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品牌建设是佛山成长密码

有家就有佛山牌,有佛山牌,就有一个五星级的家。事实上,佛山的企业,从中国改革开放叙事刚刚开始,就有自己的特殊语法:这是一个泥腿子洗脚上田的故事,佛山企业大多为中小民营企业,缺乏大型国企外资,所以,企业行业聚焦民生,家电、家具、陶瓷、电线铝型材等等产业集群发展兴旺。

集群的形成主要靠当地的资源禀赋、原有的工业基础、国内市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等,并依赖企业间、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形成创新能力得以持续发展。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负效应逐步显现,土地价格上升、劳工荒、原材料价格上升、能源不足、粗放式增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集群的持续发展,而创新能力不足则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新兴市场的兴起而逐渐影响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转型升级成为珠三角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珠三角产业发展模式区分为珠江东岸模式与珠江西岸模式两种。东岸模式,以东莞、惠州为代表,主要以外源型产业集群为主,通常是接受跨国公司的转移。“三来一补”“两头在外”,1978年7月30日,一位香港商人带着几个手袋和一些碎片,乘车穿越连绵的绿色原野,来到虎门。不久,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这里诞生了。而在随后的1978年12月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改革开放发展路线。

最终,进入21世纪初,关于东莞,关于珠江东岸,最流行的段子是,一旦东莞塞车,全球电脑都将缺货。但是,这类外资带动型的集群对外部主体的依赖性比较大,自主性比较差,集群内企业根植性较低。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金融危机到来,2004年开始,东莞企业的噩梦开始了。当年春节过后,“民工荒”席卷东莞。招不到工人,许多企业开工不足。继而在国际市场上,反倾销、环保指令等浪潮迭起。过度依赖生产要素,导致转型乏力。

对比东岸,以佛山为代表的珠江西岸产业集群发展则以民营经济、国内市场为主,集群中的企业以内资或本地资金为主,很多第一代企业家是本地农民。进入21世纪初,佛山同样就进入了升级阶段,对比珠江东岸,由于两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不同,其转型升级也表现出不同的路径,甚至展示出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2016年8月25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佛山七家企业入围。

品牌化,就是超车转型的重要路径。因为在全球化分工、全球化配置资源的今天,唯有品牌化,才能从微笑曲线的底部走向顶端。这一点,佛山南海西樵的蒙娜丽莎瓷砖,就是一个范例。

1998年6月17日,樵东陶瓷正式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董事会成员决定成立两个新部门:一是营销策划部,要开始品牌化运作;二是国际业务部,要加大樵东产品的出口力度。

产品销路不错,但客户的反馈,樵东的商标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终,刚从法国旅行回来的公司董事张旗康对卢浮宫的镇宫之宝——《蒙娜丽莎》念念不忘,提出以此作为品名,美术学院毕业的他还画出简单的LOGO,经董事会研究,立即启动了商标注册工作。2000年11月,“蒙娜丽莎”正式获准注册。

品牌战略占据了客户心理制高点,而蒙娜丽莎一直坚持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又让品牌走得更远。中国第一块瓷质印花砖,第一块大规格陶瓷薄板,都是由蒙娜丽莎带头研发出来,2016年初,蒙娜丽莎研发了1200mm × 2400mm × 5.5mm超大规格陶瓷板,这也是亚洲第一块超大规格的陶瓷薄板,蒙娜丽莎再一次完成自主研发配方工艺和技术,从装备到技术工艺全部国产化,并主导制定陶瓷薄板国家标准和参与制定陶瓷薄板国际标准。

从最早的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与贴牌双线并行的“双品牌战略”,再到如今的自主品牌为主,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蒙娜丽莎的国际化提供了优势,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加速了自主品牌的扩张。经过不断的积累,蒙娜丽莎品牌在国际陶瓷业声誉日隆,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刷新了“中国质造”到“中国创造”的行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