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坚定理想信念是加强党性修养的第一要务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用发展成果吸引人,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信念教育涵养人,用规章制度约束人,全面系统地加强理想信念建设。
2012年11月17日,党的十八大刚刚落下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鲜明地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从这个角度讲,坚定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的第一要务。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独特意涵
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相对独立的词汇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复合概念。那么,使用这一概念比单独分别使用“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虽然从形式上看,“理想信念”是“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但是正如哲学上讲的,“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理想信念”这一复合概念一旦形成,就获得了比“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更丰富同时也更具现实生命力的独特意涵。
为了深入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我们有必要首先从对“理想”和“信念”两个词语的分析入手。
一、“理想”、“信念”概念辨析
所谓“理想”,依照《辞海》的权威解释,是指“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这一解释至少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理想是超越现实状态而对未来形成的一种设想,是一个方向从当下到未来、目标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此意义上,“理想”是与“现实”相对且高于现实的;二是,理想作为一种奋斗目标必须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它必须根植于客观现实,契合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此意义上,理想不同于脱离实际的“幻想”和毫无实现可能的“空想”。
当然,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个体和社会集团来说,理想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古代社会,儒家所持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以“天下为公”为主要特征的大同社会,而为个体设定的人生理想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到了近代,面对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无数仁人志士把“振兴中华”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并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确立为党的最高纲领,要求每位共产党员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的理想。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特征,制定了符合该阶段具体实际和要求的行动纲领,并以此作为指引全体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共同理想。
面对多种多样的理想形态,要从两个维度去把握。一是理想的性质,二是理想的对象。所谓理想的性质,主要是指理想的阶级属性。理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在阶级社会里,它是特定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意志和愿望的反映。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根本理想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当下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中国共产党所坚守的理想,既不同于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更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理想,必须在一方面体现其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所具有的先进性特征,而在另一方面体现其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现实性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既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时又要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而奋斗。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的党就失去了根本和灵魂,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必然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就会脱离基本国情,走向好高骛远,犯超越阶段的错误。
所谓理想的对象,主要是指理想所设定的奋斗目标所指向的对象。依据理想的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理想分为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前者反映的是理想主体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一种美好设想,后者反映的是理想主体对个体人生幸福的追求。应当说,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并不排斥个体去追求各自的人生理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但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个体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个体的人生幸福将无从谈起,就此而言,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比具有一种统摄地位,社会理想制约影响着包括个体人生理想在内的其他理想的形成和实现。
信念,其含义是指“在对真理的确信与价值的认同基础上,超越自我,超越现实,坚信未来美好结果稳定的持久的自我意识和思维定势,体现了价值主体坚定的价值追求”[3]。可以说,信念是认知、情感与意志三者的有机统一。首先,信念意味着主体对某种事物或目标的真理性和价值性有了明确的认知,从而达至“确信”状态;其次,信念还与情感上的喜好联系在一起,即是说,主体在情感上对认为正确或善好的事物或目标产生了崇敬、敬仰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最后,信念又体现为主体对某种目标执着的追求或对某种价值观念的身体力行。概而言之,信念一方面表现为主体在认知和情感层面的确信和认同,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坚持不懈的行为和实践。[4]
从上述对信念的界定和分析来看,信念是与“理想”一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联系方面看,信念与理想同属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两者都包含着主体对某种价值或目标的认可和追求。从区别来看,信念主体比理想主体在追求目标或价值时更坚定、更深沉、更投入,从而呈现出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对这种矢志不渝地坚守和追求信念的一种形象描述。信念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使得其能够为理想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持久的内在动力。
二、从“理想”、“信念”到“理想信念”
把“理想”和“信念”两个相互独立的词汇结合到一起形成“理想信念”这一综合性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和党中央的文件报告中逐步形成的。1996年以前,无论是党的重要文件报告还是中央领导人的讲话都没有使用过“理想信念”一词。1996年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首次使用了“理想信念”一词,如其所言:“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深刻而伟大的历史变革,全党同志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为人民利益甘于奉献的精神。”
此后,“理想信念”就成为党的重要文献和中央领导人讲话中经常使用的概念。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到:“目前全党正在开展学理论、学党章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要集中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教育要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着重解决理想信念和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8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所向,最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进入新世纪以来,理想信念这一概念几乎在所有党的重要文件报告中都能见到,如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有关党的建设的重要文件中,理想信念这一概念均有出现。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坚定理想信念被确定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工作;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被列为专门的一部分予以重点阐述,从而把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放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理想信念”一词是在中国语境下形成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这一综合性的概念,与“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相比,在内涵上更丰富,在特征上更具现实针对性。
一方面,“理想信念”综合了“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的重点内容,是一个内涵更加丰富的概念。如前文所述,“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虽然有联系,但也有各自的侧重点。“理想”主要强调主体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指明主体以何种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去追求和实现奋斗目标;“信念”重在强调主体对价值或目标的确信和认同,并在此基础上矢志不渝地去身体力行或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但“信念”所确信和认同的事物并不一定是要在未来实现的目标,比如一些人仅仅是对某些道德原则、宗教教条(比如“人应该诚实”“好人就有好报”等等)具有信念,并以这些信念规范自身的行为,但很难说这些道德原则和宗教教条是这些人要实现的理想。概言之,“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在内涵上各有各的侧重点,同时在外延上也各有各的边界。如果把“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进行结合形成综合性的“理想信念”概念,那么“理想信念”就同时具备了“理想”和“信念”各自所包含的要义,即“理想信念”同时包含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它指向未来某种有待实现同时又极其明确的奋斗目标;二是,它要求人们要认同这种目标,确信这个目标在未来一定能够实现,并为此矢志不渝地去追求和奋斗。简单来说,“理想信念”既要求主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同时又要求主体以一种虔诚而执着、深沉而投入的心态和行为去追求和完成奋斗目标。
另一方面,“理想信念”概念的提出适应了我们党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进行思想建设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在新中国成立后到中共十二大以前,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所形成的报告和重要文件基本没有出现“信念”一词,而更多的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论述。这种情况与这段时间广大党员群众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有很大关系。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和国内局势都开启了深刻复杂的调整和变化过程。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大量涌入中国,西方大国对我国的渗透和颠覆活动加剧,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国内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还有一些人则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过分看重物质利益而淡化甚至失去了精神追求。这些复杂局面的出现,对一部分党员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认识模糊,还有一些党员私欲膨胀,为了满足一己私利走上了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道路。
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对广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成为党的思想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重要工作任务。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就着重指出:“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5]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此必须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中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是要求广大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模范执行党各项政策”。而到了1996年,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江泽民同志在该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首次使用了“理想信念”这一概念,而且同年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也首次在党的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理想信念”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理想信念”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是党中央针对党的思想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强化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主动采取的概念建构行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理想信念这一概念的特征和内涵做一全面归纳。
第一,理想信念虽然由“理想”和“信念”两个词汇结合而成,但由于其既综合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核心内容,同时又克服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片面性,从而升华成了一个内涵更加丰富而独特的复合概念。
第二,理想信念是中国语境的产物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的提出适应了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在改革开放所后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因此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第三,理想信念中蕴含着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从长远看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近期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使我们志存高远,永葆党的政治本色,确保我们在前进路中能够抵御各种诱惑和风险,不会迷失方向,不变质,不变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能使我们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不好高骛远,不犯超越阶段的失误和错误。在理想问题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论者。
第四,理想信念蕴藏着信心和动力。信念产生信心,也产生动力。坚定了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坚定了我们对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的信心,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同时,坚定了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我们就会以高度的自信、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意志投身到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征程中。
第二节 当前理想信念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中央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理想信念的概念,但是已经开始在论述其他问题时涉及了与理想信念相关的问题。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精神文明问题时,就把理想、信念当作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其所言:“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6]1982年,党十二大报告吸收了邓小平的这种观点,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建设部分的主要内容之一。1983年,党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已经敏锐地认识到当时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朽现象,“已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削弱了党内外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光辉前途的信念,挫伤了他们的政治、生产、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此后,在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理想、信念这两个概念开始被频频使用,到1996年时,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首次使用了“理想信念”这一概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理想信念建设在党的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2004年,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分别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两处提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而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中央更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明确要求,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坚定理想信念问题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花了相当篇幅论述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随后,在许多重要的会议和场合,如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等等,习近平总书记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理想信念问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在16个不同的场合谈论理想信念问题。概括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主要从三个方面强调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第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看,理想信念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纽带,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7]
第二,从国家发展的大局看,只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
第三,从党的建设的角度看,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形象地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的标准。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二、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现状,习近平总书记的基本判断是:我们大多数干部在理想信念上是坚定的,在政治上是可靠的。
为了客观全面地认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现状,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着手分析:一是看党员干部在思想意识层面对理想信念的信仰程度,二是看党员干部在实践层面对理想信念的践行程度。就总体来看,无论是在精神的信仰层面还是在现实的践行层面,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在信仰层面,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知在基本面上状态优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课题组在2006年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有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显示,60%的受调查者赞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8]2011年,有学者曾经选取了全国16个省市的党员干部就理想信念认知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了“四个60%以上”现象:60%以上的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有明确认知,60%以上的党员干部赞成坚定理想信念比增强能力更重要,60%以上的党员干部认为理想信念可在实际工作中体现,60%以上的党员干部认为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9]可见,就信仰层面而言,多数党员干部不但对理想信念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而且对理想信念有着非常强烈的认同。
在实践层面,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以实际行动对自己所坚守的理想信念向社会进行现实表达。理想信念坚定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现行《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无论是一般党员也好,还是担负一定领导职务的各级干部,都必须按照党员的条件和党章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和体现理想信念的要求。从现实来看,广大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和工作中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有的党员干部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保持了巨大的政治定力;有的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的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到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的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冲锋在第一线;有的党员干部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抵御了来自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孔繁森、牛玉儒、沈浩、郭明义、杨善洲等新时期模范人物是这些方面的典型代表。
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定,除了上文已经指出的来自于中央的高度重视之外,还与下面两个因素有重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坚实的现实支撑。改革开放30余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以强有力的事实证明了我们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正确的。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发生以后,在国际舆论普遍唱衰中国、鼓吹“中国崩溃论”的背景下,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壮大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从而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这就以铁的事实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
党的理论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科学地回答了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廓清了人们对一些复杂问题的模糊认识,增强了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到的重大挫折,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则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把握了时代要求,顺应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提高了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坚定地坚守理想信念。
正是在上述两个有利条件的支撑下,加上我们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事实,这些主客观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当前我国多数的党员干部都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三、当前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讳言当前在理想信念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当前党员干部中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形象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他说:“当前我们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等等。”具体来说,当前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理想信念缺失。一些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回避或放弃理想。一些党员干部怀疑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认为共产主义是难以实现的幻想,对之不但不认同,而且还对之冷嘲热讽;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生命力失去信心,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动摇。
理想信念弱化。一些党员干部虽然在心理上认同理想信念,但往往不能在实际行动中予以践行,或只能部分践行,出现了理想信念与实际行动“两张皮”的现象。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问题上不能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是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有的人恪守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个别论断和具体观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因此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方针、政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混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在理想信念问题上表现出消沉和动摇的心态;有的人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艰巨过程缺乏足够认识,因此就对共产主义的前途信心不足,在工作中变成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理想信念扭曲。一些党员干部虽然也有理想,但只是个人的升官发财的理想;一些人虽然有信念,但“信”的“念”的不是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是信耶稣佛陀,更有甚者信的是赤裸裸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上述问题则是在以下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产生的。
国际共产主义实践受挫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大事件,使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重大挫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使许多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疑问。
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播和渗透。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在西方的资金、技术和生产管理知识大量引进国内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以公开传播或秘密渗透的方式大量进入中国。一部分群众,甚至一些党员干部受到这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对西方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心向往之,而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理论创新尚存在较大空间。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科学,但它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产物,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和设想,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具体观点和结论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思想理论建设的必然要求。虽然改革开放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这就决定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尚处于探索中。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党员干部在认识和处理现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甚至疑惑,如果这些困惑或疑惑长期不能得到解答,就会影响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产生的连带效应,影响到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部分党员干部心目中的声誉。这些现象和问题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体制改革和转型引发的新情况,比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国企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大量出现,导致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以及大量国企工人的下岗;另外一类是大量的消极腐败现象,如官员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后一类现象和问题严重败坏了党和国家在广大党员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而前一类现象和问题虽然是改革的必然的和正常的产物,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到了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并且也突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解,因此影响到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一部分人心目中的声誉。
第三节 全面加强理想信念建设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理想信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搞好理想信念建设应该从全面着眼,系统推进,具体说来,就是要用发展成果吸引人,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信念教育涵养人,用规章制度约束人。
一、用发展成果吸引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理想信念属于观念意识层面,其内容和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国内少部分党员群众,之所以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动摇,与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有密切关系。
事实胜于雄辩!只有拿事实说话,才会真心信服社会主义。要让群众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心悦诚服,就必须让其在现实层面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巨大优越性。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党员群众,让广大党员群众在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过程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做出了深刻阐述:“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10]。时隔20多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把这个道理讲得更加清楚:“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成效。”因此,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关键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以此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这些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集中反映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中。“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反映了现实的需要,回应了人民的期待,勾绘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为增强广大党员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党在现阶段的战略目标,同时又是党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战略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实现这个目标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完成关键的一步。中国梦不但是国家梦、民族梦,而且是人民的梦。“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是中国梦为全国人民描绘的幸福蓝图,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这幅蓝图上关键的一笔。就此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质上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回应的是人民的期待,是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因此,这一目标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必然对广大党员群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又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主义的重要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本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们面临的各项难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化解当前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总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本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必须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用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本支撑。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为了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十八大之后,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此而言,全面从严治党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的提出和贯彻实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推进。这对鼓舞全国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用科学理论武装人
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科学理论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曾经正确地指出:“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11]科学理论能够增强我们对理想信念的理性认同,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才能使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要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人,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尤其是要努力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真理。只有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我们才能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充满信念,才不会把共产主义的实现看做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幻想。
第二,坚持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回答实践不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就会使理论变成僵化的教条;理论滞后于实践,不能对实践的最新变化做出解答,就会使理论丧失活力和生命力。因此,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努力对当前亟待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突出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推动了社会主义不断在实践层面走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始终在中国保持着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正确分析和处理我们前进路上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当前,一些人之所以对理想信念产生动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认识和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在理想信念问题上产生各种各样的模糊认识。马克思主义不但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还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和认识现实世界,我们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而不是以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前进路上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样才能在主流与支流、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有着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并以从容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待和处理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困难、挑战和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时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不动摇,不迷失方向。
三、用理想信念教育涵养人
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因此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的关键是要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依靠深入细致的理想信念教育,把坚定理想信念的要求转化为党员个体的内在动力,使党员个体自觉按照理想信念的规范去主动行为。应当说,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党思想建设的一项优良传统和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为了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在教育的内容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理论的学习同现实的发展、党员干部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在教育的内容上能够吸引人、打动人。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紧紧围绕广大党员干部在现实中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着党员干部自身的内在需要开展教育。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要紧密结合实际,直面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理论上的疑难困惑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另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要关注党员干部自身的所思所需,在坚持党性的前提下尊重党员个性,在满足党的整体需要的基础上兼顾党员的个人需求。这就要求要正确处理理想信念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理想信念属于社会理想,反映的是党和国家对党员个体的要求,但是追求社会理想不能忽略党员的个人理想,而是应该合理兼顾党员个体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引导党员的个人理想服务服从于社会理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显得可亲可爱,乐于为党员群众所接受。
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大胆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做思想的工作,因此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当前,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环境、对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必须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大胆进行创新。首先,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别,分类施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党龄、教育背景、工作履历等千差万别,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认同水平、内在需求、接受方式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其次,要将认知学习、情感教育和意志磨炼结合起来,发挥合力。信念是知情意的统一,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具体来说,认知学习就是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努力学习科学理论;情感教育就是培养党员干部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意志磨炼就是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锤炼党员干部的坚强意志,在重大政治考验、大是大非面前检验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再次,拓宽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在信息化时代,人们接受教育和获取信息不但通过学校、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渠道,而且还高度依赖手机、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和新媒体。因此,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必须从学校、传统媒体等拓展到新媒介和新媒体,积极抢占舆论阵地和道德高地。
在教育对象上要抓住重点。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为了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必须抓住重点群体,即各级领导干部、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各级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兴衰,也正是如此,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把党员干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大学生是国家各方面人才的后备力量,并且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当中,可塑性强,因此必须把大学生纳入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群体。知识分子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构成复杂多元,自我意识、个体意识强化,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交织,在少数知识分子之中出现了与党和政府疏远疏离的倾向。因此,知识分子群体也是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群体。
四、用规章制度约束人
坚定理想信念,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教育主要是一种柔性的引导,制度则是一种刚性的规范。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也就是说,作为党的根本大法的党章实际上从制度层面规定了党员和各级干部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2010年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列为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这些规定为从制度上保障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为了切实以严格的制度规范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的制度建设。
健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所依靠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同时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能起到以上率下的带动作用,有利于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学习积极性。当前,要健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制度,应该从完善集体学习制度和个人学习制度两个方面着手。在完善集体学习制度方面,要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在改进个人学习制度方面,主要是要通过制度的引导和监督加强改进个人自学,引导党员干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确保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
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搞好党性分析,有利于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发现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今后要在党性分析的周期、阶段步骤、方式方法、结果的运用和巩固上加强研究和探索,建立完善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探索建立理想信念状态评测和考核制度。要把理想信念状态列入干部考核和使用的重要内容。在干部考核和选用中,要积极探索能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干部的理想信念状态进行评价,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水平测试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