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大唐荣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南楚刘言私通唐 燕王景达无血性

南楚刘言派使者来了,这可是个稀奇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刘言对唐国恨之入骨。唐国伐楚,虽然只是天天在皇宫陪着皇帝李璟吟诗作赋,冯延巳还得了个伐楚大元帅之职,但是没想到就这破仗势还把楚国打得落花流水。从中看出两件事,一是烈祖把唐国治理得很好,唐国军事力量还是挺强的;二是楚国实在太弱了,还不得民心。

唐楚之战后期,楚国已经基本被唐国灭了,楚王马氏一族全被俘虏了,楚国只剩下朗州一隅之地的刘言。唐国大将边稿见刘言不肯投降,将刘言留在楚国都城潭州的家眷全杀了,唯有次子、三子因和刘言一起镇守朗州得以幸免。刘言手上的武平军、武安军和唐国有不共戴天之仇,后来刘言将唐军赶出楚境之后,没有楚王后嗣可立,就投靠汉国了,得封太师。

鉴于这种情况,汉国大军压境,唐国君臣都认为名义上归属汉国的刘言出兵攻唐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一直不敢调动唐国除了神武军之外战斗力最强的武昌军。现在刘言使臣来金陵密见皇帝,和大唐结盟?

刘言使臣何敬真进了御书房,一看还以为自己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从服饰看上一帮王爷、三公。

何敬真叩见大唐皇帝,李璟问何敬真:“来者何人,所为何事啊?”

何敬真恭敬地回答:“回禀大唐皇帝陛下,微臣何敬真奉我主武平军节度使刘太师之命来密见陛下,给陛下带句口信。汉唐开战期间,大唐只管把武昌军、奉化军调走,武平和武安军保证不会攻打大唐。”

这一说,倒是好事,可是问题很多。齐王李景遂首先发问了:“刘言会这么好?你刚才还说刘太师呢,他这个太师不是汉国皇帝封的吗?口说无凭,可有国书啊?”

何敬真说道:“王爷都说了,我主是汉国皇帝封的,所以我主怕此事被刘承讯知道了,南楚不保啊……”

何敬真还没说完,魏岑说道:“我大唐应付汉国绰绰有余,而且同盟辽国已经应允发兵,到时候南北夹击,汉军必退,说不定还能再拿下汴京。不需要刘言猫哭耗子假慈悲。”

魏岑一说完,何敬真哈哈大笑,魏岑还很有底气地呵斥:“狂妄的何敬真,你在我大唐皇帝面前笑什么啊?”

何敬真问魏岑:“敢问你们的军队到过汴京吗?还再拿下汴京。再敢问这位大人,你们同盟辽国是哪个辽国啊?”

冯延巳说道:“你这人还真会装痴卖傻,哪个辽国你不知道啊?”

何敬真回道:“唐国派往南平的使臣,因为南平检查非常严格,想从南楚绕道,被我主截获,所以我主刘言方知汉军大举进攻大唐。可是你们的使者是到不了辽国的,因为南平往南楚的商人都告诉我们,雁门关外千里之地都是汉国的土地,关外所见胡人皆称自己是汉人。据说汉国已经收复幽云十六州了,商人们都说汉国卖到南平、南楚的铁矿都是从云州运过来的。”

何敬真又说道:“汉国举行封后大典,武平军受邀参加观礼,刘承讯穿戴的应该是契丹皇帝的服饰,皇后穿戴的是汉人的服饰。汉国的六个内阁大臣,其中有一个也是一身契丹服饰。”

唐国君臣都沉默。何敬真说道:“原先南方各国皆怕中原的唐、晋,中原唐国一有闲暇就把蜀国(前蜀)给灭了,还好有辽国牵制唐、晋,使得两国无暇南顾。汉国初立,就和辽国开战,听说是辽国一路打到黄河北岸,然后就再也没有辽国的消息了。我主刘言虽然和大唐有怨,但是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能够与大唐化干戈为玉帛,共御强汉。也请大唐皇帝陛下体谅我主的苦衷,不敢公然结盟支持大唐。”

李弘冀插嘴来问:“你知道汉国什么时候打败辽国的吗?我听说辽国伐晋也是三次才成功,不会再卷土重来吗?”

何敬真说道:“难道大唐皇帝没有收到蜀国皇帝孟昶的联络信吗?”

李景遂说收到了,不过没有回信。当时是汉国伐蜀,蜀国被汉国打得丢了西秦四州和汉中,所以孟昶想联合唐国共同对付汉国,可是彼时蜀国和南唐隔着南平、南楚,而且两国素来没有什么交情,唐国也就没有给蜀国回复。

何敬真说道,“你们要是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原来的晋国只是自保,现在的汉国一会打蜀国、一会打唐国,南平都怕的要命。塞北千里之地都丢掉了,而且五年以来,我们南楚从来没有辽国的消息,你们有吗?大家都是往好处想。事实上最坏处就是辽国已经被汉国灭了,刘承讯以塞北和中原之地,虎视南国,我们再不联合就只有一个个被灭掉。话已至此,我主都愿意忘记不共戴天的仇恨,与大唐结好,如果诸位自觉能够保卫大唐,那我只能告辞了。”

何敬真说完便行一大礼,做退下之举。李景遂赶忙劝阻,说道:“何大人且慢。”然后看向李璟。

李璟说:“太师胸怀可嘉,请何大人下去休息,容我备些薄礼送与刘太师。”

何敬真告退后,李璟问道:“皇弟,这个使者说的可信吗?”

李景遂回道:“可信度很高。其一,他敢断定我们至少三年没有和辽国联系上了,说明南楚那边三年前就知道了相关的情况;其二,我们之前一直不明白本来两国关系还是可以的,汉国立国张晟大人出使,即便没有联姻成功,也是受到了礼遇的;为什么汉国突然封锁淮水,断绝来往。现在想来,应该是汉国与辽国发生大战,怕我们知道消息,挥师北上。现在汉辽之争,胜负已分,汉国腾出手来,先伐蜀又伐我大唐。”

冯延巳还在那里说,“刘承讯不会有这么厉害吧,他凭什么打败辽国啊,我觉得不大可能。”

魏岑又说,“我觉得宰相说的有道理,刘言使者至少有五分是吓唬我们。”

常梦锡按老套路又开始讽刺他们,“你们说的对,刘言来吓唬吓唬我们的,是能报仇啊,还是能耍威风啊?”

李璟说道,“你们又来了,再吵一人降职一级!现在武昌军调不调再看看,总之这个时候少一个敌人也是好的。”

李弘冀接话说道,“父皇,如果使者所言非虚就不能再等了。东路只剩下楚州在苦守,一旦楚州失守,那路汉军就会沿淮水而上,到时候大唐的江淮之地将尽失啊。”

李璟振声说道,“这个事情不要你管,你就给我好好去把润州守住了就行啦。”

最终,唐国礼遇了刘言的使臣,并送给刘言大量财物以示感谢。

中线寿州还处在相持阶段,唐国皇帝李璟向武昌军下达了命令,要求节度使林仁肇只留下少量部队驻守武昌,率领武昌军主力火速增援以解寿州之围。林仁肇犹豫再三,问来使,皇帝的意思是南楚的武宁军不防了嘛?来使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但圣旨是不能违抗的,于是林仁肇下令全军准备出发救援寿州。

四月,还在那里准备围城打援的张浦,突然发现别说打援,自己所率领的禁军主力有可能面临被包围的危险。唐军武昌军、奉化军分别从西面和西南面向寿州合围过来,现在是北有寿州、南有芦州,这时候唐军在寿州的兵力达到了十七八万。而汉军只有十万,其中归德军三万还没有渡过淮水。

张浦的选择有二,一是硬扛,二是向东撤退去合围楚州。硬扛,禁军主力就有被围困全歼的风险;东撤,唐军就会尾随而至楚州,不仅中线寸功没有,东线的胜利成果就有可能化为乌有。

这个时候张浦、柴荣、王景崇等人下定了决心。一面上书汴京,恳请皇帝陛下增援,唐军三路合围我军主力;一面命令禁军舍弃对寿州的围城,命令归德军渡江来围困寿州,集结禁军七万余人全部对准了唐国燕王李景达的神武军主力。

四月八日,汉国禁军猛攻芦州城。张浦还是判断失误了,这个时候武昌军、奉化军已经合围过来了,应该打最弱的奉化军,当然这点军事常识张浦是有的,错就错在他认为最早来而不敢上的芦州方向最弱,实际上那里有八万神武军。

芦州城内,燕王李景达此时的内心非常复杂。芦州城小不适合久守,对方骑兵数量很多,装备也很精良,神武军主力已经伤亡两万余人了,如此再打下去老本都快打没了。部将们也是意见相差很大,部将韦达劝李景达,汉军箭阵密集,芦州城小,难以久守,如果再打下去,神武军主力就要打光了。这个建议正合李景达的心意,岂料部将周祈批评韦达,现在寿州城还没有解,你这种想法就是胆怯,要是退军就是临阵脱逃。剩下的部将们都有所向,意见不一。

汉军同样面临类似的情况,发现正面的这支唐国军队战斗力很强。柴荣才想起来问张浦,“这会不会是唐军的主力神武军啊?”

王景崇说道,“柴大将军现在才看懂啊?”一旁的张浦只好苦笑。那怎么办呢,又不能告诉将士们,怕影响军队破城的决心。张浦其实已经决定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将错就错,哪怕与这支唐军主力共赴黄泉。

四月十六日,汉国禁军再次猛攻芦州城,正如韦达所说,低矮的泸州城没有什么防御效果,两军更像是阵地战,双方互有伤亡。当晚,李景达力排众议,下令神武军南撤,周祈等人苦劝无果。

张浦、柴荣和王景崇等人的无畏终于获得了回报。晚上,前哨将领前来禀告三位元帅,敌军好像要撤退了,我们要不要准备追击啊?三人赶忙出大帐,张浦对王景崇说道,“现在才知道与一战灭唐擦肩而过啊。要是乘着敌军在芦州立足未稳,就全力猛攻这支唐军,还围困什么寿州城。”

王景崇回答张浦,“陛下的既定策略,我等怎么能不按计行事呢?”

张浦提起了数年前伐辽,本来也是按照既定策略,收复幽云十六州就返回汴京,连太傅也只看到了这一步。是皇后娘娘的出现,打破了既定的战略,方有陛下横扫塞北。《兵书二十四篇》所说的随机应变,应战场上的瞬息变化调整战略,果真是学起来看似容易,用起来真是难啊。

张浦知道现在已经不适合追击神武军了,后面还有两个大尾巴呢。于是下达了命令,部队全部收拢,齐藏珍率领所有步军在此留守,防止神武军主力反扑;石守信率领五千骑兵牵制西面的唐军,其他所有骑兵杀向西南面正在赶来的唐军,在平原地带与这支唐军决战。

三日后,汉国禁军骑兵如愿在平原地带等到了匆忙而来的唐国奉化军。在平原上,骑兵冲击水军优势非常明显,三万多对三万多,兵力相当,奉化军这支长江水师被打得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奉化军节度使冯延术跑的还很快,率领残部向和州方向撤退。和州就在金陵的对面,时间充裕的话容易退往江南。

击溃了西南面的唐军之后,张浦又集结所有部队,准备与西面的唐军决战。不想西面来的这支唐国武昌军节度使林仁肇充分考虑到了汉军骑兵的厉害,且战且退,把汉军带往水网较为密集的巢湖方向。张浦本来以为这支唐军是想在水网密集的地方与汉军决战,也怕被分割包围没有敢猛追,谁想这支唐军没有与汉军决战的意思,林仁肇知道汉军骑兵多,往西回撤是跑不过骑兵的,是准备利用水军优势入巢湖,从巢湖进入长江撤回江南。等到张浦反应过来了,林仁肇已经跟他说再见了,跑了。

寿州城内,清淮军节度副使刘仁瞻终于累倒了。此前儿子刘崇(与刘承讯的叔叔同名)劝他投降,刘仁瞻为向将士们表达死守寿州的决心,将儿子斩首了,并将儿子的尸首挂在寿州城上,以此铭志忠于大唐绝不投降。可是就算如此,他的决心有多坚定,只要静下来想一想,丧子之痛加上连日来的四处奔波,刘仁瞻体力不支卧床不起。

部将朱见和吕国胜商议,刘仁瞻对儿子尚且如此,明显是要寿州将士和军民跟他一起陪葬啊,杀心大起,乘机杀了刘仁瞻,开城向汉国归德军投降了。归德军捡了个大便宜,刚渡过淮水还没对寿州围拢,久攻不克的寿州就送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