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别失衡的公共治理研究:结构、工具与绩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空间

在对公共治理绩效的研究中,国外学者都比较重视有关公共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针对具体的公共问题或者案例来进行研究,从设计可以测量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指标来具体衡量公共治理绩效的水平。[172]在公共治理绩效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空间。首先,研究方法的局限。有关治理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部门治理的定性研究,以规范研究方法居多,研究的结果缺乏实证结果的检验,说服力不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对我国公共部门治理绩效的测量关注度不够,参与治理绩效的部门数量有限,所以难以获得足够而且质量较好的实证研究数据;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共部门的治理又不同于私人部门的治理,往往涉及的治理面广,许多治理绩效的信息难以量化。其次,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不足。我国目前对于治理绩效的研究大都还集中在针对案例的研究,对于个别案例的讨论很难在治理理论和方法体系上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而多数已有的分析框架都比较碎片化,不能涵盖治理绩效的诸多方面。因此,研究结果难以进行推广。

在公共治理结构方面主要有以下的研究不足。首先,在公共部门的公共治理领域,对于治理结构的定义不清晰是影响治理结构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诸多学者已经将公司治理中的治理结构引入了公共部门的治理结构研究当中,但是诸多研究的定义各不相同。其次,治理结构的维度定义不清,维度较多也存在不系统的总结,相关研究都是从治理结构的某一个维度或者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不能完全涵盖治理结构涉及的诸多方面,从而造成研究的偏颇。最后,不同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在有关公共部门的治理结构的研究中,学者们很少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诸多文献在公共治理结构的研究领域中只是提出了一些概念性的问题,缺乏数据的支持。因此,在公共治理结构的未来研究中,应该着重于结合公共部门的特征,提出公共部门自身的治理结构的定义以及维度的划分,并丰富有关公共治理结构的研究方法。

综合有关公共治理工具的研究来看,国内外的研究存在差异,也存在诸多的不足。首先,理论研究缺乏。从公共治理的治理工具视角去审视公共治理问题的研究较少,重点都是在对治理工具的梳理和治理工具理论的引入。其次,实证研究不足。与西方国家相比,国内对于治理工具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政策评估的研究层面,以定性研究为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相对缺乏,不少研究的成果仅仅局限在介绍国外的研究经验以及我国政策评估的起步阶段。陈振明等学者最新的有关治理工具的研究成果涉及了治理工具选择与评价的标准、治理工具的影响因素、治理工具执行的过程以及程序的描述与分析,可以作为国内进行治理工具实证研究的期初准备。然而,国内的研究缺乏对治理工具执行整个过程的系统性评估,包括治理工具的执行方法、牵涉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具体的执行效果等,实际上这些研究的范畴需要在一个系统的治理工具及其治理绩效整体性框架的指导下,来进一步梳理各个部分的相关联动关系与互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