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史料与框架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的移民,因此,本书的研究方法、史料的收集,以及写作的框架应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如下。
(一)理论方法和文献资料
本书的目的在于以中国西南边疆的广西、云南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阐明这两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移民形成的背景或原由及其在中国移民史上的特殊定位,揭示广西与云南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移民的方式、地域分布的异同,以及移民网络在这些少数民族移民中的建构及运作机制。因此,本书的分析视角也只能是中国西南边疆广西、云南及其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这种视角主要强调的不仅仅是这些地区在地理上的紧密相连,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还存在历史人文的联系,以及许多民族之间的亲缘性。与此同时,作为历史学性质的选题,本书的论证方法只能也必须是实事求是,即在最充分地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解释范式较全面地阐述广西、云南少数民族的移民史。可以这样说,本书以中国西南边疆广西、云南及其周边的国家为视角,主要运用实证史学的方法以史料说明问题,史论结合揭示观点,并运用文化学理论和网络理论分析、探讨广西、云南少数民族移民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移民网络。此外,本书还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即前往靠近周边国家的广西和云南边界地区的村寨进行调研,目的是获得现当代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移民的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涉及中国西南边疆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移民的历史问题,本书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占有中国古籍,广西、云南地区的地方史料和周边国家的原始资料为基本前提,同时尽可能地利用中国、欧美、日本等一些学者的论著等。其具体资料如下。
第一类为原始资料,首先是中国的古籍文献资料,如《宋史》《宋会要辑稿》《元史》《明史》《明正统实录》《明神宗万历实录》《清史稿》《清高宗实录》《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等;其次是周边国家的史料,如《大越史记全书》《大南实录》《越史略》等;再次是广西、云南的地方志史料,如《滇志》《南诏野史汇编》等。这些古籍和史料不仅是了解当时中国西南边疆与周边国家的疆域的状态,也是研究西南边疆向这些地区移民不可多得的史料。
第二类为调研报告和回忆录。这类资料是精选的,一般比较可靠。如以《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为例,收录了云南一些学者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田野调查报告。其中在《保山杜文秀起义历史调查》这篇报告中,访谈了邦隆(即现在缅甸的“班弄”)统治者杜文秀部下马二将军之子马美亭,以及其他有关杜文秀起义军失败者逃至缅甸的情况,这些资料对云南回民迁移周边国家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类资料为中外学者撰写的论文和著作。在这些资料中,许多是从历史、文化等方面探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迁移到周边国家,以及少数民族移民及其后裔在居住国的历史与现状。虽然有许多论著属于第二手资料,但也具有不可多得的参考价值。其中,许多学者的论著分析翔实,史料丰富,为本书提供了基本线索;不少中文、英文、日文的论著则在方法论和思想论方面别具一格,给本书许多建设性的启示,同时也给本书的基本立场给予很大帮助。
一言以蔽之。本书是在借鉴国内外诸多学者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运用原始材料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移民史进行的一项实证性研究。
(二)研究框架和基本观点
本书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移民的问题。就中国广西和云南两地来说,其无论是在地缘还是亲缘上都与周边国家有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在历史上,中国广西、云南两地的少数民族由于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习惯,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向周边国家迁移,从而形成了一些少数民族散布于这些国家的状况。这些少数民族在不断迁移的历史中,虽然其生活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这些民族大都是聚族而居,所以其服饰、居住等方面大致都保持了原来的模式。居住在西南边疆周边国家边界线上的两地少数民族,虽然在向这些国家迁移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特征,但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移民特点和移民网络。
基于这种历史的实际,本书的框架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其主要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其内容主要是回顾中外学者有关中国西南边疆的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向海外移民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与此相关问题的一些论述。在学术回顾中,第一部分较多地梳理了中国国内学者有关西南边疆的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移民问题的论述,并认为中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特点是,对中国古籍和地方志的引述较为丰富,且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手段进行研究,但由于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却较少关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移出后的状况。第二部分是国外学者有关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移民的研究,认为国外一些学者虽然在研究中有一些主观上歪曲史实的倾向,但这些学者论著中的主要内容或引用的相关资料,特别是一些国外的学者依据海外的田野调查而获得的资料对本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绪论这部分,还介绍了本书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史料与框架,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及文化学理论和网络理论是本课题的主要分析理论和方法,而为了获得现当代西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移民的状况也采用了田野调查方法。引用的资料主要是中国古籍,广西、云南地区的地方史料和周边国家的原始资料,以及现当代中国、欧美、日本、东南亚等一些学者的论著。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第一章,其内容主要是论述西南边疆边界的历史变迁及民族分布状况,认为历史上中国西南边疆的广西、云南边界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边境线是不同的,即有过数次大的变化。因此,考察民族迁移活动是否构成对外移民,应该首先考察边界线的历史变迁和各族的分布情况。对于历史上广西、云南的民族分布,认为在两汉之前,西南地区就已经有名号繁多的部族在这里生活,即在西南边地的东南方向分布着百越族群的两个分支——西瓯、骆越。在今天的滇南地区,战国时就有句町、进桑等部族,而在西南的正南方向,则是称之为“百濮”的居住地。在两汉至南朝时期,今广西、玉林、南宁以北和以南,居住着西瓯人和骆越人,以及瑶人等,而在今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当时被称之为濮人、越人和僚人的民族。在隋唐至两宋时期,今广西西部地区居住着俚人、乌浒和僚人,今云南大部分地区居住着被称为朴子部族、望部族(又称望苴子、望蛮)、金齿部族、茫蛮部族(即今天西双版纳的傣族先民)、寻传部族和鹿茤部族(寻传的别支)等的民族。而苗族和瑶族也开始在广西和云南出现。苗族大约在唐朝初年以来即从黔、涪、巴一带迁入云南东南部的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居住,徭族则在这时期逐渐通过今广西境内到达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在元明清时期,广西与云南的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域格局已与现今的基本一致。云南居住着罗罗(彝族)、白族、金齿百夷(傣族)、末些(纳西)、蒲人(布朗族)、哈尼等族。此外,蒙古族和回族在元代开始进入西南地区。至明、清时期,蒙古族在西南的人口渐减而回族人口则剧增。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第二章,其主要内容是叙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的移民情况,认为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的移民群体主要有壮侗语族的壮族、傣族和布依族,孟高棉语族的佤族、布朗族、德昂(崩龙)族,藏缅语族的彝族、景颇族、哈尼族、傈僳族和拉祜族(包括苦聪人),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以及回族等民族。
第四部分是本书的第三章,其主要内容是分析和论述西南少数民族移民聚居地及社会结构,认为这些少数民族移民主要分布在周边国家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等地,也有的远涉到欧美等一些国家。认为移居到周边国家的少数民族及其后裔具有一些自己的社会结构,其不仅保留了原迁出地所具有的一些文化和习俗,也由于年代的久远以及受到当地环境及其他民族的影响,其原有的文化习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第五部分是本书的第四章,其主要内容是以移民及其网络理论分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移民模式及移民网络。认为广西和云南的少数民族向海外移民的特点:一是国际性移民,二是集体性移民,三是陆路性移民。对广西和云南少数民族移民而言,集聚性移民、发散性移民、强制性移民和自发性移民是其移民的方式,而生计性迁移网络、亲缘性迁移网络、马帮性迁移网络则为其主要的移民网络模式。
第六部分是本书的结论,其主要内容是归纳各章节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相对于汉族移民而言,居住在国境线上的少数民族由于与邻国的同源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比大多数居于内地的汉族更有机会向周边国家移民,特别是受到国内一些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或在中国这一侧生活不如意时,则会投向邻国的亲友。换句话说,亲缘关系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移民链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从移民的历史来看,广西和云南少数民族向周边国家的移民虽表现出断断续续的特征,但移民潮流一直延续至今。
[1]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中华书局,1987,第1页。
[2] 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中华书局,1946。
[3] 罗美珍:《从语言上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移问题》,《民族研究》1981年第6期。
[4] 王慧琴:《关于苗族的族源问题》,《思想战线》1982年第4期。
[5] 范宏贵:《越南的瑶族》,《印支研究》1984年第1期。
[6] 刘稚:《克木人源流考》,《东南亚》1984年第2期。
[7] 房英:《泰国山民简介》,《民族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
[8] 程方:《越南少数民族与中越跨境民族》,《民族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
[9] 费孝通:《瑶山调查五十年》,1986中国香港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打印稿。
[10] 范宏贵:《瑶族从中国迁入越南浅谈》,《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
[11] 袁士伦:《越南的山瑶族》,《印支研究》1986年第2期。
[12] 王军:《傣族源流考》,《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13] 刘稚:《东南亚泰佬族系民族源流初探》,《东南亚》1986年第3期。
[14] 姜永兴:《国外瑶族及其研究简述》,《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5] 王国祥:《访泰国泰泐人村寨》,《东南亚》1987年第4期。
[16] 姜庆云口述,李廷贵整理《我所了解的老挝苗族》,贵州省民族志编委会《民族志资料汇编·苗族》(第二集),1986,第370页。
[17] 广西民族学院赴泰国瑶族考察组编《泰国瑶族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4页。
[18] 范宏贵:《云南省勐腊县壮族情况调查》,《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
[19] 范宏贵:《壮族与泰国的泰族是孪生兄弟》,《东方世界》1987年第4期。
[20] 姚舜安:《瑶族的历史分布与变迁考》,《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
[21] 向大有:《广西人移居国外原因初探》,《八桂侨史》1987年第2期。
[22] 范宏贵:《我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的古今关系》,《壮族论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160页。
[23] 赵和曼:《广西籍华侨华人知多少》,《八桂侨史》1989年第2期。
[24] 康达君:《泰国北部“山民”及其鸦片种植业》,《印支研究》1988年第2期。
[25] 申旭:《东南亚苗族的生产方式》,《东南亚研究》1988年第2期。
[26] 有关将少数民族移民称为“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概念问题,一些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范宏贵就认为,在中国历史传统上:“华”应该专指“汉人”,少数民族一直都被贬之为“夷”。所以,他认为有关“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概念值得商榷。
[27] 向大有:《试析广西迁移越南的少数民族华人》,《八桂侨史》1989年第1期。
[28] 范宏贵:《从云南迁入越南的民族》,《西南民族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29] 申旭、刘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第6页。
[30] 姜永兴:《我国南方的跨境民族研究》,《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31] 江应梁:《傣族在历史上的地理分布》,《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32] 王懿之:《再论傣、泰、掸民族的源流》,《东南亚》1990年第3期。
[33] 潘其旭:《从地名比较看壮族与泰族由同源走向异流》,《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34] 胡起望:《跨境民族探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35] 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民族出版社,1994,第192~402页。
[36] 周建新、范宏贵:《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37] 向大有:《清代广西向国外移民三大板块背景要素的比较研究》(上、下篇),《八桂侨刊》2010年第1、第2期。
[38] 黄海:《瑶族的跨国分布与国际瑶学》,《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39] 谭天星:《现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境外迁移初探——以新疆、云南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
[40] 胡起望:《法兰西瑶族》,《日本圣德学国无岐阜教育大学纪要》第29辑,1995。
[41] 黄钰、黄方平:《国际瑶族概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42] 黄海:《瑶族的跨国分布与国际瑶学》,《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43] 范宏贵:《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44] 范宏贵:《越南民族与民族问题》,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第162~308页。
[45] 李安山:《少数民族华侨华人:迁移特点、辨识标准及人数统计》,《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46] 黄兴球:《中老跨境民族的区分及其跨境特征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7] 王慧琴:《跨越太平洋的苗族大迁移》,《北大亚太研究》第1辑,1991。
[48] 萧德浩主编《中越边界历史资料选编》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第937~938页。
[49] 赵庆莲:《美国苗族印象》,《民族工作》1996年第6期。
[50] 谭厚锋:《中国境外苗族的分布与变迁》,《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51] 王慧琴:《苗族迁移原因新探》,《思想战线》1993年第3期。
[52] 刘向阳:《美国苗族人研究》,《世界民族》2009年第6期。
[53] 张有隽:《关于瑶族迁入越南的几个问题》,《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54] 玉时阶:《泰国瑶族的历史和文化》,《民族论坛》1993年第1期。
[55] 玉时阶:《泰国瑶族的丧葬习俗》,《世界民族》1996年第4期。
[56] 玉时阶:《泰国瑶族的婚姻家庭制度》,《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57] 玉时阶:《泰国瑶族的“招郎入赘”》,《世界民族》1998年第4期。
[58] 张有隽:《瑶族向海外迁徙的原因、过程、方向和路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9] 张有隽:《越老泰缅各国瑶族人口分布、来源和称谓》,《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60] 李默:《关于瑶族迁移和漂洋过海史事的探讨》,《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61] 玉时阶:《明清时期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的迁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62] 何平:《云南回族与滇缅贸易》,《思想战线》1992年第3期。
[63] 申旭:《回族商帮与历史上的云南对外贸易》,《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64] 何平:《移居缅甸的云南回族》,《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65] 张佐:《云南回族穆斯林跨境东南亚探究》,《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
[66] 姚继德:《云南回族马帮的组织与分布》,《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
[67] 黄素芳:《对云南腾冲人出国的历史考察》,《东南亚》2006年第4期。
[68] 何平:《泰国北部的云南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69] 牛鸿宾:《近代云南的外迁移民》,《学术探索》1998年第6期。
[70] 何平:《移居东南亚的云南人》,《云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71] 钱江:《从马来文〈三宝垄纪年〉与〈井里汶纪年〉看郑和下西洋与印尼华人穆斯林社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72] 何平:《移居东南亚的云南回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73] 范宏贵:《缅甸掸族与中国德宏傣族的渊源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74] 范宏贵:《壮族与老挝老龙族、泰族的渊源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75] 范宏贵:《壮、泰、老、傣族的渊源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76] 刘稚:《越南泰族历史与文化述略》,《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
[77] 王国祥:《从南平僚(渝州蛮)探索僚人与壮傣老泰诸族的族属渊源关系》,《泰族起源与南诏国研究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第182页。
[78] 郑晓云:《傣泰民族先民从云南向东南亚的迁移与傣泰文化圈的形成》,《泰族起源与南诏国研究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第232~257页。
[79] 罗美珍:《傣泰民族起源和迁移问题补证》,《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80] 何平:《傣泰民族起源再探》,《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81] 赵和曼:《再谈广西籍华侨华人知多少》,《八桂侨史》1993年第4期。
[82] 施荣华:《跨境而居的哈尼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
[83] 吴金福等:《怒江中游的傈僳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第5~6页。
[84] 范宏贵:《中国彝族进入越南后一分为二》,《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3册,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85] 范宏贵:《迁自中国的越南布依族和热依族》,《中国民族报》2004年3月12日、3月19日。
[86] 范宏贵:《根在中国的越南泰族》,《中国民族报》2004年3月23日。
[87] 范宏贵:《风俗独特的越南泐族》,《中国民族报》2004年3月26日。
[88] 范宏贵:《从老挝转入越南的西拉族》,《中国民族报》2004年6月1日。
[89] 《独龙族简史》编写组、《独龙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独龙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第2页。
[90] 转引自谷家荣《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边境民族生活史——“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交流和文化动态国际研讨会”综述》,《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6辑。
[91] 转引自谷家荣《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边境民族生活史——“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交流和文化动态国际研讨会”综述》,《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6辑。
[92] 赵永胜:《泰北山地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延续》,《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3期。
[93] 李建:《泰国瑶族概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94] 盘金贵、李云霞、滕成达:《越南北部山区贫困程度及发展政策——越南河江省南明县南达屯、南民屯瑶族村寨调查》,《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95] 姚继德:《泰国北部的云南穆斯林——秦和人》,《思想战线》2002年第3期。
[96] 何平:《移居泰国云南人的过去和现在》,《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468页。
[97] 姚继德:《云南回族向东南亚的迁移》,《回族研究》2003年第2期。
[98] 姚继德:《云南回族移居缅甸小考》,《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398页。
[99] 马菁:《东南亚民族历史文化比较研究——以广西瑶族和泰国瑶族的民居结构为例》,《中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00] 玉时阶:《文化断裂与文化自觉:越南瑶族民间文献的保护与传承——以越南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撒祥村为例》,《世界民族》2010年第5期。
[101] 陈学礼:《中缅边境人口流动视野下的文化互动:以西盟大马散大寨为例》,转引自谷家荣《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边境民族生活史——“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交流和文化动态国际研讨会”综述》,《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6辑。
[102] 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民族出版社,1996。
[103] 黄兴球:《老挝族群论》,民族出版社,2006,第14~117页。
[104] 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下卷,民族出版社,2007,第962页。
[105] 《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傈僳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第18页。
[106] 《仡佬族简史》编写组、《仡佬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仡佬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第2页。
[107] 徐学初等:《佤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第9页。
[108] 此外,还有A.R.柯奈翁的《在掸族中》,T.D.拉古柏里的《掸族发源地》,P.L.邦德里的《泰族侵入印度支那》,等等。
[109] C.C.Lowis,The Tribes of Burma,Rangoon:Government Printing,1919,p.40.转引自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第24页。
[110] W.C.杜德出版的这部书被西方人推崇为研究泰族的“权威”著作,但遭到了陈吕范等中国学者的驳斥,说其提出的所谓哀老夷(泰族)的七次南迁,是子虚乌有的杜撰。
[111] F.M.Savina,Histoiry des Miao,Paris:Foreign Missions of Paris Press,1924.
[112] 转引自陈礼颂《暹罗民族学研究译丛》,商务印书馆,1946,第31~32页。
[113] 〔越〕琳心:《苗族的迁移史及其族称》,〔越〕《历史研究》1961年9月。
[114] 〔越〕吕文卢:《关于高兰人历史起源的研究》,〔越〕《历史研究》1963年10月。
[115] W.R.Gedkles,The Migrants:The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Blue Miao of Thailand,Clare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116] 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学研究所编《越南北方少数民族》,范宏贵等译,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6。
[117] 〔日〕常见纯一:《瑶族的迁移和村落的形成》,《东南亚、印度的社会和文化》(下册),山川出版社,1980。
[118] 〔老挝〕昭坎曼·翁谷达拉纳:《丰沙里的民族》,李起朝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6期。
[119] 〔日〕竹村卓二:《关于泰国北部瑶族的研究情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120] 转引自胡起望《近代国外瑶族研究概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121] 〔英〕福布斯:《泰国北部的滇籍穆斯林——秦霍人》,姚继德译,《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122] 〔美〕路易莎·斯肯:《变迁中的苗族》,纽约移民研究中心及明尼苏达大学东南亚难民研究所联合出版,1986。
[123] Keith Quincy,Hmong:History of a People,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124] 〔英〕福布斯:《泰国清迈城的穆斯林》,姚继德译,《路标》(Guide Lines)2001年3月第8卷第3期。
[125] 〔越〕阮维超:《老挝的泰人》,《民族学》1992年第2期。
[126] 〔美〕安·马克斯韦尔·希尔:《泰国北部的中国云南人》,陈建明编译,《东南亚》1995年第4期。
[127] Keith Quincy,Hayuesting Pa Chay’s Wheat:The Hmong and America’s Secret War in Laos,Spokane,WA: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128] 〔日〕吉松久美子:《云南回族入缅商路与移居点考——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中心》,涂华忠译,《回族研究》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