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犒赏三军守家园 下定决心争寸土
一日傍晚,承讯还在御书房,门外雪儿见宫女又将饭菜端出来,于是问道:“陛下晚上没有用膳吗?”宫女摇摇头。
雪儿接过饭菜说:“我来吧。”然后进了御书房。
“夫君,再忙也要吃饭啊。”雪儿道。
“哎,寝食难安啊。”承讯回答。
“让臣妾喂陛下吃两口吧。”雪儿乐呵呵的说。这下倒是把承讯逗乐了,还是第一次听她说臣妾。
于是,承讯胡乱吃了一些,吃完后说道:“我们去御花园走走吧。”说完起身。雪儿跟在后面,进了御花园后两人方才并肩同行。
“有一段时间没有一起在这园中漫步了。”雪儿说道。
雪儿刚想偎依着承讯,却突然看到婉儿陪着太后从侧面走来,赶快又退后一步。太后和婉儿看起来心情很好,一路笑着走过来。双方行礼之后,雪儿和婉儿两人对视了一眼。
太后说道:“婉儿父亲从唐国回来了。这次你舅舅回来之后,你可得重用啊。”
承讯最近一直忙于与辽国的战前准备,压力也很大,心情本来就不好,听母亲说起舅舅的事情,火就不打一处来,于是说道:“汉国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北疆的安全大事,那我给舅舅一支军队,让他去征辽好了,灭了辽国从此我大汉再无北国边患。”
太后见皇帝语气不好,又在这说气话,于是说道:“唉,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啊。”
雪儿赶忙打圆场:“太后,陛下最近压力甚大,心情不好,您请见谅。”
太后不悦道:“什么大事,让皇帝如此不悦,连我这母亲也跟着受气啊。”
雪儿刚要接话,承讯一把拉住她,说道:“回禀母后,还有国事处理,皇儿先告退。”于是拽着雪儿走了,留下太后无端郁闷不已。还好婉儿赶忙安慰太后,说,“陛下是个孝子,今日如此,肯定是因为国事太过繁重。再者,我父亲也不是个做大事的人,等到陛下心情好了,再给他谋个差事也不迟。”太后被婉儿哄了一会,说道,“还是婉儿明事理,我就不跟皇帝怄气了。”
走远之后,雪儿也劝承讯:“陛下何以如此对待太后啊?毕竟是母子,国舅想要个职位就给他个闲职算了。”
承讯说道:“最近母后对朝政关心的太多了。前几日才让太监传话,让朕给她的侄子和外甥安排差事。今日又让我重用舅舅李业。她家那些人就李洪信是个人才,也是靠着跟太祖皇帝一路打江山才有现在地位的。现在她家那些十有八九都是无能和游手好闲之人,听说李业得了个出使唐国的差事,争相跑来要官。”
雪儿说道:“那你给太后侄子和外甥安排什么差事了。”
承讯道:“我正烦着,哪有功夫管这些破事。现在给雪儿下旨意,大战之前任何外戚不得进入皇宫。”“真的吗?”“真的。”“那我就代陛下把这些无赖小人全部都挡在宫外,让他们见不了太后。”雪儿笑着说道。
两人手拉手在御花园走着,承讯说道:“即位百日,朕还是第一次有闲情逸致认真欣赏这御花园。”
雪儿看看四下没人,把手靠在承讯的耳朵上小声说道:“夫君似有无限感慨。”
或许在这礼仪森严的宫中,正需要这样一位和自己并肩作战的人,时常带点小幽默,才会不至于感到孤独。承讯面带微笑说道:“两年前,我还在当晋国太子石延宝的伴读,仿佛匆匆的过客,不知前途在何方,每日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偶尔能和晋国公主打个照面。”
雪儿呵呵一笑:“原来陛下也是多情种啊。几位公主啊,高贵的晋国公主和我比,谁更美丽啊?”
见雪儿说得如此认真,承讯说道:“你忘啦,你也是大汉高贵的公主。”
雪儿笑的更开心了,“是哦,我不光是侍卫统领,也是公主哈。陛下不要转移话题,我问的是晋国公主。”
此时承讯想起了石延琪,想起两人曾经一起长谈,想起自己那日匆匆一别,连跟公主、香兰说声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承讯说道:“晋国和大汉一样的地方就是只有一位公主。对于晋国公主的印象只是浅浅的记忆,触景生情想起,而雪儿是深深烙在心里的。”
雪儿说道:“哎呀,那日我在你屋中看到一个荷包,不会是晋国公主送的吧。”
别看平日里雪儿更像是个将军,毕竟还是女儿家,承讯没想到雪儿心思还是挺细密的,只得尴尬地笑了笑。女人击败对手的手段不是一直在男人面前提起她,雪儿很明智更是大度,于是并没有追问。
过了一会儿,雪儿说道:“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喜欢战场的热血豪情,可是认识陛下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更喜欢与陛下在一起。”
承讯搂着雪儿两人边走边说。刚一回到御书房,侍卫禀告,阮龙兄弟三人正在宫外等待皇帝。他们三人刚从延州回到汴京,就赶快到皇帝这里复命,并听候皇帝指令。于是承讯召见三人,封阮龙为禁军都虞侯协助董平暂管殿前军中军,又命阮虎和阮豹为禁军牙门将军,带领禁军五千赴霸州,全权归高行周指挥协助防御契丹。
就这样承讯每天再想想哪里还有没准备好的,开始逐步完善御敌对策。连续召集杨邠、郭威、张浦和姜成信分析和预测辽国的进行路线。第一次晋辽之战,辽国是三路大军,东路往青州方向,中路直取汴京,西路往晋阳。结局是东路杨光远降辽,西路军很快就被史弘肇给打趴了,耶律德光的叔叔仓皇逃到中路与辽军主力汇合。大败辽国西路军之后,太祖就命史弘肇返回太原,而不是继续攻击辽国西路军。那时候就算不去攻击辽国中路军,而是派一支军队北出雁门关,直取云州,估计也能把耶律德光吓到。太祖奉行的是保存实力,寻机夺取天下。
太祖给晋庭的解释也算是堵住了晋国大臣的嘴,奉先帝和陛下之命守卫北都,为防止北都有失,没有圣旨不敢轻往东都。这话也对,带兵之将没有君令哪能擅自率军返回京城,这不明摆着谋反吗。后来两次晋辽之战,就打成了默契战,辽军根本不往北都这边来,太祖也不派兵去惹辽国。也就是后面两次,辽国都是一路大军直取汴京。
谈论来讨论去,准备来准备去,从六月一直等到七月五日,也不见探马回报辽国进攻。但是派出去的探子的回报都是辽军正在中京附近集结,准备大举南下。向来以风驰电掣著称的辽国骑兵为何姗姗来迟呢?你想啊要上百万,辽国虽然地域广大,人口却不多,汉辽两国人口相当。
辽国的体制还是奴隶制,皇帝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同时发动战争时,还会要求各藩王、各部族大统领领兵前来与皇帝汇合。各部族大统领发现按照皇帝要求,基本上要把所有部族青壮年男丁都带上了,就只好拖。辽国地域广大,不少地方到中京路途遥远,这些各地的首领一拖就拖到七月,天气转热,耶律阮一看不能再等啦,于是开始带领本部兵马以及带着各部族赶到的兵马共计七十三万大军,号称二百万,浩浩荡荡开始从中京向南京(幽州)方向进发。
此时,承讯得到了萧干派人送来的第二份情报,与众人分析的倾向性较高的战术方式相一致,辽军只有一路,准备从幽州取雄州、霸州,再攻取邺城,与汉军对决于黄河两岸,强攻渡过黄河进而攻取汴京。与分析的一致,并没有使得承讯感到压力变小,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辽国一共千万人口,二百万大军当然有水分,但是根据萧干提供的情报,七八十万还是有的,这是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南下,仅次于前秦的八十三万。前秦八十三万大军是多个民族凑起来的,而辽国只用了契丹和汉族就凑了七八十万。
承讯思来想去,寝食难安,让杨邠准备大量酒肉送到霸州,这批犒军之物出发后两日,承讯亲自带杨邠、郭威、刘雪、丁力飞马疾驰霸州。自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万里长城在辽国境内之后,霸州是晋国为了保障东都安全而建立的军事城镇,专门为抵御辽国而建立。汉国夺取天下,利用辽国内斗无暇南顾之际,对霸州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加固,仿佛一道关卡挡在辽国前面,是汴京的门户,除非辽军绕道千里,否则要攻打汴京必须攻破霸州。
这是一百多年来,皇帝第一次到边疆。承讯在沙场阅兵,与众将士痛饮三杯,把什么“退后一步是家园”,“一千万妻儿老小都要靠我们来保护”之类的话都吼了一遍,将士们热血沸腾,高呼万岁,诸多将领在陈元亮的带领下,对皇帝发誓要与大汉共存亡。杨邠和郭威这两个重臣对皇帝也是越发钦佩,不仅文韬武略,登基数月一边忙着即位,又要开始备战防御,还对国之人口了如指掌。
从霸州返回后,承讯又跑到了邺城犒军,邺城不像霸州。霸州是军事重镇,只有很少的百姓,小商人也都是从事军人生意的。邺城是中原重镇,人口很多,听说皇帝亲临邺城犒军,群情激动。承讯又把在霸州吼的“退后一步是家园”,“一千万妻儿老小都要靠我们来保护”,这些话全都吼了数遍。现在汉国得天下后采取的抚民政策得到了回报,军民纷纷请愿与辽国决一死战。
从邺城返回,承讯煽动了将士们和百姓们的情绪,使得汉国在同辽国决战前士气旺盛;同时,将士们和百姓们捍卫国家的决心坚定了承讯誓死守卫汴京的决心。因为连太傅姜成信也觉得与辽国决战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私下里告诉皇帝可以考虑兵退关中,虽然关中只有一隅之地,但是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到辽国撤军,两军分别出潼关和北都,再来收复失地。
承讯一直在犹豫,打的话胜算渺茫,不打呢,父亲临终前跟他说要守好大汉江山,还没到一年就丢了一大半。现在面对将士们和百姓们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承讯下定了决心,正如他之前一直非常信奉的吴起名言“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取其一,上策选人和。虽然从一开始,承讯就口头上坚持寸土必争;在反复思考、权衡和犹豫之后,还是这次犒军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最终选择了与辽决战。
此时汉国后宫已经知道,辽国要起重兵伐汉,大汉江山危机重重。太后自责,前些时日不该给皇帝添乱,要亲自到太庙向祖先和先帝谢罪。皇帝力劝,太后跟皇帝说,“皇儿你安心备战、守卫家国,你现在越是劝说你母亲,你母亲我的罪过就越大。”承讯没法,只得嘱咐婉儿照顾好太后。太后从太庙回来之后,将所有金银首饰拿出,捐献国库帮助国家度过难关。婉儿也跟随太后,将随身值钱之物捐献国库。
再说国舅李业,听说婉儿让他进宫找他有事商议,李业以为姐姐和女儿给自己谋了什么好差事,得意洋洋准备进宫,刘雪愣是不让进,搞得两人差点吵起来。还好婉儿得到报告,跑到宫门口。刘雪也不想跟婉儿搞僵,只见婉儿在刘雪耳边低语了几句,就放李业进去了。李业那个得意,都说刘雪依仗皇帝宠幸谁都不怕,还是给婉儿几分面子的。李业进了宫,刘雪带着一帮亲军侍卫就奔着李业家去了,李业陪着姐姐吃了中饭,又吃晚饭,也没见姐姐说到他想的正题,正想开口,太后说话了,“现在辽国大军压境,现在宫中都捐钱捐物,国舅捐多少啊?”李业还没接上嘴,婉儿说,“我父心系国家,家中金银细软全都捐了。”此时,侍卫们把从李业家“捐”来的钱财全都让太后看,太后直夸弟弟识大体。
李业呢,心想我去,难怪你和刘雪两人在那嘀咕,原来我这边进宫,你叫刘雪到你爹家去“抄家啊”。当然要比抄家好多了,只捐了金银细软,花瓶、书画、玉石之类的…乍一看简直家底子都让女儿捐国库了,近乎一半家财,气的李业直骂女儿,连个贵人还没封上就胳膊肘向外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