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9 15:52:03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小序
上篇 1949~1977
第一章 中國當代文學的發生與發展
第一節 中國當代文學形成的歷史語境
第二節 調整:艱難而悲壯的過程
第三節 創作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徵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的詩歌(大陸)
第一節 五六十年代詩歌概述
第二節 何其芳的喜悅與苦悶
第三節 艾青的困惑與追求
第四節 敍事詩與聞捷的《天山牧歌》
第五節 政治抒情詩和郭小川的詩歌創作
第三章 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大陸)
第一節 五六十年代散文創作概述
第二節 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第三節 楊朔的散文
第四節 秦牧的散文
第五節 劉白羽的散文
第四章 五六十年代的小説(大陸)
第一節 五六十年代小説創作概述(一)
第二節 五六十年代小説創作概述(二)
第三節 “百花”年代的小説創作
第四節 五六十年代工業題材的小説
第五節 軍事題材小説與《保衛延安》、《紅日》
第六節 趙樹理的小説創作
第七節 柳青的《創業史》
第八節 梁斌的《紅旗譜》
第九節 楊沫的《青春之歌》
第十節 革命傳統教育小説《紅岩》
第五章 五六十年代的戲劇文學(大陸)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生活的讚歌
第二節 百花時代的“第四種劇本”
第三節 “大躍進”期間的話劇
第四節 六十年代階級鬥争題材的話劇
第五節 老舍和他的《茶館》
第六節 田漢和他的《關漢卿》
第六章 “文革”期間的文學
第一節 “文革文學”發生的歷史必然
第二節 作家的悲劇命運及其抗争
第三節 命運迥異的幾種文學樣式
第七章 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台灣文學
第一節 五十至七十年代詩歌概述
第二節 台灣詩歌的懷鄉情結和余光中的《鄉愁》
第三節 現代派詩歌與鄭愁予、覃子豪、紀弦
第四節 五十至七十年代台灣散文概述
第五節 五十至七十年代台灣散文作家掠影
第六節 五十至七十年代台灣小説概述
第七節 白先勇的小説創作
第八節 鄉愁小説與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第九節 鄉土文學與陳映真、鍾理和
第十節 留學生小説和於梨華的創作
第十一節 台灣戲劇文學與李曼瑰的創作
第八章 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文學
第一節 香港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學概述
第二節 五十至七十年代詩歌概述
第三節 馬朗和他的《焚琴的浪子》
第四節 五十至七十年代散文概述
第五節 董橋和他的《中年是下午茶》
第六節 五十至七十年代小説概述
第七節 劉以鬯和他的《酒徒》
第八節 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説
第九節 梁鳳儀和她的《誓不言悔》
第十節 五十至七十年代話劇概述
下篇 1978~1999
第九章 新時期文學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新舊交錯中的復興與嬗變
第二節 反思與歧議中的轉折與探索
第三節 自由天地裏的多元走向
第四節 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無序發展
第十章 新時期詩歌
第一節 新時期詩歌概述
第二節 “歸來”詩人與艾青《光的讚歌》
第三節 第二代詩人詩作與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
第四節 食指與朦朧詩人詩作
第五節 “新生代”詩群與韓東的《有關大雁塔》
第十一章 新時期散文
第一節 新時期散文概述
第二節 悲情散文與巴金的《懷念蕭珊》
第三節 回憶散文與楊絳的《幹校六記》
第四節 學者散文與余秋雨的創作
第五節 新時期報告文學概述
第六節 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
第十二章 新時期小説
第一節 新時期小説概述
第二節 “傷痕小説”與劉心武的《班主任》
第三節 城市改革小説與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
第四節 農村題材小説與高曉聲的《陳奂生上城》
第五節 反思小説與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
第六節 尋根小説與韓少功的《爸爸爸》
第七節 知青小説與張承志、梁曉聲的創作
第八節 “現代派”小説與王蒙的《春之聲》
第九節 “詩性小説”與汪曾祺的創作
第十节 莫言《红高粱家族》的野性精神
第十一節 軍事題材小説與徐懷中的《西線軼事》
第十二節 長篇歷史小説《李自成》的成就
第十三節 新寫實小説與池莉的《煩惱人生》
第十四節 現實主義小説與陳忠實的《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