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前秦巴山区的减贫与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1978—2012年秦巴山区的减贫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探索了不少减贫经验。
1.制度化扶贫的启动
1978年年末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为97.5%,以乡村户籍人口作为总体推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7.7亿人。[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经济建设直接带动了大量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直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效用逐渐下降。包括秦巴山区在内的一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在发展基础、发展资源、发展条件上的不足,以及复杂的致贫原因,在经济建设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仍然存在较为集中、深度的贫困问题,成为减贫中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推进减贫事业,实现共同富裕,中国于1986年正式启动了大规模制度化的扶贫开发工程。
2.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制度化扶贫
(1)产业为本,综合发力。秦巴山区积极推进产业发展,以产业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着力实现可持续生计。1986年甘肃陇南地区全区收入在150 元以下的农户数和人口数,分别占总农户数和总人口数的34.2%和49.8%,陇南地委、行署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扶贫工作要搞实打实的致富项目,在扶贫工作中提倡“四个一”的扶贫办法。[20] 仅一年半的时间,陇南地区全区就新修梯田5.9 万亩,加上原有梯田,使11.5 万农户实现了一人一亩基本农田的目标。陇南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困难地区发展经济林,通过“国家投苗,社员投劳”的方式,两年造林面积174 万亩,使5.64 万户达到了一户一亩林果园的目标。为了实现一户年均出售一头大牲畜的目标,全区确定599个养殖业项目,兴建29 个良种繁殖点,50 个饲料加工厂,推动农民家庭养殖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贫困群众积极通过劳务输出提升收入,许多农民开始打破“穷死不出山,饿死不出沟”的传统观念,外出务工。1986年陇南地区有6.2万人外出务工,总收入1900多万元。[21]
(2)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减贫工作需要广大贫困群众参与。秦巴山区各地积极探索动员群众参与的有效方法。湖北省十堰市鼓励贫困村“豆决”[22] 扶贫项目,按照“规划由农民参与做,路子由农民自己定,项目由农民自己选,资金由农民看着用,市场由农民自己找”的思路把扶贫项目的决策权交给农民,所有扶贫项目的选择、扶贫对象的确定、扶贫资金的使用全部交村民大会表决。政府不就各村的具体脱贫致富项目下发“红头文件”,让群众自己选择致富路子。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银洞山村,群众以“投苞谷粒”的最朴素、最原始的民主方式选定了“猪、沼、橘、茶、路”的脱贫项目,在政府投入不到100万元的情况下,群众自筹资金300 多万元,新发展名优茶叶及推行“橘王121”订单农业共计1000 多亩,新建设鱼塘30 多口,沼气池100 多口,以生态家园为主体的“农家乐”20 多家,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整村推进示范村”的称号。[23]
为了解决生产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安康军分区集中力量,发挥整体优势办大事,成建制地组织民兵参与扶贫工作。在1991—1996年期间成建制地组织千名民兵以上的重点工程会战达110 多次,累计组织20 多万基干民兵,投工达2000 多万个,在秦岭巴山间共修田造地29 万亩,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安康农村人均增加耕地面积1.2 分;兴修水渠900 多千米,建造池塘120 多个,使305 万多亩山上的旱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修筑、拓宽公路1200多千米,使全区80%的乡村结束了肩挑背驮的历史;植树造林50 多万亩,连片开发桑、栗、橘、漆等林特基地十多万亩,为革命老区脱贫打下重要基础。[24]
(3)积极创新,努力探索。在扶贫工作中,秦巴山区各地政府积极借鉴其他地区有效经验,并积累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好经验好做法。例如,在“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商洛引进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扶贫模式,探索并推广具有商洛特色的以小额信贷为核心的扶贫到户工作模式,推进了项目开发到户、科教扶贫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到村到户、社会帮扶到户,全区共组建20个乡镇扶贫分社、4456 个扶贫中心、21995 个联保小组。[25]“八七”扶贫攻坚期间累计投入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资金3.83亿元,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增收项目,共解决了7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6] 商洛还探索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扶贫经验。它严格按照“前期准备、识别确认、建档立卡、落实政策”四个阶段,在“确定识别指标、成立评议小组、户主申请、入户识别、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登记录入、制定落实政策”八个步骤规范操作基础上,注重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实行的由村民代表按贫富状况由低到高顺序确定低收入户的“低收入户排序法”,并推行“六不列入”[27] 法。2011年8月,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现场会在商洛召开,“商洛经验”向全国推广[28]。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以前这个阶段,以制度化的扶贫实践为支撑,秦巴山区的减贫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它的贫困人口规模明显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根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秦巴山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1694 元和455.2元,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3155 元和3978 元。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2%,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9.3%,农村低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城镇化率达到30.4%,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49.4%,自然村通电率达到73.7%。[29] 为彻底消灭绝对贫困打下了一定基础。
图1 2000年和2010年秦巴山区人均GDP
资料来源:《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图2 2000年和2010年秦巴山区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资料来源:《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