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绵远流长。在我国绵长的古老文化中,教育独具色彩,几千年来,涌现了一大批教育家和学问家。诚然,有教育,就有学习;有教育,就有学风;有学习、学风,就有学习的思想和研究学风的学问。
《礼记·学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者,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能够知书达理,而其途径则唯学而已。《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要“教人”,就要有肯学的人——“礼者,不可不学也。”而学,就有为学的目的、态度、内容、方法、途径、效果等。这些问题,既牵涉到学生的主观方面,也牵涉到时代、社会、学堂、家庭,老师、朋友乃至所用教材以及评价制度等诸多客观方面。所谓学风,其实就应该是主客观条件下这许多方面的总和。
学风也是文化。研究学风跟研究文化一样,要研究并总结其特性。归纳起来,学风有着六个方面的特性:第一,学风有群体性,但同时又能从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身上折射出来,并形成个体的诸多特征。严格意义上说,单个人的作风很难说是“风气”,因而我们讲学风,往往是指群体学习的风气,但“群体”又是由个体汇合而成的,风气的好坏也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所以,研究学风,既要重点关注群体的学风,也要关注个体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作风。第二,学风有时代性,一时代总有一时代给予学风的印记。第三,学风有传承性,并不会因为一个时代的完结而中断,而是会在新的一个时代得到延续、更新、扬弃和发展。第四,学风有地域性,一个地方甚至一所学校,学风的表现都会不一样。第五,学风有融合性,只要地域存在沟通,不同地域的学风就会相吸相容,形成一体。第六,学风的形成有综合性,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乃至家庭的状况都会成为影响学风的因素(当然,学风也会反过来对这些方面产生影响),其中,古代的统治阶级,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的好尚以及教育与科举制度对学风的影响尤为直接。
思想影响行为。研究学风,必然要研究有关学习思想或关于学习问题的观点。我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我国古代的学习思想非常丰富,而且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不得不把学风分为若干个时期进行考察。关于论述所对应的时代问题,这里分为上古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金元时期、明代、清代。此种划分,只是为了方便论述,并非对通行的历史分期提出异议。
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告别蛮荒,从事自觉的劳动,由野居至于构屋,由狩猎至于农耕,教、学与人之生存、发展紧密相连,人们往往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中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勤苦学风。同时,在与自然的抗争之中,人们由未知而入有知,也渐而养成了一种积极探究与躬身实践的学风。
先秦时期,诸国纷争,历史处于大转折的时期,各种思想见于百家之学问,私人举办的学校与教育的兴起,学人伦、学治国成为时尚,苦于学、博于学、长于思、用于行,渐成当时学风之主流。而且,我们民族一开始就看重做人,把做人之德放在首要的位置,恭谨为人是学习的必修课,因而上古、先秦时期,恭谨也就成了学风的重要因素。
秦汉时期,国家归于一统,思想定于一尊,先是严刑酷法为秦所用,烧诗书,燔六艺,法家提倡“以吏为师”,重重高压之下,学人不得不以“口耳相传”播扬文化、延续文脉,后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士人以研经、学经为务,当时的学风主要表现为勤记、善辩、多思、践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重入分裂,但文化的进步、思想的活跃远胜于秦汉,学风也跟着别开生面。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下品”士人的反叛心理明显,除了苦读之外,这一时期问学、释疑的学风也十分突出。
隋唐五代,各种制度有继承,有因革,学风延续前代的基础。由于隋朝科举制度的开创与设立,唐朝政治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唐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人们更加重视苦读勤学,更加看重实践和知识的运用,此种风气即便到了五代也未至衰退。
宋代开国,国家重归统一,即便后来南宋偏居一隅,学风仍然打上了其时代的深深印记。赵匡胤虽是一介武夫,“黄袍加身”登上皇位,但比较尊重知识分子,文化政策相对宽松,书院一时大盛,天下士人也敢于发表议论,于是宋代在学风上兼有严谨、广博、思辨、践行和活跃的特点。
金元时期,游牧民族或占据北方,或入主中原,也推尊儒学,以示“正统”。虽然不甚看重知识分子,元代则更甚,但是,有一大批坚守儒学的士人群体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经讲学,活跃于官方或私家的讲坛,因此,刻苦地读书学习、积极地改变社会风气仍然是那一时代的主流,这在现今保留下来的大批文献中可知。然而,另一方面,学问上似乎已不独看重读经,知识分子也不得不再囿于入仕一途,因而戏文一类的所谓“杂学”由坊间渐而得以一登大雅之堂,求博求用的学风便也凸现。
明清两代,文网森严,知识分子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乃至株连九族。当时的整体学风是严谨和实用,明末清初“实学”的兴起与清代“朴学”的兴盛对这种学风的形成也是起了推动作用的。
时至近代,一方面国家积贫积弱,后来,帝国主义的炮舰又冲开了民族的大门,摇晃了士人的“书桌”;另一方面仁人志士在坚守民族学问的同时,纷纷向西方寻找解救中国的出路。当时学风的主要方面是探求新知,博闻西学。
总括起来说,中国古代的学风可以归纳为修身、励志,勤苦、博学,笃行、求真,这在今天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同时,“学而优则仕”的信条贯穿千百年,古代的学风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习功利主义”,死读书、读死书的学风十分突出,以致有人因为读书求仕而死,这实在是传统学风的末流,理应对此加以批评与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