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地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我看大中东

“大中东”(我将其定义为欧、亚、非交界处附近的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出现的地区,是世界历史上不同文明冲突与交融最为显著的地区,也是近年来世界各种矛盾集中表现的地区。

当今的成年人,即使平时不关心时事,也不可能不知道“阿拉伯之春”:突尼斯政权更迭,埃及动乱及政权一再反复,卡扎菲被处死后利比亚分裂,叙利亚内战造成近千万人死伤及逃难,也门分裂又遭沙特阿拉伯轰炸,伊拉克的库尔德地区与逊尼铁三角地区让巴格达政府政令难行,索马里不时发生恐怖爆炸,等等。此外还有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建交、土耳其出兵干预利比亚内战、美国暗杀伊朗高级军官、伊朗击落乌克兰客机等新闻。各国的政局都不稳定,百姓的生活完全没有改善。

何为大中东

这些事实让我们不免把目光聚焦到大中东。“中东”这个词是西欧人发明的,他们向东去探索比较有兴趣的地方,称近一点的地方为近东,称远一点的地方为中东,再远的地方就是远东。地球是圆的,所以这是欧洲中心主义的表现。在西欧人的眼中,中国、日本都在远东。当然,古代华夏民族也把自己所在的地方叫作中国,称新疆以及其西为西域,称日本为东瀛。其实,“中东”这个词的历史并不久远,最早是一些“东方学”研究者使用的,至今也不过100年左右。

传统的中东地区包括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伊朗、土耳其,共16国。但“大中东”的概念要更宽泛。比如,从北非一直到摩洛哥地区的民众都是说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文化上是相近的,所以我也把这些地区归为“大中东”。从部分欧洲人,比如从法国人的角度看,这一区域在西南方向,再怎么也不属于东边。

当中东发生变动的时候,其外缘地区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比如,一旦突尼斯和利比亚发生冲突,马耳他一定受到波及,虽然其国民大多数是天主教徒。塞浦路斯有60%的人口是说希腊语的东正教徒,我也把它归入“大中东”。还有希腊,希腊是欧洲文明和整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但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渊源,它跟土耳其以及埃及的命运是很难分割的。当年奥斯曼帝国统治希腊的时候,周边就是巴尔干半岛,比如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地方,所以希腊不可能彻底脱离奥斯曼世界。还有介于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历来受它们影响的、属于东方世界的三个国家: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

因此,这里谈论的“大中东”不仅包括传统中东地区16国,还包括中东外缘地区,具体包括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苏丹、希腊、塞浦路斯、马耳他、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共15个国家。

这样,“大中东”一共包括31个国家,其中23个国家人口的主要构成是穆斯林,有20个国家的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因此,说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是“大中东”地区民众的主要特征。

但是,“大中东”之所以具有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象,就是因为有些国家不仅具有这样的特征。比如,最近70多年来,以色列建国,这一由犹太人重新建立起国家带来“大中东”在历史、政治层面的新突破。还有几个国家的民众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埃塞俄比亚和亚美尼亚的基督教会建立的时间都比罗马教会要早。

“大中东”地区的特点就是,在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宗教、民族、部落、阶级、语言、地域以及国家认同,因此几乎每个中东人都有多重身份。在一般中国人看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中国95%的人口是汉族,汉族之间只有方言的不同,并没有宗教、民族、文字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中华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同质性非常高。法兰西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的同质性也很高,日本、韩国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往往很难理解这些“大中东”国家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认同,要把它作为研究对象也是非常困难的。

用历史解读硝烟

“大中东”是人类文明最早出现的地区,是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冲突与交融最为显著的地区,也是当今世界各种矛盾集中表现的地区。

从古代到近代,比较强大的帝国都曾经在这里建立商道,并且征收赋税。在2500年前,大流士在距离波斯湾东岸不远的地方修建了波斯帝国的王宫。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陷波斯帝国,然后继续征战到印度河边上。统治埃及的希腊人——托勒密家族的最后一个传人,也是埃及人的最后一任王后克娄巴特拉,嫁给了罗马大将安东尼,但仍然没有避免亡国的命运。此时在东方的是波斯帝国帕提亚王朝,领土一直延伸到今伊拉克、叙利亚。

波斯帝国帕提亚王朝直接面对的是统治巴勒斯坦和和小亚细亚的罗马。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建设了一个新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伊斯坦布尔。它在古希腊时代是一个被叫作拜占庭的小村。因此,西罗马帝国被北方蛮族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就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拜占庭帝国。此时东方是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双方争斗了两三百年,结果两败俱伤。

相对而言,中东地区崛起比较晚的是阿拉伯民族,他们借助伊斯兰教的力量,很快消灭了波斯、埃及这些古老国家。后来,从蒙古高原一带兴起的突厥人慢慢向西迁移到波斯地区,建立了塞尔柱王朝,之后又占领了东罗马帝国的地方。这引起了西欧的惊慌,从而使一部分基督徒开始了十字军东征。

塞尔柱王朝后来被蒙古人打败。13—14世纪是亚洲大陆交通最为通畅的时代,从亚德里亚海东岸直到朝鲜半岛都是相通的。在没有世界性海运之前,陆上交通是极为发达的。

近代统治这一地区的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埃及和阿拉伯半岛是在16世纪以后,但此前它已经统治东罗马帝国的领土长达200多年了。还有波斯帝国萨法维王朝。奥斯曼人与波斯帝国萨法维王朝有时候会为了领土进行斗争,比如在今伊朗北部有一个叫大不里士的地方,就曾被两方争夺,几度易手。

后来,英国、俄罗斯也进入这一区域。法国进驻北非,于1830年占领了阿尔及利亚。及至二战后,法国仍认为阿尔及利亚是自己的一个省,坚持不允许其独立,直到阿尔及利亚人用游击战牵制了大部分的法国军队后,戴高乐将军才下决心放弃这个位于地中海对岸的“省”。很晚才统一的意大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对“大中东”的一些地方,如厄立特里亚和利比亚进行过殖民统治。今天的索马里曾经是法国、英国、意大利三个国家的殖民地。

二战以后,美苏两国在这里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比如,美国建立了巴格达条约组织。以色列于1948年建国之后,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连续爆发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阿拉伯国家四战皆败,这令它们感到挫败。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相继爆发,直到今天还没真正结束。

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是在欧洲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刺激下成长起来的,很多阿拉伯人期望把阿拉伯民族统一起来,恢复他们往日的荣光、实力和影响力。所以,无论是信基督教还是信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都对阿拉伯民族主义予以支持。其实,很多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先觉者都是基督徒。比如,在今伊拉克和叙利亚,复兴党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其早期领导人中有很多都是基督徒,萨达姆在世时最后一任外交部部长就是基督徒。但遭遇美国入侵后,伊拉克无论谁掌权,都很难再有基督徒出任外交部部长的情况。

同时,由于伊斯兰教在8—12世纪盛极一时,当受到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侵凌的时候,伊斯兰教各派的人自然想到要恢复往日的光辉。其中,温和派想恢复伊斯兰社会的自尊和影响力,极端派则认为,凡是不符合《古兰经》的习惯,比如女人不戴头纱,都要根除。

近百年来,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及犹太复国主义激烈交锋,伊斯兰复兴运动、社会主义与民主思潮交相作用。最近的政治动荡既反映出各国内部的社会矛盾,又是大国博弈的结果,更表现出各地人民冀求通过变革获得美好生活的愿望。

2011年,众多埃及民众在开罗胜利广场持续聚集,恐怕不是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出于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出于对当权者的霸道与权贵非法聚财的痛恨。大量民众面临失业问题,买不起房子,很难结婚,而在伊斯兰世界,民众普遍而言对待男女关系比较严肃,如果不结婚就很难有两性生活。一个正常的人到了一定年纪无法满足自己结婚或者生儿育女的需求,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发展的困局和民主之双刃剑

自从“阿拉伯之春”以来,明显可见,对当代世界的“大中东”地区,尤其是对伊斯兰国家来说,中东地区的民主化是把双刃剑,其实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除了以色列,其他中东国家(甚至包括希腊)都是发展中国家。有能源的国家当然富有一些,但这些国家到目前为止大体上靠石油和天然气吃饭。在有能源的国家,真正做事的工人都是外国人,社会阶层大致分成五等:一等是王族及其亲信;二等是西方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经理;三等是本地公务人员;四等是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巴勒斯坦等地的专业人士,如工程师、教授等;五等就是从事底层体力工作的人,这些人占总人口中的大多数,大都来自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到现在为止,这些国家依然没有充分培养自己的人才,需要时就从外面引进。没有能源的国家,如也门和厄立特里亚就相当贫穷。

欧、亚、美三大洲和北非与东非的所有地区/国家,包括几乎所有的“大中东”地区/国家,我都去过。这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变化确实十分之大。其中,东亚各国的改变是最大的,中国的改变尤其突出。东南亚国家,诸如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改变也很大。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巴西也有一些改变。可埃塞俄比亚、黎巴嫩、埃及这些地方的改变就不那么明显。埃塞俄比亚今天的农村与50年前的景象并没有差太多。吉布提于1977年独立以后还保留了几千名法国驻军,海港也由迪拜、美国和中国租用,但当政者没有把收入用于社会建设。法国驻军的花销、海港的租金收入,还有埃塞俄比亚交付的铁路费用,都没能让这个只有不到100万人口的小国家的多数人免于贫穷。

中东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挑战。我在埃及的开罗大学待过一个月,当时的助理是一个正在攻读英国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女孩。有天我问她,你有埃及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三种身份,你觉得哪种身份最重要?她说,当然是穆斯林最重要,相比穆斯林,埃及人、阿拉伯人的身份都是次要的。这个女孩的选择表明,纳赛尔时代所提倡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在今天的年轻人中已经不流行了。

中东女性的智力尚未得到良好的开发。女权在伊斯兰社会看来是个文化问题,但其实它对于经济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社会50%的智力资源都受到限制,那么其总体力量怎么可能充分发挥出来呢?近年来,在也门以及其他地方的反政府示威活动中,有女性也参加了,但她们的这种行为普遍无法得到男性的理解与支持。这类活动依然被认为是男人的事。即使在西化的土耳其社会,清真寺祈祷仪式还是依照传统,让女性在后面,人多的话,女性就得在外面。

目前,伊拉克、利比亚都在经历内战或存在内部分裂势力。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虽然没有如西方国家希望的那样被“更迭”,但整个国家已经减少了1/3的人口,城镇里到处都能看到被炮火摧残的痕迹。

叙利亚的反对派之间是很难达成协议的,因为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和阶级意识,背后还都有为其提供金钱和物资支持的外国力量。这跟100年前的中国军阀时代有类似的地方,但情况却比后者要复杂得多。

“阿拉伯之春”一开始,我就不抱乐观态度,但还是怀着善良的愿望,希望这些国家能慢慢地取得成绩。在2011年出版的拙作《大中东行纪》中,我写道:“希望这是一个婴儿出生前的阵痛,而不是一个宿疾的痉挛。”时过9年,以长时段的历史眼光看,我今天仍然持这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