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完善了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对象;二是升华了产业集群微观演化决定机制;三是探索了产业集群宏观演化规律;四是纠正了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中的错位。
(一)完善了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对象
现有的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基本上属于对产业集群微观演化规律的探索。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个体”属性和“类”属性的统一。因此,仅仅局限于“个体”水平的产业集群微观研究,并不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的全部,而只是揭示关于产业集群的部分规律。现有的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局限于微观演化领域,缺乏宏观演化研究。
本研究将产业集群的“个体”水平分析和“类”水平分析进行了区分,进而为开展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微观演化研究和宏观演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产业集群演化研究指出了新的领域——产业集群宏观演化研究。本研究将产业集群宏观演化规律探索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现了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对象的完善,构成了本研究的第一项可能创新。
(二)升华了产业集群微观演化决定机制
现有的产业集群微观演化研究,多试图通过借助于一定的理论或者基本概念,从产业集群内部或者外部寻找一个或者几个决定产业集群微观演化的要素,并通过这些要素解释产业集群微观演化规律。
本研究放弃这种研究中的“思维定势”,同时抛弃单纯从产业集群内部或者外部寻找微观演化机制的传统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决定产业集群微观演化的因素进行分类,将决定产业集群微观演化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区分为进化因素和退化因素,并从系统进化和系统退化两个方面研究产业集群的微观演化规律,进而得到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曲线及其决定机制。
本研究以系统论关于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微观产业集群结构模型——CE模型(自身特点与外部环境模型),并基于CE模型构建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曲线决定的ED模型(进化与退化模型)。
(三)探索了产业集群宏观演化规律
产业集群宏观演化研究是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本研究从历时维度和空间维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起源、现状和空间分布,并得到了产业集群宏观演化的代际规律和中心—外围规律。
从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和空间分布中,本书找到了影响产业集群宏观演化的四大主要因素:技术(T)、需求(D)、资源(R)和制度(I)。在四大因素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分析产业集群宏观演化的TDRI模型,并分别研究了技术、需求、资源和制度对产业集群代际规律和中心—外围规律的影响。
(四)纠正了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中的错位
由于现有的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忽略了宏观演化部分,因而造成了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理论存在重大缺陷。这使得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理论研究中出现了重大的错位:以产业集群微观演化理论指导宏观层面的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制定。
本研究在产业集群微观演化与宏观演化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制定的基本框架,认为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应该与产业集群演化规律动态匹配。本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微观演化规律,提出国家在产业集群管理中应该进行分层定位;基于产业集群的宏观演化规律,提出国家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应该选择合理的基本战略和区域实现战略;基于产业集群微观演化和产业集群宏观演化关系研究,提出国家动态产业集群政策的内涵和目标。
二 待研究问题
正如建构实在论指出的那样,任何研究都存在不足,都会因为研究主题的选择、篇幅的限制、研究者的精力、研究者的思维方式、视角选择和研究工具选择等影响,遗留了诸多待研究问题。
本研究存在以下五个待研究问题:
第一,对马克思的产业聚集思想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第二,在产业集群微观研究中,只是深入研究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曲线,而没有涉及其他微观演化问题,比如产业集群的微观结构演化、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演化等;
第三,在产业集群宏观演化中,只是重点考察了产业集群历时维度的代际规律和空间维度的中心—外围分布规律,而没有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宏观演化的其他基本形式,比如产业集群聚集、产业集群转移、产业集群分工等问题;
第四,对产业集群演化的结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
第五,在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中,只是重点研究了政府的分层定位、国家产业集群战略和动态产业集群政策等问题,而没有深入研究政府在产业集群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1]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第414~417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654页。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668页。
[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08页。
[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21页。
[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21页。
[8]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23页。
[9]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23页。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23页。
[1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22页。
[1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24页。
[13] 对于迈克尔·波特到底属于经济学家还是管理学家,存在一定的争议。就影响力来说,波特在管理学界更大一些。但是,波特作为哈佛商学院教授,先后获得过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麦肯锡奖。所以,也可以称波特为经济学家。
[14]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
[15]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16] Krugman P.(1991),‘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99(3)pp.483-499.
[17]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6页。
[18]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7页。
[19]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7页。
[20]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7页。
[21]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9页。
[22]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9页。
[23]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9页。
[24] 在本文中,除非特别注释,产品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
[25]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9页。
[26]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30页。
[27]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30页。
[28]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29页。
[29]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30页。
[30] 哈肯认为,“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参见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5页。
[31] 按照苗东升教授的观点,自组织和他组织是一对矛盾,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如果系统是在外界的特定干预下获得空间的、时间的和功能的结构,我们便说系统是他组织的。参见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6~159页。
[32]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30页。
[33]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第230页。
[34]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139~140页。
[35]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67页。
[36]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69页。
[37]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162页。
[38]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69页。
[39]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69页。
[40]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142页。
[4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154页。
[42]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154页。
[43]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124页。
[44]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161~162页。
[45] 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出版社,2004,第7页。
[46]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98~109页。
[47]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101~105页。
[48] 常德市“放开湖南西北口”课题组:《放开湖南西北口 建设环湖经济圈》,《湖南经济》1995年第9期,第21~23页。
[49] 俞忠英:《民营小企业的集群化与国有小企业的离散化》,《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50期,第35~40页。
[50]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5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52] 余秀江:《企业群落演进、运行与治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3] 林竞君:《网络、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4] 盖翊中:《企业集群演化研究的网络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5] 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6] 夏兰、周钟山:《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57] 朱英明:《中国产业集群分析》,科学出版社,2006。
[58] 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人民出版社,2006。
[59]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60] 本部分观点参见唐凯江、蒋永穆《产业集群演化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微观演化与宏观演化的统一》,《天府新论》2008年第3期,第46~51页。
[61] 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62] 林竞君:《网络、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3] 盖翊中:《企业集群演化研究的网络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4] 郑健壮、叶峥:《基于资源观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
[65] 黄光国教授曾于2003~2005年任亚洲心理学会会长。
[66] 黄光国教授在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时提出,“从科学哲学发展的角度,主张本土心理学要有其真正的发展,必须做出三个层次的突破:哲学的反思、理论的建构和实证研究”。参见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导读4~6页。
[67] 黄光国在《社会科学的理路》一书中,对“建构实在论”做了综述。“建构实在论”由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华尔纳组织的“维尔纳学派”提出,目的在于整合20世纪内西方科学哲学的快速发展,目前还没有完全定型。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沈清松教授对建构实在论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参见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8]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导读6页。
[69]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330~333页。
[70] 孙洛平、孙海琳:《产业集群的交易费用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1] 余秀江:《企业群落演进、运行与治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2] 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科学出版社,2003。
[73]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4]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75] 吴翔阳:《产业自组织集群化及集群经济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76] 陈继祥、许超、史占中:《产业集群与复杂性》,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张东风:《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系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7] 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申恩平:《企业群落与厂商行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8] 林竞君:《网络、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夏兰、周钟山:《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79] 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71页。
[80] 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59页。
[81] 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72页。
[82] 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59页。
[83]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7页。
[84] 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第4页。
[85] 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第39~41页。
[86] 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人民出版社,2006,第56~92页。
[87] 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第236页。
[88] 将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区分为微观演化研究和宏观演化研究两个维度的理论构想,是2007年9月22日蒋永穆教授与唐凯江讨论《产业集群演化论》研究思路时提出的。
[89] 孙小礼、张增一:《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学林出版社,2004,(绪论)15、17。
[90] 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前言)2。
[91] 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15页。
[92] 许国安、顾基发、车宏安:《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第31页。
[93] 许国安、顾基发、车宏安:《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第32页。
[94] 孙小礼、张增一:《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学林出版社,2004,第137页。
[95] 孙小礼、张增一:《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学林出版社,2004,第138页。
[9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一版序言(8)。
[97] 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36页。
[98] 孙小礼、张增一:《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学林出版社,2004,第198页。
[99] 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42页。
[100] 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43页。
[101] 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