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专业角色的形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决定了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卢乃桂,操太圣,2009)。围绕教师专业性的系列议题,如教师专业角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等,均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焦点。其中,教师领导、教师学习分别回应了“赋权”“增能”等与教师专业性有关的核心议题,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广泛运用的政策工具(参见Darling-Hammond et al., 2009; Katzenmeyer & Moller, 2001; Muijs & Harris, 2006; Crowther & Olsen, 1997)。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在其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教师领导、教师学习的不同实践模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性。我国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既体现了上述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动向,也遭遇了类似的改革难题。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角色要求,其核心诉求乃寄望于教师表现出足够的专业性,以引领课程变革、促进学生发展;另一方面,改革诉诸于“骨干教师引领的教师学习”手段,促进教师专业角色转型,然而在实践层面改革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东西方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难题,要求重新审视教师领导、教师学习实践以及两者的关系、反思两者释放教师专业潜能的机制与效果。
基于上述背景,本书以“教师领导与教师学习的互动关系”作为核心研究问题,以北京市两所小学为例,探讨两所学校中教师领导和教师学习在学校、教研组、个人等层面的实践与互动过程。通过这一研究,本书试图揭示我国新课程改革情境中,以教师学习和教师领导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性之两大路径的关系机制及效果。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分“问题陈述”“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方法”三部分,首先,以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背景,讨论了我国教育改革对教师领导、教师学习的理解,以及对两者关系的期待。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所倚重的“骨干教师引领的教师学习”政策实践,剖析了这一特定组合模式在提升教师专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围绕本书的两个核心概念“教师领导”“教师学习”以及两者的关系,梳理和评析了相关领域研究的进展。最后,就研究问题的设定、概念框架的阐释、研究方法的取舍、研究过程的实施、研究的可靠性和伦理考量进行了讨论。第二、三、四章是研究发现部分。笔者从学校、教研组、个人三个层面描述了个案学校中教师学习、教师领导的实践形态,以及两者共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一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为后面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证证据。第五章基于实证研究部分进行理论分析。就教师学习、教师领导在个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形态与性质进行了理论探讨,运用活动理论对两者的性质和互动关系进行概念化,进而凸显旨在释放教师专业能量的教师领导和教师学习的互动特点。第六章对全书进行总结,在概述研究发现的基础上阐明研究结论、实践启示,以及未来可做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曾艳
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