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激荡300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金融具备理性吗

当家方知柴米贵,查理二世登上了国王宝座,境况比他父亲好不了多少。

王室收支同样是一个烂摊子,所谓财政大臣根本就无权统辖财政部,更糟糕的是,英荷战争根本看不到尽头,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之后马上就是更残酷的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和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

很多历史学者赋予三次英荷战争特殊的意义,诸如从此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性大国、为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为英国打开了全世界的市场……

历史是曾经的现实。生活在昔日现实中的人看不到那么多意义,只能看到最现实、最粗俗的东西,只有经过时间老人的检验才能知道真正的历史意义。在我看来,三次英荷战争中,英国只取得了一些战术性胜利,但这种胜利远未达到英西战争后压倒性优势的级别,荷兰衰败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如果非要说三次英荷战争给英国带来的影响,那么我认为是促使英国国债制度逐步趋于成熟。

战争需要财力支持,尤其是短时间内集中财力的能力。财政税收是温暾水,金融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资本,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聚拢资金的效率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与英国相比,荷兰才是金融前辈,跟英国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如果不是荷兰自身一系列失误与巧合,那么世界历史极有可能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事情还要从借款说起……

17世纪中期是英荷争霸最关键的时候,居然也是两个国家贸易最为繁荣的时候。当时的情况虽然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但两国之间的贸易连接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紧密。查理一世时期,荷兰商行就已经遍及伦敦,英吉利海峡的位置则让英国成为荷兰天然的中转仓库。

对比两国生产能力、航海能力,英国略胜一筹,但是,荷兰在金融业上远比英国发达,人家是当代金融体系的鼻祖。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成立于1602年,这个时候英国斯图亚特王朝还未开始。查理一世为借款煎熬的时候,荷兰人已经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场金融危机——郁金香泡沫。郁金香泡沫确实损害了荷兰国力,但是千万不要小看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伤害,也一定是对前期错误的纠正,我们将不断重复这个概念:危机、危机,是危险也是机会,如果转危为机,就是重大机遇!

第二次英荷战争时期,英国金融业仍旧没多大进步,还停留在原始状态,以金银匠为基础的乡村银行体系刚刚出现。

英国金银匠历来有为客户提供金银储存服务并借出金银的传统,查理一世在位期间,金银匠的收据开始在伦敦市面上流通,这些以金银储存为本位的票据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英国最原始的“钞票”。也是从这个时候起,金银匠们开始组建合股银行,这些“银行”规模较小,属于合股银行范畴,股东不超过6人,被称为“乡村银行”。

这样一比较,两国融资效率的差别就明显了:阿姆斯特丹在全欧洲筹集资金,伦敦却只能在全市范围内借款,还常常借不到。

融资数量少一些倒没什么,关键的问题是利率定价。

阿姆斯特丹已经有了完善的借款市场,利率始终稳定在10%以内。伦敦金融市场刚刚成立,乡村银行辐射的地域范围较小,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近乎垄断,对利率有定价权。因此,伦敦资金市场利率远比阿姆斯特丹高,借不到钱就算了,就算借到钱,年利率也在30%左右,气得国王查理二世大骂伦敦金银匠全是吸血鬼,因为他在核定官定利率的时候参考了荷兰金融市场,发现对方的利率只有4%~10%。

高利率带来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受害者不仅仅是王室,还有新兴资产阶级。英国正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转变,刚刚开始在全世界扩展殖民地,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是,具备垄断地位的乡村银行显然不会放弃高利贷巨额利润,那些所谓“银行家”才不管大英帝国是不是雄霸全球,才不管工商业会不会发展,他们只看自己眼前这点儿蝇头小利。以乡村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很快成为帝国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仅损害了实体企业利润,阻碍了英国经济发展,还使得英国范围内无法形成统一的资金市场。

就是这个金融体系让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它使得英国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全线溃败,几乎扼杀了襁褓中的日不落帝国。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前,双方战舰数量类似,荷兰战舰的吨位和火炮口径都不如英国,背后又有法国捅刀子。英国人为这场战争准备已久,1664年,英国王室事先从伦敦商人手中获得了20万英镑贷款。单纯从经济军事力量上来看,荷兰胜算不大。

所以,英国不断挑衅……

——1660—1663年,英国议会通过新《航海条例》和《主要产物法》,对荷兰海上运输贸易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击:只有英国船只才能从事英国货物进口,尤其是鱼类(从古至今荷兰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都是渔业),试图把荷兰排除在对英贸易之外。

——为抢占全世界殖民地,英国开始在全世界与荷兰作战:1663年,英国抢占荷兰非洲殖民地,荷兰的象牙、奴隶和黄金贸易几乎被切断。

——1664年4月,英国议会已经批准对荷兰作战,但荷兰方面一直在忍受。宣战后,英国第一时间抢占了荷兰在新大陆的老巢——新阿姆斯特丹,就是后来的纽约。

即便如此,荷兰仍旧把宣战日期拖延到了1665年2月,可见当时荷兰对战争结果很担心。果不其然,1665年,洛斯托夫特海战,双方精锐尽出,最初荷兰战舰还处在有利的顺风位置,最后居然以1∶8的战舰损毁率再次被英军击溃。

从理论上说,洛斯托夫特海战已经奠定了第二次英荷战争的最初战局,荷兰的海上交通线已经被切断,无论从士气、军事力量还是经济力量上来看,荷兰战败都是早晚的事,也不可能组织有力的反击。

决战到来之前,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获得泰晤士河水文情报之后,1667年,荷兰军队进行了一次偷袭,一支荷兰舰队居然趁着夜色驶入了泰晤士河。奇袭对方本土的战术其实很愚蠢,军舰只有在泰晤士河涨潮的时候才能航行,风向不对、风力不足都有可能导致搁浅,风险极高。

然而,荷兰舰队的奇袭战略居然成功了!这支小小的舰队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顺便抢走了炮台里存放的一点儿黄金。

很多战争史将之描述为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是荷兰将领德·勒伊特将军的一次精彩表演,他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战局。

我的专业是金融学,不太懂战争,不知道国家命运能否被一次奇袭改变。我只看到了偶然中的必然,这次奇袭引发了一场金融骚乱:原本平静的市场被非理性的行为搅乱,人为造成了一场挤兑风波,进而造成了伦敦社会秩序大混乱。也许,正是这场金融风波给了荷兰舰队出逃的时间。

1667年6月,从睡梦中醒来的英国人突然发现荷兰军舰居然已经开到家门口了,坊间传闻炮台里的黄金储备被抢,恐慌情绪在人群中蔓延。从承平世界突然进入战争,每个人都有天然的恐惧,避险是自然而然的本能反应,任何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只有硬通货留在身边才最安心。当时,伦敦金融市场上乡村银行发行了很多票据,平日里这些票据可以替代金币、银币,实际上就是银行券。

从银行券时代到现在的商业银行时代,银行一定是经营信用的行业。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备付金,如果备付金百分之百,那么这家银行等于只出不进,根本就是在做赔钱的生意。银行只有把存款借出去才算赚到了钱。所以,在任何一个时代,如果所有人在同一时间去银行提款,那么一定会出乱子,这就是金融体系最大的风险和最终表现——挤兑。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人们看到了荷兰战舰,想到了自己的金银,人们争先恐后地冲向了乡村银行……

挤兑发生了。

当所有人都来挤兑时,乡村银行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兑付库存的金银,直至破产;要么根本就不兑付,硬挺着,过一天算一天。从经济理性来说,金银匠一定会选择后者:反正早晚要破产,还不如干脆不认账。于是,伦敦乡村银行的行动近乎统一,拒绝兑付存款人手中的票据,死守库中金银。

结果可想而知。金银匠拒绝兑付金银,相当于伦敦市面上的现金全部作废,这引发了市场巨大的混乱。

别忘了,这个时候,荷兰人的战舰还在泰晤士河呢!

混乱的市场中,人们看着荷兰军舰在泰晤士河耀武扬威,英国皇家舰队尚未出战就遭到了重创,但谁都没心思组织反击——银行不兑付,所有人的钱都会付诸东流!一场大乱中,荷兰海军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返航,伦敦却在骚乱中暴发了瘟疫和火灾。

虽然最终不一定是本次英荷战争奠定荷兰胜局,但是,这个插曲让人扼腕叹息,道理也发人深省。

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市场主体都一定是趋利避害的,即选择服从“市场理性”。通常情况下,市场理性会引导资源流动,实现更为有效的配置。我们说的是“通常情况”,请一定要记住,除了“通常情况”,还有“特殊情况”。特殊情况下,市场不是万能的,极端情况下市场会失效,此时,个体理性未必是集体理性,最佳个体福利未必是最佳社会福利,甚至,个体理性决策最后会导致个体福利、社会福利净损失。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融市场暴跌,出逃的人越多跌幅就越大,避免损失最有效的方法是所有人一起渡过难关。但是,市场的特征决定其参与主体一定是趋利避害的,最后适得其反,乡村银行和存款人的选择只是一种诠释:金银匠选择不兑付是理性选择,这个所谓理性选择未必能守住个人财富,只会给社会带来动荡,带来明显的负效应,社会福利净损失怎么说都不为过,尤其是在战争时期,这种个人行为几乎能毁掉国运。

贪婪和恐惧是金融市场永恒的主题,这不可怕,因为这是不可磨灭的人性。事实上,正因为有了贪婪和恐惧,市场才更有魅力。可怕的是,我们如果放任贪婪与恐惧,便会对市场造成致命的伤害,人性也就变成了魔性。

恐惧与贪婪与生俱来,如何控制?

从古至今,市场最大的道理就是竞争,竞争还有一种贬义说法,就是“弱肉强食”。请记住,强者的作用不仅仅是压制弱者,更重要的是给所有市场主体安全感,让所有弱者都生存下去。规制市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塑造一个市场最强者,用市场的规则来管理市场!金融市场是人性极为暴露的地方,必须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权威,让所有市场参与者相信它是无所不能的。非如此,无以控制贪婪与恐惧;非如此,无以将洪水般的市场情绪控制在集体理性之内;非如此,无以缔造一个强大的帝国。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政府都是最强大的信用主体,一定也是金融市场最强大的权威。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的案例中,如果王室具备足够的市场信誉,只需要宣布战时停兑规则,市场秩序就不至于彻底崩溃。

英国即将走入资本主义社会,金融市场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要想控制这头怪兽,王室必须有足够的控制市场的能力。在本书里我们将看到,从南海泡沫到次贷危机,世界上任何一次经济危机的救亡者都是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

关于政府究竟应该在经济运行中发挥多大作用,经济学者曾经有过很多辩论,但最终也没说清楚。在我看来,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文历史条件下,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唯一能确定的是,在原本最为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全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强化政府职能——以国家信誉规制金融市场,美国便是巴塞尔委员会的始作俑者。因为,国家信用是最强大的信用,如果这个集体都失败了或者不存在了,个人财富就无从谈起。

当时的英格兰,距离日不落帝国还有一家银行的距离。要迈出这一步很不容易,很快就会出更大的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