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方法论:知识产权律师执业思维与办案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知识产权律师的基本功

1.3.1 律师执业思维和素养

律师执业思维

高度专业的律师执业思维是律师执业高度的基石。华滨律师在《跨越:律师执业思维·方法·规划》一书中,从主人翁精神、苏格拉底式准备、时间紧迫感、及时回应和优化事务五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专章阐述了如何形成国际律师的执业思维,(10)对于青年律师颇有启发,兹作摘录,以飨读者。

专栏:律师执业思维(摘录)

· 主人翁精神(ownership)

主人翁精神(ownership)是律师精英执业思维习惯的共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具备了主人翁精神,律师至少在专业意识上已经达到和优秀合伙人及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一致的水平。在律师工作中,主人翁精神的行为表现为:

(1)穷尽其智慧和时间去完成其所能及的工作。

如果律师在每项工作上都能穷尽其智慧和时间,该律师一定会通过时间和业务量的积累而不断发掘、提升其执业潜能,创造出更多的服务价值,进而获得更高的报酬,以及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空间制造出更多精彩的机会。比如,撰写法律文件时,一遍又一遍地细致检查,总能通过修改错误或精简文字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法律文件,最后在交付期限前达到令作者认为满意的程度。

主人翁精神的首要标准是我们是否准备交付完美的法律作品。如果没有完美主义导向,很难想象该律师的法律作品质量会很高。

(2)不出现不合理地依赖其他同事或上级来加工、翻新或重新进行法律研究、分析或监督。

年轻律师应当视每项工作为提升自己的机会,独立并尽其所能完成被指派事项,节省合伙人的审阅时间,这样才能很快参与到更重要的工作。

——要有负责人的定位,想象自己就是直接面对客户的负责律师,自己独立承担工作成果的法律责任。

——要有最后成果的定位。把自己提交的工作成果视为最终成果,不要总是假定其上级律师会帮助其校对、检查和复核。只有如此,才不会草率行事,才会注重语句的清晰度、思路的逻辑性和版式的美观性,才会反复检查、修改、完善。

(3)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方式。

律师对自己处理的法律事务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方式去完成,而不是做完一阶段工作后就消极等待上级律师或其他团队成员提醒或督促。把事情做在前面会培养律师的全局观和统筹意识。达到积极主动的标准有:

——前瞻思考:律师在接到工作任务时,应尽量向其上级律师或客户了解律师工作成果的最终用途,并在思考法律建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及时跟进:对于所有被指派的法律工作,律师都应当具备及时跟进的意识和行动,直到事情告一段落。律师怠于向客户汇报案情进展或怠于沟通,通常占据了客户投诉类型的首位。

——进程把握:律师刚入行时应培养制定工作进程表的习惯,主动了解其经办具体工作所涉及的交易或诉讼从开始到最后完成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所涉及的各种法律文件,并制作图表进行理解和消化。

——大局导向:年轻律师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之外要多问或多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在力所能及(工作小时强度和承受压力程度)范围尽量超越上级律师或客户的预期值,为自己创造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正向推进:从积极解决问题的角度,以勇于克服困难的态度接受工作安排并推进工作进程,是律师高级的职场技能。比如,“这件事情虽然很棘手,但如果我们获得必要的支持会有助于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积极的心态和工作方式会提高律师看问题的角度及拓展律师的宏观视野,也能培养律师从正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其负责递交的工作成果承担全部责任。

年轻律师应当以未来成为项目主管律师及合伙人的心态从事每一件法律事务,为未来职业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工作责任承担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名律师成长的高度和空间。

——合伙人心态:负全责方式的培养要求律师时刻以合伙人的心态完成任务,并在自信和灵活中寻找解决问题方案。

——风险意识:律师应当意识到任何细小的疏忽都可能对客户财产或经济活动等产生重大风险。

——勤勉尽责:律师不勤勉易导致疏忽,疏忽易导致执业过错,执业过错易导致赔偿或行业惩罚(暂停执业直至停止执业)。

——独立担当:对法律作品的质量、准确性及后果愿意独立承担完全的责任,而不是找借口推脱。只有如此,律师才会小心翼翼做法律调查、分析,遣词造句并审慎得出答案。

· 苏格拉底式准备(Socratic preparation)

律师执业生涯,再怎么强调律师准备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律师对各项事务准备的重视程度也会直接决定律师的执业高度。国际顶级律师的共同特征在于对他们所经手的法律事务或非法律事务,都会做苏格拉底式的详尽准备,确保每项事务都尽量按计划或按预备方案进行,尽量将可能发生的意外控制在计划中。

比如,在庭审前,应当把交通路线图、所有文件、所有可能适用的法条、发言及提问提纲、庭审演练(开庭陈述、证据陈述及反驳、抗辩观点及理由、结案陈述等)等准备好。

· 时间紧迫感(sense of urgency)

时间紧迫感是全球顶级律师所的特定要求,它能养成律师高效率的习惯,让律师在高压中表现依然出色。执业时间长的律师可能会发现,其周围大部分合伙人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都对工作质量和交付速度很苛求(demanding)。

律师在刚接到工作指令时首要思考的内容是该事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初步判断需要花多长时间递交合格的报告。律师在处理法律事务的过程中应及时向上级律师或客户沟通,保守并准确判断工作成果的递交时间。在收到没有期限的工作指令时,律师不能假定没有期限,而应假定工作是紧迫的,可以主动联系主管律师或客户,确定合理期限。

· 及时回应(responsiveness)

及时回应是律师在客户及法律界建立信任的基础。在收到邮件时,及时回应是对发件人的尊重,也是对法律职业的尊重。

在律师工作中,及时回应表现为:在工作时间保持所有通信工具畅通;及时并定期查看电子邮件或电话留言,尽快回复;时刻准备为紧急工作调整个人时间;尽可能在每个工作日休息前及周末合理的间隙时间回复完所有邮件或电话留言,回复留言可以包括“收到,我会处理”的简单回复,而不一定是回复已完成了被指派的工作。

· 优化事务(prioritizing/multi-tasking skills)

同时处理多项法律事务,是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对多项法律事务根据紧急性、重要性、所花时间长短以及指派律师之间的沟通进行优化处理,对律师的成长很关键。律师执业初期的技能偏重战术性的优化事务能力,所有事情都要处理;而律师执业成熟期则更多考虑战略性的化事务能力,不仅要判断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还要作出战略取舍,把最多的资源放在最能体现律师价值的事务上。

——摘自华滨:《跨越:律师执业思维·方法·规划》,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3~36页。

律师执业素养

围绕会见、咨询、谈判和有说服力的事实分析这四大主题,斯蒂凡·克里格和理查德·诺伊曼撰写的《律师执业基本技能:会见、咨询服务、谈判、有说服力的事实分析》详细地讲解了律师几乎都要用到的四种技能,堪称一本律师执业技能研究的经典著作。(11)按张学兵律师的说法,通览此书以后,将让你回归“明察秋毫之末后的大局观”。该书在“第2章职业化”中重申了高效的律师应该懂得的一些执业素养。兹作摘录,以飨读者。

专栏:高效的律师懂得的一些东西(摘录)

· 律师能为某种局面提供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好的判断力

好的判断力是“法律职业的首要基础”。它是“律师能提供给客户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对法律知识或条文的熟练分析更有价值”。好的判断力促使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好的判断力,是知道什么行动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判断力亦是认识到何事不可为的能力,而不论这些事是何等的具有诱惑力。判断力是领会到该做什么和说什么的能力。

· 律师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为客户找到控制情况的方法

客户往往在情况已经失控时才请律师,客户想从律师那里得到的是尽可能地控制事态的方法。律师仅仅懂得成文法和判例法是远远不够的,律师还要有提前计划的能力、驾驭事件的能力、果断(压力之下采取行动的能力)、沉着(压力之下反思各种选择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 高效的律师为实现具体目标而工作

高效的律师对各个具体目标胸有成竹,并集中精力实现这些目标。他们不会漫无目的地做手头上的任何文件。

· 法律执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高效的工作习惯

在各个行业——法律是一个行业——只有高效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高效率的律师业务蒸蒸日上,而低效率的律师辛苦工作但却收获寥寥。

· 充分的准备是必要的

“赶快做”是马马虎虎和危险的法律执业习惯。许多律师的执业任务就像冰山:旁人看到的(冰山一角,或律师工作看得见的那部分)是整个支持工作(冰山在海面下的部分,或准备工作)的一小部分。在律师执业中,准备和表现的比例很容易就达到15∶1或20∶1。

在准备工作中,丰富的资源比聪明才智更重要。极少有法律问题是通过前无古人的敏锐洞察力解决的。多数法律问题是通过学习有关内容,作出归纳,进而得出结论的。

· 事事围绕事实

法学院会误导你。你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法律和如何分析案例,以至于给你的感觉可能是,事实要点很简单。事实要点不简单,且非常重要。事实分析贯穿整个法律执业。

· 做假设会破坏出色的法律执业水平

当律师做假设时,自己和客户都可能受伤害,因为这些猜想最后往往被证明是错误的。由于客户是为重要的事才请律师,这种错误将会导致实质性的伤害。

当然,有时律师会平衡风险,并作出假设,因为只是小决定而已,而找出真相的成本太大了。有时律师会做假设,因为真相不得而知。

· 要提高效率,律师必须懂得如何一一以及在什么时候——采用询问式和说服式工作

说服式问题的典型答案是简短并且可能是防御性的。询问式问题的典型答案就长得多了,也包括更多信息。(12)说服式和询问式在法律执业中各有千秋。成为一名高效的律师需要懂得恰当运用这两种模式。

律师在会见客户和咨询中做的大部分(但并非全部工作)通过询问式会做得最好。在这些场合及类似场合,由于许多律师采用强势的说服式问题,从而抑制了客户的自由回答。

· 数字很重要

律师所做的大量工作都涉及对金钱的再分配。在咨询过程中,你开列一个选项清单,供客户挑选。如果金钱是做出决定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一选项应能以金钱计量。没有数字,客户无法做出决定。

在大多数领域里,金钱通常都是焦点问题,一位高效的律师应当深知如何计算数字,并向他人提出和解释数字。

· 过于计较的律师风格(overlawyering)与敷衍了事的律师风格(underlawyering)一样有害

敷衍了事的律师工作起来马虎草率,心不在焉。过于计较的律师则事无巨细都爱挑起争论。

商务人士用“交易杀手”来形容过于计较的律师。“律师们并非真的想扼杀交易。他们只是想……确保每个细节都保持正确……他们想要比对方律师‘略胜一筹’;在这种竞技中,成为最后一个增加合同条款的人,会非常有面子。”这种情况实在是糟糕,以至于“有些商务人士……从不让自己的律师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单独与别人交谈——目的就是避免律师来回争论,把合同搞到十多页,把交易也搞砸了”。请将精力集中在实现客户的目标真正需要的事情上。把握好尺度——不多不少。

——摘自斯蒂凡·克里格,理查德·诺伊曼:《律师执业基本技能:会见、咨询服务、谈判、有说服力的事实分析》(第二版),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为行文方便,摘录时省略了原著中的注解)

1.3.2 律师执业的基础技能

能力的类型化

从事律师职业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肖微律师列举了11项:专业、法律意识强/有悟性、语言能力、综合知识、责任心、创造力、身体素质、记忆力、心态、社会经验、外在形象。(13)这些能力固然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能力都是可以通过专业培养或技能培训来实现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律师应当具备的能力划分为几个类别:

——天生型能力,比如:亲和力、悟性、微笑魅力、高颜值、演讲风格、社交能力等。当然,有的天生型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部分改善或强化。

——经验型能力,比如:沟通与谈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即兴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的积累,当然,不同的人积累经验的时间有快有慢。

——智识型能力,比如:法律论证和研究的能力、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法律文书的撰写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学校前期培养、实务后期提升”,当然,不排除这些能力的提升,与天资、经验等有密切关系。

有志于成为一名律师的朋友,首先,要通过在校学习和终身学习,持续提升智识型能力;其次,要通过实习和工作的积累,不断提升经验型能力;最后,可以适当改善或调整天生型能力。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律师应当具备的智识型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和外语能力等。

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知识爆炸、迭代迅速的时代,学习能力显得越发重要。对知识产权律师而言,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发布,新的大案要案不断涌现,新的司法政策不断更新,新的侵权形态不断产生,自媒体发布的观点文章源源不断。如果律师稍不留意学习,就会落后于信息的潮流,甚至缺乏与同行、客户进行对话的知识基础。因此,终身学习对律师而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切实的行动。

事实上,无论是对法律的了解,还是对案例的熟悉,都不能完全指望“临时抱佛脚”的即时检索,而必须依赖于终身学习的方式,比如通过专业报刊、新媒体等持续了解法律动态、积累典型案例。有的律师甚至将平时接触到的案例进行表格化整理,作为积累案例的好方法,方便随时调取,成为活的案例库。

经验:律师谈办案

一位上海的知识产权律师感叹:熟悉案例很重要啊,像昨天谈的这个案子里,没有法条可以直接支持被告的诉求,只有最高法院发布的一个指导案例适合援引。如果律师不知道这个案子,就无法给客户提供信心。如果客户已经知道这个案子,而律师你还不知道,那就不用谈价格,事儿(收案)基本就黄了。现在的客户都太专业了。上次一个客户是带着外地的法官哥哥来谈案子的,昨天这个客户带着自己20年的律师朋友来谈案子。虽然这个法官和律师不是搞知识产权的,但人家这身份就会对你形成强大的专业压力。

(本内容由律师匿名提供)

三大检索技能

“法律研究”是很多知识产权律师的必备工作内容,其目的是为制作诉讼方案、进行诉讼活动提供法律和理论支持。而开展法律研究,首先离不开检索能力。法律(条文)检索、案例检索和文献(理论)检索,可谓律师(特别是律师助理)必备的三大检索技能。检索能力的强弱、检索结果的优劣对于律师有效完成、高效完成法律业务具有重要的影响。

超越法律写作

起诉状或答辩状、举证意见或质证意见、代理词或辩护词……写这些法律文书都需要律师拥有一定的法律写作能力。当然,律师需要写作的各类法律文书不胜枚举,幸运的是,很多常规的文书都有格式和模版可以“照搬”或模仿。但是,诸如代理词、法律意见等文书,却很考验律师的写作水平和逻辑表达等能力。

尤其令人沮丧的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专家或记者,律师更是被推上了自媒体的舞台。现在,律师需要像记者一样撰写事务所的活动新闻或案例资讯,还需要像专家学者一样不断发表论文或评论,这对律师的写作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涉外所的外语要求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外语能力(多数情形下主要是英语能力)也是律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有一些业务领域,包括知识产权、外商投资、海外投资、跨境并购、境外上市、国际贸易等业务领域,对外语听、写、说等方面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甚至不亚于对法律专业能力的要求。通常,对外语要求较高的事务所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外资律师事务所。外资所对外语的要求自不待言,因为外资所都是以外国客户、涉外业务为主,基本上所有的邮件往来、工作汇报和法律文书,包括与外国同事、外国客户的电话和会谈都是以外文(主要是英文)进行的。

——以外资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中资律师事务所。越是高端的中资所,其外资客户也越多,多数情形下需要以英文与客户甚至同事沟通。

——开拓国际业务的本土律师事务所。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律所正与其中国客户一起,在从事和开拓国际业务,英文也成为重要的工作语言之一。

1.3.3 律师助理的好习惯

绝大多数律师都是从律师助理做起的,这是通往成功律师的必由之路。对于律师助理(或实习生)而言,作为老板的律师不会一开始就指望你在专业上给予他较多的协助,因此,考验律师助理的更多是专业之外的软实力。因此,对于青年律师的忠告是首先从律师助理开始。

将老师当成客户

一名律师会有很多客户,但对律师助理来说你唯一的客户就是你的带教老师(或者向其汇报工作的老板,下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完成老师安排的工作,对你的老师来说是极大的帮助。此外,律师助理还应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先老师之忧而忧”,替老师考虑还有哪些事项没有顾及,进而超安排完成。能超出老师的预期,必然也能超出客户的预期。(14)

因此,刚入职的律师助理,应当思考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带教老师建立起对你的信任。带教老师刚开始会交代一些简单的事项,得到不错的反馈后,才会给你更复杂或更有难度的任务,这是一个阶梯式的信任建立过程。只有通过勤勉工作,不断积累起信任,律师助理才能更早地被大胆启用、放权使用、饱受重用。

理解比动手更重要

律师助理在接受任务之初不应急于动手工作,而应认真思考和理解本次任务的解决途径、目的、难点及重点,以及成果的表现效果。如果对老师的指令理解有偏差,到交付任务的时候才发现问题,不仅费时费神,还有可能耽误了老师或团队向客户提交成果的时间。

带教老师交给你任务时,也未必清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什么结果。这是考验助理“天赋”的时候,助理应该花点时间想一下工作的方向。比如,老师让你整理一下涉案系列商标的申请和核准等时间节点,显然,整理这些时间的目的是更清晰地向法官展示案情。如果你能结合案情制作一个可视性极强的时间轴,无疑会为你的助理工作加分。

从琐碎的事务做起

初入律师行业的律师助理由于实践经验较少,常被安排一些辅助性事务,比如送交文件、整理材料、查阅资料、所内行政类事务等。这些事务层级较低、繁杂琐碎,甚至无关专业。不要埋怨整天深陷这些琐碎的事务,因为合伙人的时间比你的珍贵,等你的时间更值钱时,自然就会摆脱这些“杂务”。

其实,如果仔细做好每一项工作且注意学习,都可以累积经验,并成为被带教老师,甚至大老板认可的本钱。比如,律师助理跟老师开庭的时候,帮老师把开庭期间的矿泉水准备好,这些贴心的举动,带教老师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经验:实习生谈体会

在工作上,首先拿到一个案件之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法律检索工作。这一工作不仅仅是检索之后将文件打包发给律师就完事儿的,更需要的是成果的精细化。按照地域、罪名、法官、案由等关键词检索到相关资料后,最好能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将整合过的成果发给律师,这一过程中,律师助理所进行的也就不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的机械化工作,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分析与整理,无论是在成品展示还是学习过程上都会上升一个层次。

——时为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的大四本科学生李杰楠分享的实习体会。摘自:《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助理?》(分享篇),三海刑辩团队,2017-01-17。

识别任务的优先级

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 first)——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这是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则。律师助理的工作任务不可能是单一的,往往是同一时间段多任务并存。公证保全、整理证据、查找案例、撰写文书、会务安排……还有更多难以穷尽的杂务。为确保不延误工作进度,一定要与老师沟通并确认任务的重要性及完成时限,从而安排好各项工作的优先次序,有计划地逐一完成。

很多时候,带教老师不会明确告诉你这个任务的最后期限,要自己学会根据任务本身的情况识别轻重缓急,评估该项任务的优先级,安排好任务完成时间,并及时汇报,避免等到老师追问时才临时赶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助理而言,效率高同样是赢得老板青睐的法宝。

训练成品意识

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也是律师应当养成的思维方式——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要想好追求的结果是什么,然后从最终的结果出发,反过来思考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做。站在以终为始的角度,律师助理尤其需要培养成品意识,以直接交付给客户的成品标准来要求自己提交的工作成果。成品意识不仅要体现在内容上,更要体现在形式上。比如,字体、间距等版式,以及发送工作成果的邮件标题及正文,都应当按照成品标准来要求。

毫无疑问,由于律师助理的业务能力和经验不够,其工作成果很难达到直接面向客户的水准,所以需要老师或者团队其他律师审查把关后才会交付客户。但在观念上,律师助理要从“Thinking like a lawyer”到“Working like a lawyer”,把自己当作主办律师,当作老板,放弃依赖之心,才能快速成长,并为带教老师节约大量的宝贵时间。

细节决定第一印象

律师助理刚入行的工作成果,带教老师一般不会寄予厚望,但一些低级错误是不能容忍的。比如,不断出现的错别字、语句不通、引用失效的法律条文、序号标错、行距不一等,这完全不符合律师职业的严谨性要求。成功的律师助理必须要重视细节处理,特别是初入职时,细节处理的习惯会给带教老师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反过来,长期忽略细节关注,带教老师也会逐渐对你失去信任。

做一个会汇报的人

对于律师助理而言,知道何时汇报工作、怎么汇报工作,是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汇报可以让带教老师知道你的工作进展,了解工作成果,便于信息共享、团队协同。同时,对于不明确的地方要及时与老师沟通汇报,也能确保最终成果不偏离任务主旨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会汇报就是会沟通、会反馈,不要让老师追着你问事情的进展。

经验:老师谈助理

问:在您接触的实习生或助理中,有印象深刻的吗?是什么让您对他/她做出较高的评价?

陈哲(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实习生、助理或者低年级律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对老板来说最重要的是“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应”。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都是从零开始。所谓简历中的学习能力强、性格开朗等,都不如有回应来得重要。“好的”谁都会说,但是反馈并非每个人都会做。带教老师交代的事情也许不着急,有可能会忘记,但是作为助理不能忘记。坐一部电梯从一楼到十九楼,为什么显示一楼、二楼、三楼等,这就是过程的重要性,让人不那么焦虑,让人知道这部电梯在运行。做事情也是一样,要让人知道这件事情你在关注,至于做得怎么样是另一个事情。反馈是最重要的品质,这决定以后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学,但任何事情都不能石沉大海。(访谈人:尹佩霖、张扬,时间:2019-04-18)

王奎宇(百一知识产权执行合伙人):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的沟通能力很强,有很好的主观能动性和很强的反馈能力,这是我们喜欢的。为什么?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闭环,闭环是什么?这件事情交给你以后,我不需要过多的过问,你会不断地给我反馈。当然,如果你反馈的东西一看有问题,我会告诉你。有的助理或实习生是比较被动的,交给他一个事情,虽然这个事情往往是不大的,但是他没有那么主动地反馈,你就需要跟着去问:这个事情怎么样了?那件事情怎么样了?做到什么程度了?我问一两次没问题。当我安排很多事情的时候,我要天天去问,那可能就不是你在辅助我做事情,而是我在辅助你做事情,这个角色就颠倒了,可能他自己还不知道。(访谈人:韩颖、李子昂,时间:2019-04-18)

慎理(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之前有过一个实习生,擅长思考,我当时让他做一份产品的技术分析,他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技术分析,还在技术分析的过程中进行了技术比对,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术特征来抗辩去取得一个比较好的诉讼效果。律师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性,也就是说,从一个点出发,你可以迅速反映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制定出最佳的诉讼策略。在这个方面,这个实习生做得还不错,不仅仅是完成了交代的工作,还愿意去多思考一点。(访谈人:王苏、胡婕,时间:2019-05-24)

培养自己的情商

做一个贴心的助理会更容易获得关注和欣赏,比如,发出邮件后,不忘发个微信提醒老板邮件已发过去了。此外,尊重同事,尤其是尊重带教老师,是应有之义,但内心的尊重必须通过某种形式表达出来。作为一名让人喜爱的律师助理,要积极主动,要眼中有“活”儿。比如,下班时间到了,你的老师还没有走,最好在下班离开前问一下老师,还有没有什么事需要协助,而不是悄悄地溜走了。再如,和老师一起在会客室接待,如果客户的茶水快喝完了,要主动去续水,不要让老师提醒。

不做利己主义者

人品是做人做事的第一位,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不做选择性的工作,不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耍小聪明,不打小算盘;不要试图与自己的老板去拼智商,老板毕竟阅历丰富,你的小聪明很快就会被识破。不要轻易抱怨任务太重,没有老板喜欢抱怨的助理,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接受现实的磨砺。

有总结经验的习惯

一些管理完善、业内领先的律师事务所会有很多经验分享的资料,如公证保全业务操作指南、工时描述指引等,提供给新人学习。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律师助理应当培养学习前辈经验分享、总结亲身经验体会的好习惯,巩固已有知识,积累新的知识,建立自己有序的知识储备库,为做好专家型律师做好前期准备。记忆并不完全可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也可以在将来为新人提供培训信息、分享经验,甚至撰写专业文章、办案指南打下基础。

建立起产品思维

这是一个不断涌现“活雷锋”的时代,很多人在网上输送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包括文书范本、合同范本等,可以供律师助理参考使用。律师助理一方面可以借鉴网上提供的参考资料,另一方面更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以客户法律需求为导向,以法律服务产品为目标,建立可重复性使用的知识模块,特别是要收集和积累各种范本,勤动手、细分类,建设自己的法律文本库,为将来的客户服务和产品开发提供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网上的信息可谓浩如烟海,不要一不小心陷入“知识管理”或“档案管理”的陷阱,忙于资料检索、知识挖掘,忙于资料整理、分类保存,结果就像“只买书、不读书”一样,忘记了“初心”——应该不断学习,而不是不断“囤积”。

打造你的智囊团

如果身边有个“智囊团”帮你出谋划策,是不是更容易事半功倍,化险为夷?然而,初入律师职场的新人何以建立“智囊团”?事实上,“打造你的智囊团”并不是要你去组建或雇用一个团队,而是说,你要有一个“寻求帮助”的意识,并且能找到可提供帮助的人。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就曾这么说:“重要的不在于你是谁生的,而在于你跟谁交朋友。”“智囊团”的思路,能让你时刻保持敏感:我需要怎样的帮助?谁可以帮到我?我如何结交到这些朋友或老师?当然,这需要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哪些人可以成为你的“智囊团”?你的老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学长、学弟、资深律师、业界专家、公司法务,甚至法官朋友等,都可以成为你的“智囊团”。当你有需要的话,可以找他们咨询或求助。当然,这种需求必须是合理、合规的,比如,你查了半天也没有弄明白某个法院的管辖范围,你可以向认识的法官一般性地咨询该院的管辖范围,然后评估客户的案子是否可以到该院立案,但你不能去向法官求助:“我这个案子,怎么才能立到你们法院?”

延伸阅读:

1.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每年4月发布。

2.肖微:《律师职业漫谈》,载《律师之道:新律师的必修课》(第二版),第1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华滨:《跨越:律师执业思维·方法·规划》,第一篇第一章,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4.[美]斯蒂凡·克里格,理查德·诺伊曼:《律师执业基本技能:会见、咨询服务、谈判、有说服力的事实分析》(第二版),第2章,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卢刚,施效梅:《致律师助理的信》,长江律所联盟,2017-04-28。

6.冯清清:《新律师进阶之路:非诉业务的思维与方法》,第1~3章,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


(1)林广海:《2019年全国法院共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20 808件》,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公众号),2020年1月11日。

(2)Jeff Montgomery:“IdenixWins$2.5B VerdictIn Gilead HepCDrug Patent Fight”,Law360:http://www.law360.com/ip/articles/873098/breaking-idenix-wins-2-5b-verdict-in-gilead-hep-c-drug-patent-fight?nl_pk=7602ee70-a639-490f-81f5-3b6bcbbd4968&utm_source=newslett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ip(2017年4月最后访问)。

(3)公为良:《中美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对比》,来源:IPRDAILY(公众号),2016年12月24日。

(4)张维:《97%专利侵权案判决采取法定赔偿平均赔偿额只有8万元》,《法制日报》,2013-04-16。

(5)刘强,沈立华,马德帅:《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实证研究》,南湖论坛会议论文,2015年4月。

(6)除武汉和成都官方称呼为知识产权审判庭外,其他18家均为知识产权法庭。专门知识产权法庭是地方中级人民法院的内设机构,不是独立的法院。

(7)目前,深圳、天津、兰州知识产权法庭严格上不存在跨区域管辖,只管辖本市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案件。

(8)比如,北京和广州互联网法院的管辖范围就包括:(1)在互联网上首次发表作品的著作权或邻接权权属纠纷;(2)在互联网上侵害在线发表或传播作品的著作权或邻接权而产生的纠纷;(3)互联网域名权属、侵权及合同纠纷等。

(9)陈筱玲,萧添益,简明德等:《科技导向企业的智慧资本制度》,2002年培训科技背景跨领域高级人才计划海外培训成果发表会论文,http://iip.nccu.edu.tw/mmot/upload/file/5paper.pdf.

(10)华滨:《跨越:律师执业思维·方法·规划》,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3~36页。

(11)[美]斯蒂凡·克里格,理查德·诺伊曼:《律师执业基本技能:会见、咨询服务、谈判、有说服力的事实分析》(第二版),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2)“贵公司不是在广告上说这种轮胎可用于警车吗?”这是说服式问题。“广告上对在警车上使用这种轮胎是怎么说的?”这是询问式问题。

(13)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之道:新律师的必修课》(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28页。

(14)卢刚,施效梅:《致律师助理的信》,长江律所联盟,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