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成绩优异很关键,但更要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成长
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寄予厚望,这可以理解,好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如果他没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灵,那么考再高的分都无用。对孩子的未来来说,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有个小女孩在校园里捡到一只手表,便藏在书包里准备带回家。结果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问她哪来的表,女孩狡辩道:“我妈告诉我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班主任听后就随着她去找家长。
来到女孩家里,班主任说:“孩子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要非常注意,我们要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您女儿今天捡了一块手表却说是自己的,这事不能不重视。”
班主任说完,等着孩子的父母表态,女孩爸爸象征性地警告孩子:“你给我听老师话,把手表还给老师。”随后老师又跟家长谈了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一谈就谈到了孩子最近课堂表现不太好,成绩有所下滑。没想到爸爸勃然大怒:“小孩捡东西不还不算问题,学习不好可就是大问题了,我一定要好好教训孩子,老师,您一定要给我看紧她!”
班主任很惊讶,没想到家长居然这么重视成绩问题,而毫不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问题,连忙跟两个人谈起了心,告诉他们:“学习是很重要,但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更重要……”最后夫妇俩接受了班主任的观点,表示以后一定更加重视孩子的全面培养,班主任才放心地离开了。
现在很多家长把对孩子的关注点放在学习上,认为只有成绩好才能考入一个好学校,将来才能有一个好工作,好前程。教育孩子并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荣光,或者单纯享受成功带来的瞬间喜悦。因为成功只是刹那的灿烂,而心灵的成长却需要千锤百炼。
没有人希望马加爵、药家鑫之类的案件再度发生,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患上恐惧症、儿童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有教育专家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塑造孩子的心灵品质。如果把心灵品质塑造好了,孩子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才。”所以,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有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智慧,有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在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父母们在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压力下,也会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是在学业方面。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更多实践告诉我们,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灵成长。
1976年7月28日,那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唐山大地震,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
当时,赶到唐山的北京医疗队的工作人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宽阔的操场和马路两侧有许多青壮年的尸体,但他们并没有受重伤,或者只是轻微的擦伤,但是面目狰狞。心理学家说,他们的死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突如其来的地震吓死了。
而也有一些人,却在地震的废墟中坚持了八天、九天、十多天,最长的生存了十四天,直到被成功救出。
同样在大的灾难面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有人说,心理素质决定一个人的一切。要想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从小就应帮助其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心灵,让他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个孩子的成长,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成长,二是心理的成长。就像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一样,孩子的心灵也需要摄入各种营养元素。
首先,肯定是孩子心灵成长的“蛋白质”,做父母的要看见孩子每一个细微的进步,给他们赞美和认可。尤其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潜质,常给孩子肯定的表达,等于给孩子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其次,自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水分”。什么都限制,什么权力都不给孩子,不仅限制了孩子的行为,也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给孩子一点儿自由空间,比如时间安排的自由、零花钱的自由、阅读的自由、选择兴趣爱好的自由,不仅能培养他的时间观念,更有助于激发他做事的积极主动性,还能让他从小就懂得为自己负责。
再次,化解负面情绪,教孩子学会心理自助是孩子心灵的“阳光”。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挫折,教孩子学会在不伤害别人和自己的前提下,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千万别让孩子流着泪过夜,别让负面情绪长期在孩子内心淤积。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受挫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孩子只有学会应对挫折,才能支撑起自己未来的那一片天空。
最后,快乐的能力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氧气”。这里说的“快乐”可不是给他买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具那么简单。真正的快乐可以滋养心灵,让他对周围变化繁杂的世界有足够的抵御能力。拥有快乐能力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开朗乐观,有自制力,而且非常自信。培养孩子发现快乐、享受快乐、传播快乐的能力,对孩子心灵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
孩子心灵成长所需的营养,看你到底给了没有,还欠多少,如果欠的太多,从今天开始逐一补充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