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萨伊定律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曾提出“供给会创造其本身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这样的说法,因而留名至今,经济学更以“萨伊定律(Say's Law)”称之。
特殊的市场背景
萨伊定律主要描述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者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提供商品来赚钱,而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里,只怕没生产,不愁没销路。由于供给长期不足,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以为市场的运作本来就是如此,因此以“供给会创造其本身的需求”来总结市场供需情形,形成一种定律。
若市场存在长期超额需求,需求量大于对应的供给量,商品价格自然不低,促使供给者有很大的意愿多生产。然而,16世纪、17世纪世界的现实状况是,生产技术不够好,运输及产销也问题重重,所以无法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萨伊定律彰显的正是这种超额需求长期存在的情况。
然而,社会是否真如萨伊所说,一直存在超额需求呢?历史证明,并非如此。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生产技术上已大幅突破,生产的自动化随着蒸汽机的发明更是犹如点、线、面般快速地散布开来。事情更演变到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经济大萧条,当时的工厂里,存货堆积如山,造成许多企业周转失灵,宣告倒闭。除此之外,它也直接造成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甚至无家可归。这种经济严重失衡的现象,实已严正地宣告萨伊定律的破产。此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理论的出现就如同经济学的救世主般,成为艰难时代下的新显学。
随时代更迭的经济显学
凯恩斯理论主要是探讨,当国内经济发生需求上的严重不足而出现产能超额供给、人力也超额供给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当如何为之,才能有效提升需求,反转经济。其中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政府以赤字预算发动公共建设,从而带动需求,以期重建经济动能。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萨伊定律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在现代经济学教科书中,对萨伊定律的探讨通常只是次要论述,其重要性已退居近乎附注的地位。
时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又开始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科技化的产品纷纷涌入市场,厂商所需面对的挑战与日俱增。此时,厂商最常面对的挑战在于,它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够新、够炫,而能在众多的产品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如何维持消费者长期的忠诚度也是一大考验。为此,上述传统的超额供给概念再度浮现,然而,现实情况已有所不同。
就高科技发展而言,最常被提及的例子就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由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的创办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1929— )所提出。摩尔在1965年的电子学期刊中提出,日后在相同的价格下,集成电路(IC)的晶体管数量和电阻数量,将以每两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长。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更让人吃惊的是,事实证明,集成电路的技术进步速度远超于此,因此摩尔不得不在1975年修正他的定律为每18个月增加一倍。直到21世纪初期,摩尔定律仍有一定的准确性。
不论摩尔定律未来是否仍能成立,一个更值得重视的经济现象是,高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那么古老的萨伊定律所说的“供给会创造其本身的需求”是否依然成立?是否仍能适用?
萨伊定律的重生
科技发展的精要,其实就是上述“推陈出新”这四个字。所谓“推陈”是指新科技的发展会让许多老旧科技变得过时,没有吸引力。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消费者换手机,不是因为手机坏了,多半是因为原手机的功能不足,不能下载新软件,或是反应速度不够快,不能支持新的、大量的数据传输与下载。另外,屏幕不够大,不能用手指滑动操作,也可能是换手机的重要原因。
图5.1 萨伊定律
因此,高科技的世界或许更贴近“出新推陈”,而不是“推陈出新”;高科技以更新的、更好的、更炫的产品淘汰旧产品。这种情形与奥地利学派大师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所强调的“破坏性创新(destructive innovation)”概念是一致的。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自我毁灭,或是自我否定。不过,这个自我毁灭与否定的过程具备正向进步的实质意义,因此熊彼德以“破坏性创新”一词概述。与这个概念相通的另一个中文说法是“大破大立”,两者间也有其相似之处。
科技业不时推出新产品,其实就是不断提供更好、更方便的产品,或是新的解决方案,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受吸引而购买后,又会引发新一轮的需求,如此一轮接着一轮,不断出新以推陈。以此观之,古老的萨伊定律在21世纪竟也搭上高科技列车,一翻身而成为新的显学了。
若以正统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来说,高科技产品不断出新推陈,代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后,会激发新一轮消费热潮(君不见苹果公司新型手机上市时,都会引发消费者漏夜排队的盛况),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受到新产品广告及宣传的刺激,也开始向外、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均衡的交易数量跟着增加(如图5.1所示)。就这样,萨伊定律以最优美的姿态,重新登上经济学的舞台。
供给与需求的微妙因果
其实,“供给”这个名词本身有许多含义。从静态的观念来看,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在市场上卖久了也会不灵光。相对地,产品的质量、服务与功能若能不断提升,再搭配高明的包装与营销,并创造消费者死忠的热诚时,“供给”一词则具备了动态,变得灵动起来。
此外,萨伊定律“供给会创造其本身的需求”里的“创造”,需要供给者在研发、技术、创新乃至营销等各方面投注大量努力,才能实现“创造”的动能与效果。若我们认为市场会自动创造需求,那可能太过一厢情愿了!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在他的传记中谈到,每次新产品发布会之前,他如何花大量的时间做彩排及预演。我们可由此清楚地了解,优质产品的供给仍然不一定是“创造”需求的保证。优质产品不仅要能让消费者期待,让消费者惊艳,让消费者有很大的消费者剩余的感受,还要让消费者感动,这也都是“创新”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