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2009年全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一 学科发展现状
中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教材建设与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稳定的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传统、新型的编辑、出版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现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以本科生培养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拓展的层次分明和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随着出版产业的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学机构应制定更加具体、更为明确的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中国各高校设立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出版发行学,有的侧重于编辑学,有的侧重于编辑出版学。因此,中国的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可分为图书出版发行学型、编辑学型、编辑出版学型三类。
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的高校共有66所,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由于教育部原有研究生目录中没有编辑出版学,各校把编辑出版学放在已有的新闻传播或信息管理目录下,其中共有21所高校将编辑出版学硕士点列入新闻传播学科目录下,5所高校将编辑出版学硕士点设在信息管理学科目录下,其余的高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设置编辑出版学硕士点,所开课程往往根据学校或者院系的师资力量设置。2009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又有6所高校新增编辑出版专业。
无论从规模来看,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分析,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但是形势喜人的现象背后,也存在危机和不足之处。
当前,影响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由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没有编辑出版学,各高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下培养编辑出版学方向的研究生。当前,编辑出版学学科架构边界不清与专业发展缺乏个性的现象已转化成学科结构性和社会性矛盾,导致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归属非常混乱,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值得肯定的是,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已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获得出版发行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也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博士点,这是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标志。
目前,全国设立的编辑出版研究机构已达20余家,包括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研究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编辑出版研究所等。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短短几年内涌现出这么多研究机构,可见编辑出版学科发展势头之强。
二 出版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高等教育思想的集萃,它不仅为高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搭建了便捷的平台,同时也为教育界和业界提供了高效的互动渠道。2009年编辑出版学术会议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成果,主要会议总结如下:
1.学科建设
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推进了编辑活动的文化内容创新与出版产业的市场经营拓展,从而生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现代文化产业双向循环的链式滚动结构。新时期,编辑出版学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举办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会议。
2009年4月1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大学承办,河南大学出版社协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学研究分会成立暨编辑出版教育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教授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罗以澄教授就编辑出版教育的发展、学科建设、学会章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周蔚华、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四川大学李苓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南长森教授、苏州大学吴培华教授、复旦大学曹晋教授分别就我国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建设、发展现状、教学特色和未来前景等议题,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院长最后总结指出:“这是一次检阅编辑出版研究队伍、展示编辑出版研究成果、交流编辑出版学术信息的大会,同时也是一次深化编辑出版研究、理清编辑出版研究思路、明确编辑出版研究方向的大会。我们深信,这次会议必将对编辑出版研究产生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编辑出版研究史上将会留下重重的一笔。”
2009年10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举办了“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研讨会”,副校长丁俊杰出席研讨会,文科科研处处长胡智锋教授和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主持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刘习良副部长、暨南大学董天策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复旦大学黄瑚教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王云鹏副台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康宁台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统宇研究员等业界和学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本次会议所设立的“新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两个讨论议题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成就、经验与问题,探讨了今后新闻学与传播学发展的趋势与战略;同时,与会专家还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培养造就胸怀理想、知识广博、人格高尚,同时服务于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未来传媒人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次年会在安徽省黄山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学界、业界的百余名代表,紧紧围绕本次年会主题“编辑与文化”提交了会议交流论文98篇。在会议中,学者们重新审视了编辑、文化的内涵以及两者的关系等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对编辑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并就出版业转企改制新形势下的编辑与文化的未来走向作了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展望。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在大会开幕辞中再次倡导“大文化”“大编辑”“大媒体”的理念,并进一步指出,编辑工作者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要自觉地履行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和走向世界的责任。
2009年11月14日,“第二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外国语学院媒介与青少年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刘守训、文科科研处副处长郑世明、政治与法律学院院长高慧燃、外国语学院书记杨秀文、副院长舒笑梅、吴敏苏等出席了大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在会上发表讲话,来自英国、日本、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近30位专家就“媒介素养与公民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英国电影研究院网络教育主管Wendy Earle、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香港传媒素养协会副会长Alice Lee、日本东北大学的关本英太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开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会议讨论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未来良性发展的思路,并拟定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纲要,计划基于现有的教育实践,抓紧制定媒介素养教材,充分开发有效资源,力争使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逐渐走进全国大中小学的课堂。本次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各项议程,为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与探讨的平台,推动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009年12月11~12日,以“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为主题的“第三届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新闻史学会合办,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主题“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共和国的媒介与时代发展共生共长,既是这个历史过程的忠实见证,也是历史变革的重要推力。由此,放眼共和国60年轨迹,观照、研究、展现大众媒介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图景,正是“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的主旨。
2.学生培养
针对目前编辑出版专业教学点发展迅猛、学校培养理念与业界需要脱钩这一事实,教育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通过会议进行探讨,归纳经验。
2009年4月25日,“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传播·中国·世界”。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南京等地的70多位新闻学子欢聚一堂,在学校动画学院三楼学术报告厅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卫星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共有4个分会场,分11个主题单元场次展开讨论和交流,包括近代中国新闻史、新闻观念与社会发展、大众传媒与社会认同、媒介生态与新闻生产、传播制度与伦理法规、媒介文化与消费社会、网络舆论与网络文化、新媒体及其社会应用、媒介经济与经营管理、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新华社和中国传媒大学的知名新闻传播学者现场点评各位博士生的发言,中国传媒大学的一批青年骨干副教授担任了各个场次的主持人。研讨会在自由、平等、坦诚、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2009年6月13日,“第四届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基地和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处级调研员何健到会发言,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教授代表学校领导致欢迎辞。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等参加会议。作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科研的“国家队”负责人,与会代表们结合自身特色总结经验,在发言中就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基地工作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提出了未来合作发展的建议。与会者还就校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学术资源共享、国际交流合作、学科自主性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沟通和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基地未来应该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扩大视野,形成特色,加强合作,参与国际对话,提升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学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
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媒介化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目标及对策”的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近80位来自各国以及中国内地、港澳台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究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围绕媒介化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特点、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挑战、全球新闻传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等课题展开研讨。会议提出,新闻传播教育者要主动探讨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新的现实环境、新的职业市场和新的职业途径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强调新闻传播基本的价值,也要强调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此外,与会代表还就新闻传播教育中的跨学科交流、跨文化传播、实践创新、业界合作、特色化教学、未来的师资标准、学者成绩评估、教育培训评估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2009年11月14日,“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全球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来自全国高校的关注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的学者和研究生参加。活动主题为“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讨论了媒介融合与传播产业、媒介融合与新闻生产、媒介融合与新闻教育、媒介融合与媒介使用、媒介融合与媒介文化、媒介融合与传播技术、媒介融合与传播理论等问题。
3.学术交流
学术职业化、专业化和个人本位化,导致人文科学知识难以汇通和激活。因此,跨学科、跨文化进行学术交流是新世纪编辑出版知识全面整合的不二法门。2009年召开的学术会议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会议:
2009年7月8日,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的首场分论坛——数字时代的全媒体出版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中文在线、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联合主办。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郝振省等出席论坛并讲话,业界专家和从业者等200余人出席了论坛。与会专家从各个角度对全媒体出版模式提出见解,专家们认为,全媒体出版强调多渠道的同步出版,通过最密集的信息发布、最有效的全媒体整合营销,实现传播模式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型,从而带来版权价值最大化、信息传播广泛化、品牌传播具象化。
2009年9月1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北京皇家大饭店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出席并做主题报告。西班牙文化部图书、档案及图书馆司司长罗杰里奥·布兰科·马丁内斯、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李朋义、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雷、美国出版商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斯·艾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燕、剑桥大学出版社首席执行官潘世勋、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宋晓红、英国出版商协会首席执行官西蒙·茱顿等全球顶级出版企业的负责人和政府官员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金融危机下的出版策略”,并继续采用主、分论坛相结合的会议形式,上午设主论坛,下午设儿童动漫、科技教育和文学平行分论坛及CEO峰会,其中CEO峰会是首次设立。论坛对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的兼并重组、资本运作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对出版企业规模发展、合理融资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2009年 9月4日,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主办的“国外学术期刊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内100多家图书馆、出版社以及Elsevier、PNAS、Wiley-Blackwell、汤姆森—路透、牛津大学出版社等知名国际出版社的代表出席了论坛。本次论坛是第十六届BIB期间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也是国外学术期刊巡展北京的有机组成部分。论坛围绕主题——国外学术期刊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国外学术期刊近60年来的发展历史,研讨了期刊数字化的现状,并分析了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走向,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论坛中,国外出版社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内数字出版的发展历程,最新的出版资源和市场计划,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有关人员还重点介绍了自主开发的Ejnavor电子期刊导航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动态,作为数字出版环境下国内期刊服务商新的信息集成与延伸服务手段,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
2009年8月21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和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杨聪仁、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白贵、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谢新洲、南京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蔚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建伟等发表了主题演讲。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华文出版应对金融危机”。与会专家与学者分别围绕华文出版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走出困境这一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发表了独到的看法。
4.学术发展
2009年编辑出版学研究成果丰硕,及时对新时期的学术发展进行回顾、研究和总结,才能借此展望未来,取得更大的提高。
2009年5月13日,“第五届中部出版高层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此论坛由湖北长江传媒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湖北、辽宁、江西、山西、湖南、河南、安徽七省的出版集团以及中国编辑学会负责人出席了本次论坛,与会同仁就“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中国出版业的应对”和“出版集团上市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009年12月5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适应出版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研究探讨出版社转企改制背景下的总编辑工作,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编辑学会在北京举办了“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总编辑工作高峰论坛”。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司长孙文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王萍、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张亮也出席了会议。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副总裁李朋义,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原社长于国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何林夏,中国出版发行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在会上发言。论坛由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主持。在京出版单位的社长和总编辑以及媒体代表150余人参加了论坛。
2009年4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泉城济南隆重开幕。“中国出版发展论坛”(往届为“中国出版高层论坛”)可以说是其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菜”。本届论坛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和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联合承办,中国出版杂志社全程协办。会议邀请了路甬祥、柳斌杰、姜大明、阎晓宏、韩秀云、焦扬、谭跃、李国庆、王兆成等在业界颇有影响的嘉宾。会议以“坚持科学发展,开创中国出版新局面”为主题,切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符合出版业发展的需求。本次论坛无论是主题、演讲嘉宾,还是现场的反应和会后的反馈,又一次给出版界带来了多重惊喜,被各界誉为“出版行业的思想制高点,行业风向标”。
2009年6月11~13日,由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图书馆和《图书情报知识》编辑部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与会代表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此次会议,成立了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论坛组织委员会。本届论坛共有19场大会报告,还有50多人在分会场做报告或发言,其内容涉及中国期刊质量的现状、水平和问题;中国期刊质量标准的研制和执行问题;中国期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中国期刊质量评估体系和评估结果的利用问题;中国期刊质量管理的主体、职责、机制和管理办法;如何提高我国期刊质量的战略、策略和措施等。
三 编辑出版专业重要学术著作
2009年编辑出版专业学术著作共有108种问世。出版发行的重点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同时,武汉也异军突起,不容小觑。总体而言,著作内容与实务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它们上升到理论高度。
1.教材出版
在教材出版方面,2009年共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套、“21世纪编辑出版学系列”教材1套、“21世纪新闻传播学实验系列教材”1套、“编辑出版学品牌专业系列”教材1套、“高等院校双语教材·新闻传播学系列”1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1套、“21世纪信息传播实验系列”教材1套。
(1)上海大学出版社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大学出版社在对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开设课程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趋势,推出了该系列教材。丛书定位于本科教材,既顾及了编辑出版专业传统的基础内容,又紧跟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在编辑出版教育中强化信息技术方面的需要。同时,该套教材约请了一些既有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实践经验,又在编辑出版专业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参加编写,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够紧密联系编辑出版实践,同时引入一些教学案例,令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例如,许正林著《新闻编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该书站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将多学科知识和理念有机融合,将报纸编辑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通过多学科知识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在宏观和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中观研究,深化了对编辑工作的理论探讨,强化了对编辑技术的理性思考。
(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编辑出版学系列”教材。该教材从学科涵盖关系的新视角,对编辑学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简明论述;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编辑出版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在突破传统的编辑“六艺”流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选题策划、版权贸易的内涵,审稿与编辑加工等环节。该套教材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该套教材主要有以下著作:
李文方著《选题策划与案例分析》,2009年1月出版。该书选取编辑出版行业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选题策划作为立意之基,是一部理论与实证并重、阐释与案例相随的专著。作者认为,当代出版与传统出版有三大不同:一是地域化与自然封闭状态终结了。以往强调的是自给自足,而今是信息时代,作为纸媒体的出版物,出版的背景和舞台,已极大地扩展了。二是异质化与文明隔绝状态消融了。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跨地域、跨国家、跨文明的壁垒逐渐消融,代之而来的是相互之间的接近、吸收和渗透。三是行会化与技术垄断状态缓解了,代之而起的是出版业的不断创新。在作者看来,为适应这种出版业的新境地,在出版行业有一番作为,无疑要从选题策划入手,寻找和设计好的出版选题。而好的选题,应该有“鲜明的主体性,极大的共享性,独特的超越性和市场的预见性”。
王迎胜著《图书学通论》,2009年1月出版。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图书学基础理论的著作,初步建立了图书学的方法论系统;另外,作为通论性质的理论著作,借助文献学、目录学、图书馆学、编辑出版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古代图书和现代图书的整理加工方法、生产过程及传播方式,揭示了图书和图书事业的存在本质及其发展的逻辑规律和历史规律。
马海群等著《版权与图书外贸》,2009年1月出版。《版权与图书外贸》在概述版权及版权产业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对外贸易与图书版权贸易的内涵,并按照版权贸易的基本流程,分别阐述了图书外贸的策划与谈判、图书外贸中的版权合同及文本、版权代理与出版经纪人、版权集体管理制度与图书外贸的深入开展、图书外贸中的定价与支付等。并且从理论层面研究了图书外贸中的版权平行进口问题,如影响版权平行进口的理论、版权平行进口产生的原因、版权平行进口问题的国际立法比较等。
(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新闻传播学实验系列教材”。其特点之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特点之二是不过分拘泥于以往教材的模式,打破了实验技能与理论基础相分离的格局,以“实验课时”的编排方式将实验理论、原理及内容结合起来。在展现作者多年来独到的研究成果和心得的同时,力求为读者开辟一个广阔的学习与研究视野。另外,该套丛书的作者中既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各著名新闻院系的学科带头人,也有海外学成归来、中西兼收的青年新锐,相信可以较好地满足各校研究生教学的需要。该套教材主要有以下著作:
黄秋生、江帆、寻茹茹著《非线性编辑实验教程》,2009年2月出版。该书作为大学生学习非线性编辑的实验教程,主要以实验操作为主,系统地介绍了电视非线性编辑的操作流程以及各类主要的操作技巧。此外,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该书还编入了大量的练习思考题,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胡丹主编《报纸电子编辑实验教程》,2009年2月出版。该书立足全国新闻报业的发展动态,总结各类报纸编排实践经验,结合报纸排版软件技术,试图通过讲述目前报业各类报纸编辑的操作原理及操作技巧、电子编辑软件的操作方法,最终使教学工作能够从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紧跟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因此,技术与理念并重、贴近实践是该书的最大特色。在写作体例上,该书打破了实验技能与理论基础相分离的格局,以“实验课时”的编排方式将实验理论、原理及内容结合起来。同时,该书并不局限于电子软件技术操作,而是将理念与设计艺术规律作为并行的部分,每一实验内容都紧密联系报纸编排实际,有意识地采用大量案例,使用各类报纸电子版面和软件操作界面截图,从具体作品的技术分析入手,采用举例说明、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编辑思想、创意和电子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该书适合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学习和参考之用。
2.丛书、文集出版
在丛书、文集出版方面,相对重要的有以下几套:
(1)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第一卷)》。该书由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史专业委员会主编,于2009年11月出版。该书收集的主要是于2007年11月15~18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编辑出版史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论文,内容包括编辑出版史基础理论、编辑出版物、编辑出版人与编辑思想、编辑出版机构,以及编辑出版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等若干领域。该书旨在揭示:在人类文明的征途上,编辑出版无疑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编辑出版,就没有当今的人类文明。编辑出版作为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传播手段,使一切文明成果实现在空间内的广泛扩散和世代间的历久传承,促进精神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进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2)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林守望丛书”。该书于2009年9月出版,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老编辑的宝贵经验,通过他们的生动讲述反映编辑工作的魅力与内在规律。“书林守望丛书”第一辑共10册,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该书作了题为《做文化的守望者》的总序,其中《叶至善序跋集》(叶至善著,叶小沫编)反映了叶圣陶、叶至善、叶小沫祖孙三代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及爱书、编书、品书、写书的故事;《书林漫步:聂震宁序跋集》收入现任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关于书业的随笔、札记等,集中反映了他关于出版工作的思考及其文化情怀;《编辑的悟性》是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对“编辑的悟性”这一问题的理论思考。本辑还包括《为书籍的一生》(潘国彦著)、《岁月传真:我和当代作家》(王维玲著)、《我的科普情结》(陈芳烈著)、《编辑生涯感悟》(林君雄著)、《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周奇著)、《期刊:长流的江河》(徐柏容著)、《文化的积累与追求》(熊国桢著)等。
(3)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由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编著,2009年3月出版。该套丛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2008年海外出版的情况,为国内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编《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8》,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该书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出版、网络与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出版人物、阅读、政策与管理、海外看中国”十大部分,主要介绍了总统竞选人图书出版悲喜剧;男性大众杂志激烈争夺市场份额;拉鲁斯词典在法国经久不衰;法国旅游图书丰富多彩;荷兰图书出版业与爱读书的荷兰人;普京高调出现在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朝鲜版《黄真伊》在韩国经久不衰;中国形象在西方出版界等。
(4)“新概念出版论丛”。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鉴于中国在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难以置身事外,文化产品的生产也逐渐与西方经济生产模式的市场方式和组织结构接轨,该论丛抛砖引玉,希望就此促进中国传播学界对传播政治经济学论述范畴内的本土出版学理论之反思与创新。
如,〔美〕莫里斯·罗森塔尔著、陶晓鹏译《按需出版——国际图书印刷与营销新途径》(新概念出版论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该书指出,按需出版作为传播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出版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出版商可以把物质性的图书库存转变为数字库存,作者可以自主出版,这些新的出版模式减少了传统出版业的诸多中间环节,节省成本且提升营销效率,在全球互联网的媒介语境中,显现出版产业变革的新途径。
3.个人著述
在个人著述方面,相对重要的有以下著作:
肖东发主编《从甲骨文到E-Publishing——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外文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该书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分四个时期来展示中国出版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全景。以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及电子技术应用于出版为标志,划分为四个时期:①文字的发明和图书文献的产生——竹帛时期;②造纸术的发明——纸写本时期;③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印刷时期;④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时期。附录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形式,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图书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图书。该书对中国3000多年的出版历史进行总结提炼,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是十分有意义的。
周蔚华著《出版产业散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之作序,对出版研究者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该书紧紧围绕出版产业的实际问题展开出版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六论”:出版产业论、出版改革论、大学出版论、网络出版论、选题策划论及热点问题论,都是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的,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作者身处出版产业第一线,因而他的思考也是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对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抓得很准;也由于他本身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受过系统而良好的专业训练,所以他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独创性和深刻性。该书较好地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出版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出版业引起了共鸣并产生一定影响。
邱均平等著《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该书是国内外期刊评价中第一种分类分级排行榜和权威核心期刊指南。全书分为4个部分:一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理念和做法。二是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与结果分析。它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得出了65个学术期刊排行榜,包括分学科的61个排行榜和分类型的4个高校学报排行榜。这次共有6170种中国学术期刊参与评价,计1324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区,其中权威期刊311种、核心期刊1013种,约占总数的21.46%;并分析了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等状况。三是1324种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基本信息与投稿指南。四是附录,汇集了SCI、EI收录的中国期刊和中国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及缩略语表等,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和投稿时查阅使用。该书全面、系统地评价了中国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并提供了详细的评价结果,其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数据翔实、结论可靠、创新性强、适用面广。该书既可为各级各类的科学评价和科研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基础和定量依据,又能为各个图书馆及文献情报单位选购期刊、优化馆藏提供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还可供广大读者、作者、期刊编辑部、政府管理部门、图书情报人员、信息工作者、广大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和使用。
郝振省主编《出版六十年编辑的故事》,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该书描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编辑的成长心路,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优秀编辑理念。这是一部值得思考的书,字里行间、点滴感悟、片段记忆娓娓道出老一代编辑人的严谨作风、执著精神,同时也刻画出他们的大家风范和从容气质。他们那种投身历史、不辱使命的责任和担当永远为我们尊敬和景仰。与老一辈的编辑相比,新时期的编辑还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眼光、超前的策划能力、高超的宣传推广手段。这些或平凡或传奇的故事,让人领略到新时期编辑大家的智慧和胆略,也让人感受到编辑生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同时出版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则得以淋漓凸显。
杨牧之著《论编辑的素养》,大象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该书涉及一个编辑从业人员的方方面面,如编辑的职业定位、社会责任、文化品格、政治意识、经营意识、工作技能、时代挑战和国际视野等。书中没有严肃枯燥的专门术语,也没有领导长辈的说教之气,每一篇都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和见闻,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编辑职业的崇敬和热爱,对编辑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和坚持,对编辑人员面临的挑战和使命的独立思考,以及对中国广大编辑从业者在市场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优秀文化的无限期望。书中也随处闪现出作者对立业、修身、出世的真知灼见。
陈生明编著《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数字出版方兴未艾,对它的实践以及研究日臻成熟之中,许多经验需要总结,理论体系需要探索。该书旨在研究数字出版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并以数字出版的发展规律、基本理论、操作方式、整合营销和管理监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共计10章,40余万字,从数字出版的概念特征到数字出版的策划制作,从数字出版的技术前瞻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数字出版的市场机制到数字出版物精品解析等,均有深入浅出的论述。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人文和科技等多方面知识;具有发展的灵活性,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强调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该书经过十年编撰几易其稿,作者结合了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探讨,参考了大量中外学术资料,并在多所院校进行教学交流。
严帆著《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该书是一部论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出版印刷发行事业从萌芽、形成到发展壮大这一辉煌历史的专著,是江西著名红色文化学者严帆继1991年出版在新闻出版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出版史》之后的又一学术成果。该书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的机构、人员、工作概况、系统分布、方针政策、报刊书籍种类和重要历史功绩等。该书有四大特色:一是篇幅达50多万字,比上一部增加了近两倍;二是介绍了苏区红色报刊、书籍读物近500种,其中新发现的近百种,对台湾地区所存中央苏区报刊也作了考证;三是从理论上加深了对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事业的研讨与阐述,并在占有大量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史论结合,阐述了其历史特色、基本经验和突出贡献;四是对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领导人、重要作者及其当时的著作、通讯作品等进行了考述,其中有许多是鲜为人知的。该书能使读者对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事业有更全面、更集中、更概括和更深层次的解读。
刘灿姣著《中国书业物流发展研究》,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书业物流的专著,对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发展的我国书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该著作具有内容全、视角广、有参照、重标准等特点。作者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书业物流的现状、特点及对发展我国书业物流的启示,归纳总结了我国不同书业主体发展物流的方案,并提出了在信息化环境下发展我国书业物流的对策。尽管该著作在数据收集及案例选择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但总体上看,这部著作在发展我国书业物流、加快书业物流理论及实践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致忠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1909~200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该书是分时段记述中国国家图书馆百年发展轨迹的章节体馆史。全书分为12个时段,每个时段各自成章,彼此衔接。该书反映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走过的百年历程,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匡导球著《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作者长期工作在新闻出版第一线,对出版技术领域许多令人振奋的进步和未为人所察觉的隐忧均有切身的体验。在作者看来,当前业界把出版技术的现代化简单理解为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的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大量核心信息被外人控制,丧失关键技术的自主性,久而久之可能危及国家的文化信息安全。这种在学界已不多见的济世安邦的情怀,使得一部自然科学史专著渗透出难得的人文色彩。
路善全著《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该书运用传播生态学理论,对明代传播生态以及起于五代、兴于两宋、盛于明代、衰于明末的建阳书坊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深入探讨了明代传播生态背景下建阳书坊盛衰演变过程和原因。全书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描述了明代传播生态的历史图景,演绎了建阳书坊传播外生态、传播内生态、传播新生态、产业生态等的变化,最后指出建阳书坊盛衰演变是由传播生态作用造成的。该书不仅拓展了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加深了对明代纸质媒介文化传播的认识,而且为丰富地域文化的研究,加强地域文化建设,促进地域文化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和借鉴参考。
《亲历新中国出版60年》不是出版史专著,而是一部分出版工作者根据自己60年来亲历、亲见、亲闻而撰写的回忆文字的结集。全书汇集了49位作者的52篇文章(除个别文章已在报刊上发表外,绝大多数文章是新近撰写的)。为便于阅读,按内容划分为从宏观上全景式展示新中国60年出版成就和经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出版、重大出版工程的总结与回顾、代表性出版机构的发展历程、期刊出版、著名编辑出版家出版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印刷和发行及编辑理论研究八个部分。
四 编辑出版专业重要学术论文
论文是学术研究的“轻骑兵”,以探讨理论为主,提出新认识、新观点、新想法。比起著作来,论文更加敏锐,也更加犀利明快,能更顺利地打开理论禁区并扫清道路,并能产生大量的理论线索,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关于编辑出版学科的论文,就笔者目力所及,共收集了有代表性的论文103篇,涵盖了理论、实践、历史等各个方面。
1.关于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编辑出版学经过6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30年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学科体系。2009年,有关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文章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对此学科体系建设的观点,其中,王振铎、龙玉明《编辑学学科体系已臻成熟——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之编辑学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比较有代表性,文章认为我国编辑出版学学科形成了自身独立的学科体系。文章从编辑学概念已构成范畴体系、编辑学的学科链条、编辑出版教育协同改革、进一步完善编辑出版学教学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学科体系的生态趋势。李苓《论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从学科建设的宏观角度出发,厘清以往研究视野中的矛盾与问题。李新祥《试论出版学的学科体系》(《科技与出版》,2009年第11期)、孔正毅《关于出版学学科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考》(《出版科学》,2009年第3期)对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定位和学科分层进行了思考。李频《论出版学的核心与边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提出,出版活动是出版学研究对象,出版制度结构是出版学研究核心。文章认为出版学科领域存在重编辑学轻出版学研究的偏向,新世纪出版学的发展需要揭示导致出版学边界模糊的路径。
综观这些有代表性的论文观点,可以看出对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学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逐步开始将编辑学和出版学进行更为细化的学科定位和思考。
2.关于编辑出版学的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一个学科发展和保持持久生命力的保证。2009年,关于编辑出版学理论创新方面的文章不容忽视。王振铎、孔德蕾《编辑创造媒介论》(《编辑之友》,2009年第6期)、王鹏飞《编辑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也谈编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深入》(《编辑之友》,2009年第3期)、杨军《出版文化研究:理论、现状与范式》(《出版科学》,2009年第4期)等文章,对编辑出版学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王伟《研究范式与我国编辑学的发展》(《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冯国祥《“出版”一词的引入与流行》(《编辑学刊》,2009年第4期)、郭奇《论主体间性视野下的编辑“六元”关系》(《出版科学》,2009年第3期)、禤胜修《编辑彰显论》(《编辑之友》,2009年第6期)和《文化传播还是信息传播?——关于编辑传播对象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第7期)、蔡克难《概说编辑学理论的基本问题》(《编辑之友》,2009年第2期)、肖东发《繁荣发展的“大出版”时代》(《出版参考》,2009年第30期)等一系列文章,也从各个角度对编辑学进行理论研究,充实了编辑出版学理论建设。
3.关于编辑出版教育和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学科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关编辑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话题,一直是编辑出版学界探讨的热点之一。2009年,关于这方面的思考,也有一些新的角度和观点,如:肖东发、李武《基于“大出版”视角培养出版人才——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案例分析》(《中国出版》,2009年第9期)、李建伟《中国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现状研究》(《编辑之友》,2009年第1期)、李苓《“大编辑”视野下的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关于编辑出版本科设置的基本条件》(《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第8期)、张志强《英美国家的出版学学科归属及对我国的启示》(《出版科学 》,2009年第5期)、张增顺《从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发展谈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出版科学》,2009年第1期)、裴路《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新解》(《出版广角》,2009年第8期)、王一婵《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编辑》,2009年第1期)、祁文寿《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路在何方》(《中国出版》,2009年第3期)、李文邦《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常凌翀《大传媒时代编辑人才培养模式新探》(《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这些文章有的从实际案例出发来阐述人才的培养,有的结合时代发展谈新形势下的学科教育,有的从国外教育的发展状况借鉴经验来探讨我国学科教育的发展。
4.关于出版史论
研究历史可以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并通过其预测功能为社会规划提供参考,对历史方面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钱荣贵《甲骨时代的编辑审美观及其他》(《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肖东发《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传播活动》(《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第4期)、周化铁、张志强《去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新中国60年出版大事中的心路之旅》(《编辑之友》,2009年第9期)、江凌《先秦时期两湖地区竹简帛书的编辑版本学意义——以郭店楚简为例》(《长江论坛》,2009年第1期)和《试论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两湖地区的出版活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诸葛蔚东《“出版”起源考》(《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期)、匡导球《中国出版技术体系及其发展历程》(《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吴赟《新中国出版业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动因》(《出版广角》,2009年第9期)、李海文《新中国60年的著作稿酬与币值》(《中国出版》,2009年第10期)等文章,对编辑出版的历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回顾和研究,使理论发展的基石更为扎实。
5.对编辑出版相关方面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梳理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年,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及编辑出版行业的回顾与总结的论文仍然占有很大分量。如:姬建敏《从一个栏目的成长看编辑学研究30年》(《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和《我国编辑学研究60年回眸》(《中国出版》,2010年第5期)、肖东发、杨琳《一门年轻学科的坚实足迹——近20年来我国出版文化研究综述》(《编辑学刊》,2009年第6期)、潘启雯《共和国沧桑60年阅读史话》(《编辑之友》,2009年第10期)、宗世哲《新中国教育出版60年》(《编辑之友》,2009年第10期)、刘兰肖《新中国出版60年回顾》(《编辑之友》,2009年第10期)、陈伟军、黄世祥《新中国60年地方出版社的发展》(《中国出版》,2009年第10期上、第11期上)、王巧林《我国出版体制60年嬗变轨迹》(《科技与出版》,2009年第6期)、晋雅芬《中国期刊60年:起起伏伏总向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第9期)、衣彩天《新中国人民出版60年:为党和人民出好书》、余人《新中国文艺出版60年:在起伏与波折中前行》、王伟《新中国教育出版60年:以多元竞争促升级》、金玲《新中国美术出版60年:从时代切片看社会变迁》。这些文章或从整体入手,或从一个小角度切入,对编辑出版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
6.关于编辑出版实务
首先,是对具体编辑实践的思考。王华生《编辑的批判意识与意识批判》(《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周国清《编辑规律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王勇安、朱尉《“创作出版论”在教材出版活动中的可适性分析》(《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朱强《一个独特的研究角度:从经济学视域解构编辑行为》(《中国编辑》,2009年第6期)、任火《论文化传播中编辑的思想参与》(《中国编辑》,2009年第2期)、郑小枚《论编辑的荣誉意识》(《出版科学》,2009年第1期)等文章是这方面的代表。
其次,是对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思考。2009年被称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攻坚年,面对新一轮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学界也进行了思考。例如,桂晓风《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编辑工作要更好地为祖国文化建设作贡献》(《中国编辑》,2009年第6期)、郜宗远《积极探索出版体制改革之路》(《美术之友》,2009年第1期)、尚邵湘《新闻出版业改革及面临的问题》(《今传媒》,2009年第1期)、谭学余《对行业出版社改制后工作方向的思考》(《中国出版》,2009年第10期上、第11期上)、李法宝《论出版改革的路径依赖困境》(《编辑之友》,2009年第12期)、柳斌杰《中国出版业的重构与展望》(《中国出版》,2009年第5期)、王巧林《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中国出版》,2009年第5期)。
最后,是对版权贸易的思考。如夏颖《版权资源增值利用运作研究》(《编辑之友》,2009年第11期)、郑雯《中国音像业标准化版权价值评估的构建》(《中国出版》,2009年第10期)、黄先蓉、王志刚《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冲突及协调》(《出版科学》,2009年第4期)、刘伟见《版权贸易视域下的文化思考》(《中国编辑》,2009年第2期)、吴赟《现代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版权的经济特质探论》(《大学出版》,2009年第1期)、张志林等《版权贸易与版权产业研究特点走势的梳理与评价》(《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在对期刊的研究方面,有的文章对具体某一时期的期刊进行研究,有的梳理某种期刊的发展历程,还有的对期刊的编辑特色进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建伟、刘英翠《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省所创办期刊的编辑传播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宋应离《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河南期刊:兼述对新时期河南期刊界的启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杜大力《中国科技期刊改革开放30年》(《编辑学报》,2009年第1期)、许春辉《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编辑学刊》,2009年第6期)、赵晓兰、吴潮《新中国期刊的发展与改革》(《中国出版》,2009年第10期,第11期上)、张明新《“后危机时代”杂志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编辑之友》,2009年第11期)、陈火祥《中国期刊编辑出版的三度空间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张振元《试论学术期刊的原创助推使命》(《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第1期)、朱晓江《文化积淀:学术期刊的另一个努力向度——大文化视野下中国学术期刊编辑的一种观察》(《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总之,要在浩瀚的论文中选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章观点,是有难度的,只能通过这样的概要性梳理,对我国2009年整个编辑出版学学术研究形成概貌式的印象,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管窥一斑的目的。
[1] 王振铎:《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