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岑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开拓创新

1983年,《人啊,人!》的风波过后,岑桑又满怀激情地开拓创新,倡议创办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学生的《中学生之友》,发行量高峰时一期印行达到46万册,深受中学生们的喜爱。

1984年5月,岑桑晋升为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在任期间,他除了主持全社工作,全社员工在他的带领下,编辑出版了《中国书法大辞典》《明本潮州戏文五种》《社会主义四百年》《红楼梦辞典》《简明广东史》等重点图书外,还做了具有开拓创新性的三件事。

一是倡议设立两家出版社。改革开放前,除了北京、上海外,全国大多数省市只有一家人民出版社。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都相应增加了出版机构,广东省也不例外,首先从广东人民出版社分出了三家出版社:1978年5月,以广东人民出版社科技编辑室为基础,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书刊组合并,成立了广东科技出版社;1980年12月,以广东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花城》编辑室、《随笔》编辑室为基础,成立了花城出版社;以广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周末画报》编辑室为基础,成立了岭南美术出版社。虽然,这三家出版社的增设,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广东省的出版机构,拓展了出版业务。但是,岑桑感到增加出版社数量还不够,还是适应不了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形势的要求。岑桑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版业务会越分越细,高校出版、旅游出版、城市出版、教育出版、少儿出版等等专业出版势在必行,增加专业出版机构是出版形势发展的必然。

岑桑甫上任,就立即倡议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少儿编辑室和文教编辑室的基础上筹建新世纪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把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化教育、少年儿童的出版业务分别归口上述两个出版社。并且亲自四出奔走,为缓解、排除各方阻力而费心尽力。

1985年2月,经文化部批准,同意成立新世纪出版社(作为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牌),主管和主办单位为广东省出版总社;1985年5月,经文化部批准,同意成立广东教育出版社,主管和主办单位为广东省出版总社。这两家出版社早期均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代管,岑桑分别兼任这两家出版社的社长和总编辑。这两家出版社成立后,对拓展广东的专业出版业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创办了一家印刷厂。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人民出版社编辑所发的书稿印刷厂印不应求,出现了印刷紧张的态势,这一问题如不解决,就会导致拖长出版周期,影响了学生“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和图书市场的及时供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岑桑提议并身体力行,及时与当时广州郊区花县人民政府开展合作,开办了一间印刷厂,既缓解了当时编印的矛盾,又在客观上拓展了多种经营渠道。岑桑离任后,这间印刷厂虽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出版社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但岑桑当时的开拓创新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三是倡议创办《香港风情》杂志。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并在北京、伦敦、香港同时发表。《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中国。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约。

《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岑桑的心情激动万分。他认为,广东毗邻香港,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香港回归前,内地与香港长期封闭。改革开放后,由于极“左”路线的流毒还未肃清,对香港的介绍基本上还属“禁区”。全国内地还没有一份反映香港的通俗杂志。为了迎接香港回归,让广大群众更多地认识香港、了解香港,创办一份介绍香港的杂志时机已经到来,不能失去这一良机。于是他就向上级倡议创办《香港风情》,并带领一帮人马从1984年开始筹备,1985年6月经上级部门批准创刊,岑桑并兼任主编。据《广东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广东省志·新闻传播卷》记载:《香港风情》是“1985年6月创办当时国内唯一一本反映香港世情、风貌的通俗性月刊”。“办刊方针是:客观、真实地反映香港的人和事,让读者从多角度了解和认识香港。香港回归前,旨在‘展现香港世情风貌,披露香港回归信息’;香港回归后,加大宣传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力度,还不断更新内容,创先栏目,力求做到‘与香港的潮流脉搏一起跳动,与追逐时尚的读者一起弄潮’,成为领略香港文化的窗口。”主要栏目有《东方之珠》《都市剪影》《瞭望塔》《世情篇》《星光点点》《文化广场》《各行各业》《香港史话》等。1996年、2000年被评为第二届、第三届广东省优秀社科期刊。据司徒汉平在《有一种精神,叫——开拓、进取》一文中说:“国内有关方面认为:‘该杂志是一座沟通内地与香港的文化桥梁,是内地读者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口,也是‘四化’建设汲取经验或记取教训的一面镜子”。香港的媒体认为,《香港风情》的出版,“是广东乃至全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香港大学孔道安纪念图书馆认为该杂志有收藏价值,要求逐期寄赠。

《香港风情》出版20多年来,成为内地读者了解香港社会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初期印行近50万份,大受读者欢迎,并在香港文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此联系了不少香港文化界人士。《香港风情》被广大读者认为是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的桥梁。如果没有岑桑广阔的视野、敏锐的眼光、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识,《香港风情》的创办在当时恐怕是难以付诸实施的。岑桑和《香港风情》编辑部的编辑们为广东的出版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岑桑在参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受大会精神的鼓舞,热情满怀地投入工作。他解放思想,冲破禁锢,开拓进取,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与此同时,他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争分夺秒,笔耕不辍,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80年12月,岑桑的中、短篇小说集《躲藏着的春天》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中篇小说《躲藏着的春天》和《好汉不掉泪》《如果雨下个不停……》《爷爷啊,爷爷》《“你解放了……》等四个短篇小说。这五篇小说,揭开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帷幕。小说中表现了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的血与泪、爱与恨、受辱与斗争。正如作者在《代序》中所说的:“这些故事也是由灾难与希望混纺而成的,不仅仅有愁云惨雾而已,分明还有电光石火,使人们得以从沉沦中看得见生机和光明。”作品在富于传奇的经历中,刻画了人物鲜明而突出的性格。故事真实,笔触细腻,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文字优美,可读性强。全书15.5万字,第一版印行5万册,出版不久就销售一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在此,岑桑告诉笔者,收入此书中的《如果雨下个不停……》还有一段小插曲。这篇小说收入本书之前,先在大型文学杂志《当代》发表,受到读者喜爱,随即被《小说选刊》选载。这一发表和选载,加上读者称赞的呼声,这篇小说也被一些人视为“另类”,有关方面曾拟将当时在国内影响较大的12篇“问题”文学作品列为全国批判对象,《如果雨下个不停……》竟被列入。后来为了缩小打击面,12篇中的若干篇被赦免,《如果雨下个不停……》幸被列入赦免名册。对于这段小插曲,当时岑桑一无所知,直到多年之后,一位任职高层的文学界的老朋友来到广州与岑桑会面时,才把当年这事告诉了他。

1981年12月,《岑桑散文选》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收入散文、随笔48篇。这本散文选是岑桑给自己三十年来的散文写作实践做的小结,而以近年写作的散文为多。前面有戴厚英(署名“金屏”)写的《谈谈岑桑的散文——〈岑桑散文选〉代序》,后面有岑桑写的《跋》。戴厚英在《代序》中对岑桑散文的内容、思想、风格和表现手法,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岑桑在《跋》中表述了自己对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感想和看法,不乏真知灼见。此书初版后于1985年1月第2次印刷,两次印行1.75万册,深受文学界的好评和读者们的喜爱,是岑桑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出版规格最高的一种。

1982年秋,岑桑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集《野孩子阿亭》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入短篇小说9篇。出版后获文化部颁的“新时期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儿童文学卷》。

1983年2月,岑桑的儿童文学选本《岑桑作品选》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是这样写的:

其中,以旧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占八篇,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那里面有不少情节是我少年时代生活的留痕。我的少年时代是坎坷的。那时候,祖国在大灾大难之中,褴褛的农村,溃烂的城市,多少年轻的生命贱如草芥!可怜的孩子们的命运是悲惨的。我有好些在苦难中挣扎的小伙伴,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难以忘怀。时至今日,他们那一个个带着童稚纯真的、因命运的折磨而过早地憔悴的小面孔,还时常浮现在我心中,唤起我悲欢的记忆。正是那些为岁月的流水所冲刷不掉的记忆,促使我生发出把它们提炼成为艺术形象的愿望。没有比描写自己童年生活更令我动情的了。我一边写,一边在缅怀,在凭吊,在悼念。那一颗颗透明晶亮的孩子的心,在打动着我,使我仿佛回到那个孩子的世界里,舔尝到清泉一般的真诚。

此书出版后,为多家选刊转载,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983年9月,岑桑的文学评论集《美的追寻》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书的内容分为五辑。第一辑4篇文章是岑桑对老一辈诗人如芦荻、韦丘、野曼等人诗作的评论;第二辑7篇文章是岑桑对当时文坛新秀作家作品的评论,里面有对戴厚英的小说、筱敏的诗歌、王海玲的文学创作、华棠的农村生活系列故事、陈焕展的散文等的品评;第三辑14篇文章是作者对文学某些现象的有感而发,大都是以杂感、随笔的形式去尽情表达;第四辑是作者为《岑桑散文选》《躲藏着的春天》《野孩子阿亭》所写的3篇代序、跋及后记等,发表了对某些文艺问题的见解,不乏真知灼见;第五辑前4篇文章是岑桑所写的札记和评论,后一篇《剑与花》是岑桑与几位文学朋友集思广益,集体讨论,最后由岑桑执笔写成,提出了他们当时对文学的认识和主张。前面有杨越撰写的《思考·追寻·灌溉(代序)》,对这本文学评论集作了较高的评价。此书15.6万字,出版后获“广东鲁迅文艺奖”,受到读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