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二十四节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润物无声——雨水

雨水一般在公历的2月18日到20日前后,这个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也随之增多,因此称为雨水。雨水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春意。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很高,可以说此时真是“春雨贵如油”。

雨水三候

一候獭(tǎ)祭鱼

二候雁北归

三候草木萌动

水獭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南树林环绕的河流、湖泊一带。雨水节气来临,天气转暖,水獭也十分活跃,它们会把捕到的鱼摆在岸边,就好像人祭祀时摆上祭品一样,所以这一候叫獭祭鱼,实际上,这可能是水獭炫耀战利品的行为。

雁北归,大雁是候鸟,秋天飞往南方越冬,待到春季河开,大雁就回归了。

“萌”是草木的嫩芽,鹅黄配嫩绿,甚是好看,小草一点点破土,近看稀稀落落,远望却一片葱茏,这就叫“草色遥看近却无”。

倒春寒

雨水时节“乍暖还寒”,很可能发生“倒春寒”。倒春寒是指早春天气没有根本转暖,冷空气又突然占据上风时,气温骤(zhòu)然下降。寒冷的冬天冻不死越冬的植物,而寒冷的春天则可能伤害已经长出嫩芽的植物。

雨水前后的节日——元宵节

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因此被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东汉明帝提倡佛法,敕(chì)令在元宵节点灯敬佛,因此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在元宵节这天,民间有吃元宵、闹元宵、猜灯谜、放烟火等习俗。

提问

雨水节气里的雨量并不是全年最多的,但为什么这个节气偏偏要叫“雨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