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与鉴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
当今社会是审美的社会,人们强烈地向往美、追求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美的特征。只有懂得欣赏美、发现美、鉴别美并创造美,才能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感的特征
1.韵律美感
在以弹唱、舞蹈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注意掌握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本功;要准确掌握词曲内容,进入词曲意境;要注意语言和音乐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达到心灵的美化,情感的深化。
比如,“笛音”系列流动着一种弦外有声、音韵悠扬的韵律美感,更多“格调”系列营造一种简洁优雅又不失细节讲究的韵律感。再比如,《三字经》之所以流传不衰,其中原因之一是具有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感。
2.淳朴自然美感
人类有返璞归真的思潮,淳朴自然实乃美的极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传承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保留着先人们的原始痕迹,由于人们的怀旧心理,特别愿意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淳朴自然美感。比如,原木艺术是以原木为载体,由保留着表皮的自然植物制作而成,因而既淳朴自然又具有现代美感,表现出一种中国原始文化的神秘、淳朴和粗犷的美学情趣,气势磅礴,有的粗犷神秘,有的隽永深邃,有的极富想象,具有非常质朴的艺术魅力。
3.声音美
听觉和视觉一样是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声音悦于耳与形象色彩悦于目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故常云“悦人耳目”。而且在人生的历程中,最后失去功能的是听觉。欣赏优美的乐器演奏和歌唱,音色、音强特别是节奏很容易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柔美的声音、徐缓的节奏使人松弛、沉静,有助于思考;激越的声音、跳跃的节奏令人欢快激动,受到鼓舞。
4.动态美
某些绘画和雕塑品及中国建筑中的飞檐等都给人以动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打破了平衡的规律。人有一种追求动态的倾向,如服饰上的不对称等,艺术作品中更是经常利用这种审美特性来表现“动象”。动态美使人活泼、有朝气,激励人进取。
5.直觉美
人们要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就必须让自己的感官与审美对象直接接触而不能依靠他人的抽象概括或简介说明。同时,人们在感受审美对象时往往不需借助理性的思考和逻辑推理就能在瞬间对美丑做出判断。例如,人们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那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但这没有通过思考便获得了美感。这就是美感的直觉性。
6.意境美
意境美是生活、景物与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成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清代王国维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人间词话删稿》十三)他把意境看作是艺术美的本质,认为艺术如果达到情景交融,自然也就产生了神韵,体现了气质。“意”犹如一首诗;“境”犹如一幅画。
在意境美的形成中,“境”是基础,不仅指直接唤起情感的某种具体的景色,而且指与这些景物相联系的整个生活。“意”(情感)正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因此“境”是基础。因为脱离了“境”,实际上就是脱离了生活中的形象,那么“情”与“意”就无从寄托、产生。因为在意境中情是“景中情”,情消融在形象中。“境”虽然是形成意境的基础,但在意境美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情”和“意”。因为“情”和“意”虽然从“境”中产生,但此“境”(景)并不是生活中自然形态的“境”,而是“情中境”。既是唤起人们特定情感的“境”,也是在这种特定感情支配下经过提炼取舍所创造的“境”。这种“境”区别于生活中自然形象的“境”,它只需抓住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自然特征,而无需罗列细节。在意境美中,艺术家的“情”和“意”对自然特征的选择、提炼起着潜在的指导作用。
意境之所以能引起强烈的美感是因为:一是意境美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的精髓,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只有艺术家在自然形象中抓住那种富有“情”“意”的特征,才能引起人的美感。二是意境美中包含着艺术家的情感。有人说,“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这是有道理的。李方膺有两句诗说,“疏枝横斜千万朵,会心只有两三枝”。这会心的“两三枝”就是以“情”写“景”的结果。这“两三枝”是最能表达艺术家情感的“两三枝”。意境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三是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意境是一种创造。“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就体现了运用语言的技巧,“闹”字既反映了大自然从寒冬中苏醒,一切都活跃起来的春天特有的景色,又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喜悦。四是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则期多,字唯求少”是说以最少的言辞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含蓄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绘画、书法或者雕塑甚至音乐、文学都脱离不开意境。意境主要体现在诗情画意、以形写神、托物言志与寓教于乐四个方面。
7.愉悦美
审美主体在审美对象的作用下产生愉快、喜悦之情,一首歌、一幅画、一个舞蹈动作都能给人带来愉悦之情。这种美感带有社会性、精神性,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8.崇高美
崇高是由于数量和力量的巨大,能激起人们惊讶、赞叹,能催人奋进、令人振奋的不平凡的事物或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或气质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崇高,在内容上表现为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道德价值,在艺术上表现为奔放、雄浑和气势磅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人们生活的美化。人们在工作与闲暇之余,通过传承与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起到充实生活、提高生活品位的作用。例如,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而泡茶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沏泡者的仪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表演艺术。茶艺馆的从业人员就是在自觉地从事一项普及茶文化知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再如,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以作为饰物,又可以美化生活。
(三)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
1.欣赏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美,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欣赏美。
2.发现美
美感在实践中形成,也在实践中不断被发现。例如,根雕艺术家用审美的眼光发现了树木身上的美,把它们雕刻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钟子期用审美的耳朵听出了俞伯牙演奏的乐曲中的美,两个人成了“高山流水”的知音。
3.鉴别美
审美观是人们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基本观点和看法。美的事物需要人去感知,人们审美的关键在于培养鉴赏美的能力。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是美的,只有加以鉴别才能分出美与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
4.创造美
审美创造是更深入、更高级的审美活动,是具有较高审美修养的体现。音乐、舞蹈、美术、文学、书法、戏剧、曲艺等艺术活动,都是具体的创造美的活动。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提高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赏要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的基本原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赏要求
为了充分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与旅游效果,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前的准备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之前,必须对鉴赏对象、环境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济条件、健康状况和时间来选择旅游景点、路线及方式,从而保证鉴赏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只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赏对象有一定的了解,才有可能把握重点、有目的地进行鉴赏,在鉴赏中深化自己的认识,获得最佳效果,以免走过场,留下遗憾。
2.选择好鉴赏位置
不同的鉴赏位置,因距离、角度俯仰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一般全景需远看,近则观其局部。
3.抓住人物、景物和物品的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其美的表现也各不相同。面对这些不同的美学对象,只有善于抓住人物、景物和物品的特色,才能得到鉴赏要领。
4.具备鉴赏能力、水平和条件
要求鉴赏者具备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知识,具有基本的识别能力,并创造技术及设施、设备条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鉴赏。
(二)鉴赏分类
(1)按鉴赏者的状态分类,有静态鉴赏与动态鉴赏 静态鉴赏是指鉴赏者停步或坐着鉴赏,如石窟的壁画、表演节目等,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宜鉴赏者或坐或立在一定位置上加以静态鉴赏。动态鉴赏是指鉴赏者在行进中进行鉴赏,根据需要有时进行慢速鉴赏,有时进行快速鉴赏。
(2)按功能分类,有技术鉴赏、艺术鉴赏和思想鉴赏 技术鉴赏主要是对传统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使用的道具等的技术制作、技术养护的鉴赏。艺术鉴赏是指运用丰富的艺术品鉴赏知识,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本身的价值,鉴别真伪,鉴定艺术风格,洞察艺术品的升值潜力。思想鉴赏是指鉴定鉴赏对象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品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指出局限性。
(3)按造型规律分类,有观念造型鉴赏和物体造型鉴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为无形,但常依附于物而存在,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绢、布、纸、木板等,雕塑、工艺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用多种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种类。旧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是物体造型,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形成了观念造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型艺术多为观念造型,追求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型艺术发展史上这两种类型并存,以观念造型为主,各自发展又相互融合,因此有观念造型鉴赏和物体造型鉴赏之分。
(4)按鉴赏对象的时空分,有横向鉴赏和纵向鉴赏 横向鉴赏是指在空间上与同类相比较而显现的特色。纵向鉴赏是指鉴赏对象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状况和特色形成的渐进过程。
(三)鉴赏的基本内容
①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②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③ 赏析艺术技巧和表达技巧,包括艺术表现手法和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等表现技巧。
④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⑤ 鉴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附的物质材料状况。
(四)鉴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1.原真性鉴赏方法
原真性即原汁原味。《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重点突出遗产的“原真性标准”,即原真性是遗产保护、发展的前提。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创造性和原真性。地方原生态文化可能因过度迎合市场需求而逐渐成为一种模式化的、纯商业表演性质的娱乐产品,逐渐失去了原真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所谓原真性美,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所产生的审美愉悦,相对于其他文化的舶来品,它更强调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与心理意识的共识,是某一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审美元素。例如,民族的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是民族精神内涵的外在呈现方式,“它包含着世界语言的普遍具备的语义美、音韵美、结构美、动态美等共同美的基本品质”,同时也“通过特定的语义、语音和语法构造的结合显示民族美的神韵”,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就是蕴含在该民族文化体系内的原真性的美。原真性作品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它的“韵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人类的记忆。保护就要保留住个性,所有的复原都不是原真性的,都是接近。与其给出的不是原真性的历史,还不如让大家去想象,给大家留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2.形象鉴赏方法
通常的分析角度有分析形象的色彩、动静、指向、强度、虚实、造型等,形象的状况传递着人类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色彩中,暖色一般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等,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鉴赏时要特别注意。
3.语言鉴赏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语言和动作进行传承,因而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语言多样性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各民族千百年来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实现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护好语言。
口头文学是民众的语言艺术,它通过语言、思想、形象、智慧的表达而使其具有教化作用,即古代文艺理论说的“文以载道”。
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分析时应注意这些特点。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常用的术语要熟记一些,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4.艺术鉴赏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技巧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觉感悟法 这是鉴定中国艺术比较常见的方法。感悟鉴定主要靠经验,靠人的视觉、触摸和听觉等手段,形成一套大致的认知。由于大量看实物,熟能生巧,从而能把握规律,于是看到实物有一种感觉交流,做到判断八九不离十。这就好比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久了,他们走进屋来,你不必回头看就能感觉到是谁来了一样。直觉的经验也是多看多记。
(2)信息比较法 这是指从公认的真品身上留取标准的图片或者局部资料,建立起资料信息库,作为鉴定其他艺术品对照的参数和重要依据。
(3)考证法 考证法古已有之,如版本目录学就是研究古籍鉴定的参考之一。这种实证方法在海外鉴定界运用得比较多、比较好,国内反而有所弱化,直到近几年才又比较重视,使鉴定又前进了一步。
(4)仪器法 艺术品尤其是中国书画、碑帖,总体上还不能靠仪器辨真伪,但不等于说仪器对一切文物、艺术品都没有效果。对有的器物,仪器可以直接断其真伪,而对有的艺术品则可以起到重要的佐证作用。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仪器法的效用会有更大的增强。
(5)意象法 用大脑想象作品,看是否感觉全身陶醉;或者想象美好的场景,看自己是否变得平静,是否有一种韵味感受。
5.物材鉴赏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附的物质材料状况要依靠感观鉴定、比较历史标准鉴定和理化鉴定,以此鉴别真伪,鉴定质量。
6.综合鉴赏方法
综合其优点,克服不足,合理做出评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有些也要创新;既要考虑在当地的作用,也要考虑横向比较而存在的价值;既要考虑当前价值,又要考虑长期价值;既要考虑现实价值,又要考虑潜在价值。要综合评判,才能正确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赏方法
(一)口头传统和表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方法
文字表达固然能超越时空,传承后世,也可成为全球化的工具。但是,口述表达却有身势、表情、语调、场景的“合谋”,生动地传达寓意,包括大量不可言传的直觉和不可推理的意识。口述因社会记忆和身体操演而生动可信。藏人格萨尔、蒙古人江格尔、柯尔克孜人玛纳斯,以特殊的记忆形式进入说唱者的操演,并不断加深、重现、重构或重造地方社会记忆。
口头传统和表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赏方法有以下几种。
1.鉴赏方言的表达效果
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上运用口头语言,必然使其通过方言进行:方言的运用大大加强了民间文学的地方和民族色彩。例如,西北甘、青、宁的“花儿”中,方言词汇特别丰富:“菊花湾里的一湾湾水,风刮是水动弹哩;毛洞洞的眼睛一点点嘴,说话是心动弹哩。”“清风吹着凉死了,大北风吹着冻了,三年没见想坏了,些些乎丢了个命了。”“湾湾水”“毛洞洞”“点点嘴”“些些乎”等连缀词的运用,是西北民族语言的特点。其中,“毛洞洞”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形容姑娘眼睛好看;“点点嘴”是形容姑娘嘴的小巧;“些些乎”是“几乎”“险些”之意。这些西北日常口语进入民间诗歌创作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地域特色。如果记录在书面上,尤其是用书面语记录,就达不到这种艺术效果了。
2.鉴赏民间文学的通俗性、直白化
只有口语化和生活化的语言才便于记忆流传。因此,民间文学作品总是注意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朴素生动,贴近生活。一些鸿篇巨制,如《格萨尔》《玛纳斯》《布洛陀》等,能在缺乏文字工具的条件下,在民间流传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而不散失,是因为其语言是通俗的口头语言,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所明白和喜爱,便于记忆唱颂。
3.鉴赏民间文学的自由度
书面文学总是受到权力的制约,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内容和普通人的作品很难得到出版发行的机会。但在民间口耳相传中却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交流媒介的限制而自由流传。利用口语交流也使得交流者不会担心受到约束和报复,也使得民间文学成为民众生活的活生生的组成部分。
4.鉴赏口述的意蕴和辐射力
在传统表述中,抽象的概念都是用具体的手法表达的。在口头诗中,人们不说某个英雄“生气”了,而要说他“十三颗牙齿咯咯作响,大黑眼睛一眨眨”;不说战斗“激烈”,要说“打到天上,打了星星那么多个回合,打到地下,打了草根那么多个回合”(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再往远说点,据专家说,《蒙古秘史》应当是口述的记录。它有近300个小节(或者叫表述单元)。历史学家们发现,它的叙事法则令我们感到很“不习惯”,如事件的顺序前后颠倒、轻重失衡等,总之就是不合法度。其实,无文字社会的社会记忆运用的是不同的“法度”。我们认为两国之间的征伐当然是头等大事,而秘史的讲述者们显然不这么认为。所以,一些大规模军事行动仅用一句话带过,而一些像是“家常话”的对话反倒是不吝惜篇幅。更有甚者,有些明显是神话传说的荒诞不经的情节倒是让叙事者们津津乐道。这里隐藏着“口头性”与“书面性”之间差异的玄机。
比如,浙江成功申报“梁祝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震动。“梁祝传说”产生于晋朝,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它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专家认为,“梁祝传说”所体现的思想、观念、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梁祝文化”。已故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表示:“梁祝文化占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剧种、曲艺,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这种从歌谣到小说、从电影到戏剧、从曲艺到音乐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在中国民间创作中是很罕见的文化现象。
(二)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方法
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或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其代表性的门类含音乐、舞蹈、杂技、曲艺、戏曲等,而每一类又都有自己的特点及相应的鉴赏方法。
1.鉴赏表演艺术的情感度
表演艺术表现人的情感、情绪的状态及运动过程,表现的情感往往是微妙、复杂而宽泛的。例如,音乐形象是欣赏者心灵建构的高度自由的表象,带有极大的抽象性与不确定性。构成音乐组织的声音不是自然界中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经过选择提炼与加工概括的有组织的乐音,是人类的直接创造物,包括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复调、曲式等,统称为“音乐语言”。音乐家就是利用它们创造出无限丰富而又有感染力的情景氛围,以此传达某种情感的。
2.鉴赏表演艺术的韵律感和朦胧度
表演艺术大多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来表情达意。它是经过艺术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富于鲜明节奏感和韵律感的人体动作。
它来源于对人的各种生活或情感动作及大自然各种运动形态的模拟,但又是对现实生活或情感动作及大自然运动形态的提炼、凝聚与升华。舞蹈以高度虚拟化和程式化的动作来表达情感,舞蹈情感不是直露的、写实性的,而是含蓄性的,具有某种朦胧宽泛的色彩。这使舞蹈艺术境界具有某种空灵感与不确定性,有利于人们在观赏舞蹈时拓展想象的空间,获得较大的审美愉悦感。
3.鉴赏表演艺术的和谐性
观众在表演艺术欣赏中经常追求和谐性。由于观众对曲艺的熟悉程度不同,我们不妨暂把观众分为新观众与老观众两种。当老观众听曲艺时,由于他们熟悉曲艺形式,有的人甚至会唱某些曲种的唱腔,因此他们在听曲艺时就以自己所会的唱腔作为模式,要求演员所唱的唱腔与他们心中已有的这种唱腔相符。尤其是一些传统曲目,这些老观众久而听之,每当演员唱起这些曲目时,他们听到这种唱腔,便会很自然地运用自己已会的旋律去对照,当演员所唱与他们心中的这种旋律走向相重合时,便达到一种“和谐”,满足了其精神上的追求,感到是一种享受,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例如,北方的京韵大鼓、西南的四川扬琴、江南的弹词开篇等许多传统曲目,都有这样一批老观众。他们不需要向台上看一眼,便能领会演员表演水平如何,有时甚至采取闭目养神的方式欣赏台上的“物我合一”的状态。对于那些新观众,虽然不似老观众那样对曲种熟悉,但曲艺的唱腔基本上是在“一曲”的基础上“多变”,不论板腔体或曲牌体,都是基本唱腔的反复运用,当他们听过一两次重复以后,在心中也能形成一定的发展走向,从而掌握一定的音乐规律,当演员所唱的唱腔与他们心中的唱腔走向一致时,也能感到是一种“和谐”,满足了他们的心理要求。当然,他们不似老观众那样,能把唱腔规律掌握得那么准确,所以有时会出现某种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他们对演员的表演比老观众会增加有意注意的心理,而且这种心理还能帮助他们加快对曲种的熟悉。因此,不论是新观众还是老观众,他们在欣赏演唱类的曲种时,心里所追求的都是那种“和谐性的共鸣”,如果演员的表演不能使他们得到这种“共鸣”,就会影响他们继续听下去的心理,使演出失掉观众。
对于一些演说类的曲种,在欣赏时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在相声中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如叙述型、批判型、学唱型、贯口型等。要在连贯性中追求和谐的因素,也就是说观众在接受某一种类型的相声后,他们的思路便随着节目进行,在心里也产生一种内在的发展走向,与演员表演形成一种“和谐”。当欣赏中间突然改变这种走向时就破坏了这种和谐,使他们心里的这种追求失调,进而会影响他们的欣赏兴趣。
4.鉴赏表演艺术的期待性
观众欣赏表演艺术时能够产生“和谐性的共鸣”。在心里有了内在的走向以后,要求演员的说唱按照他们心中的这种规律发展,从而产生一种期待性。
这种期待性也表明观众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演员的表演,而是有积极地与演员相互配合的意识。所以在欣赏时,如果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期待性,便破坏了他们的欣赏情趣。例如,有些鼓曲改革节目,有的声腔脱离特点较远,这种唱腔如果是偶尔出现随后又返回原有唱腔,能继续使老观众得到某种和谐性,一般来说他们尚能认可;但如果这种唱腔段落长了,就破坏了他们所期待的和谐性,便会使他们不满意。更明显的是听相声,观众坐在剧场知道要听相声,便产生了对“笑”的期待性,希望相声演员能不断引起他们发笑,至于对相声内容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通过笑声来得到的。
因此,当演员上台后,即使在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包袱”都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性,使他们听不下去。所以,在相声创作技法中便形成了一段相声要有“开门包袱”“入活包袱”“骨干包袱”与“收底包袱”,而且在这些结构部位的“包袱”中间还要有若干大小“包袱”的搭配,其目的也是为满足观众对“笑”的期待。在内容被确定以后,一段相声的“包袱”多少又是衡量这段相声成败的关键。
在听长篇评书、评话、鼓书、弹词时,每天在结束时要构成“扣子”(评弹称“关子”),也是为激发观众要知道后事如何的期待性,吸引他们明日继续来听,日久天长也形成一定的技法,成为我国说书艺术乃至章回小说的传统风格。
实际上,评书、评话一天的表演,就是逐步引起观众这种期待性的过程,每到说书结束时才有“水到渠成”之妙。在每日所讲的评书中还要不断地形成暗扣、拨口、小关子……其目的也是为增强观众的这种期待性。在这种期待性中蕴藏着观众心理的审美追求,在达到这种追求时也就产生了审美愉悦。短篇评书、评话(包括故事)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听完,一般说书演员上台,几句话就需要构成“扣子”,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实际上,短篇评书、评话的一段节目也就是解开这个“扣子”的过程,在“解扣”过程中展示人物的行动,表达作品的主题。这也是由造成观众期待性到满足他们期待性的过程。这种期待性在曲艺欣赏时是构成艺术魅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不能引起期待性的节目是不会引起观众的欣赏兴趣的。有些节目能使观众久听不厌,也正是这种期待性的表现。
(三)社会风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方法
1.鉴赏社会风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社会风俗绝不仅仅是裸露在生活表层的现象,它沟通着传统与现实、道德与法制、物质和观念,承接着雅文化层次规范化的引导,将其落实到世俗社会。雅文化的真正存在价值和真实生命力在于社会风俗之中。中国社会风俗流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精神,回荡着中国国情“根”的呼唤。因此,中国社会风俗更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它来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则来得更加亲切、直观与准确。
社会风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农业文化的印记 中国社会风俗印记着鲜明的农业文化烙印。“七夕”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男耕女织、一夫一妻一头牛的小农经济模式,由植物饮食结构而形成的植物心态,使中国人清醒冷静、安土重迁。凡此种种,都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和农民质朴的文化心理。
(2)成为专制等级的写照 中国的皇帝不仅是人间的至尊,还凌驾于宗教神灵之上,为宗教排座次,给神灵定名分。衣食住行方面的人生礼俗、消费观念无不反映着专制等级的森严。
(3)呈现宗法社会的氛围 几千年的宗法家族社会使祖先崇拜、家族昌盛成为观念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风俗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对祖先、子女、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阖家团圆的旋律。
(4)反映隆礼、克己、利他的价值趋向 恪守衣食住行、婚丧生老、人际交往等人生礼仪,强调个体品格的完善,赞扬忠厚、信义、气节、孝悌等行为模式,反映了中国人重伦理道德、轻物质功利的价值趋向。
(5)表现“重今生,轻来世;重实际,轻幻想”的入世思想 中国人生礼俗复杂烦琐,但从另一方面又使人感到人生是那么充实、乐观,那么值得留恋。
(6)揭示逢凶化吉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喜好用吉祥、洁净的词语避开凶险、厌恶的事物,民俗物象大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棺材称寿材,停尸房叫太平间,汤饼隐喻长寿,瓜皮帽隐喻六合统一,梨不分着吃,住居“前不栽桑(丧)后不栽柳(溜)”。在命定、被动意识的背后,又透露出脆弱的主动意识。
2.鉴赏社会风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1)社会风俗与发展现代化 现代化的真正启动和长足发展需要现代文化心理、现代价值观念作为支撑,也就是要完成由传统文化心理、传统价值观念向现代化的转型。一部中国社会风俗史也就是民众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运行史,它的初发轨迹和运行规律对制定移风易俗的具体对策、实现文化心理结构的现代化,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2)社会风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现代中国正处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文化转型要立足原型,价值观念的重构不能凭空建构。社会风俗从风尚、礼仪、习俗等层面透视出不同时期人们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优化选择的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资源。
(3)社会风俗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 社会风俗还是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规范着人们成为它的载体。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不仅要培养其对中国社会风俗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唤起他们由传统到现实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意识,把自己推向现代化转型的前沿,成为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构现代价值观念、实现文化心理转型的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
(四)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方法
1.鉴赏民间科学的新见解、新学说、新理论
从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角度来看,科学本来就是从民间产生的,现代的发展也不可逆转。在我国宋代,草泽天文学家有胜于司天监者。历代民间中医不但人数多,且多有胜于太医者。爱因斯坦成名前提出相对论时也是一个民间科学家。发现彗星要撞击木星的是一对民间天文学家夫妇。
2.鉴赏民间哲学的古奥艰深
民间哲学虽然缺乏理论根基的功底,但却具有时代的气息和跨时代的闪光点。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本身就是民间哲学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学也是“民间哲学”之汇合。例如,《周易》素称“群经之首”,是一部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的古老民间哲学典籍,其辞古奥艰深,其象难以蠡测。《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周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哲学的诞生,促进了中国宗教信仰的包容,形成了中国思维的特征,铸造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五)传统手工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方法
传统手工艺也是祖先留传下来的宝贵财富。过去的子承父业及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逐渐消失在现代产业化的变革中。当代人应当有相应的举措来面对,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思考,怀抱着感恩的心来保存祖先留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传统手工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方法主要是鉴赏传统手工技艺的价值。传统的技艺是代代相传的,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工艺经验和智慧。譬如,青田叶蜡石是天然理想的雕刻材料,色彩多样,软硬适中,易雕易镂,可粗可细,这是它的长处;但它松脆,没有韧性,易断易崩,而且每块石料都难免有裂纹,这是它的短处。于是,艺人们釆用巧妙的技艺手法来化解石料的不足之处。消除石料裂纹对雕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造型布局前除了对色彩进行考虑外,对裂纹总要做一番仔细的观察。裂纹的走向深浅,对布局的影响能否化解,都须事先考虑。大的裂纹在开局时要尽可能把它安排在将要砍掉的空间部分,留住坚实的;小的裂纹在打坯时则尽量加以利用,将其设计转移到造型某部分的边缘,或根据需要变成装饰线条,如转化为叶筋、花瓣间隙、云纹、水纹、衣褶、山崖缝隙、皱纹等。经过这样的变化,多数裂纹就感觉不到了。对于化解裂纹,许多石雕老艺人是很有经验的。林如奎的《高粱》,秆叶之间缠绕的豆荚藤蔓就是他化解裂纹的最佳手段,巧妙得自然天成一般,反而增添了灵动的艺术效果。有些裂纹实在无法进行变化,那么在使用刀凿时也有技术处理。青田石雕有一种“刻白道”的技法,即在一些光滑的炉瓶和一些图章上蜡后,顺着裂纹走向刻上弯弯曲曲的线条,画成图案,这也是一种化解裂纹的巧妙手法。类似的这些技艺经验是几代手工艺人积累出来的,是来源于实践的手法,要靠掌握技艺的艺人去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