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概览:总括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迅速普及,既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建了全新的空间,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演绎了全新的方式。在网络空间下,人们遵循时代的规约和技术的逻辑,探寻着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收获了现代文明的生存体验。网络空间是人类追求自由表达、平等对话、广泛连接而创造的一种对象性存在,我们既要充分肯定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意义,也要理性认识网络技术逻辑的程序牢笼。在人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消极地逃避现实社会的发展羁绊,也不该被动地受控于网络空间的统治规则。基于以上初衷,本研究将围绕人在网络空间下生存场域的变迁、生存理论的考察、生存样态的呈现、生存问题的梳理及省思、发展图景的创设几个维度加以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规避网络空间下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和失范等风险,积极推进生存主体有目的、有向度的虚拟实践,以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

(一)内容结构

第一章: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场域变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当技术逻辑日益演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活动秩序,势必会以特定的形式规约或操控社会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轨迹。网络信息环境下,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活动场域也在现代技术力量的助推下不断变迁和拓展。本章从网络空间的概念界定、基本形态、基本属性出发,整体把握网络空间的生成景观;从技术构成、行为构成、层级构成来分析网络空间的构成方式;从生存时空、生存方式、生存趋势、生存意义来探讨人在网络空间下的生存理路。加强对网络技术时代人的生存空间的认知,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发展及构成。

第二章: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理论考察。鉴于网络空间所具有的技术、空间和社会等多维属性特征,考察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发展理论,也要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其理论基础,既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指导意义,也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成果。本章尝试建立宏观而系统的理论视角,立于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人学视野,为推进网络时代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其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人的关注,既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和实践过程,又超越了一般性的生存状况描述,是一种关于人的物化状况所进行的具体而历史的批判,这种批判承载着基于现实又规约现实的人类关怀,为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其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影响着传统哲学的发生基础、思考主题以及话语方式。直面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仅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有助于科学解释网络空间下的生存现象和发展形态。

第三章: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样态呈现。人们在创建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受到了环境的制约。社会网络空间的构建与人类虚拟生存场域的形成具有同构性,因而,网络空间的构建维度与网络社会的生存逻辑相互规约。换言之,虚拟生存场域的空间边界,规约了网络社会人的生存发展向度,进而也影响并重塑了人类生存发展逻辑的空间表达。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变革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技术史与人类发展史具有同构性。伴随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和发展,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样态也得以丰富和完善。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先后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人类社会正向以智能工具为标志的信息网络社会迈进。本部分内容以介绍社会演进过程中人的生存样态为基础,以考究人在网络空间的生存阶段为进路,以分析人在网络空间下的生存形态和生存关系为重点,力求全面认识和把握人的生存状态、发展趋势,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本源性和奠基性的意义。

第四章: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问题梳理。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既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开辟了全新的场域,也将人类置于空前的生存悖论之中。伴随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使人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多种冲突,在虚拟与现实、技术与人文之间产生了多重矛盾,对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发展既形成了制约也构成了动力。在这一系列的矛盾统一体中,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和人的生存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的表征和再现,为通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想提供了科学的着力点。网络信息技术不仅严重地冲击了现代以来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进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本章从生存矛盾、生存限度以及生存困境出发,全面梳理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问题,是我们认识生存本质、把握生存趋势、解决生存矛盾的根本前提。

第五章: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问题省思。网络信息技术在当代的发展,不仅为人类创建了全新的生存空间和实践图景,而且也从诸多方面规约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生存矛盾看,人类面临着虚拟与现实、技术与人文之间的生存矛盾;从生存限度看,人类面临着虚拟认识、虚拟交往、虚拟实践上的限度制约;从生存困境看,人类面临着数字鸿沟、信仰危机以及网络空间下的文化霸权、技术犯罪、舆论暴力、伦理失范等困境。我们必须给予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限度和困境等问题高度的关注和认真的思考。其一,网络信息技术以虚拟化的形式延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丰富了人类的生存体验,也变迁着人们的情感需求、价值认同、行为模式以及网络人格,这是人们在虚拟数据背景下产生生存问题的直接原因。其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变革了人类社会生存实践的方式。从实践所必备的三个要素出发,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实践分别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挑战,如虚拟实践主体对网络信息技术的依赖、虚拟实践客体对网络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虚拟实践中介对网络生存方式的制约,这些挑战性因素也是构成人们生存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三,人们对原本复杂的大数据系统过度依赖和崇拜,诱发了一系列的生存困顿。在信息社会中,事实性信息与价值性信息相交织、主观性信息与客观性信息相混淆、普适性信息与特指性信息的交错、全息性信息与有限性信息的差异,以及目的性信息与随机性信息的碰撞,这些因素是引发网络空间下人们生存问题的重要原因。关注网络生存实践,就必须深入探究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缘由,力图获取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积极建构网络信息化时代科学、健康、绿色的生存模式。

第六章:网络空间下人的发展图景创设。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以主体的创造性实践为基础的,人在实践中完成了具体的现实生命活动,获得了生存体验,也在实践中实现了自我确证和自我超越。技术的进步不仅变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更规约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路径。人的超越性存在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当代,网络信息技术以数字化、虚拟化、符号化、网络化、程序化的技术逻辑创设了人类全新的生存发展图景。人类在网络空间的虚拟实践中,不断验证了发展理念的科学性,不断发掘着发展动力的实效性,也不断探索着发展进路的全面性。其一,网络空间下人的发展理念。在网络信息时代,人类获得了全新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范式,这不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更是全人类对理想追求的不懈努力。在网络空间的虚拟实践中,人类积极缩小理想生存与现实生存之间的差距,不断弥合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之间的裂痕,不断追求人性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和谐,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其二,网络空间下人的发展动力。人在网络空间下的对象性存在和虚拟社会关系的生成,不断丰富了虚拟生存的价值内涵。虚拟性和社会性分别从技术和价值两个维度,共同架构了人在网络空间下的活动本质。伴随虚拟实践在网络空间的深入开展,人在现实社会实践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安全等方面的生存、发展需求,全面地延展到了网络空间。虚拟性的生存、发展需求的存在,既是人在网络空间下生存状态的现实反映,也是人们追求发展、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其三,网络空间下人的发展进路。在人类解放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为人的自我确证和自我解放提供了现实条件和现实道路。人在网络空间下的存在方式,进一步回答了“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哲学追问,也再一次验证了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历史意义。网络信息科技将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极大地缩减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为人类开拓了更为广泛的生存空间,人们的生存体验和发展进路得到了全新的延伸和规约。

(二)创新之处

当代技术之所以成为人的存在方式,其原因不仅在于解蔽的手段,更在于生存的意义。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社会,给人类带来了一场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可以说,技术发展实现了生存空间的转换,实现了虚拟社会对现实生存的历史性跃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确,人类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技术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展示与建构。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现实图景,使人的生存越来越依赖技术,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不断通过技术的创新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平直接决定了科技对社会的支配范围和扩张程度,技术以其独有的历史作用建构了人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模式。透过伴随社会演进而呈现的生存样态,阐释个体、群体和类的虚拟生存样态,提出社会、技术、网络文明的理性构想。当科技逻辑日益演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生存秩序,势必会以特定的形式规约或操控社会人的发展轨迹,甚至导致人的主体性缺位和人文价值的失落。在网络社会的生成、发展和变迁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悖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基于网络社会人的属性追究,论证虚拟生存对人的整体优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的创新

在整理和总结现有研究资料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极为突出的共同点,即研究者的视角和着力点皆将“网络”视为媒介或工具,其研究重点以网络为基点,以紧密围绕线上与线下两大生存空间的虚实对立关系为角度。然而,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影响和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程度日益深刻,仅仅将研究视角停留于此,已无法满足虚拟实践过程中的理论诉求。信息化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技术化变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伴随信息时代社会存在的变迁,其理论研究的视角有必要集中于人类生存的新场域,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主线,系统分析网络空间下生存发展的本质规约、价值指向、生存样态和生存问题,并试图总结人在网络空间生存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旨在营建网络良好生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话语体系创新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科学认识的巨大进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为了回应时代的需要并遵循历史发展的必然,网络空间理论研究必须保持高度的理性自觉,充分发挥理论魅力来滋养人心和社会;必须果敢地对接社会现实问题,确立行之有效的践行路径,以积极营建网络良好生态。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深入相继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境遇变迁。人们只有克服实践的挑战,才能获得持久而全面的发展,这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引,更呼唤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32]在研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成果是必要的,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在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中,营建天朗气清的精神家园。

3.研究内容创新

基于当前的网络研究成果,可以宏观地做一个概述:哲学领域信息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为网络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从批判和建设的双重进路来反思技术的时代价值;社会学领域重在研究网络社会的治理与控制以及网络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如网络游戏、网络消费、网络娱乐等);传播学领域侧重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应用。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皆立足于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揭示了虚拟生存矛盾的深刻社会根源,努力探求消除生存困境的出路与方法,并取得了相对丰富的理论成果。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秉持“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的本原目的,开展了广泛的网络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比较而言,为了深化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和载体论的网络化成果,为了验证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论和价值论等目标,本书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架构上尝试了一些突破,力图以“个体—群体—类”以及“社会—民族—国家”两条线索来搭建研究坐标。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历史进程中,阐述并梳理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样态,进而分析其生存问题及深层根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课题做出有益尝试,将其研究目标指向网络良好生态的营建和网络空间下人的现代化发展。


[1]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人学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美]泰普思科:《泰普思科预言: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新模式》,卓秀娟、陈佳伶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163页。

[3]参见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2月28日。

[4]唐少杰:《网络问题的哲学断想》,《学海》2000年第6期。

[5]《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6]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7]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58—59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页。

[9]1950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的《人类秩序——控制论与社会》,揭示了因科学技术进步而产生的人与计算机关系的问题。

[10]1970年,哲南·福莱森(Zenon W.Pylyshyn)在伦理学刊物上发表了《计算机革命的前途》一文,重点论述了计算机专业的社会职责、隐私的法律保护以及计算机的社会文化影响问题。

[11]巴洛(John Perry Barlow)在《赛博空间的独立宣言》中满怀激情地宣称,赛博空间是一个新的精神自由家园,他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际互动的深入,人类将置身自它诞生以来的绝大部分网络事件之中。

[12]莱恩格尔德(Howard Rheingold)认为,虚拟社区由或是或不是相互面对面聚集的一群人组成,他们通过网络媒介彼此交流。

[13]特克在《屏幕生活:互联网时代的身份》一书中揭示了多用户网络游戏者通过创造一个在线身份来改变他们的现实生活的手段。

[14]尼葛洛庞帝(N.Negro Ponte)的《数字化生存》(1995)以数字传教士的姿态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网人共生的数字乌托邦图景。

[15]曼纽尔·卡斯特(M.Castell)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1996)(包括第1卷《网络社会的崛起》、第2卷《认同的力量》和第3卷《千年终结》)揭示了“正在被全球信息资本主义所取代的系统”,分析了互联网对民族认同、地区认同等的消极影响,如何体现为“网络社会与集体认同之间斗争的行动”,从而“透视了一种无法描述的后现代主义景象”。

[16]比尔·盖茨(B.Gates)在《未来之路》(1996)中描述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诱人前景。

[17]埃瑟·戴森在《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1998)书中从多角度描绘了数字化时代的生活场景,提到网络“是一个虚弱的宣传工具,但却是施展阴谋的好地方”。

[18]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1999)从社会学角度深刻诠释了伴随网络共同成长的新世代的全方位特征。

[19]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

[20]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是国内第一套以中国学者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的丛书。

[21]严耕、陆俊等著的《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是我国第一部网络伦理学著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强的开拓性。

[22]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分别从经济、文化、法律和社会学视角对互联网进行了研究。

[23]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包括第1卷《网络社会的崛起》(2001)、第2卷《认同的力量》(2003)和第3卷《千年终结》(2001)。

[24]《互联网时代》主创团队:《互联网时代》,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22页。

[25]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认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周围可以分为三个独立的世界。他认为第一世界(世界1)是由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及各种现象所构成的物理世界,从宏观的宇宙星辰到微观的离子,无论是植物和动物、辐射线等其他形式的物理能量,都是属于第一世界的范畴;第二世界是指人的意识、精神、心理世界,包括意识形态、心理素质、主观思想等主观世界,由主观经验和思维过程构成的“世界2”是非实体性;第三世界是指人类心灵的客观产物的世界,如语言、歌曲、传说、绘画、故事等,与第一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世界3”可以定义为客观物质的精神内容,表现为人的意识所制造和生产的人造产品。在卡尔·波普尔看来,三个世界相互作用也相互重叠。

[26]张明仓:《虚拟实践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70页。

[27][美]马克·格雷厄姆、威廉·H.达顿:《另一个地球:互联网+社会》,胡泳、徐嫩羽、于双燕、胡晓娅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28]习近平:《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人民日报》2016年4月20日。

[29]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30]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2—93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页。

[32]习近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