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当代文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序

本書是繼《簡明中國現代文學》之後,我們編著的關於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用書。

我們一個在澳門,一個在大陸,在不同的學術和教學背景中,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多年,對中國當代文學教學及其研究有很多切身感受,也有很多思考。有很多在别人看來不甚切合實際的編寫教學用書的設想,但這部書並没有能够真正反映我們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理解和把握,也没有完全體現我們教學用書的設計和理想。

原因很簡單,我們從教多年,深知教學用書不同於學術著作。學術著作重學術個性,著作者可以把自己系統研究後最富有創建性的學術見解寫在著作裏,爲相關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材料、新思路、新觀點;而教學用書則既要考慮研究對象,也要照顧使用者的需要,講究穩妥、穩健、穩重,講究規範嚴謹,把基本知識、基本内容、基本觀點寫進去。教學用書可以有個性,也要有新意,但必須建立在科學、嚴謹、規範的基礎上。本書寫作過程中,我們時常受到教學用書的規範和限制,無法伸展學術個性的觸角,放開思想暢談個人觀點。

在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用書浩繁林立的情况下,我們編寫這部以“三基”爲主要内容的教學用書,還有必要嗎?或者説,既然我們與衆多教學用書的編寫者一樣,恪守“三基”、“三穩”規範,没有超越教學用書的限制,它又有哪些存在和流佈的價值呢?

這就説到本書的編寫“體例”。

中國當代文學,就其基本維度而言,應該包括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兩岸四地的文學現象。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必需的。但通觀現在中國當代文學的諸多教學用書,並没有完全放眼兩岸四地,没有容納兩岸四地的全部内容。著作者的視野,或者局限在大陸,而將台、港、澳文學忽略,乃至省略;或者立足大陸文壇,而將台、港、澳文學僅僅作爲邊角餘料簡單提及。無論哪種情况,都没有將兩岸四地置放在同一平台上全面審視,也没有真正打通大陸與台、港、澳四地文學的聯繫。所謂“中國”當代文學,其實是大陸當代文學,或者説是大陸視野和標準下的“中國”當代文學。與通行的著述相比,《簡明中國當代文學》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當代文學,是以舉目四地、淡化大陸標準爲編寫旨趣的中國當代文學。崔明芬教授的澳門理工學院身份和海外教學背景爲貫徹兩岸四地提供了天然的認知標準和視角便利,並在價值標準多元的宗旨下確定編寫體例、編寫對象和篇章結構。這就避免了大陸視野和標準所帶來的大陸主體或者獨體的偏頗,進而成就了這部著述的如下特點。

首先,我們將一向不被重視和看好的澳門文學平放在編寫視野之内,並有意識地給予足够多的篇幅,對當代視閾的澳門文學做了全面系統的介紹,爲大陸讀者打開認識澳門文學的大門,以鼓勵和促進澳門文學及其研究的發展繁榮。澳門文學幾乎占全書總字數的六分之一。

其次,將台灣和香港文學平放在編寫視野之内,對兩地文學做了比較全面和系統的介紹。與其他著述相比,台灣和香港文學的比重明顯加强,各用了兩章的篇幅,其評價也疏離大陸標準,做出切合兩地實際的審美介紹。台、港兩地幾乎占總字數的三分之一。

最後,台、港、澳文學佔據了較多的篇幅,大陸文學自然壓縮不少。我們在取舍尺度上從嚴把握,在介紹評價時力求簡練,在概括分析時力求精準,在遵守教學用書“三基”原則下盡可能地體現我們的識見。如第一章大陸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學概述部分,我們没有依照慣例縱横概括,而是着眼於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學實際談生成發展,結合時代要求與作家創作追求的矛盾梳理作家創作機制的調整。著述也許簡單淺顯,卻是我們的感受和認識。

敝帚自珍,聊以爲序。

作者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