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研究缘起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栖息地和居所,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今天,无论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还是在中国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伟大征途上,城市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如有论者就曾强调:“在全球化的作用下,世界各民族趋向融合,国家间的对立减弱,相应地,相互谅解、彼此合作、共谋繁荣的国际环境正在形成,国家‘边界’逐渐淡化,国际事务向纵深发展,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并更多地承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1]特别是对大力推进“城镇化”的中国而言,城市既是带动地区发展的核心集结点,同时也是对接世界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所以,城镇化便成了中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中国未来的建设发展中作用巨大。[2]
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城市形象建设。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许多城市的繁荣,也目睹了部分城市的没落。一些城市发展滞后,并非由于城市景观建设不足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形象建设不足,远离人们视线而孤立存在,其实才是这些城市发展落后的症结所在。因为城市形象既是一座城市的品牌,也是国家形象的一个缩影。良好的城市形象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软实力,蕴涵着无形的财富,不但会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使其居之乐之、好之爱之,而且会有助于吸引域外资源,促使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加速经济的增长,这也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的安定和繁荣。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城市形象建设不单是城市发展战略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发展战略问题,是一项需要审慎统筹的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的战略管理活动。
然而,不可否认的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城市形象建设统筹及相关研究工作相对滞后。比如,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一些城市在进行形象设计和建设时不怎么顾及公众的意见,几乎不会就城市形象问题面向公众进行调查,以为只要搞好城市的外观,便等于建设好了城市形象。不可否认,民居、建筑、街道、文化景观等都是城市的名片,影响人们对城市的整体印象。但问题在于,城市形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外观,要有更为深厚的内涵,含纳了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而广大公众本身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个问题,十多年前就有论者指出:“城市形象建设是一项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每个市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塑造和体现着城市的形象。”[3]有鉴于此,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针对中国主要城市形象展开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在探索性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希望能为我国的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规划布局提供参考。
二 国内外研究概观
(一)全球城市形象研究概观[4]
1.全球城市形象研究整体趋势
从国际范围来看,城市形象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EBSCOHOST中的所有数据库以city image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截至2014年10月,共有研究文章1066篇。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研究文章数量随时间推移而呈递增趋势,2010年以后大幅下降。具体而言,1950年代和1960年代,学术界关于城市形象的研究微乎其微,20年间仅有2篇相关文章;1970年代和1980年代,研究文章数量渐增,分别有12篇、19篇;1990年代,研究文章数量增速加快,达到103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研究文章数量直线上升,共有541篇;2010年1月到2014年10月,研究文章数量总计389篇(见图1)。
图1 全球城市形象研究成果趋势分布
2.全球城市形象研究文献来源地理分布
以city image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学术期刊文献来源的地理位置进行统计分析,图2为城市形象研究学术期刊文献来源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或城市)的分布图。图2显示,美国是城市形象研究学术期刊文献来源最多的国家,共有63篇文献,其次为中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立陶宛、土耳其和法国。
图2 城市形象研究文献来源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
3.全球城市形象研究期刊分布
对全球城市形象研究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荷兰Elsevier出版集团出版的Cities刊载城市形象的研究文章数量最多,共有38篇。除此之外,刊载城市形象研究文章数量较多的有Town Planning & Architecture(20篇)、Urban Studies(Routledge)(18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8篇)、Environment & Planning B:Planning & Design(18篇)、Planning Perspectives(16篇)、City(12篇)、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11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9篇)、History of Photography(9篇)(见图3)。
图3 全球城市形象研究文献数量最多的十种期刊
4.全球城市形象研究内容、视角及特征
综观全球既有城市形象研究论著可知,首先,城市形象内容相当广泛,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城市形象品牌建设和营销等几个方面,如以city image为关键词,对EBSCOHOST中的所有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城市形象研究文章涉及的内容主要为:城市规划(115篇)、城市与城镇(106篇)、城市增长(62篇)。接下来依次为:旅游(44篇)、地方营销(33篇)、城市调查(27篇)、经济发展(25篇)、全球化(24篇)、(城市)运算法则(22篇)、都市圈(21篇)(见图4)。其次,研究视角选择灵活多样,主要为城市形象建构(如城市形象如何建构、生产和形成)、城市形象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涉及城市形象的诠释和运用)、城市形象理论批判(如分析城市形象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再者,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通常围绕城市形象的某个具体议题,研究者会选用社会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概念和理论来建构理论框架和进行阐释。
图4 国外城市形象研究内容分布图
(二)国内城市形象研究概观
我们以“城市形象”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样本数据库进行搜索,截止时间为2014年9月。
1.国内城市形象研究历史
(1)城市形象研究整体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对城市形象的研究开始出现,而且成果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知网上以城市形象作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共计38272篇。从1986年出现城市形象研究开始至1999年,我国城市形象研究文献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自2000年至2005年,对城市形象的研究文章进入平稳增长的阶段,2006年以后大幅增长,每年相关论文发表数量超过千篇。从2007年开始,每年相关论文发表数量更超过3000篇(见图5)。
图5 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城市形象研究成果趋势
2.国内城市形象研究领域
(1)中文关键词分布:城市形象、城市规划、城市品牌、城市文化居多。
根据数据搜集和分析,发现在中国知网上关于“城市形象研究”的中文关键词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城市形象、城市、城市品牌、城市文化、城市营销、对策、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如图6所示,占比最大的是城市形象,紧随其后的为城市规划、城市品牌以及城市文化。
图6 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城市形象研究中文关键词分布
(2)主要学科分布: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科学与工程、经济体制改革等。
对研究数据进行学科类别分类,发现关于城市形象研究的主要学科分布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占比34%)、建筑科学与工程(占比16%)、经济体制改革(占比8%)、旅游(占比6%)(见图7)。
图7 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城市形象研究学科分布
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城市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大多从国内外城市营销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城市营销中城市形象的定位、设计与传播的研究和探讨,对宏观经济管理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把控。而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城市形象、城市经济活动乃至城市社会结构等方面,也是城市形象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3)发表期刊分布:城市专业期刊居多,其他学科期刊亦有一定比例。
对文献的发表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城市形象研究类论文大多发表在研究城市问题、规划、发展类的专业期刊上,如《城市问题》(419篇)、《城市规划》(326篇)、《城市发展研究》(95篇)等;《商业时代》(48篇)、《生产力研究》(15篇)等经济类期刊也刊登有一定数量的城市形象研究文章。其他还有《人文地理》(24篇)、《经济地理》(23篇)、《旅游学刊》(12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6篇)、当代传播(10篇)等地理类、旅游类、新闻与传播类学科期刊。这些期刊从各自学科视角,探讨城市形象问题。
(三)国内城市形象研究的不足
综观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可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域、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学科提出与城市形象相关的问题及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形象研究的内容,拓展了其研究空间。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有待商榷和继续完善。
1.实证量化研究比较欠缺
就现有的文献而言,关于城市形象的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的探讨,有一定研究成果。但是多以一定的现象来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部分论文以一个或几个城市或地区为研究个案,调查居民对当地城市政府形象的认识与评价,统计分析得出市民对政府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而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在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方面,也多基于表面现象来进行说明,而没有展现出真正切实有效的提升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虽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调查多以一个或几个城市为调查主体,仅能代表这一个或几个城市或地区的政府形象情况,而没有全国性的调查,通常在个案研究或者小样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描述,来说明政府形象的塑造、传播与建设问题,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2.综合性研究比较匮乏
目前的城市形象研究大多注重细节,即局限于对某一具体地区或者某一细节形象的研究,比如注重对某一个城市的形象片的探讨或者注重对某一个城市品牌现象的研究等,而缺乏对我国城市形象总体上的把握和研究。现阶段部分城市形象研究的诉求点过于狭隘,偏重商业性、营销类的探索,以及配合政府活动进行城市精神阐释,研究具有同质性,缺乏系统的综合性研究。
3.学科视角比较单一
城市形象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议题,包括政府形象、居民形象、生态形象、文化形象、经济形象、城市形象推广等多重层面。国内不少研究文章由于学科视角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浅层研究多,深入研究少的情况。单一学科的研究视角在研究城市形象时,通常只能从一个层面进行研究,很容易形成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人士自说自话,一些研究结论具有片面性。在已有的研究中,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是具体城市形象的塑造经验总结,或者是对城市形象片创作策略和方法的建议等。城市形象研究需要聚合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其进行探索。只有秉持多学科视角和“大文化”视角,对城市形象传播问题加以综合分析研究,才能理清思路,进行全局性研究。
总体说来,国内城市形象研究视角不够丰富、视野比较狭窄、分析尚不深入。究其原因,国内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者对本土的知识重视不够,未能创造出大量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与此同时,研究视角也比较单一,致使引入的外来概念常常与具体的实践相脱节。此外,国内学界研究视野比较狭隘,缺少众多学科交叉融汇的系统综合研究。例如,就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而言,思路驳杂、内容纷繁。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可知,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主要以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态退化和健康问题为研究界面,以城市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制约效应以及生态城市、健康城市为研究主线,以城市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热点,并从时间、空间和视角三个维度上展开研究或者进行相互交叉。相形之下,目前国内研究不仅没有做到时间、空间以及视角的多维结合,而且大多停留于对某些要素的简单分析,更谈不上历时性的规律总结。所以,要深化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必须将动态性、区域性与具体视角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察关涉城市生态环境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内在关联。
三 研究设计与施行方案
(一)研究设计
1.抽样方案
本次中国城市形象调查的受访对象为中国大陆36个主要城市的居民(年龄在16岁及以上),分别来自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及5个计划单列市。调查采取“随机电话号码拨号”(RDD)的抽样方法,从每座城市随机抽取100名受访者进行电话调查,有效样本数总共为3600个。具体操作为:首先通过CATI系统按不同号码段产生随机手机电话号码。如被抽中的电话无人接、抽中的被访者不在家或不便接受访问,访问员将在不同日期、不同时段先后三次回拨。
表1 城市形象调查样本城市分布
在调查样本量的确定上,在95%的置信水平下,3600个样本的简单随机抽样误差为1.6%。
2.问卷设计
在参考若干国内外文献、书籍、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由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就城市形象有关方面对问卷题目进行设计。问卷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了至少五轮的试调查,对陈述不清、过于敏感,或统计学属性较差的题目进行修改或删除。
最终中国城市形象调查问卷由42道选择题、1道开放性问题及6道个人信息题构成。选择题选项类型包括11点评分题及多选题。调查内容主要为受访者对以上36座城市形象的评价,包括综合性评价及针对环境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居民形象、政治形象、城市形象推广等几个方面的评价。此外,还调查了受访者对样本城市的接触率、了解城市的主要渠道、对城市形象建设与推广的建议等。
(二)调查方法
本次中国城市形象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在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完成。中心配备一台起总控制作用的计算机、56台与主机相连接的终端、耳机式电话和鼠标、两台起监视作用的计算机。软件包括自动随机拨号系统、问卷设计系统、自动访问管理系统、录音系统、自动数据录入和简单统计系统。
对事先选取好的样本城市一一进行随机数字拨号(需要事先设置好城市的区号),并保存拨号记录。当该城市的成功受访者达到设置的样本数量时,会提示调查员进行下一座城市的随机拨号。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需要调查员按照屏幕上出现的题目通过耳机向受访者进行提问,完成一道题目后,计算机会根据答案自动跳到下一个相关的问题。
(三)调查员培训
参与本次电话调查的调查员300余人,督导员6名,巡视员3名。调查员主要为上海交通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督导员及巡视员均为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的博士或硕士生。每名调查员在上岗前均接受两个小时的调查前培训,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操作方法、《调查员工作手册》学习等。调查员均与本机构签署信息保密及诚信协议,以确保受访者的个人信息等不被泄露且保证真实地记录受访者的回答。调查员需要每天提交一份《工作日志》,记录成功完成的电话调查数量、工作时长、意见反馈等。电话调查全程将会被录音。事先经过统一培训的督导员除了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以外,还负责电话调查问卷的录入、修改、现场问题处理、调查员意见反馈等工作。督导员还定期对成功的调查录音进行抽查,检查调查员访问的语气、方式、感情色彩等是否符合《调查员工作手册》的要求,对题目的理解是否准确,以便及时加强调查员访问的规范性。此外还检查调查员是否记录了被调查者的真实回答,对不规范操作或作假行为进行上报。巡视员则负责在电话调查现场巡视,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进行改正,对恶意破坏调查中心形象或严重违规操作者及时上报。
(四)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自动保存输出的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对有明显虚假回答迹象的样本进行删除,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对需要转码的题目进行转码,对缺失值进行分析。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主要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包进行。
四 研究创新
城市是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地理学家、规划师和建筑师研究的对象,城市研究需要渊博的学识、深邃的目光、敏锐的思想和孜孜不倦的工作。关于城市的研究论著不计其数,各个学科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城市的本质。为了探寻“沉默的大多数”对于全国主要城市的印象,我们试图在学术意义上的“城市研究”基础上融入人文性质的“城市阅读”,借以探讨人与其生存世界间复杂而又多重的神秘联系。所以,较之以往的城市研究,我们的调查分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构建综合、多元、科学的城市形象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
国内城市形象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统筹,为了尽量弥补现有研究的缺憾,一方面,我们努力在交叉、融汇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理论的创新。由于城市生态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不同学科的立论点及研究重点相差甚远,加之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理解也存有差异,致使很多研究只停留于经验分析,未能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上的创新,必须突破既有研究格局的局限,提倡研究者在交叉、融汇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借以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盘且深入的观照。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转换研究思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并构建具有针对性或重点性的方法体系。尽管研究者在探讨城市生态环境各个子系统时使用了众多的研究方法,但究其实质,仍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性质等的描述居多,尚未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未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整体的观照,例如,就如何协调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对城市环境系统进行生态调控等,研究者都尚未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所以,为了能够深入解析城市生态环境重要问题和整体观照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研究者需要转换研究思路,在综合使用各种既有研究方法的同时,有效构建起具有针对性或重点性的方法体系。
(二)构建全球视野下的城市形象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形象建设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也是政府工作的要务。若要科学、准确地评价一个城市的形象,必须先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明白城市形象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为之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合理地对城市形象建设进行具体的评判,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但问题是,城市形象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庞杂,所以,如何建立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通过查阅学界城市形象研究的指标体系文献,总结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同时也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
概而言之,我们将城市置放在具体的区域背景下,探寻它们的历史和今天,并尝试构想出一些可以留存的原则,以便为明日城市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据我们的统计分析,那些形象受到颇高赞誉的城市,几乎全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进步三者相互促进、和谐共融的现代生态型城市。这无疑为未来城市品牌形象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鲜活资源,预示后人在实施城市建设方面,必须注意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将个性化和统一性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结合城市所独有的地域特色、传统特色、功能特色,凸显自身的特性,塑造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注重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二是将多样态和整体性有机结合起来。现代城市具有复杂的功能,使得城市形象呈现出复杂的样态。因而,为了创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就必须加强城市形象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三是将现代化和传承性有机结合起来。城市形象工程建设长期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就是将建设重心片面地聚焦于建造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相形之下,淡化了甚至忽视了历史积淀、风格传承等本应融贯在高楼大厦之中的灵魂,使得水泥砖瓦无论怎样堆砌都缺乏丰韵神采。所以,城市形象建设必须注意将内在的精神凝聚(内在之“魂”)和外在的发展定位(外显之“力”)有机结合为一体,换言之,既要展露现代风貌,又须体现历史传承。
我们努力构建中国城市形象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体系检验城市形象构建的能力和成效,从而挖掘对中国城市居民产生影响的长效因子。城市规划思想家芒福德将城市看作一个“生物有机体”,强调城市发展的有机性——有机体健康的关键或者城市社区健康的基本因素是和谐、平衡和内部合作。[5]显然,在芒福德看来,城市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组成成分的协调和合作,同时也取决于各部分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受芒福德研究的启发,同时也考虑到现代技术社会容易使人失去个性,我们主张城市发展应与人本主义的目标和企望相协调。所以,如前所述,我们通过对全国36个城市的广泛调查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的解读,尝试融社会调查与人文观照于一体[6],探讨城市研究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围绕着了解中国城市居民对中国主要城市的主观评价和构建中国城市形象评估指标体系这个目的,重点探索中国城市品牌形象的培育之道。因为对一个城市形象评价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对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考量。城市因特色立足,还需综合考量该城市是否存在让人记忆深刻的城市特色。
(三)构建动态性的可操作的城市形象调查体系
城市形象研究牵涉到众多的学科,庞大而繁杂,同时,由于学科研究的差异,以及各个研究者对城市形象认识和理解的差异,真正对城市形象进行综合的、立体的、系统的研究还十分鲜见。此外,受市场经济的驱使,研究者容易偏向城市规划、生态经济等方面,而相对忽视基础研究,特别是缺少对第一手基础数据的调查统计。所以,城市形象研究的当务之急应当是,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全面、立体、系统地探讨城市形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控方案,以及进一步建立快速有效的调控体系。
因此,我们首先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来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借以探寻受访者对各个城市的“想象性创造”。在进行本次城市形象研究时,我们录用了300多名访员,对全国36个城市的居民进行电话调查,由此了解中国城市居民对中国主要城市的主观认知和评价。城市形象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即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底蕴在外部形态上的外在表现,更是一种主观的社会评价,即城市内外公众对城市这一客体所形成的总体的、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和评价。因为受访者对于城市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身的记忆、经验、想象而进行的“想象性创造”,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遂使得我们的调查结果也不可避免地掺入了主观的因子,或者说也濡染了一定的“主观色彩”。所以,严格地说来,我们的调查是一份关于中国城市形象的主观评价。尽管城市客观的综合实力直接影响受访者对其的主观评价结果,但城市经济实力与城市认同程度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评价城市形象的目的不在于建构城市形象榜单或为已有较多光芒的城市加冕,而是旨在了解城市形象建设的现状和成果,以此探索城市形象建设的有效路径。
与此同时,我们从六个维度切入并进行有机融汇,旨在用一种综合的方式来呈现城市的风貌。一般而言,城市形象(city image)指的是公众(市内和市外)对某城市社会秩序、经济水平、生态环境、政府管理服务、科技文化教育、市民道德风尚等众多方面的具体感知和综合评价。所以,要研究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形象背后蕴涵的魅力,就既须关注城市敞开的空间,又须综合市民、街道、建筑、治安、基础设施、娱乐生活等各个层面的因素。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次调查分别从城市的生态环境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居民形象、政府形象、形象推广六个维度切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科交叉分析,即综合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与社会环境,融通城市理念、行为识别与视觉识别,进而提炼出城市形象总报告,力求真实反映中国主要城市在广大居民心目中的形象,进一步揭示各个城市的突出特征。
五 研究缺陷与不足
综观《中国城市品牌认知调查报告(2015)》,尽管我们尽己所能地力求弥补既有国内外城市形象研究的不足,并努力在城市品牌形象构建方面有所创新,然而,啼声初试,作为一项城市品牌形象领域的探索性研究,难免存有诸多缺陷或不足。
首先,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从形象认知这一视角来探析城市品牌形象问题,这些认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未必代表某一城市的客观实际,与这些城市的现实实力或有一定差距。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学术探索,提供研究发现,供有关部门参考,而无意于发布中国城市榜单,文中的城市排行是学术性研究的需要,而不是权威性排行榜。
其次,我们的调查结论仅仅是一种研究方式呈现的调查结果。城市形象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是多元的,如对城市形象认知的研究,可以从城市的媒体形象、网络形象、公众形象多维度进行测量,本次研究了解的只是公众对城市形象的评价,采取电话调查方式对中国重点城市居民的现实城市形象认知进行探究,城市媒体形象、网络形象的研究有待我们下一步开展。
再次,从城市样本来说,我们主要选择了中国大陆36座主要城市对其进行研究,大量的二线、三线城市,中小型城市未纳入进来;从居民样本来说,我们主要调查的是36座主要城市的城市居民,其评价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人对这些城市的评价,也不代表海外人士对中国城市的评价。
本书之所以命名为“中国城市品牌认知调查报告”,主要在于我们尝试以本次调查为出发点,努力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展开探索,对中国城市品牌形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是探索多元的研究方法,将电话调查、网络调查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以呈现城市形象认知的差异性。二是扩大城市和居民样本量,使之能够代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中国城市和居民,并将海外人士、媒体等对中国城市的形象评判囊括其中。
我们力争通过这样的学术探索,为正在迅猛前进的中国城市鼓与呼,为中国城市能够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贡献一份心力。我们的能力可能薄弱,我们的力量或许微弱,但我们仍将秉承这份信念,以拳拳之心,吐诚恳之语,呈严谨之文,进实在之言。
[1] 刘蛟:《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城市形象的理想状态研究》,《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12期。
[2] “城镇化”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国策,它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被称为“新四化”。
[3] 彭靖里、马敏象、安华轩:《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2期。
[4] 本文以EBSCOHOST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检索对象。
[5] 参见〔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玲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 迈克·克朗曾在《文化地理学》中指出:“文学作品不能简单地视为是对某些地区和地点的描述,许多时候是文学作品帮助创造了这些地方。”见〔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