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卢光裕、卢廉若、卢怡若事迹述略
卢九的后人在近代澳门政商界较为出色者,当属其侄子卢光裕、长子卢廉若、三子卢怡若。
1.“勇于任事”的卢光裕
卢光裕(?—1908)为卢九大哥华锦之子,卢九之胞侄。有关卢光裕的资料不多,据《族谱》称:
卢光裕,公讳光裕,字圣珍,号舜渠。文山公之三子,而焯之公之胞侄也。前清时为候选道,赏戴花翎,诰授中宪大夫。公少年老成,勇于任事,大为焯之公所器重,待之如子。经营商业,以此致富[32]。
卢光裕到澳门并跟随卢九经商的时间有待考证。如《族谱》所言,卢九对光裕可谓大为器重,尽力栽培,“待之如子”。1897年,卢九、卢光裕与柯六合组恒和公司,承办仁慈堂彩票生意,光裕即为该公司的“司事”,“卢光裕做该公司司事多年,所有公司所得每百元票价一十二元之利益及中票不到收银之遗彩,均由其一手收存”[33];宝行银号是卢九一手创建的最重要的家族企业之一,至1905年年初,卢九委任光裕为该银号司事,掌管银号的日常事务[34]。从以上2间公司的人事安排,可见卢九对光裕的倚重[35]。实际上,光裕参与和主持了卢九家族的多项生意,如银号、地产等。依托卢九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能力,光裕在澳门商界和华人社会也有很高的地位。
卢光裕大约逝于1908年。1909年1月15日,因官司牵扯,《澳门宪报》披露了一则消息:
传该遗产会长卢侯氏即卢光裕之寡妇并系其女以及十四岁卢梅君、卢梅卿之代理人,又传伊妾卢秦氏系其子女未及十四岁卢亚苏、卢芳懿之代理人,又传伊妾卢伊氏系其女未及十四岁卢波详之代理人,均现不在澳,乃在中国内地潮连者[36]。
可见,光裕此时已逝世。由此还知,光裕娶妻侯氏,妾秦氏、伊氏,有子女卢梅君、卢梅卿、卢亚苏、卢芳懿、卢波详等五人;同年11月20日,由于卢九、卢光裕相继去世,柯六登报宣布恒和公司散班(注销):“卢九及卢光裕两股东今已身故,因此柯六欲按商律例第一百二十款之第一号及该款之附款一所定,将恒和公司生意散班完事。”[37]
2.“澳门皇帝”卢廉若
卢廉若(1878—1927),名鸿翔,又名光灿,字圣管,号廉若,以号行。光绪戊寅年十一月初五(1878年11月28日)生于广东新会乡间。曾受学于南海潘衍恫学士门下,年十七,补县学生(生员),然其科举之路并不顺畅,“秋试屡踬”,无奈之下,乃授例纳粟,以道员分发浙江,赏花翎二品顶戴;王之春任广西巡抚时[38],檄调卢廉若至桂林为小吏。不久,卢廉若厌倦吏事,告假归乡,后至澳门,随其父经营银号、烟赌,遂成巨富。“卢廉若在整个中国都有生意,是南洋烟草公司大股东之一,也是宝行银号(Po-Hang)的业主之一,还是澳门赛马场的经理及最大股东。澳门镜湖医院的重建与中华商会的成立多亏他的鼎力相助。他还是中华教育会会长,曾经出资开办数所义学。”[39]
卢廉若为人“慷慨好客,座上常满”,尤其以孝悌持家,向为族人及亲戚称道,“侍王父王母以孝闻,筑娱园,泉石林木,罗列几席,以承色笑。迨王父王母先后弃养,哀毁逾节,弟妹二十八人,多未成立。府君[40]与二家叔同理家政,一意调护,教养兼施。令四叔、五叔、八叔赴欧美游学,使无内顾之忧,毕业湍返,蔚成伟器;廿五叔现尚留学美京”。
图1-3 卢廉若像
注:选自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铅印本。
卢廉若对地方公益,家乡事务,尤为用心,“论地方利病,辄声情激越”,“地方公益无不视力所至”。潮连乡芦鞭村原设芦溪两等小学校,后因故停歇。卢廉若乃“在乡尝设公善堂义学数所,以惠寒畯”[41](见图1-3)。通过改组义学,培植子弟,单寒子弟咸得肄业。因潮连乡芦鞭村四面临海,每年入夏常遭水患,乡人筹款创办水泵以备旱潦,廉若慨捐巨款以成其事;潮连陈卢两姓比邻而居,每每因小事误会,“辄生械斗”。1925年秋,廉若乃将两姓族人请至澳门娱园,并于席间演说,痛陈利害,听者动容,“从此两姓顿释前嫌,永敦睦谊”。又在家乡倡办普仁善堂,“与兰生、煊仲诸昆季各捐巨款”,赈恤乡间贫苦。
致富之后,廉若热心公益及社会事务,对澳门社会贡献良多,被誉为“澳门皇帝”,“侨寓澳门,凡关于华侨公益,尤为注意。镜湖医院为贫民命脉所关,府君卢廉若己未年至甲子年历任总席,与诸同事竭力整顿,务求完善。除施医赠药外,澳中频年灾侵,皆力任赈恤。癸亥年七月初七风灾,陆则塌屋伤毙,水则覆舟沉溺。府君于伤者酌拨地方,俾有栖息,散放急赈以资糊口;死者殓之葬之。一场浩劫于以潜消。任内又于院中创建保婴流产所,其有裨于贫民,诚非浅鲜”。卢廉若于镜湖医院的贡献,颇受华人富绅赞誉,“同人以府君办事肯任艰巨,爰公举为院中崇义、崇善堂永远值理,又悬立府君肖像以留纪念”。此外,卢廉若在澳门领头创办了多所学校,“清季废科举、兴学校,府君念华侨子弟半多贫苦,少年不读书识字,何以谋生?乃萃集同人筹措巨资创办孔教学校,每年生徒多至千数百人。溯自开办至今,毕业不下数千”。
与父亲卢九一样,卢廉若的家庭也是庞大而复杂的,他娶妻妾八人,育儿女17人,其中,儿子八人,即荣观、荣杰、荣荫、荣满、荣俭、荣典、荣爵、荣骥,“子八人,长荣观,美国费城大学商科学士,曾充澳门议例局议员、澳门商会主席;次荣杰,曾任香港东华医院主席董事,余亦各自树立焉”[42]。
1927年6月14日,卢廉若“因事赴港,途中感受暑气,翌日随即返澳延医调治罔效”,7月15日8时30分在家中病逝,享年50岁。
图1-4 1927年7月27日卢廉若家人发布的葡文讣告*
*讣告内容如下:卢廉若绅士逝世 妻卢陈氏,儿子、儿媳及孙女:Weng Kun及妻女;Weng-kit Weng-mun,Weng-iam,Weng-kim,Weng-chioc,Weng-T'in,Weng-ki;女儿及女婿:Emily Chan Lu-si及丈夫Chan-Ki ho;Pou-Peng,Pou-siu,Pou-Kam;兄弟,姐夫、妹夫,大舅子及外甥:Hun-chung及妻儿,Chung-jun及妻儿,Heng-yuen及妻儿,Kuong-Chan及妻儿,Sao-Sun及妻儿,Kuong-kong及妻儿,Kuong-Wai及妻儿,Kuong-tou及妻儿,Kuong-wo及妻儿,Kuong-chun,Kuong-Lam,Kuong-yuet及夫人,Kuong-hin及妻儿,沉痛悼念夫、父、岳父、兄弟、祖父、妹夫、姐夫、小舅子卢廉若绅士。卢廉若绅士于本月15日20:30在家中逝世,灵柩将于7月31日13时左右停放于娱园春草堂,敬盼亲友到场。1927年7月27日澳门。
该讣告文本由金国平老师提供,颜巧容老师翻译,特此鸣谢!——著者注
1927年7月21日,其家人发布讣告,举行家奠(见图1-4)。同时,其子荣观、荣杰、荣荫、荣满、荣俭、荣典、荣爵、荣骥等发布《哀启》,记述其父一生行迹及其对家族、对家乡、对澳门华人社会以及澳葡政府的业绩与贡献[43]。
图1-5 卢廉若逝世后,澳葡政府邮政局发行了一套共五张有关卢廉若送葬队伍环绕澳门街头行走的明信片
注:选自利冠棉、林发钦主编《十九至二十世纪明信片中的澳门》,澳门历史教育出版社,2007。
1927年7月27日,卢家妻儿亲戚在报刊发布讣告,沉痛悼念卢廉若绅士逝世:“卢廉若绅士于本月15日20:30在家中逝世,灵柩将于7月31日13时左右停放于娱园春草堂,敬盼亲友到场。”
1927年7月31日,卢廉若葬礼在澳门举行,场面盛大空前(见图1-5)。其灵柩上面“覆盖着三面旗帜:葡萄牙国旗、国民党党旗和赛马俱乐部的旗”。下午1时,出殡仪式正式开始。在娱园春草堂前,各方前来吊唁的人济济一堂,有澳门各个协会和公司的代表,还有教师和学生。一队“绿军(华警)”站立在大门两旁致礼。总督及澳门有身份的人士,如政府官员、陆军及海军军官、教师等一一到达后,灵柩开始向镜湖医院出发。庞大的送葬队伍慢慢地沿着街道前进,尽量走最长的路线以延长送葬的时间。整个送葬的时间分为十个班次。每个班次都有著名人士走在前列,以总督为首。停柩后,澳葡政府总督首先致辞,高度赞扬了卢廉若绅士为澳葡政府、澳门华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随后,议事局主席致悼词,称赞卢廉若绅士“一心一意地为本地的利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值得一提的是,在送葬的路上,所有的炮台、澳葡政府机关楼房及军舰均下半旗致哀。在澳门的历史上,澳葡政府第一次给予中国人士这种崇高礼遇[44]。
1927年12月27日,卢廉若葬于广州市白云山双溪别墅旁山麓。卢墓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1-6)。登上白云山,盘桓在卢廉若墓前,只见墓道巍峨壮观、气势不凡,凸显了卢氏当年的势力与风光。
图1-6 卢廉若墓园及碑文(林广志、王怀志摄)
注:该墓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双溪别墅旁山麓,修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墓前庭立有石碑,上刻《清资政大夫花翎二品顶戴浙江补用道廪贡生卢君墓志铭》,碑文为民国名人汪兆镛所撰。笔者于2005年在墓前抄录该碑文,谨刊于此:
呜乎!人生乱离之际,失一良友至可悲恫。余于卢君之丧,能弗悒悒耶?丁卯冬十一月,君之孤荣观奉槥营葬广州。会赤祸乱作,逾月乃改卜吉日,以安窀穸。风雪严□(该字缺佚),奔赴险阻,卒获蒇事。荣观泣诣请铭,且言知君莫余若。余虽不文,其何敢辞?
君讳鸿翔,原名光灿,字廉若,以字行,广州府新会县潮连乡芦鞭村人。祖讳耦,妣氏陈,考讳华绍,寓澳久,夙有声誉,封荣禄大夫,妣氏欧阳,封一品太夫人。荣禄公生十六子[45],君居长,少劬学,受业南海潘学士衍桐之门。年十七,补县学生,旋食廪饩。秋试屡踬,援例纳粟,以道员用,分发浙江,赏花翎二品顶戴。善化王中丞之春巡抚广西,檄调至桂林。久之,君厌吏事窳敝,不歆治牒浮沉,乞假归。
光绪季年,罢科举,兴办学堂,君以澳人子弟多贫苦,宜施以教育,集议筹款,设孔教学校,依部定章程,分中学、小学两等。经营数年之久,始克成立。君为校长,生徒彬彬向学,毕业成材者甚众,无叫嚣之习。旧有镜湖医院,君综核精密,增建育婴流产所。余力救灾恤邻,与香港东华医院并称于世。
君于商务,多所规画,众推总持商会事宜。壬戌五月,罢工起衅,全澳震动,群相奔窜。惟君毅然屹立,决策排解。始人多为君危,而君一意孤行,弗之顾。事定,十余万华侨得安居乐业,舆诵翕然。
澳门自明嘉靖间为西洋人租界,留居三百余年,华夷交错,百端棼集。君遇事一以辑外绥内为宗旨,力任艰巨。西洋国以一等勋章赠之,推崇甚至。故乡卢、陈族居毗连,每因细故械斗。君为之痛陈利害,杯酒言欢,遂各释前嫌。倡建乡中卢溪小学校。普仁善堂濒海,水潦堪虞,复力筹捍御之法。其见义勇为,多类此。民国四年,黎大总统令赏给三等嘉禾章,题褒“乐善好施”匾额。
性孝友,筑园娱亲,因名娱园。延师训课诸弟,或资遣游学欧美,取池塘春草之义,牓厅事,曰春草堂。先后丁内外艰,绝意仕进,益辟治林苑、池台、竹石,蔚然深秀。平居爱客,文酒无虚日。辛亥后,士大夫浮海遁临者,多乐就君。君更雅意延纳,时出所藏书画相讨论。座客被酒,奇辩飙起。君以一二隽语折之,咍然而解。盖酣嬉中胸有淄渑,非浅人所能测说者。以此元顾氏王山草堂、明冒氏水绘园焉。
君归道山,中外士庶皆相忾息。出殡日,全澳下旗志哀。澳督夫妇步送,执绋者逾千人。非平日诚信相感而能若是乎?
君生于光绪四年戊寅十一月初五日,以丁卯年六月十七日卒,春秋五十。是年十二月初四日,葬广州白云山双溪寺石青龙冈,坐乾向巽,兼□己之,元配陈氏,同邑翰林院编修陈华聚女。妾黎、张、郭、黄、区、沈、黎,前卒。子八:荣观,美国边士温尼亚大学商科毕业生,陈夫人出;荣杰,黎出;荣满,姚出;荣荫,黄出;荣俭,区出;荣爵,黄出;荣典,区出;荣骥,黄出。女九:适陈、字陈、字谭,余幼。孙一:念祖。
与卢廉若家人发布的《哀启》比较,虽然在生平事迹方面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是在史事的选择、叙述的语气上有所不同。因此,该碑文对于研究卢廉若的生平与家庭,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为纪念卢廉若对澳门所作出的贡献,20世纪中期,澳葡政府将小潭山脚下至史伯泰海军将军马路的一条半环山道路命名为“卢廉若马路”(见图1-7)。
图1-7 “卢廉若马路”(林广志摄)
注:为纪念卢廉若对澳门所作出的贡献,20世纪中期,澳葡政府将小潭山脚下至史伯泰海军将军马路的一条半环山道路以其名命名。
3.澳门剪辫第一人卢怡若
卢怡若(1883—1985),名宗缙,又名光荣,字圣惇,号怡若,卢九三子,曾与六弟诵芬一同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举人,传为一时佳话:
宗缙,字圣惇,号怡若。光绪二十八年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第三十一名。
诵芬,字圣勚,号康民。光绪二十八年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第一百五十八名[46]。
据《卢公怡若传》记载,宗缙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建申之月。及长,以号行。年十七,娶新会李际唐之女为妻。中举之后,留居北京,其母梁太夫人“倚闾望切”,乃返粤归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澳门龙嵩街吕宋人所开之理发店,将头上垂辫剪去,为澳门剪辫第一人。剪发后,“蜗居斗室,欲出游,则装假发,每以为苦”。经卢九同意,遂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偕八弟寿荪(光功)留学英国,入伦敦皇仁书院,与先于伦敦留学的旧交何世光、葡人巴士度时相唱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冬,卢九卒,归澳门,守制于家。
民国十一年(1922年),宗缙获粤海关监督刘玉麟之聘,赴任开平关总办。七七事变后,抗战军兴,宗缙爱国之心不甘人后,遂出任第七战区第三纵队司令部参议,驻澳门指挥地下抗战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澳门受到日本威胁,汪伪政府以中山县为“特别之区”,鉴于宗缙的威望,乃“蒲轮璧帛,征请卢公”,宗缙以节烈之气,坚辞不受。抗战胜利后,宗缙被聘为广东省政府参议,直至宋子文、薛岳主粤,仍参议省府之事。同时,宗缙热心澳门华人事务,举凡赈济、教育以及华葡交涉等,莫不奋身参与。据《族谱》等相关资料记载,宗缙娶有三房妻妾,有子五,为荣标、荣坚、荣勋等,各均自立[47]。
卢九的其他儿子,亦多有可称道者:
次子卢煊仲,《族谱》载有其简短生平及轶事:
赋性恬淡,雅好儒术。年二十,由附生应光绪辛丑科乡试,以第一人领乡荐,旋改选知府,赏戴花翎。张荫棠为美日公使,奉调为檀香山领事,未就任。而武昌革命事起,公遂退居澳门,日与诸名士游,以文酒诗画自适。维时如吴玉臣、汪憬悟、张汉三、陈述叔等诸名流,过从尤密。番禺姚粟若,风雅善画,久客濠江,但身后萧条,公为经理其丧,事后姚之家人,以产业契据偿所负,公辞不受,时论尤多其侠[48]。
煊仲对家族事业颇为用心,曾参与家族修谱、修祠、平粜等公益活动,“盖公见义勇为,如潮连普仁善堂、宣统元年修谱、民国廿二年修大宗祠,与乎平粜筹赈等,糜不慨捐巨金。民国肇造,曾任两广盐运署惠阳盐运使,澳侨首届国大代表亦以公举当选,又尝任澳门华人代表”[49];对澳门华人公益慈善,煊仲亦尽心服务,曾长期担任镜湖医院总理及“管尝值理”。煊仲有“子十一人,类能成立”。其中,三子荣锡较为出色,“其慷慨好义,尤有父风”,“既毕业于香港圣士提反书院,复肄业于岭南大学。既而习航空,充广东空军第七队少校,又充飞鹰舰副舰长。退职后,居澳门,曾为利为旅酒店司理,今[50]任英美烟草公司澳门总经理。而于现任之澳门政务会议非官议员之华人代表,尤能为澳侨谋福利。至其服务社团,如澳门中华总商会、镜湖医院,均当顾问;四邑同乡会为副理事长,世界扶轮会、香港华商会所,均为永远会员。凡此皆见义勇为者”[51]。
四子卢兴原,游学英伦,获硕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回国后历任外交部司长、大理院庭长兼平政院庭长、总检察厅检察长、广东高等审判厅厅长、上海临时法院院长等职,为当时中国法律界的知名人士。兴原“政绩昭著,然虽居显要,无官场习气,不失书生本色。廉洁自持,待人忠厚,以新人物而有旧道德,是盖学有根底,而后学新文化者,与其他之用夷变夏者迥异矣”。兴原娶李氏,育三子,亦各有所长,“长荣干,英伦美琪大律师;次荣进,美国航空技师;三荣发,美国费城大学经济学士”[52]。
卢九儿子多了,难免亦有不肖者。五子卢光镇由于“不知艰难,恣行浪费”,卢九恼怒之际,于1905年4月15日在《澳门宪报》刊出启事,剥夺卢光镇名下产业。该启事称:
启者:兹因第五子卢光镇不知艰难,恣行浪费,由弟具禀臬署,请将其名下产业不准其自行管理及禁其本身不得自由,于西本月初十日蒙臬宪批准,并按照民律例第三百四十款事理派弟管理卢光镇所有产业及其本身,业经颁行宪报。复蒙臬宪出示,俾众周知在案。是自今日起,卢光镇所有管理产业及其本身自由之权,均归弟执掌,卢光镇并无权自主。惟恐各人未及周知,是以特行布告,无论商铺人家何项人等,均不得听从光镇揭借银两、赊取货物或立合约生意或将物业典按等事。须知自今以后,光镇不独不能管理其产业,即其本身亦并无自由之权。倘经今日布告之后,卢光镇有欠人银两者,不论多少,不得讨还,更不得将其产业抵填,是以先行预闻,以免后论。乙巳年三月初七日。卢九谨启[53]。
同日《澳门宪报》一并刊出了澳葡政府按察司同意卢九禀请的批示,“兹于西本月初十日奉臬宪批准,并按照民律例第三百四十六款所载事理,派伊父卢九管理其本身及其产业”[54]。启事既批文刊出后,卢光镇不但失去了管理自己名下财产的权利,甚至连自身也“不得自由”,多少有些禁锢的意味。另外,四子光冕(兴原)、七子寿煊(光忠)也曾被剥夺财产管理权:“兹查得被告卢九即卢焯之又名卢华绍之第四子卢光冕,长大,读书人,又第七子卢寿煊,长大,读书人,该二人均在英国地方不知何处,因其用财不节,已失自己管理产业并自身之权。”[55]
[1] 《赵氏家谱》为澳门民间收藏家吴利勋先生收藏。参见林广志《清代澳门望厦赵氏家族事迹考述》,《澳门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另有郑观应家谱二种,即1937年编纂,存于中山雍陌村的《郑雍陌祖房谱》(澳门博物馆存影印件),以及光绪年间积善堂存本《荥阳家谱》一册(澳门博物馆收藏)。
[2] 卢湘父:《万木草堂忆旧》(选录),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179页。
[3] 关于卢湘父生平,参见陆鸿基《卢湘父先生之生平及其事业》,《孔道专刊》1983年第7期,第31~35页;游子安:《朱汝珍与香港孔教学院——一九三零年代的先贤往事》,《华南研究数据中心通讯》2000年第21期。
[4]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增修芦鞭卢氏族谱序,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修订本(以下所引,均为此版本)。
[5]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四),家传谱。
[6]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卢氏族谱序。
[7]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增修芦鞭卢氏族谱始末记。
[8]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增修芦鞭卢氏族谱始末记。
[9]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增修芦鞭卢氏族谱始末记。
[10]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增修芦鞭卢氏族谱序。
[11] 范同寿:《一部折射明清黔北社会的谱牒——读〈遵义沙滩黎氏家谱〉》,载犹他家谱学会、沙其敏、钱正民编《中国族谱地方志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第43页。
[12]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凡例。
[13]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五),艺文谱,潮连乡志自序。
[14]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宣统元年增修芦鞭卢氏族谱始末记。
[15]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宣统元年增修芦鞭卢氏族谱始末记。
[16]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四),家传谱。
[17]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宣统元年增修芦鞭卢氏族谱始末记。
[18]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四),家传谱。
[19]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四),家传谱。
[20] 卢九夫妇逝世后,给卢廉若留下“弟妹二十八人,多未成立”。可见,卢九共有儿女二十九人,在十七子之外,还育有十二女。参见《卢廉若哀启》,载林广志《卢氏家族资料四种》,《澳门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21] 《澳门宪报》1899年5月20日,第20号。按:此载次妾梁氏、三妾范氏、四妾梁氏、五妾张氏、六妾许氏,其顺序、姓氏以及所生儿子名号与《卢氏族谱》所载略有不同。
[22] 卢子骏编《潮连乡志》(卷五),人物略,卢华绍,第158~159页。民国三十五年香港林瑞英印务局承印。至今新会老年人仍有称卢九为卢狗者。参见《新会文史资料》(第三辑)。
[23] 见《东方杂志》1904年10月4日。
[24]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六),杂录谱,义学。按:族谱对卢九的“赌博事业”毫不涉及,是为尊者讳。究竟卢九初到澳门从事何种职业,目前尚无确切的史料。有学者根据口述资料,认为卢九年轻时曾在著名的望厦赵家做书童,事见蔡佩玲《赵氏家族与澳门》,载郑培凯、陈国成主编《史迹·文献·历史·中外文化与历史记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84~85页;也有人认为,卢九曾在新会人卢植朝开设的番摊馆广利公司工作,事见金丰居士《关前后街“广利公司”(四)》,(澳门)《讯报》2011年7月15日。不过,上述行迹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
[25] 吴志良、杨允中主编《澳门百科全书》(修订版),澳门基金会,2005,第440页。
[26]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六),杂录谱,义学。
[27] 参见《卢九墓志铭》,载林广志《卢氏家族资料四种》,《澳门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28] 《葡国领事为请给还广东所欠葡商款项事致两广总督岑春煊照会附件》,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合编《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99,第750页。
[29] 《遐迩贯珍》一八五四年八月朔旦,第八号。
[30] 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洪兵起义爆发,波及新会一带,“广州、韶州、肇庆先后陷贼者二十九州岛县”。据《新会县乡土志》记载:咸丰四年夏五月,“广东红巾贼起,……会匪所在蜂起,从逆者裹红巾,服梨园衣冠,造洪顺堂、洪义堂印,署置将军、元帅、先锋、军师伪名号,其党曰洪兵。官军麾帜用白,贼遂称为白兵”。参见光绪《新会县乡土志》(卷3),兵事,光绪末粤东编译公司铅印本。
[31] 参见《卢九墓志铭》,载林广志《卢氏家族资料四种》,《澳门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32] 光裕事亲至孝,曾在潮连修筑“娱园”,“与兄兰生相友爱,筑怡园于海田坊,以示兄弟怡怡之意也”。参见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职事衔名,肖像,舜渠公。
[33] 参见《澳门宪报》1905年9月16日,第37号。
[34] 参见《澳门宪报》1905年9月16日,第37号。
[35] 参见《澳门宪报》1908年10月10日,第41号、《澳门宪报》1909年1月2日,第1号。
[36] 参见《澳门宪报》1910年11月20日,第47号。
[37] 参见《澳门宪报》1910年1月15日,第3号。
[38] 王之春(1842—1906),字爵棠,号椒生,湖南清泉县人,历任山西、安徽、广西巡抚。
[39] 〔葡〕Jaime do Inso,Visões da China(《中国面面观》),Lisboa:J.Inso,1932,p.89.该书有关卢廉若生平及葬礼的介绍,由金国平先生翻译,特此鸣谢!——著者注
[40] 指卢廉若。——著者注
[41]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职事衔名,肖像,廉若公。
[42]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职事衔名,肖像,廉若公。
[43] 《卢廉若哀启》,载林广志《卢氏家族资料四种》,《澳门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44] 〔葡〕Jaime do Inso,Visões da China(《中国面面观》),Lisboa:J.Inso,1932,p.105.
[45] 此处有误,卢九生有17子,参见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四),家传谱。——著者注
[46]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二十二),科举。
[47] 杨振熊、赵汉一、曾霖山等口述,任志林撰《卢公怡若传》(未刊稿),1959。
[48]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职事衔名,肖像,煊仲公。
[49]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职事衔名,肖像,煊仲公。
[50] 指1947年,——著者注
[51]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职事衔名,肖像,荣锡。
[52] 卢子骏增修《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卷首,职事衔名,肖像,兴原。
[53] 《澳门宪报》1905年4月15日,第15号。
[54] 《澳门宪报》1905年4月15日,第15号。
[55] 《澳门宪报》1909年11月20日,第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