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幸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前言

这不是一本学术论文集,只是一本做学术的人所写的随笔集。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读和写,不过读的是文献,写的是论文。好在我很喜欢阅读与我专业无关的“乱七八糟”的书,也很喜欢把我的所思所想给写下来。我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三年多,讲授社会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课程。承蒙学生不弃,凡选课必过千人,凡上课必挤满教室。尤其让我高兴的是,课上的学生除了选课的大学生、旁听的大学生,还有很多西安的心理学同行、外校的学生、外地来的心理学爱好者,甚至有几位一次不落的老者。我始终觉得每个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一定是独特的,讲课讲的是自己而非书本对知识的理解。我不喜欢教材,所以会推荐许多参考书,每次课后我也尽量将教学内容写下来促进学生理解,这就是这本书大半篇章的来源——我上课时所讲的内容。此外,也有一些是我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心得,以及对生活中与积极心理学有关的事件的思考。不同场合的所思所想,有时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也有些案例和想法被不止一次地提及或验证,它们是我在生活和治学的不同阶段中不断思考的见证。

所以,本书是个人化的积极心理学知识,它是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也许你同意,也许不同意,我都尽量基于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但仍是以我理解的方式。

这是一本有思考的书,你应该能从中读出我对幸福、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或深或浅,希望它能对你有益。这是一本有情绪的书,你应该能从中读出我写下或者讲出这些文字时的情绪,或悲或喜,希望它能感染你。这也是一本有人格的书,你应该能从中读出作者独特的样子,或明或暗,希望它能鲜活起来。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想让你理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并能将之用于生活,去追求人生幸福与意义的独特的书。我想这些文字不是写给研究者的,而是写给每一个人,它不是学术性的,而是生活化的。积极心理学重要的不仅是学术,更是实实在在地用于生活。

我在34岁的生日当天摘选了34篇积极心理学文章,这是对我自己一段经历的总结。我34岁时离开了西安交通大学,回家乡的武汉大学任教。其中故事,让我更理解人性与人心,也更能体会到积极心理学在人生困顿处之可贵。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是写本小说,来了却这段经历。30岁时,我放弃了清华大学的教职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任心理学教授,这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选择。我把曾经的一篇小文《三十》作为后记,也许读者能体会我当时的心境。我曾写过一首词给我的博士室友:“繁花不过三两月,怎怪空枝不挽留。且看明年枝头上,知否,新芽更比落花厚。花落无边飘零处,回首,方恨当年逐水流。再叹那时留恋意,已休,莫将旧酒酿新愁。”这本书也正是我与往日时光作别,告诉自己“莫将旧酒酿新愁”的作品。

过去永远都是过去,而未来如何,是你可以主动去追寻的。希望每个人读后都能有所收获。我的要求很低,哪怕一本书里有一句话能打动你或者稍微拨弄到你的心弦,这本书就没有白读。希望你面前的这本书就是如此。

感谢我的导师——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将我领进学术之门。他从来善良,如果有缘得见,你会知道他是积极心理学最好的代言人。感谢我的挚友丁晓军教授,感谢我的学生许丽颖博士,还有我实验室的诸位同事,在艰难的日子里,幸得他们的鼓励支持。感谢本书的编辑刘倍辰老师,若没有刘老师,可能也没有这本书的问世。感谢我的家人和孩子,孩子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但他的出现能给你带来幸福(虽然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认为孩子没法促进幸福感,但目前为止,这个结论对我并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