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辑出版教育透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2008年全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一 学科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完备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的形成,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增设编辑出版学专业。在探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明确培养目标,规范教学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术水平与教育质量同步提高,形成研究、教学和实践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上的检索发现,截至2009年3月,在全国2400多所高校中,开设编辑出版学教育的高校有66所,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这些高校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内。以广东、北京、湖南、吉林、上海等地较为集中,其中,青海师范大学被教育部批准在2007年招收编辑出版学本科生,结束了青海省没有高校开设编辑出版学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办高校也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业,如浙江万里学院、西安欧亚学院。目前,教育水平和办学层次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编辑出版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问题成为编辑出版学教育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虽然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硕士和博士办学点多挂靠在别的学科之下,我们现有的编辑出版专业点并不是都设在综合性大学,有的设在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民族院校和专业高校;其隶属的院系也很不相同,有的设在新闻学系或传播学系,有的设在信息管理系,有的设在中文系、科学技术系,还有的设在艺术系和少数民族语言系。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背景、基础增长点都大不相同,因此应该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迫在眉睫。

学科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为依据。国家教委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简介”中明确指出,编辑出版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构建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编辑出版知识与相关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知识、技能、素质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人才需求角度分析,当前,最缺乏的是以下三种人才:一是既懂得管理又懂得出版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大局意识的出版人、实干家;二是有文化追求、懂市场规律的策划编辑;三是了解国际出版现状的版权贸易人才。因此应根据现实需要及时增设一些新兴课程,培养能同时掌握传统和数字环境下出版技能的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二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促进了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因此,许多高校都以举办或者承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作为发展和提升形象的重要途径,新闻与传播学也是如此。

1.学科建设

近几年,新闻与传播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编辑出版学在学科建设方面,也举办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会议。2008年5月12日至5月16日,在韩国首府首尔举行了第13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本次国际出版学术会议主题为“数字媒体时代的出版与阅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与王振铎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李建伟教授与王振铎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中国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阅读,出版与教育——数字阅读、文本阅读与编辑出版教育之变革》的报告。李建伟教授的报告对中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专业教育等进行了详细陈述,指出实现编辑出版学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迫在眉睫。王振铎教授的报告则指出,在数字化时代,数字阅读与文本阅读优势互补而不相互取代,两者互动推进并和谐发展。数字媒体快速发展,文本出版也要持续发展,使得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刻不容缓。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由中、日、韩三国轮流举办。该会议对亚洲各国出版业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新闻学分会筹备组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新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新闻学分会首届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100余名来自全国各高校新闻院系和科研机构的学科负责人,新闻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的代表会聚一堂,共同总结和交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成就、经验与问题,探讨今后新闻学学科发展的趋势与战略。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会议主办者特别邀请了对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和新闻学科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新闻教育界资深专家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并做主题演讲。专家们还对“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成就、经验与问题”、“新闻学学科建设与新闻实践及传媒改革”、“新闻学科与相近学科关系比较”、“中外新闻学学科建设比较”、“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未来走向与新闻学学科发展战略”等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2.学生培养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近几年高校可谓鱼龙混杂,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2008年11月23日,由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联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等主办的“首届中国媒体融合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这是国内首次举办以媒体融合为主题的高端论坛,是业界、学界携手探讨传媒业未来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大会。来自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今日美国》等国外媒体,新华社等国内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嘉宾,与美国密苏里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以及北大方正等长期为新闻媒体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机构,围绕媒体融合传播形态、所有权合并、体制变革、技术驱动、教育改革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论坛主题为“资本·创新·全球化——媒体融合的现状与未来”。与会专家指出,按不同类别媒体形态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媒体需求,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人才将越来越受到青睐。在论坛上,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率先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成为嘉宾关注的热点。

2008年12月20~21日,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国电视传媒研究博士生论坛(2008年年会)”在四川大学举办,就“中国电视传播前沿理论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创新与突破”这个主题展开深入而广泛的学术对话和经验交流,诸多国内传媒研究与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和业界人士参加会议,对电视传媒高级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电视传媒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电视传媒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研究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2008年4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为中心,探索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之路,尤其是探讨了符合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高学位教育中应如何把握学术意识和学术方法,来自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0余名博士生参会,国内新闻传播界知名学者陈力丹、展江等人也分别到场进行点评。这次会议以博士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为主,会议也提高了博士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

2008年4月19~20日,由新闻出版报社、中国校园导刊杂志社、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挚友社承办的“2008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全国99所高校学生媒体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代表就学生媒体的人才培养、发展、输送做了发言,还就学生媒体的定位、编辑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和交流互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次会议增进了各高校学生媒体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高校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即信息交流,其最终目的是使科学信息、思想观点得到沟通和交流。作为新闻与传播学,学术交流更是必不可少。2008年新闻与传播学方面的学术会议涉及各个专业,有关编辑出版专业的有:2008年4月2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承办的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该届论坛是首次在中国编辑学会领导下,由国内知名出版传媒集团和中国编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大型理论研讨会。来自国内文化、经济、外交、科技、出版等行业的专家和新闻出版界的总编辑等近400人参加了论坛。其中一些专家和领导就文化、媒体、编辑的竞争力,编辑的时代使命与出版创新,从编辑思维看报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探讨。2008年10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出版专题学术会议”在广西北海市召开,会议就医学期刊的精品战略、医学期刊的品牌化建设、医学期刊的经营模式、期刊经营与管理、集团化、国际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热点问题和相关编辑学术研究展开了研讨。

2008年6月14~15日,“技术与制度: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这是新闻教育界同新闻实务界联手,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举办的首次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传媒领军人物出席会议,会议共发表论文63篇。研讨会由教育部系统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的“国家队”,即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的8个国家级创新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发起,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会议主题报告用“正确的抉择、重大的胜利”评价了中国新闻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实力大大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努力探索体制和机制创新、新闻传播学术研究趋向繁荣、人才梯队建设初见成效。”如今传媒改革遇到新闻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弊端所造成的种种障碍,反思过往、探寻未来之路,是本次会议召开的主旨。大会就新技术革命和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传媒产业化进程、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传媒管理制度变迁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会议借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总结进行了反思,总结了30年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契机,实现理论辨析和提升,推动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

2008年6月6日上午,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中欧传媒业同学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2008:资本、技术与媒体创新”。来自政府、传媒行业等的400余人参加了会议。该论坛旨在探讨资本、技术与媒体创新的相互作用,推动政府、传媒行业、学界、营销机构及投资机构等多方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传媒业的发展。

200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政府新闻学与中国国际传播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以2008年中国政府与媒体关系走势最关键的一年为背景,邀请了海内外著名学者和高层人士,就政府新闻学这一理论创新探索展开讨论,就北京奥运会中的国家传播建设实践和国际传媒报道等课题进行回顾、反思与分析,借鉴发达国家传播能力建设的经验,这次会议实现了实践与理论方面的高层次对话。

2008年11月6~7日,中国出版集团举办的“第三届香山论坛”,以“科学发展与出版产业创新”为主题,对出版产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出版产业的发展走向进行了探讨。

2008年10月23日至24日,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在京召开了“编辑出版工作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研讨会”。与会专家分别围绕“出版社能力建设是出版社生存发展之本”、“总编辑的科学发展观”、“科技出版如何推动科技进步”等主题做了发言。这些会议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4.学术发展

学科的进步靠发展。在2008年,新闻与传播学界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逐步促进这门学科的兴起,诸多会议的举办,更加有利于发展。由武汉大学、美国佩斯大学、新闻出版总署武汉大学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5日至16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研究教育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官员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纽伦堡大学图书系主任乌苏拉劳腾堡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等作为特邀主讲专家出席。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包括数字时代出版宏观管理、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数字时代出版营销创新、数字出版新技术与标准化、出版产业链、中外数字出版比较研究、数字化进程中的媒介发展及其融合、数字出版环境、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数字时代出版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外出版教育比较研究等。这次会议探讨了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传统出版生产和经营理念与模式的影响,数字时代的来临对未来出版人才素质和当前出版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如何积极有效地促进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代出版人应该认真思考和广泛探讨的重要问题。

2008年4月9日,成立6周年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联手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和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举办主题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的未来——对话、合作、共赢”的高层论坛,打造了一个政府、出版产业、资本市场和学术界相互交流的平台。这次论坛以主题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参会嘉宾互动交流等形式,针对出版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政策规制、发展模式、面临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热门话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旨在促进出版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开创互利共赢的局面。各界专家、学者等100多人参加了论坛。论坛高度关注出版企业整体上市,就出版企业上市后的内容管理、发展现状及其借鉴意义、我国出版产业的融资模式、出版集团上市的路径选择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层交流;探讨了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文化类企业上市现状和借鉴意义,以及文化产业融资的风险控制等话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壮大了实力,增强了活力,实现了出版主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他还希望,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中,要在思想上、扩大产业规模上、提高市场竞争力上、资本战略运作方面有新突破,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2008年11月15~16日,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了“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传媒界专家、学者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以国际化的视角阐释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与城市形象传播,探寻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之路。与会专家围绕国家形象与国际形象、国家形象与影视媒体、全球化下的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品牌营销等议题,对国家、城市形象和媒介传播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三 高等教育科研机构

截至2008年,全国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约有150所,其中约有20个编辑出版研究基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总署、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一些重点大学和机构。主要统计情况如表1-4所示:

表1-4 2008年全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机构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四 2008年出版的重要编辑出版专业学术著作

2008年,编辑出版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其学科著作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相对重要的系列教材就有4套,论丛、文集有5套,个人专著若干部。相比2007年,其学科学术著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这些教材、论丛、专著涵盖了编辑出版学科的各个方面,对编辑出版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教材出版

在教材出版方面,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套、21世纪编辑出版学系列教材1套、新闻与传播教育丛书1套。

(1)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该套教材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以下主要著作:

罗紫初著《编辑出版学导论》,2008年8月出版。该书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重点探讨了编辑出版学的学科理论、出版活动的功能及基本规律、我国出版事业的组织与建设、出版策划及运作、出版资源及生产、出版物市场与流通、出版活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分析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出版业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方卿、姚永春编著《图书营销学教程》,2008年出版。该书以图书市场为中心,运用现代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中外出版市场营销案例,着重研究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活动的基本范畴、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系统探讨出版企业目标市场选择与产品定位、市场竞争、客户关系管理与品牌建设等图书营销战略问题;深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出版企业图书产品开发、图书产品定价、分销渠道建设和宣传促销等基本营销战术策略。

吴平、胡程立编著《图书学》,2008年4月出版。该书充分吸收了图书学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图书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图书的特点、图书的著作类型、图书的载体材料、图书的版本、图书的结构、图书的设计、图书的装订等多角度进行了阐释,是对图书学现有理论的系统总结。

李明杰编著《中国出版史》,2008年8月出版。该书上册以出版技术的变革为主要依据,将我国出版历史划分为:雕版印刷术发明前的抄写复制时期、雕印刻制的版印时期、采用铅活字排版印刷的近现代出版时期。下册对我国近现代的印刷技术、版式装帧、编辑活动、经营管理、出版人物、书刊流传、出版文化等方面作了细致阐述。

黄先蓉编著《出版法教程》,2008年8月出版。该书在简要介绍我国基本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出版法的概念、基本特征、价值目标、制定原则及与出版政策、出版职业道德的关系,系统阐释了与我国出版活动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同时还对西方国家的有关出版法律进行了比较研究,书末还附有新中国成立前的出版法律法规目录。

(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编辑出版学系列教材”。该社在对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开设课程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编写了这套“21世纪编辑出版学系列教材”,首批书目包括编辑出版学概论、编辑出版史、编辑实用写作、出版管理学、出版营销学、电子与网络出版、版权法与版权贸易等内容。

丛书定位于本科教材,既顾及了编辑出版专业传统的基础内容,又紧跟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在出版教育中强化经营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需要。同时,该套教材邀请了一些既有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实践经验,又在编辑出版专业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参与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够紧密联系编辑出版实践,同时引入一些教学案例,令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例如,匡文波著《电子与网络出版教程》,2008年6月出版。该书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新闻传播学、情报学、出版发行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对电子出版进行了多角度的、创造性的研究,在阐释与探索电子出版理论的同时,结合大量的案例和插图,对目前电子出版制作中常用的技术与软件进行简明实用的讲解。该书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手机媒体及其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3)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丛书”。主要有以下著作:周国清编著《编辑学导论》,2008年出版。该书立足于传播,并落实于传播,在理论创建和表达上皆以积极的探索为先导,颇可赞赏。正如丛书主编田中阳教授在导言中说的,“教材应为集人之大成”。集大成也是一项创造性劳动。集大成者可成大师,大师垂范于后世的做人、治学的精神、风范和原则,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易图强编著《出版学概论》,2008年出版。该书内容分为学科概貌篇、学理篇、业务篇、前景展望篇。该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取广义“出版”之视角,以“大出版、大传媒”为视野,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它分别探讨出版关系、出版媒介与出版形态的变化以及我国出版业属性的变化与出版改革,这并不见于现行出版学教材、著作之中。

(4)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学精品教材”。主要有以下著作:肖东发编著《出版经营管理》,2008年8月出版。该书运用系统论和管理学的观点和方法,从宏观出版产业和微观出版社两方面研究有关出版经营管理的理念、体系、方法、策略等问题。宏观管理包括出版的法制管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文化管理,介绍国外出版管理的现状和经验,目的是结合实际认清出版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和世界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微观管理包括出版社的基础管理,分别为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四个方面,还有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市场分析和营销管理、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网络出版和新媒体经营管理等,重点研讨出版社转轨改制后如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该书也探讨了新时期出版工作的规律及传统出版业向现代出版业转变的路径。

2.丛书、文集出版

在丛书、文集出版方面,相对重要的有5套,其中“十一五”国家级重点图书1套。

(1)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出版行业研究报告丛书”。该系列丛书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品牌科研成果之一,有以下主要著作:

郝振省主编《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08年11月出版。该书在对主要发达国家出版业相关统计数据和发展状况展开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2005~2006年的国际出版业正处于向数字化时代的转型期。

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2008年9月出版。该书内容为2007~2008年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以及分类报告、年度专题、区域报告、个案解析,还包括大事记、法规文件、行业规范及公约选编在内的附录等板块。

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08年10月出版。在数据采集方面,该书采用将实地调研及深度采访获得数据、企业提供数据以及与现有公开的第三方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力求严谨。该书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现状的真实写照。

(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传播学文库”。有以下主要著作:赵东晓著《网络出版及其影响》,2008年11月出版。该书旨在探索网络与传统出版业相结合所形成的网络出版这一发展迅猛的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具体来说,它侧重于对网络出版效果的分析,研究的问题聚焦在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产业的影响上。该书在占有大量国际国内相关文献和自行调研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网络出版的实践和理论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比较研究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各自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梳理了网络出版的基本发展脉络,揭示了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产业的主要影响要素,同时,从经济、文化、传播等角度深度剖析了这些影响的社会意义,从而得出网络出版在对传统出版产业的改变与超越中不断走向自身产业化发展道路的结论。

(3)中国书籍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出版文化丛书·文集系列”。有以下著作:周百义著《出版的文化守望》,2008年9月出版。出版与文化有着天然的渊源,文化是出版的内容,出版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出版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作为记载、传播、交流、延续文化成果的主要载体,出版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然而,出版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非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伴随着出版物市场繁荣所出现的出版物内容的肤浅、低俗,文化垃圾的充斥,出版物流通的虚假推介,严肃学术作品的戏说,文化领域的过度炒作等现象,都是缺乏文化品位的表现,是与文化出版的价值体系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出版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郝振省著《出版文化理性研究》,2008年9月出版。该书主要围绕出版文化理性,收录了作者近15年来在出版、传媒方面的约100篇文章和演讲,共分为六个板块:一是文化理性板块,就主题做深度挖掘,尝试性回答了什么是出版文化理性,为什么要研究出版文化理性,文化理性的养成与修炼的路径等问题;二是方法理性板块,从理性角度考量方法,主张方法比结论重要;三是改革理性板块,对改革进行理性剖析,主张向改革的深层挺进;四是发展理性板块,对发展进行实证梳理,主张发展要以理性为依托;五是阅读理性板块,透析阅读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倡导阅读成为国民理性成长的基本生活方式;六是网络理性板块,关注整个行业的技术转型,追求转型中的理性张扬。

聂震宁著《我们的出版文化观——聂震宁演讲访谈录》,2008年9月出版。该书共分为六部分,分别是:“出版的责任与价值”、“出版产业建设与思考”、“出版企业的文化管理”、“出版实务与案例”、“出版人的阅读情怀”、“出版人的文化主张”。这些视角虽然不像一部纯理论著作一样具有内在的紧密逻辑关联和行文呼应,但却能完整地体现出作者对于出版的文化责任及从出版实践角度所做的系列思考。这些思考所贯穿的主线主要围绕着出版人的文化涵养与文化使命、出版界的文化趣味与文化品位、出版物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创新、出版业的文化责任与文化管理等角度展开。

(4)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丛”。该丛书系“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有以下主要著作:

方卿主编《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2008年6月出版。该书从科技出版制度、资源、组织、需求和技术等方面分析了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的构成与评价机制。从出版物总品种、新品种、定价总码洋与总印数四个指标对我国科技出版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依据JCR指标体系,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并对中日、中印学术期刊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我国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与举措。

罗紫初、刘锦宏、代杨著《网络科技文献出版利用与评价》,2008年出版。互联网的发展为科技文献的发表、传递与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给传统的科技文献出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出版物的国民阅读率不断下降,国民上网阅读率却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科技文献数量激增。网上科技文献出版与传统的印刷出版相比,具有数据容量大,表现形式形象生动,出版时效性强,发行方式灵活,信息传播面广,方便读者利用等优势。该书以网上科技文献的出版、利用与评价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网上科技文献的出版、利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我国目前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与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剖析,并设计出了具体的评价模型,还对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与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发展思路。

(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明天文库·传播系列”。有以下主要著作:吴小坤译著《论出版自由》,2008年10月出版。该书作者詹姆斯·密尔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一位著名的功利主义哲学家,他于1811年发表该作品。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在对出版自由的讨论中,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推进了西方表达自由思想体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形成,并对西方20世纪关于自由的讨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他将出版自由置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两个范畴加以考察,推动了英国近代表达自由思想体系的发展。该译著对研究西方近代自由思想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3.个人著述

在个人著述方面,相对重要的有以下著作:

陈昕编著《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2007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中宣部组织全国部分“四个一批”出版人才赴美考察数字出版。以陈昕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尼尔森、约翰·威立—布莱克维尔、麦格劳希尔、培生、哈泼·柯林斯、桦榭、牛津、圣智及谷歌等9家大型国际出版传媒和IT企业,与其高层管理者进行了对话。该书是对这次考察的全记录,记述了双方就当前数字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观念与技术、战略布局与运营格局、盈利模式与竞争优势等热门话题进行的讨论,清晰地展现出美国大型出版集团颇具特色的数字化进程,以及它们在面对不同出版类型和需求模型时对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进行的探索,其中既有经验和成绩,也存在困惑和疑虑。

汪启明编著《出版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该书介绍了出版行业的各项基本知识及操作流程,提供了基本概念及法律法规解读。

陈昕著《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该书试图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做系统的研究。首先,对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描述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外部冲击,同时,从经济学的角度梳理和归纳中国图书出版产业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并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给出系统性的解释。其次,对发达国家图书出版产业发展规律和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作为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路径转变的借鉴。最后,从产业融合理论入手,深入研究产业融合下出版产业表现出来的新的发展规律,以此作为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基本路径和政策建议。

冯志杰著《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是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重要领域,研究探索中国近代科技出版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其历史贡献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该书就是在这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作者站在近代中国大的历史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科技出版的历史演进规律、出版物生产、出版组织机构、出版家等诸方面,首次对中国近代科技出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勾勒了近代科技出版的历史,对近代科技出版的产生条件、发生动力、发生途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近代科技出版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历史作用,并阐释了其对当今科技出版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郝振省主编《中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开放30年》(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该书记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新闻出版业发展概况,以及对未来新闻出版业的展望,对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出版业有积极意义。

黄健著《思考出版》,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该书用厚重的材料,准确的数据,严谨的思辨,扎实的文笔,真挚的情感,从“理论探索、改革思考、产业分析、编辑手记、评书杂谈、灯下心语和书人书语”七个方面,详述了作者近20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性思考。

杨牧之主编《古籍整理与出版专家论古籍整理与出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2月出版。该书收入136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古籍整理与出版的重大意义、古籍整理与出版的情况与问题、古籍整理与出版业务探讨与建议、古籍整理与出版的人才培养。

白贵主编《出版传媒研究——变革中的河北图书出版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该书既反映了河北出版业的历史,也反映了河北出版业的现状,还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河北出版业的未来。同时,该书也代表了河北出版业与出版学研究的新水平。该研究对河北出版业的总体情况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尤其是从战略高度与策略角度对其发展现状作了扎实的科学研究和探讨。

蔡翔著《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大学出版近年来飞速发展,与地方社和中央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大学社的发展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地方社和中央社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大学社该如何解决目前的问题,该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该如何整合自己的资源,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这些问题,该书以发展战略为视角,在对我国大学出版进行现状描述、发展环境分析、目标价值确定的基础上,对大学出版的战略模式选择、具体战略构想等作出了全面的探索。这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大学出版的专著,且为作者的博士论文,具有极高的理论探索价值及实践意义。

李常庆著《四库全书出版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中国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许多知识分子为传播和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热心于古籍的收集、保存、整理及编辑出版。《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性的话题,又是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

史东辉、王利明、董宝生著《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产业组织分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该书的出版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的著作,该书无疑填补了我国出版经济研究的一项空白,也是我国出版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创新;另一方面,作为一项研究成果,该书对推进我国出版业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通过对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的历史演变、现状的系统分析,该书全面揭示了我国图书出版业这一特定服务部门的产业组织特征,深入剖析了其一系列特殊性。该书还就推进、完善我国图书出版业的体制改革和产业组织合理化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判断和建议。

五 2008年编辑出版专业重要学术论文

自1998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将编辑学、图书发行学整合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学术论文的功劳也不容忽视。学术论文在学术研究中有着“轻骑兵”的称号,与学术著作相比,其观点更为新颖,目光更为敏锐,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等高等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中国知网习惯性将新闻与传播学分为新闻与传媒、出版两个类别进行搜索。表1-5为笔者目力范围内的2008年编辑出版学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表1-5 2008年编辑出版学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对这些编辑出版学科的论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粗略归纳,以期对我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进行细节上的些许完善。

1.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首当其冲的要务。近年来,有关高校人才培养的论文长盛不衰,2008年更是如此。如杨丹《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新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中国编辑》,2008年第1期)、黎海英《略论出版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华晓红《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杨旭明《新升格本科院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等,都是从理论框架上对人才培养进行思考并提出策略。

这些论文指出,要使学生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使其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动手能力要强,综合素质要好,同时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

2.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指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2008年,有关编辑出版学科学术研究的论文中,有代表性的有于翠玲《“出版”溯源与中国出版活动的演变》(《延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潘文年《清代中前期的民间刻书及其文化贡献》(《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王振铎《长尾服务:数字媒介盈利之道》(《编辑之友》,2008年第4期)、刘杲《我的出版观》(《中国编辑》,2008年第4期)、田胜立《现代编辑出版业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编辑自动化》(《中国编辑》,2008年第5期)等,都是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对于编辑出版学整体发展的一些审视。

学术是从历代所积之经验、知识中,求出通向未来的途径。编辑出版学科虽尚属年轻,但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更趋向于科学、规范和系统。

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某学科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标志。2008年,编辑出版学论文中有关学科建设的内容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李建伟《论我国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新闻界》,2008年第2期)、孟庆春《本科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再议》(《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2期)、张养志《论出版学学科的规范建设》(《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2期)、张积玉《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模式探析》(《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3期)、李天民《编辑出版学实践教学模式新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徐翔《中外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比较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7期)、吴赟《写给“而立之年”的编辑出版学——对我国编辑出版学科发展的总结与前瞻》(《中国出版》,2008年第10期)等。

学科建设主要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科技实践活动,是一定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反映,通过育人对社会、科技和经济产生影响和作用。它受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通过育人促进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4.教育改革

高校学科教育改革是一个关乎学科发展和学生受教的重大课题。

我国的编辑出版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也面临不少现实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正是我们进行编辑出版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本年度论文在对目前编辑出版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编辑出版教育改革的若干建议及具体办法,例如,周蔚华《关于出版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出版科学》,2008年第1期)、李建伟《从西方媒体的偏见看中国新闻教育的取向》(《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张志强和潘文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出版研究生教育:成就、问题与决策》(《编辑之友》,2008年第6期)、罗紫初《对我国出版学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6期)等,都围绕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进行了理论探索。

5.改革开放30周年回望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各个学科进行系统总结的年份。本年度编辑出版学的学术论文中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回望和研究的不在少数。例如,曹巍《30年:高校出版实现历史性跨越》(《大学出版》,2008年第5期)、蔡鸿程《回望科技出版改革发展30年》(《编辑之友》,2008年第6期)、邵益文《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编辑之友》,2008年第6期)、周蔚华《中国的大学出版激荡30年》(《编辑之友》,2008年第6期)、周正兵、李红强《中国出版产业资本运营30年》(《中国出版》,2008年第8期)、陈民生《编辑理念30年变迁概述》(《新闻传播》,2008年第9期)、方卿、刘银娣《我国出版高等教育30年》(《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10期)等,都是编辑出版学界的学者对本学科的总结性回顾。

值得指出的是,由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读者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孟臻、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万捷、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张佩清、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焦扬以及在京出版界老同志刘杲共同撰写的《新闻出版业与改革开放同行》(《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8日),从宏观高度论述了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该文也是新闻出版学研究的典范。

此外,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与河南大学是编辑出版学研究的几大重镇,与之相应,这四所大学也是编辑出版学学术研究的主要机构。2008年,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与河南大学在学术论文写作上一如既往的为学术界作着重大的贡献,其论文涵盖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改革等各个层面。如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的《论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武汉大学徐丽芳教授的《亨利·卢斯编辑思想研究》(《出版科学》,2008年第5期)、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的《出版的过去与未来——〈传递知识〉推荐》(《编辑学刊》,2008年第3期)、河南大学王振铎教授的《阅读、出版与教育——数字阅读、文本阅读与编辑出版教育之变革》(《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等,都是较为厚重的学术成果。

根据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我国编辑出版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的初步调查,我国编辑出版学初步形成了一个多专业、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专业教育体系。在2008年的这些论文中,笔者仅仅挑选出以上为数不多的几篇加以简单勾勒,实在是难以概括整个2008年的学术发展和建树。然而通过以上部分的素描式构架,以期给编辑出版学论文学术研究水平现状一个骨骼式概要,这也正是笔者的本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