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寿险需求的概念及其属性研究
2.1 寿险需求的基本概念
2.1.1 寿险需求的概念界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消费者的寿险需求,也可以从心理层面进行定性的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客观面临死亡、伤痛、疾病、长寿等人身风险,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于对安全的需求,人们需要分散人身风险。寿险产品一般都具备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功能,是分散人身风险的有效方式。人们为了分散有关的人身风险,便会产生购买寿险产品的意愿,也就有了寿险需求。而在定量的分析上,近年来,现代经济学对寿险需求的量化研究几乎都是以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消费者购买寿险产品能够提高其预期效用,而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自身目前与未来的收入、利息水平、保险费率等;同时,以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研究寿险需求的切入点,年金保险、养老保险等有助于平滑消费者在整个寿命周期中的财务状况,人们通过寿险为退休后的生活进行储蓄,实现长期的财务规划,从而提升效用。这些研究都很好地解释了消费者购买寿险产品的动机,对寿险需求进行了解读。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法律环境、人口结构、社会保障状况等;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有寿险消费者自身的经济水平、受教育水平、风险意识等。除此之外,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责任范围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寿险需求。
结合上述对于寿险需求的讨论,参照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本书将寿险需求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于自身人身风险水平、财务状况以及与市场上能够获得的寿险产品的匹配程度的综合考量,在一定费率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寿险产品的数量。这种需求可使人们在约定的风险事故发生并导致损失时,在经济损失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补偿;同时,人们在投保以后转嫁了风险,使他们心理上感到安全,从而消除了精神上的紧张与不安。寿险需求既包括对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寿险、年金寿险等传统的寿险消费需求,也包括对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等不断增加的新型寿险需求。
2.1.2 寿险需求的内在特征
消费者购买寿险产品是为了应对客观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人身风险,在寿险需求中又强调是在一定费率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寿险产品的数量。进一步讲,我们可以依据消费者是否有能力购买相应的寿险产品,将寿险需求扩展为自然需求和有效需求。
人们客观面临死亡、长寿、健康等人身风险,因此这些风险对应的人寿保险、养老与年金保险、健康保险都是人们所需要的保障方式。这些与客观风险对应的寿险产品需求就是自然需求。但在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寿险保障并没有全方位地覆盖其所客观面临的风险。这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或许是因为人们对自身的风险感知水平不足,其没有意识到将会面临哪些风险,因此没有购买相关的寿险产品;也可能受制于自身的经济能力,只能选择性地购买优先级最高的寿险产品。这种由需求方自身因素决定的实际购买需求称为寿险的有效需求。一般而言,寿险需求的产生来源于消费者对于客观存在风险的感知。因此,寿险的自然需求大于寿险的有效需求。
不难发现,普遍情况下,我们对于寿险需求的研究与讨论实际上针对的都是有效需求。但对于寿险市场的供给方来说,保险公司不仅要关注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也应当注重挖掘其自然需求,将自然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其中可能的方式包括:对新产品进行研发,以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风险保障需求;推出多层次产品,供不同经济水平的消费者选择适合自身的寿险产品;等等。而实际上,保险公司确实为各类风险提供了对应的寿险产品:分红型保险、投资连结保险等新型寿险产品的推出,在一定水平上满足了经济条件日益富足的消费者在保障之外寻求投资、理财的需要;对健康保险产品进行大量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对自身健康情况的关注度;等等。
由于寿险与非寿险标的特性的不同,寿险需求与非寿险需求也存在差异。
2.1.2.1 保险金额的确定
寿险与非寿险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保险金额的确定。非寿险的标的物存在明确的客观价值,一般以标的物的市场价格确定保险金额。因此,同种标的物的价值是相同的。但寿险的标的物是人的身体或生命,无法给予一个客观的价值,保额由消费者根据其财富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等自身因素所决定。因此,两个风险水平相当的消费者购买同一款寿险产品,其保险金额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相较于非寿险需求,寿险需求受自身经济水平的影响更大,即经济水平较好的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寿险需求。
2.1.2.2 保障性与储蓄性
非寿险一般只具有保障性,非寿险需求主要源于消费者对自身所拥有的财产保障的需要;而部分寿险产品具有储蓄、投资的功能,这一特性在保险周期较长的寿险产品中更为明显。因此,寿险需求不仅源于消费者对自身保障的需要,还可能源于消费者在投资、理财方面的需要。产生这种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两类保险的保障周期:非寿险产品的保障周期较短,货币的时间价值难以体现,因此非寿险产品以提供保障为最主要的目的;而寿险产品多数具有保障周期较长的特点,保至终生的产品也并不少见,在几十年的保单周期中,货币的时间价值会自然地体现出来。
2.1.2.3 保障期限
非寿险产品以提供短期保障为主,保险期限多为一年及一年以下。因此,非寿险需求能够从消费者当期的效用最大化模型中体现。而寿险产品多有长期性的特点,需要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以实现消费者一生的消费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寿险需求中,时间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1.3 寿险需求的演进变化
保险的核心理念在于“互助共济”,个体通过依附于团体的方式获得一定的风险保障。原始社会中,人类通过群居抵御各类风险就是最直接的表现,这种风险集中与分散的方式本能地源自人们对于安全的需要。在最早期,人类关注的风险只有生命安全,所有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生命的延续。寿险的萌芽也就必然是以应对死亡风险为目的,如古罗马的丧葬互助会。到中世纪,手工业快速发展,欧洲各国出现行业的行会,团体成员间相互扶持的内容除死亡外还扩展到了年老、残疾等。但在整个农业时代,人们对于人身风险的关注始终着重于死亡风险。
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物质资源的丰富也为寿险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一方面提升了寿险需求量;另一方面扩大了寿险需求范围。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过去相比,生存变得不再困难,寿命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延长。自然地,人们对于人身风险的关注,也从死亡风险扩展到长寿、意外风险等类型,他们开始考虑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经济保障等问题。而养老保险、年金保险能够达到平滑全生命周期经济分配的功能,于是人们对于此类寿险产品的需求也逐渐产生。
同时,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为民众提供基本保障的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奠定了社会保障的基础,而社会保障的广泛覆盖又进一步使民众意识到养老、医疗等保险的重要性,从侧面提升了他们对相关寿险产品的需求。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健康产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健康保险自然也就应运而生。同时,除传统寿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等保障类产品外,相关行业也逐渐发展出了投资类产品以满足人们对投资、理财的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寿险需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人身风险的关注从单一的死亡风险不断地扩展到长寿风险、意外风险、健康风险等。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也逐渐产生了对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年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等寿险产品的需求。在心理层面上,购买相应的寿险产品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效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