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与廉洁政府建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改革发展的必要基础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效发挥的关键,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必要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科学与否是衡量执政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64年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9]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一府两院”的预算监督。

马克思经典作家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必须“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有财产”,“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为,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力归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即归社会主义国家所代表的全国人民和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占有”[10]。要保证人民能够真正管理社会生产资料,就取决于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巩固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1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家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的具体化。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是通过国有制来实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关键作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巩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拥有巨大的国有资产。如何管好、用好如此巨量的国有资产,直接关系到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清廉、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转灵活、激励和约束机制到位、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环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内容。它涉及中国共产党与政府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职能部门与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国家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国家与事业单位、政府组织机构的关系,国有资产监管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和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等等,涉及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革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是政治体制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与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与当时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结果造成行政管理权取代了资产管理权、行政隶属关系取代了产权关系,形成了一种政资不分、政企不分、封闭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国企改革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首先是以实施“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为前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革,要求政府放弃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身份,通过放弃具有经营活动的经济职能而获得国有经济所有者的职能,即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使政府行政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分离,改变过去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集经济管理者职能、行政管理职能、所有者职能于一身的状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要求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优化执政体制,妥善处理党政关系,增强执政成本意识;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立廉价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层次清晰、功能定位准确、各司其职、协调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机构;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政府公共预算制度;等等。总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它的改革深化有助于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廉洁政府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扩大我国对外开放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力来自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要求我国改变原有的高度集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好地满足对外开放的要求。正是我国建立了一套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能够有效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继续加大,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进一步改革,更好地满足开放的要求,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保证我国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是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直面的难题。我国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政治民主诉求、适应依法治国方略需要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任重而道远。这项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失败,也关系到国家政体的有效运行和执政党自身的命运,而且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如何防止执政党因为掌握巨大的国有资产而腐败、蜕变为社会特权阶层,如何处理政府既是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如何处理好执政党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如何建立廉洁政治、廉价政府,都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总之,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必要环节,是加强中国共产党廉洁政治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第597页。

[2]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第27~28页。

[3] 樊纲:《论国有资产的进与退》,《21世界经济报道》,2002年5月13日。

[4] 杨美萍:《美国官员称中国国企是美国“最大威胁”》,《环球时报》2011年5月4日。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3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89页。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149页。

[8] 〔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第423页。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第808~809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30、631、621页。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