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精神:物质、信息与人工智能自组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第二次物理革命:能量与物质的量子作用

19世纪是科学革命爆发的世纪,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几乎穷尽地研究了日常经验所能感知到的所有自然现象。人类生理直接感觉到的宇宙、物体、电、磁、光、热、水、空气等物质与世界的奥秘都已经被发现,科学似乎已经到了发现的尽头。

无意之中,科学家们又找到了科学发现的新办法,即“拷问”大自然。经典物理学的方法论主要是在常规能量条件下观测自然,而现代物理学则是用极端能量拷问自然,到当代则是运用能量和信息合成自然。在能量和粒子加速器的帮助下,物理学进入量子力学时代,人类对物质和能量有了全新的认识。

2.4.1 能量即物质:狭义相对论

由于牛顿力学的成功,在18、19世纪,人类一边发现新的物理现象,一边在力学框架下将这些现象进行统一。借助“能量”的概念,热学、电学、力学等几乎一切物理现象都可以在力学自然观的范畴内,采用统一的概念给予解释。在解释菲涅尔提出的光的波动说时,如果假定光是依靠力学以太的振动实现传播的,那么光学也能被纳入力学体系中。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力学以太”究竟是什么?如何找到他?

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和爱德华·莫雷在克里夫兰进行了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其目的是通过测量地球在以太中的速度,证明力学以太的存在。但实现的结论却令人震惊:光速与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速度无关。为此,1904年,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变换公式,通过地球相对以太运动的相对速度变化来解释实验结果:在以太中运动的物体,纵向线度发生收缩(平行运动方向),其收缩的比例恰好符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同时物体运动方向的时间也变慢。因此,物体运动方向光速保持不变。

对于光速不变假设,爱因斯坦看出了问题,即:如果假设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影响的,符合洛伦兹变换下的等效性,则整个系统将变得十分简洁,且不再需要力学以太的存在。换句话说,可以认为力学以太是绝对的,因而是无须考虑的对象。由此,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进而,根据洛伦兹变化,爱因斯坦得出伟大而简单的质能方程式:

E=mc2

式中,E——完全释放出来的能量;m——质量;c——光速。

物质即能量——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将近代物理学带进了现代物理学,并与量子理论、广义相对论一起,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础。

2.4.2 基础物质:原子内部结构

在寻找力学以太的同时,对物质的发现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1887年,赫兹发现光电效应。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维恩发现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塞曼发现光谱线分裂。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并测量了电荷的质量。新发现层出不穷,并且无法用已有理论预测或解释。科学家们激动异常,寻找“藏宝图”的大赛全面拉开帷幕。

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讲,电子的发现意味着原子是可分的,进而将科学探索引导到对原子的解剖上。这条路线的探索者主要来自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卢瑟福团队主导了后续的研究发现。原子结构的发现,使物理学进入微观时代。

光电效应和黑体辐射的研究则由德国团队进行。维恩在德国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工作由普朗克带队继续。1900年,普朗克改进维恩辐射定律,提出了普朗克辐射定律,并推导出黑体辐射公式,提出了著名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和普朗克常数,德国科学家开启了量子力学时代。

放射性的研究工作以法国人为主力。继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后,在法国工作的居里夫人于1898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钚和镭。但法国人的精力似乎更愿意放在改造社会而不是“解剖”自然上,尽管有当时最伟大的数理学家庞加莱,但法国科学界已经陷入技术官僚一手遮天的状态,以至于在长达数十年里法国都没有在物理学上开花结果,这也解释了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溃不成军的原因。

物理学的后起之秀是美国人,以芝加哥大学的密立根为代表,美国人从实验和设备入手,通过信奉布里奇曼提倡的操作主义,逐步迈入物理学殿堂,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据领导地位。

继电子被发现后,1898年,卢瑟福实验室又发现了α射线和β射线。1909年,卢瑟福实验室在利用α射线研究不同元素的散射现象时,发现居然有约八千分之一的α粒子被反射(散射)回来,由此推断原子内部是“空”的,原子的中央有一个实核。1919年,该实验室发现了质子,随后是长达十余年的原子核结构探索之旅。1932年,该实验室的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原子的微观结构被清晰揭示。

2.4.3 量子理论:从量子力学到量子电动力学

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是如何运行的呢?首先要解释几个发现:原子为什么能发光?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机制是什么?电子在原子内部如何分布?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又称行星模型,但该模型存在不稳定的缺陷,以及无法预言连续光谱,所以无法成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实验室工作期间,受价电子跃迁产生辐射的启发,提出了量子化定态跃迁原子模型——波尔模型:原子中心是原子核,核外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行,轨道之间具有特定的量子化能级。该理论的计算结果和氢光谱的测量数据非常吻合,但无法预测其他任何元素的光谱。因此,波尔模型因指明方向而具有极大价值,但还只是一个初级模型,需要进一步探索。

1925年,泡利提出电子自旋的概念和泡利不相容原理,以解释反常塞曼效应。1926年,薛定谔建立了基于波动的原子模型,电子轨道是一团波动的云。目前,现代原子的量子模型将电子轨道视为一种在特定区域出现的概率云,这个概率理论上能够计算出来。但在计算原子结构的更多精确细节时,需要高强度的计算和反复校正。换句话说,量子理论和实际预测还有很大距离,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在能量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尝试建立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这些规律必须能够解释几个关键实验的发现:热物体的辐射,由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设解决;光电效应,由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解决,并由密立根1916年的实验证实;康普顿效应则进一步证明光子不仅具有动能,还具有动量。这些实验发现及假设建立的过程,揭示出光(电磁波)不仅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德布罗意1923年推理出,所有的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光和实物粒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相互关系(波粒二象性)则在1927年被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界定。该原理告诉我们能够观测到的粒子位置的精确度极限,为后来直接“看到”原子等基本粒子提供了边界。

至此,在一群年轻小伙子们的勇敢猜想、实验验证和数学建构下,量子力学以薛定谔波动方程为标志得以建立。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6篇论文,开启了三个领域:(1)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解释布朗运动,推动了随机涨落理论的研究;(2)对光电效应的能量子解释,开启了量子革命;(3)提出狭义相对论,解决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问题,通过光速不变原理和运动的相对性,将时间和空间统一起来,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式。由于任何物质的运动传输都需要时间,这样,人类就需要继续对经典物理学进行改造。

牛顿力学的相对论的改造已被爱因斯坦完成。但在经典电磁学中,电磁场是连续的,而非量子化的,所以,这就是未来改造的方向。

1. 量子场论的建立

1926年起,狄拉克首先将电磁场量子化,接着建立了电子的相对论性运动方程,这个方程被称为狄拉克方程。狄拉克方程能够推导出电子的自旋及电子磁矩的存在。狄拉克定义了“真空”的物理意义,将之解释为被所有负能态填满的能量最低态,如果一个状态没有被填满,则出现“空穴”,即正能粒子。狄拉克的真空理论认为存在着正、负电子的产生和湮没。1928年,约丹将真空理论推广到任意的物质粒子:每一种粒子都对应一种场,真空则是能量最低的态,所有的物质都像光子或正负电子一样产生和湮没。这样,量子场论作为学科就建立了,并被作为粒子物理学的基础,广泛应用在统计物理、核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各种物理学的新分支上。

2. 量子电动力学

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是对电磁场量子化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场论的分支,专门研究量子化的电磁场,以及其中带电粒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狄拉克方程是第一个基础,海森堡和泡利等将其进一步细化。当电磁场及其中的带电粒子都被相对论化和量子化处理后,量子电动力学也就建立在新的物理学基础上了。

每一个物理学理论都随着实验发现的新现象被不断修正。1947年,物理学家们发现,兰姆位移和电子磁矩的两项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是由于高动量的光子的计算模型有问题,因此启动了重正化工作,即把那些引起误差的因素挑选出来,进行单独处理。最后,朝永振一郎、施温格和费曼三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提出了重正化方法,处理后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惊人地匹配,从而解决了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瓶颈。费曼在此过程中发明的费曼积分、费曼图,成为量子场论的基本研究工具。

至此,20世纪初出现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各自成功后,联起手来,顺其自然地对经典物理学进行了改造,被改造后的物理学因此站在更新的基石上。作为科学革命的果实,量子场论成为新物理学统一的基础。这场科学革命的时间持续了约50年,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成果。

(1)时空相对性。时空相对性去除了物理作用的超距作用,即一切作用都需要时间传递,无论光还是电,引力还是其他力。并且,这种作用需要“场”作为媒介,而不是粒子本身的力。

(2)粒子的相互作用。粒子的相互作用模式很有趣,每个粒子在原地晃来晃去,就像弹簧一样,在压缩和伸展变化中振荡,自身的动能和势能相互切换,振幅和相位发生着变化,但又保持能量的最低态。相邻粒子也同样地振荡着,它们之间要是挨得太近,就会相互排斥,要是太远就会相互拉近,就像手拉手的弹簧一样。振荡本身就会产生能量(场),所以让真空充满了能量,只不过是最低态的。一旦外部力量大了,粒子就会挣脱相邻小伙伴的手,跑了出去,并留下空穴。

(3)多样的振荡伙伴关系。例如,两个电子之间的自旋关系,电子和质子的正负电吸引关系,同一种粒子的正负场关系。每一种关系都以相同的偶极模式作用,偶极模式形成了各种微观作用的基础,例如,辐射性、导电性、磁性、化学键等。相邻粒子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物理特性,这就是化合物的特点,也是半导体的特点。同时,温度对于振荡的幅度和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元素、分子、化合物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物理属性,从导电性到磁性,从结合力到物态,从共振频率到辐射频率,等等。因此,应用这些原理可以理解和构造无限丰富的物质世界。

从方法论上看,人类拷问自然的方式大获成功。人类生理经验的潜力在19世纪就到达极限了,为了新的发现,人类需要发明拷问自然的各种观测工具,例如,各种粒子加速器、气泡室、云室、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等。这些拷问技术也成为改造自然的工具来源,催生出生活中的家电、医疗设备、照明装置、武器等。

在研发新观测工具的过程中,数学的力量令人惊叹。普朗克常数、质能公式、波尔理论、薛定谔方程、量子电动力学等,都能精确描述极其复杂的物理现象,与实验数据的精确匹配度达到10-24左右。但并不是有了数学公式,人类就能获得一切解,数学公式只是一个开端,任何的实际应用都是数学公式的数值解。这样,现实对计算机模拟的需求越来越大,进而引发了量子计算的需求。

科学的进步是无止境的,大自然的规律不断地被重新认识,成了寻找新定律的可靠线索。1918年,艾米·诺特提出诺特定理,该定理说明宇宙中对称与守恒是一一对应的,每发现一个守恒定律,就可以找到一个对称与之对应,反之亦然。任何物理理论均存在守恒,从而将理论物理从纯经验性提升到演绎性,即可以利用数学特性寻找新的物理定理,但基础仍然是最小作用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