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与乞丐
自古以来,英国就有这样的传统——国王应该靠自己生活。这是一句听起来顺理成章的话,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国王不但要靠自己生活,还要靠自己的收入养活国家。
封建时代的英国王室收支与国家财政原本是一体的,国王不但要靠自己生活,还要靠自己来应付公共支出。国王靠自己生活没问题,将国家公共支出加在国王私人身上就不厚道了。国王穷一点儿没什么,但在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极端困难的时期,整个国家都有可能无法应对面前的危机,比如,对外战争。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并非查理二世一人之功,这次复辟,不仅复辟了王室,还复辟了议会。这里要说,查理二世遇到的议会还算厚道,复辟初年通过了一项议案:为保证国王能够“有效统治”国家,包括关税在内,国王每年可以得到120万英镑的收入。
120万英镑在当时确实是一笔巨款,正常年景支付王室用度差不多够了,但如果遇到战争就另当别论了。查理二世没有生在太平时期,在位期间先后经历了两次英荷战争,每年只军费一项就占收入的50%,国王难免入不敷出。
查理一世的人头刚刚落地,殷鉴不远,查理二世不敢轻易开征新税。然而,面对战争又必须筹集军费,给战士发足够的薪水,购置军火,何况查理二世始终力推天主教,根本不是省油的灯。
一段离谱的“活”话剧在英国上演了……
第二次英荷战争失利,直接导致了伦敦金银匠停兑事件。这不算什么,后面发生的事情却让人感觉到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居然“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没有钱,不能征税,英国王室拿出来的方法只有借款:向英国国内的有钱人——金银匠借钱。原本王室借款对金银匠来说是一笔不错的生意:单笔金额高,省去了一笔一笔借贷的麻烦;再说,王室的信誉总高于一般商户。其实,这跟现代商业银行喜欢借钱给大企业没什么区别,大企业风险低,信誉好,又省工本费,商业银行何乐而不为?
问题的关键在于,英国王室的市场信誉并不怎么样,王室财政管理混乱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财政大臣无权统辖财政部,“财政部内部几个部门彼此独立,互相倾轧,政府的财政来源分别被掌握在几个委员的手中”。
1672年是一部分债务到期的日子,英国王室共有225万英镑债务,相当于岁入的两倍。今天财政学有一个指标叫“国债依存度”,意思是一国国债与财政收入的比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不能超过60%,超过这个比例就会被认为对债务依赖性过强。
按照国债依存度的概念来衡量,英国王室为200%,远远超过了警戒线,果不其然,后面的事情发生了……
1672年,已经无法查证具体是哪笔王室债务到期了,王室开始拖延某笔债务兑付,然后在市场上引发了燎原大火。有文献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所有的债券持有者蜂拥至财政部要求兑现。
225万英镑接近国王岁入的两倍,绝对是一笔巨款。
面对巨额债务,查理二世的应对措施轻飘飘的——休克疗法。不是还不起吗?干脆我就不还了。王室粗暴地宣布冻结债券本息,然后彻底赖账!王室拒不支付本息,这件事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财政部停兑”,被历史文献评价为“政府信用最差的一次借贷”。
虽然金额大,但王室欠债或国债依存度偏高不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关键是怎么处理。
国债依存度很高没有关系,但不能停兑,国债停兑等于政府信用破产。2019年,美国国债总额23.07万亿,财政收入只有7万亿,算下来国债依存度已经达到329%,这比查理二世混得惨多了,但美国就没事。当然,美国之所以能维持如此高的国债依存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查理二世却生在了本位货币时代。
市场信用其实是一件很玄妙的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大家觉得你有信用的时候你一定有信用,如果大家都觉得你没信用,你就越来越没信用——至于真正的信用则有可能是一个黑箱。从有信用到没信用、从没信用到有信用,两种转换都很玄妙,至于这个转变具体是如何发生的,并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可以衡量。
今天,全世界的地标建筑几乎都有金融机构的影子,金融机构营业场所所处的地段和建筑装修都是最昂贵和最豪华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要让人们感觉到金融机构有钱!
相反,不摆谱,人们感觉不到金融机构有钱,甚至会觉得金融机构没钱,如果那样,事情就会很麻烦。
国王太没吃相,对市场公开宣布停止兑付国债。停止兑付等于告诉所有人自己没钱了,公开宣布国家信用破产,接下来就是一场多米诺骨牌游戏了。
处理金融危机的方法不符合常理,它不讲究透明,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能让市场知道真相,以免产生更严重的践踏。危机处置不涉及公平或者正义,最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问题不解决,无论公平还是正义都不存在。
查理二世恰恰相反,停兑等于公开自己没有底牌,他生怕别人不知道。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直接消灭了市场预期,还摧毁了市场上最强大的信誉。从此,市场再无预期,国家再无强者,这样的市场还是市场吗?
王室信用主体倒下,绝对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倒下来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据统计,在财政部停兑债券中有136.57万英镑属于当时的银行家——金银匠,约占总量的62.35%。金银匠是有钱人,是银行家,他们的现金流来自储户负债,他们购买国债只是为了赚个差价、做个小生意。您国王欠钱不还就算了,还搞得人尽皆知。现在所有人都知道银行无法从王室兑换黄金,因此储户就一定无法从他们那里得到黄金。如果不能取出自己的黄金,那么银行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和当年英国人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看到荷兰战舰之后的情况一样,市场立即爆发了针对金银匠店铺的挤兑。金银匠是理性的商人,不可能坐困愁城。钱都是个人的钱,既然国王可以欠债不还,那么我们凭什么兑付真金白银?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全体停止兑付金银——这就是全国范围的挤兑了,整个英国立刻陷入了剧烈的金融动荡!
银行停兑,可以认为银行破产;政府停兑,可以认为政府破产,失去了管理社会的能力,失去了对外战争的能力,接下来就是一场社会大动荡。
英国的幸运在于,英国王室不存在破产的可能,债主还在。与当时中国的封建社会相比,西方社会更相信“君权神授”,政府可以下台,王室主要靠血脉传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传统不是太管用。
混乱的市场让王室的日子更加艰难,偏偏1672年正是第三次英荷战争开始的年份。1672年3月,查理二世联合法国对荷兰开战,虽然占领了荷兰大片领土,却在抢得先机的情况下打得非常艰难。
怎么可能不艰难?
停兑令下达以后,查理二世仍要筹集战争经费,他不可能借议会之手征税。议会从上到下都反对再次与荷兰开战,剩下的途径就只有借款了。1672年,查理二世宣布,为筹集战争经费,王室将再次向乡村银行借款10万英镑。
前面的钱您还没还呢,又借?
战争已经开始,必须用钱作为支撑,王室必须借到这笔钱……不过王室确实借不到这笔钱。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场景:上至财政大臣帕特森,下到各级官员,大家一起走上伦敦街头,一个店铺挨着一个店铺、一间办公室挨着一间办公室地沿门托钵(确实可以说是讨钱)!
尽管王室大臣变成了乞丐,但结果依然是没借到这10万英镑。最终,英国在抢得先机的情况下输掉了第三次英荷战争。
有人问:什么是改变英国日益贫穷的状况的办法?
一个声音开始在大英帝国上空回响:建立一所银行!
面对混乱的局势,查理二世代表王室和政府承诺:王室的欠款仍是贷款,可以得到6%的年利率,在此条件下金银匠应该恢复兑付。面对最强信用主体,市场很乖,哪怕只是一个承诺,市场秩序都会立即恢复。因为,只要人类存在,市场就一定会继续下去,我们只能选择相信。
没有什么信誉可以无限透支,一而再、再而三地戏弄市场,一定会被市场反噬。一定要对市场怀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在这里,只有市场规则是神,如果规矩能被突破,它也就不再是规矩了。
市场最基本的规矩是什么?
很简单:守信。
查理二世恰恰就没有这种基本的规矩,此后他又不断戏弄市场、滥用王室信誉,1672—1685年,不要说金银匠的债务没有偿还,就连议会也被再次解散。1685年,查理二世与世长辞,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变成了詹姆士二世。
詹姆士二世不是省油的灯,不遗余力地在英国推行天主教,通过天主教加强自己的权威。与历代先王不同,詹姆士二世开始有意识地维持常备军,并将1.6万人部署在伦敦。查理一世人头落地不足百年,大英帝国再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不过,雄心勃勃的詹姆士二世马上就会明白,原来债务可以绵延三生三世,三代先王欠下的钱,要他一个人来还。结果,不但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斯图亚特王朝也跌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