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最初的爱,义无反顾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在《醒世恒言》中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姓赫的书生路过一尼姑庵,见庵中女尼长得漂亮,遂起了色心。熟料庵中四个女尼没有一个是六根清净之人,为了不让赫生回家,她们设计剃了赫生的头发,把他扮做尼姑轮流享用,日日在庵中寻欢作乐。后来,赫生身体越来越差,女尼们起初还端茶送药,期盼他能早点好。可时间一长,眼看赫生没有康复的可能,女尼们一合计,居然将他抬到后园埋了,神不知鬼不觉,丝毫不念半分情意。
对于赫生的故事,我只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和尚、尼姑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十分虔诚的存在,总觉得他们吃斋念佛,日日焚香,至少比我们这些世俗之人要来得清净。然转念一想,他们毕竟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和尚也好,尼姑也罢,或许他们也隐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另一面,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不就爱得难舍难分么,《笑傲江湖》中,恒山派的小尼姑仪琳不就对令狐冲至死不渝么。而我们的风流才子张先同学年轻的时候也和一个小尼姑有过一段很深刻的感情。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这首《诉衷情》写的就是他和尼姑月下相会时的场景。若非事先知道故事背景,很难想象这么唯美的一首词,主题居然是“幽会”。李后主可比张先胆子大多了,他和小周后偷情的词就写得很香艳: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作为同一主题的词,张先的《诉衷情》和李煜的《菩萨蛮》开篇都差不多,都是最符合情人见面的浪漫环境:花前、月下。这二人的心情想必也差不多,又忐忑又刺激又甜蜜,谁让他们幽会的对象,一个是出家人,一个是自己的小姨子呢,这都是常人所不能接受的。
那时的张先,虽然爱情受到挫折,但是那张朝思暮想的脸一出现在自己面前,再多的苦难也值了。此时此刻,美景当前,美人在侧。
可惜好景不长,张先和小尼姑的爱情到底还是受到了阻挠。
小尼姑的师父是一位非常严厉死板的人,听说她和张先的事,吓得差点心肌梗塞。为了阻断二人的情缘,师父当机立断,把小尼姑关在了建在池中小岛的一座阁楼上,不让她见任何人。要知道小尼姑可是出家人,出家人怎么能有七情六欲呢?这简直是耻辱,耻辱啊!事情一旦传出去,对她这位师父乃至整个尼姑庵都是一个打击。
然而老尼姑低估了爱情的力量。她的阻挠并没有让张先对心上人的爱减弱半分,反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正如他词中所写,“苦恨阻从容”。
你不让我见她,我就偏要见。
每当半夜时分,张先便划着船悄悄前往小岛和小尼姑约会。小尼姑站在窗口,远远的看见张先来了,马上把梯子从窗口放下去,让张先上楼。被迫分开的恋人含泪缠绵,可想而知是怎样一番光景。
这一幕,像极了格林兄弟创作的童话《莴苣姑娘》。莴苣姑娘被巫婆关在城堡,王子每次去和莴苣姑娘相会,莴苣姑娘就把她的长发从窗口放下来,让王子顺着长发爬上去,等缠绵够了,王子又顺着长发爬出城堡。
如此,周而复始。
终于有一天,他们的这个秘密被巫婆发现了,巫婆很给力地阻止了这一切。当然啦,结局是美好的,真爱大过一切,童话都是如此。
所以——
我一直以为,敢于挑战世俗的爱情更加美丽。
我一直以为,外界的阻挠会让爱情更加坚贞。
我一直以为,美好的爱情肯定会有美好的结局。
可现实往往会打破我们的“一直以为”,毕竟这不是童话。
显然,张先和小尼姑的爱情没有长久,至于是什么原因,隔着千百年的时光我们很难再去揣度了,或许是老尼姑的阻挠,或许是外人的指责,或许是他们不够坚定。历史掩盖下的事,谁说得准呢。
分开后,张先写了一首《一丛花令》来祭奠他们的爱情。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一丛花令》的女主角正是与张先分别后的小尼姑。离别的愁绪如纷乱的柳丝一般纠缠在她心头。
昔日,每每黄昏后,张先划着小船来到池中小岛,登上楼梯与她相会,他们相互偎依,互诉衷肠。然而景色依旧,物是人非。天上斜挂的月亮还是曾经照着他们相会的那一枚,他却骑着马绝尘而去,再也找不到踪迹。
真是傻啊。早知如此,还不如……还不如像那桃花杏花一样,在最美的年华嫁给东风。
张先未说完的话,贺铸替他说了:当年不肯嫁与春风,如今却无端端被秋风耽误了。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作为这首词的男主角,张先自己都为小尼姑感到惋惜,要不是他,人家在佛祖面前敲木鱼敲得好好的呢,至于弄得每天泪眼婆娑相思焚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