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半,客家人玩出了古中原的流光溢彩
正月半对于客家人是一个大节日,客家人称“正月半”,较少称“元宵节”。汉武帝开始在正月半祭祀天神,隋朝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到了唐朝,受道教影响,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元宵,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唐末才偶称“元宵”,自宋以后也称“灯夕”或者“元夕”。元朝和清朝统治下,主要是民间灯会,另称“灯节”。从客家话中的名称来看,也是汉族传统的体现。
客家人过正月半,保留了很多中原汉族特有的习俗,洋溢着传统、热力和光彩,充分反映客家崇文重教、尊祖敬宗、阳刚尚武的传统精神,体现了一种带着古老渊源的文化美。客家人的正月半习俗事关祖先、农事、宗族、祭祀、文教,千百年来庄严而隆重,主要习俗包括上灯、走古事、烧火龙、游大龙等。
一、上灯
正月十五前后两天,是客家人的“上灯期”。客家话里的“灯”和“丁”同音,“响丁”和“上灯”谐音。香火不断、人丁兴旺、子孙昌隆,是历代先人所魂牵梦绕的头等大事。客家人用元宵节象征光明和希望的“灯”,和影响宗族未来的“丁”,两个概念相融合,就有了隆重的“上灯”仪式。
梅县传统灯笼(老榄 摄影)
兴宁上灯,形制有点像宫灯(图虫)
所谓“上灯”,就是客家宗族在过去一年中所出生的男丁(如今在梅州也包括女孩),在规定时间请一对新灯,迎到祖公厅(祠堂)。上灯日又称“添丁日”或“开灯”,一般在正月十五前后两天。整个过程,先通过鞭炮、香火、叩拜、开灯等仪式告慰祖先,体现感恩孝敬,然后请家族宗亲聚餐庆祝,体现仁悌团结。
梅县的上灯仪式则较简约,呈现桃形,竹篾灯架外加花灯纸,用苍劲有力的大字,将新生儿的名字写在灯上,新丁某某。一对灯,一只挂祖公厅,另一只挂自家门厅,挂灯后,要连点三晚通宵。
一个孩子一生只有一次上灯仪式。这一天,祠堂贴上新对联,孩子名字被写到华美的灯上,灯上的彩带写满吉祥话语,表示对祖先功德的感念,以及对孩子一生康宁、德行和成就的祝福,祠堂楹联用繁体字写,例如“認祖宗一脉真傳克勤克俭,教子孫两行正路惟读惟耕”。上灯仪式结束后,人们就在祠堂开宴。宴席间,孩子会被宗亲们亲切包围,被赠予吉祥祝福。上灯之后,宗祠和族谱将添上这些新名字。
河源连平忠信的上灯习俗尤为壮观,由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六个环节组成,跨时十多天。其间,当地还有八音锣鼓演奏、灯酒宴、舞龙舞狮等壮观场面。早在北宋初年,从中原迁入连平忠信地区的客家先民就已有元宵吊灯的习俗。这边用于上灯仪式的花灯高长而华美,红纸做的灯带上,用毛笔写满了对新生儿成才的祝福和期盼。
二、赏花灯
正月半,不少客家地区的赏灯会十分隆盛。夜空下,古朴恢弘的客家大宅门、围龙屋挂上灯笼,显得庄严而有序。
元宵花灯本是祭祀所用,里面蕴含信仰的成分,所以,传统客家花灯艺人不惜精工细作,采用中原制灯古法,融合纸绘、竹编、照明等工艺,其精湛和繁复,让人想起宫廷花灯或者供佛幡灯。
土楼闹元宵(图虫)
广东兴宁的传统花灯是元朝做宫廷灯的高手——黄氏两兄弟告老回兴宁老家传下的手艺,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兴宁花灯传承于北京六格宫廷花灯,分五层,手绘“恭贺新喜”“状元及第”“仙君送子”“福满朝贵”“子孙满堂”“弦箫鼓乐”“歌舞升平”等图案。
福建芷溪的花灯则源自古苏州花灯艺术,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个芷溪花灯有九十九盏火,由琉璃杯装棕油点亮,通透澄莹,熠熠生辉。
元宵节晚上,芷溪的九厅十八井之间,百余个花灯首尾相接,组成花灯长队,一时间,明烛夜空,花团锦簇,映照着华美的客家大宅门建筑,蔚为壮观。此情此景,真如门楣上所书大字——“瑞曜光胜”。来自芷溪的杨成武将军曾赞叹芷溪花灯:“有特色举世无双,很惊险乐在其中。”
三、走古事
走古事,是一项极具视觉震撼的客家风俗,就是将小孩子装扮成古代高官,然后站立在一个木栏上,人们抬着游行的一种仪式。按照客家宗族观念,每一房要出一个这样的木栏,称为“大宗”。
游行开始后,每房要力争跑在最前面,谁先到目的地就获得胜利,意味着这房的人会在此后的一年中更有福气。一般正月十四走古事。各地走古事的棚数不一定相同,如福建连城罗坊是七棚、江西赣州是六棚,福建永定从乾隆期间开始,史上最多时有一百零八棚!
福建连城罗坊的走古事仪式最盛。在这里,走古事是一种群体竞技,精壮的后生们担着花脸的小高官们,飞奔如踏风火轮,过水时水花飞溅,看着非常过瘾。每年正月半,在“云龙桥”前的清岩河,七棚“古事”一字排开,河两岸数万观众翘首以待。三声大锣一响,近百名壮汉抬起七个小神仙逆水狂奔。
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若能超过前棚,则视为吉利,各棚皆拼力而为,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爬起,情绪高昂。那七个“小神仙”,峨冠博带地安立在动荡高栏上,稚嫩小脸泰然淡定,看着大人们抬着自己一路狂奔。
罗坊走古事(黄水林 摄影)
全程费时约三个小时,不管对大人小孩来说都是体力和耐力的考验,充分反映了客家人的尚武和拼搏精神。当尚武成了民系的文化自觉,阳刚之气就生生不息了。
梅县没有见过走古事。客名君高中时,曾在五华看过一次激烈的走古事。小朋友站在飞奔的古事上,气定神闲,打扮得像古代文官武官瓷娃娃,让人恍如穿越。古事,是客家人崇文尚武精神的体现。
永定抚市的走古事,则是一种盛大的嘉年华,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以来,承传不衰。人们通过这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相比罗坊走古事的狂欢,抚市走古事则一片祥和,就像元宵节的一次Cosplay游行。化妆造型多以历代传说故事、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为主,车载或抬着游乐。常见的故事有魁星点斗、桃园三结义、五虎将、六国拜相、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等。表演形式多样,有徒步走的、板车推的、骑马的、轿子抬的、三轮车踩的、轿车和小货车装扮成彩车载的……每年元宵,这样的古事花车队伍,洋洋洒洒地走过古朴恢宏的土楼,十分壮观。
四、舞龙、游龙
正月半,梅州丰顺埔寨的世界文化遗产“烧火龙”晚会令世界瞩目。在“龙身岽”举行烟火晚会的壮观场面,每年吸引着方圆数万观众。据说埔寨“烧火龙”始于清乾隆六年。火龙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不断提高,从烧稻草香火龙发展成现在龙身七节增至最多十五节,长度可达四十多米,表演的场面壮观惊险。
舞龙的壮汉只着运动短裤,除了便于跑动和散热之外,也有利于火花最大限度地与皮肤接触——依习俗,皮肤被烫出了泡(客家话“泡”和“票”同音,钞票也),则意味着新年发大财,泡的数量多少则决定财富的数量。擎龙头则更有机会受到财神爷关照。
埔寨“烧火龙”(陈文想 摄影)
龙南栗园围香火龙(王建春 摄影)
龙在客家人心目中象征吉祥、尊贵、力量和财富,因此,客家人喜欢节日舞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客家舞龙,除了求雨、祈福、娱神、自娱,还有彰显宗族、村落力量的功用。客家人的玩法很多,闽西姑田是游长龙,粤东丰顺埔寨是烧火龙,成都洛带是水龙,赣南舞香火龙、板凳龙、稻草龙……
舞龙本身是一个力气活儿,那些由腾跃、翻滚、盘回、穿插、耸立等构成的诸多套路、造型,没有雄壮体力是无法完成的,一节一节的龙,没有团结一致的协调度也是无法摆出完美的龙姿。龙是力量的典型代表,而客家舞龙时,把高高在上的苍龙缚在手,尽情地按龙头、折龙身、揭龙尾,彰显力量。正月半的客家舞龙,每每吐火喷光,焰光四射,令人称奇。
闽西连城姑田元宵的一个著名节目是游大龙。姑田大龙,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其长度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姑田游龙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起初是舞龙,后来龙越做越大,越做越长,就改为游长龙。
龙头高2.4米、长7米,龙腰每节长4.3米,数量由参游户数而定,龙尾长6米。游龙前,每户准备一节大龙;游龙时,以火铳为号,将龙身抬到村头用“龙棍”一节一节串接起来,而后百余人将龙擎起距地面2米多高,在鞭炮、锣鼓、烟花的齐鸣声中,开始沿村庄、农田、山冈游龙。每到一处,人们燃松火相迎。
姑田游龙少则六七十节,多则百余节,通常要持续两天。游龙结束时,户户燃放喜炮,主妇备好丰盛“龙酒”,款待擎龙亲朋和来访的客人,互祝新春伊始。
不少客家地区还盛行舞龙灯闹元宵,各地龙灯制作工艺迥异,各具特色。例如长汀童坊彭坊村的刻纸龙等。各地客家还有很多有趣的特色元宵风俗,如魁星点灯、打石佛、踏春泥、搬马灯等。正月十五是客家人一年的火热开局,是宗族昌盛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时点。客家人所传承的欢腾仪式,让人对中原汉族的丰富世界产生无限遐想。
姑田大龙,见龙在田(图虫)
星如雨(陈文想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