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将哲学变成工具的方法
哲学分为从幸福得到灵感的感情哲学、从知识得到灵感的理论哲学、从行动得到灵感的实践哲学。
——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向非主修哲学的人解释过这种实用的哲学分类。根据他的分类法,可将哲学划分为“感情哲学”“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三大类。罗素说的这三种哲学各自代表什么呢?
“感情哲学”是回答“人生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或“人生要如何才能得到幸福?”这些问题,是关于幸福的哲学。“理论哲学”正如字义所述,是重视知识,具备一套自己的体系,是一种关于理论的哲学。凡是具有伟大体系的哲学大多都属于这类。“实践哲学”则认为将知识用于实践生活非常重要,是重视行动的哲学。也就是说,对实践哲学而言,知识只是用于帮助实践成功的工具之一。
我想问问各位,我们当前所需的是哪种哲学呢?依据罗素的分类法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感情哲学和实践哲学。若说理论哲学深入于“知识”,那感情哲学和实践哲学就与“生活”息息相关。
对目前的我们来说,重点不在于“知识”,而是“生活”,所以该将目光放在感情哲学和实践哲学上。我们必须询问自己“何谓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感情哲学),以及“要采取什么行动才能得到幸福?”(实践哲学)。我想在此稍改一下罗素的哲学分类法,将理论哲学称为“知识哲学”,感情哲学和实践哲学则称为“生活哲学”。
从现在开始,各位将会了解到一些“生活哲学”,也会接触到属于“知识哲学”一环的众多哲学家和哲学概念。但你们不需在意理论,只要思考这些“知识”可以给我们伤痕累累的“人生”带来什么帮助,专注于“生活哲学”即可。
将“知识”与“生活”联结,还有将哲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这两种态度贯穿了全书。只要加以掌握,哲学就能成为生活中最可靠的工具。“如何将哲学落实于生活中”,正是我向往的哲学,我想将它传授给各位,希望你们能借此回顾自己受伤的人生,治愈那些伤口。同时也盼望你们能学会如何在冷漠的世道中保护自己,尽可能减少那些无法避免的伤痛。
说得更贪心一点,希望各位能借由本书了解哲学的用途——可以改变人生的“生活技巧”。希望我传授的“生活哲学”能成为你们的“生活技巧”,也真心盼望这封瓶中信能让你们活出比昨天更健康、愉悦和自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