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基于考古材料的讨论
笔者以前探讨过长江、钱塘江下游的江浙地区出土的“楚式墓”,阐明了目前发现的“楚式墓”中,大部分的下葬年代应该后推移到秦汉时代[14]。一直以来,很多“楚式墓”被认为是楚灭亡越,开始控制江浙地区的时期,即战国晚期建造的。但是,有的“楚式墓”拥有秦文化因素,因此其下葬年代必须后推移到秦开始控制江浙地区的公元前222年以后,即大概秦代开始以后。
而且,也有“楚式墓”随葬了原始瓷器这种代表越文化的器物。“楚式墓”出土的原始瓷器,不是单纯保留楚进入以前的越文化因素,更吸取了楚、秦等外来的文化因素,让越的传统工艺得以进一步发展。这不是单纯地反映江浙地区相继被越、楚、秦统治的历史过程,更反映了江浙地区经历越、楚、秦统治后的情况。
在江浙地区的西汉墓里,相当常见属于“楚式墓”随葬品系统的陶器,[15]可见这样的文化融合被后代所继承,笔者曾有所探讨。[16]目前出土的“楚式墓”还很少,随着今后“楚式墓”出土例增加,可能需要修改上述见解。不过,在“楚式墓”为数不多的出土例中,不少墓葬却是在秦汉时期下葬,这很可能反映了楚人移居江浙地区的时期较晚。
如上所述,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48年春申君被封于江东,楚才正式开始统治江浙地区。从现时“楚式墓”的出土情况来看,这样的看法亦获考古材料证实。而且本文注目的是,有出土墓葬反映在无彊死后,江浙地区存在着未被楚同化的越势力。例如,杭州半山出土了约30座从战国时期至汉代的越墓,其中大多被认为是战国晚期墓,也有墓葬随葬有汉代遗物。[17]而墓主的身份各种各样,有以D24T1M1为代表的贵族墓,同时出土了刻有“越王”或“越王之子”铭文的剑格,可知当时还存在具有一定统制力的越势力。
就目前公开的信息而言,无法在半山出土的这些墓葬里发现楚文化因素。再者,营建这些墓葬的势力,是否就如《越王勾践世家》所说“服朝于楚”,还是如越王孙开和无彊曾孙亲那样,与楚敌对呢?目前仍然未能解答。但无论如何,这些墓葬也可以证实在无彊死后,越势力还存在于江浙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