文化而不是学习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我们看到了考试分数的提升,但是学习能力、理解力和专注力则在降低。
正如我们在审视旧故事时一样,对当前故事的探究也仅仅是局部的。当然,有一些学校和课堂讲述的学习故事与众不同,它更吸引人,也更贴近人心。我曾在迪士尼美国教师奖项目中工作过,并联合打造了创造性课堂系列,因此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我敢肯定你也了解一些优质的学校,认识一些思维灵活的老师。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就此便认为,在更大范围和更久的时间中,学生在学校和课堂的学习经历已值得我们自我恭维或志得意满。
要将讲述给学生的学习故事揭示出来,这需要一定的勇气、雄心和坚韧,需要踏实勤恳的工作。故事的面纱一旦揭开,我们必须评估这些故事,将其与我们希望学生所能经历的故事相比较。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培养,能否使他们成为我们理想的成年人?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并非易事,这恰恰是因为我们任由低水平的测试成果塑造了自己对高质量教育的认识。我们演绎的学习故事还会受到自己个人学生时代经历的局限。我们都倾向于保持和固化现状,因为这是我们唯一了解的故事。这样,在我们面前,学校文化及我们所演绎的故事就变成隐形的了。然而,前述几项大规模的研究都有同样的发现,当前占主导的故事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生,也不足以促成我们希望的成果。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讲述一个不同的学习故事。
转变教学理念,给学校和学生不一样的未来
打造新的故事不仅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愿景,还要审视作为愿景传递者的学校的运行方式。要改变故事,取得不同的成果——比如上述设定的一些成果——我们必须传递新的信息,讲述何为学习及如何实现学习。在接下来的章节,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安排和掌控工作中的群体文化力量,使我们能演绎出一种不同的故事。但是首先,我们必须要想象一种新的愿景,明确这个愿景的精髓所在。
教育倡导者戴维·杰克斯也采用了“故事”这个比喻来思考学校及其愿景。他建议我们改变语言方式,从限定性语言改为可能性语言:“创造新的故事要求新故事的作者摒弃消极的‘哎呀但是’思维,而是要问‘如果……会怎样?’”
让我们思考一下新故事下的几种“如果……会怎样”的问题:
- ● 如果学校少些应试准备,多些人生学习准备会怎样?
- ● 如果学校不以考试成绩考量成功与否,而是以群体协作的成就考量会怎样?
- ● 如果学校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性格作为最高使命会怎样?
- ● 如果将教学目标定为对技能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获取会怎样?
- ● 如果学生切实投入到学习中,而不仅仅是顺从学校的安排会怎样?
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学校、想象新教育愿景的“如果……会怎样”问题清单可以无限列下去。在你和同事探寻这些“如果……会怎样”可以给师生带来的影响时,在此列出的几项可以抛砖引玉,激发新鲜的想法和丰富的构思。此外,你也可以独自或在专业群组中提出自己的“如果……会怎样”问题并进行探究。
本书核心的“如果……会怎样”问题是:如果我们力图在学校、课堂、博物馆、会议和组织中发展思考文化会怎样?认真对待这个问题,要实现学校和组织的变革,意味着要驾驭塑造群体文化的力量,演绎新的故事。我们将在后续章节详细讨论这几种力量,但在我们开始探究“如何做”之前,需要对自己的故事有一点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到底试图达成怎样的成就?只有清晰认知我们所希望传递的核心信息,我们才可能把握这个故事的精髓,这样,我们才能反复对自己讲述这个故事,直到它成为新愿景的核心。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的学校、课堂和组织成为这样的地方:在这里,群体的集体智慧和个体的思考都能得到重视,实在可见,而且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如日常程序一般积极思考,提升自我。这是我们的故事跳动的心脏。在所有与学习者的沟通中,我们必须始终力争使思考得到重视,使它实在可见并得到积极的推动;使思考成为我们设计课程的一部分,成为评估过程的核心,成为授课的必要组成部分;使思考内化于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这些核心行为的每一项——使思考得到重视、实在可见、得到积极的推动——都需要更深入的剖析,以便我们理解自身使命,更好地理解我们必须承担的一切。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传递关乎思考价值的有效信息。当然,哪会有教育工作者说自己不重视思考的呢?但事实上,在思考的价值和重要性方面,学校向学生传递的信息矛盾复杂,对于即将到来的任务要求通常很明晰,但对于完成任务需要进行的思考则不尽然。如果我们真正重视思考,就必须明确指出自己所追求的思考是哪些种类的,为什么这些思考是重要的以及它们将如何帮助学习或眼前的任务。我们必须传达出一种认识,即学习是思考的产物,思考并非某种附加的填料,而是我们在学习中必须积极参与和推动的方面。
这么说来,有哪些思考应该得到重视呢?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自然而然地,这些都取决于学习环境,但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思考技能是他们可以加以利用的,并能增强自身对事物的理解。比如:
- ● 问问题,辨识疑惑,对神秘的事物、隐含的意象及学习的概念充满好奇
- ● 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做比较和对比,包括找出学科间的联系以及与之前掌握的知识的联系
- ● 在不断增加的知识和持续提高的理解力基础上,构建持续发展的理解、阐释和理论
- ● 从不同的角度、视角审视事物,洞悉偏见,培养更均衡的立场来对待话题、想法和事件
- ● 能够注意、观察并仔细审视,以全面感知细节、细微差别和隐藏力量,并观察实际情况,为个人解释和理论提供基础证据
- ● 辨别、搜集证据,并利用证据作推理,以此证明和支持个人的解释、预测、理论、论证和阐释
- ● 深入钻研,揭示复杂问题和挑战性的课题,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可辨别出某人是否仅仅获得了表面理解
- ● 能够捕捉事物的核心或精髓,识别其真实意图
以上并非思考类型的详尽列表。在其他文章中,我和同事更详尽地阐述了高效思考的组成部分,但上面的清单是个不错的起点。此外,还可以从前文识别出的目标中选取几个,深入剖析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思考类型。哪些类型的思考利于解决问题?哪些类型的思考能够激励创新和创造性?哪些类型的思考是高效沟通者或宣传者所必需的?哪些类型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全球竞争力?你很可能会发现这些清单中有一些重叠,但是总会有一些新的思考类型出现。
一旦理清了哪些类型的思考需要鼓励,我们就必须竭力使“思考”这种难以捉摸的概念变得更加实在可见,这样才能使其与概念、知识和技能等典型的课程一样,变成具体的培养目标。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实在可见这个层次。如果我们自己培养出的学生成为专注的学习者,积极的思考者,能够沟通、创新、协作和解决问题,我们就必须积极推动和促进学生思考。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外,授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思考的精进。
对思考意义的着力推崇,使多数老师落入一种新的境地,而在此种环境下,老师会丧失部分权力。一方面,任何技能都需要通过磨练才能精进。因此,老师必须创造思考的机会并安排相应的时间——应对覆盖全部课程内容的压力并非易事,但这确实是必需的;另一方面,单纯的练习并不能保证进步和有益的发展。个体进行练习时,还需要他人给予反馈意见并进行辅导。这种辅导需要细致和情境化,并且需要对学生当下的努力进行嵌入式评测。从本质上来说,嵌入式评测属于形成性评测,能够维系和激励学习者的努力。
我很犹豫是否要在这种语境下使用“评测”这个词,因为它带给教育工作者很大的负担。有些人一想到教学过程中评测带来的死气沉沉的效果就感到退缩,这些以学校为单位的各式评测将最有趣的探索课程也变成了需要老师评分的“作业”。显然,这些评测形式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进步。我们追求的是赛场上教练采用的评测,能够辨别运动员在发展期的哪个阶段,需要做哪些努力才能使能力更进一个层次。这便是教练的作用,同时也是一名高效老师应有的技能。从实际的角度讲,任何人,甚至任何事物都可以传递信息。要切实获得学习上的提高,需要能够集中精神的良好机会,辅以高于自己的专家的敏锐观察和有针对性的提点。
实现教育转型,给学校和学生不一样的未来
在本章中,我清晰地阐释了对高质量教育成果的新定义:培养学生一些必备的性情,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有效的思考者,渴望且有能力创造、创新、解决问题。在当今世界,这些成果是想要取得成功的人所急需的。虽然这并非全新的理念,但这种成果并不是很流行,极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经常会因为我们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关注而被推到一旁。然而,这种成果囊括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更高愿景,展现了当我们突破学校官僚作风的限制时所能实现的梦想和取得的成就。它是我们教师和学生激情、能量、动力的源头。
之后我介绍了引导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工具:文化熏陶。我们希望学生有怎样的精神生活,就要使他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辨别、评估我们向学生传递的信息中讲述了怎样的学习故事。本章末尾介绍了一些实践方法。而后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些信息,使学生处于新的学习故事中,在这个故事里,思考能得到重视,实在可见,而且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如日常程序一般积极思考,提升自我。我们必须成为文化的塑造者和信息的管理者,以实现自己的愿景和学校的变革。
但是在一种业已建立的文化中,我们如何实现信息的变化?我们如何为学生和自己演绎一个新的学习故事?我们如何才能理解群体文化的复杂细节,便于我们管理它的能量,并塑造它,讲述自己的新故事?在后续探究八种塑造群体文化力量的章节中,我们将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活动 :反思学校和课堂的现状
- ● 利用盖洛普青年调查的方法,制作一个包含25个形容词的清单:10个积极的、 5个中性的和10个负面的。请学生们从这个清单中选取三个形容词,描述他们在学校里的一般感受或在你的课堂上的感受。其中要包含一个问题,问问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业表现:接近顶尖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平均水平。学生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 ● 利用“我对这堂课上学习活动的反思”调查(附件A)评测学生对某一堂课上最常展现的思考方式的认识。学生的想法与你的想法契合度如何?
- ● 揭开学校向教师传递的何为教学的信息。请全体教员以书面形式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刚在我们学校开始第一年教学生涯的老师,他或她从这里获取的,关于何为老师的信息是怎样的?他或她辨别出的占据主要时间的职业对话是哪种类型的?根据他或她的观察,自己作为这所学校的老师,会有怎样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小组形式讨论教员的应答,辨别出其中的主题,然后与更大的群体分享。
- ● 做一次“学习信息调查”。在一天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参观你们学校的不同班级课堂,在每个班级停留五到十分钟。此举并非为了评估教师的表现,而是对学生的课堂体验有一个整体印象。要注意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度,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还是仅有少数学生?要注意对智力的挑战程度以及老师对思考的强调。课堂上仅仅是老生常谈,还是切实要求学生深入挖掘、思考?感受一下课堂的氛围,学生是否参与互动?记录下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是全班集体学习、小组学习、配对学习还是单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