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时代的选择:柳宗元三教观的形成
面对理论上佛道强而儒弱、三教鼎立文化格局已经形成的局面,柳宗元、韩愈等儒家学者开始探讨复兴儒学之路。复兴儒学,首先就要冲破章句之学的束缚。
早在初唐时期,儒学内部就已经催生出了一股强劲的疑古、惑经思潮。大儒王通(?—617)反对把儒学作为一门僵化的学问,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刘知幾(661—721)的《史通》,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其《疑古》《惑经》诸篇把矛头直接指向带着神圣光环的儒家经典(36)。他认为,《尚书》《春秋》《左传》都是史书,没有必要把它们神圣化甚至神秘化,他还指出儒家经典中有许多“求其前后,理甚相乖”之处。刘知幾的怀疑精神为沉寂的儒学领域吹进一缕清风,也为中唐“新《春秋》学派”的崛起开辟了道路。
真正意义上对僵化义疏之学造成冲击的,要数中唐时期的“新《春秋》学派”。该派的代表是人物是啖助(724—770)、赵匡(生卒年不详)、陆质(本名陆淳,?—805)师生三人。他们均是研治《春秋》的学者,啖助著有《春秋统例》六卷,后由赵匡、陆淳整理,定名为《春秋集传篡例》十卷,另陆质撰有《春秋微旨》三卷、《春秋集传辨疑》十卷。以上这几部书号称“《春秋》三书”。“新《春秋》学派”对汉唐以来的传注经学发起了猛烈攻击,指出其“传不合经”之弊,提出“舍传求经”。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评价道:
唐人经说传今世者,惟陆淳本啖助、赵匡之说,作《春秋纂例》《微旨》《辨疑》。谓:左氏,六国时人,非《论语》之丘明;杂采诸书,多不可信。《公》《穀》口授,子夏所传;后人据其大义,散配经文,故多乖谬,失其纲统。此等议论,颇能发前人所未发。惟《三传》自古各自为说,无兼采《三传》以成一书者;是开通学之途,背专门之法矣。(37)
“新《春秋》学”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决了章句之学的堤防,把儒学引向现实关怀。
抛弃汉唐以来的章句之学,实现儒学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唐儒家有识之士的共识。韩愈说:“汉氏已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38)他认为,要复兴儒学,就要抛弃汉唐儒生的章句学风,所谓“《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39)。柳宗元对那些“只念注疏”“不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之事”之人嗤之以鼻,称之为“腐烂之儒”(40)。柳宗元的《非国语》等著作都是在这一思潮催发之下诞生的,其儒教观也是在这一思潮之中诞生的。
为了实现儒学的全面复兴,韩愈、柳宗元又发起了古文运动。所谓“古文”,是相对于骈文而言的,特指先秦两汉的散文,其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的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辞藻等形式,常常被贵族文人用来做文字游戏,不适合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韩愈、柳宗元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大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引起大批追随者的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的目的在于推行儒家之“道”,实现儒学的复兴。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41)柳宗元也说:“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42)韩、柳二人所谓的“道”,都是指儒家之“道”,但他们对儒“道”内涵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将在第二章具体谈这个问题。
要实现儒学的复兴,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即如何处理儒佛道三教之间的关系?初唐以来,三教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佛道两教在大力加强自身理论建设的同时,又站在各自的立场之上,提出三教融合的主张。面对这种局面,儒家内部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主张高举儒家大旗力排佛老,另一种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融合三教,前者以韩愈为代表,后者以柳宗元为代表。
唐代佛、道二教的迅猛发展,对国家经济、儒家伦理等造成了巨大冲击,反佛、道的呼声不时响起,如辛替否《陈时政疏》、彭偃《删汰僧道议》等等。这些呼声如杯水车薪,根本奈何不了佛、道发展的熊熊大火。中唐,韩愈站在儒家立场之上,昌明儒家“道统”“抵排异端,攘斥佛老”(43),主张利用政治手段,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强硬方式打击、消灭佛教。韩愈这种激烈的主张,既违逆当时三教融合的文化大潮,也不符合君主的三教并举政策,最终落得身贬潮州的下场,晚年对佛、道两教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与韩愈相比,柳宗元对佛、道二教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二教的态度也更富有包容性。他深该认识到佛、道二教具有复兴儒学可资利用的理论价值,也深刻认识到二教在政治、教化等方面有补儒学的实践意义,因而提出以儒学为主体的三教融合观,并积极找寻融合三教的有效途径。柳宗元的三教观代表了中唐儒学的发展方向,为宋代儒学的转型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
总之,初唐以来佛道二教的迅猛发展、儒学的理论危机,以及三教鼎立的文化格局,既引起了作为儒学家的柳宗元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感,同时也为其实现复兴儒学的伟大理想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与可资借鉴的资源。柳宗元的三教观是其政治、文化理想与时代大潮互动的结果。
(1) 〔唐〕魏徵等:《隋书》卷三五,中华书局,2000年,第732页。
(2) 如公元610年发生的弥勒信徒突击端门事件,612年陕西凤翔沙门向海明聚众数万人。河北唐县宋子贤拥众千余家,也用“弥勒出世”号召群众,武装暴动。
(3) 入唐以来,佛道二教冲突不断。道教徒傅奕向高祖七次进言,抨击佛教,怂恿其实行对佛教的沙汰。沙门法琳和其弟子李师政分别作《破邪论》和《内德论》,反驳傅奕。接着,道教徒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响应傅奕,贬斥佛教。法琳作《辩正论》予以反击,结果被发配到益州。
(4)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大正藏》第52册,第386页上。
(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中华书局,1956年,第6469页。
(6) 〔法〕谢和耐:《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耿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19页。
(7) 〔清〕严可均辑:《全隋文》卷一《五岳各置僧寺诏》,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页。
(8)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大正藏》第52册,第381页上。
(9) 〔五代〕刘昫等编:《旧唐书》卷一九九《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21。
(10) 《旧唐书》卷二四《礼仪志》,第918页。
(11)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四九《僧道立位》,中华书局,1955年,第859页。
(12)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第121页。
(13) 《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第136页。
(14) 《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第207页。
(15) 《道藏》第11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影印,1988年,第7页。
(16)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91页。
(17) 《道藏》第19册,第62—66页。
(18) 《隋书》卷二《高祖纪》,第32页。
(19) 《隋书》卷三《炀帝纪》,第44页。
(20) 《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上》,第4940页。
(21)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36页。
(22)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31页。
(23) 《贞观政要集校》,第376—377页。
(24)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序》,中华书局,1975年,第5637页。
(25) 《贞观政要·崇儒学》载:“太宗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定《五经疏义》,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付国学施行。”(《贞观政要集校》,第384页)
(26) 《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上》,第71页。
(27)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第一册,中华书局,1960年,第528页。
(28) 《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第3432页。
(29)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83页。
(30) 李岩:《三教争衡与唐代的学术发展》,《社会科学家》,1994年第5期。
(31) 《沙汰佛道诏》,《全唐文》卷三,第38页。
(32)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三,《大正藏》第35册,第521页中。
(33) 洪修平:《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6页。
(34) 〔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部,中华书局,2002年,第16页。
(35) 〔日〕圆仁撰,〔日〕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40页。
(36) 如《惑经》说:“昔孔宣父以大圣之德,应运而生,生人已来,未之有也。故使三千弟子、七十门人,钻仰不及,请益无倦。然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间切磋酬对,颇亦互闻得失。何者?睹仲由之不悦,则矢天厌以自明;答言偃之弦歌,则称戏言以释难。斯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弘,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受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62页)
(37)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8年,第214—215页。
(38) 《与孟尚书书》,〔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
(39) 《寄卢仝》,〔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782页。
(40)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柳宗元集》第三册,第912页。
(41) 《题欧阳生哀辞后》,《韩昌黎文集校注》,第305页。
(42)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集》第三册,第873页。
(43) 《进学解》,《韩昌黎文集校注》,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