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迢迢牵牛星二句]“牵牛星”,河鼓三星之一,在银河南。民间通常呼为扁担星,是天鹰座的主星。“河汉”,就是银河。“女”,“织女星”的简称。天琴座的主星,在银河北。和牵牛星相对。“迢迢”,远也。《玉台新咏》作“苕苕”。“皎皎”,明也。二句分举,文义互见。
[纤纤]注见《青青河畔草》。
[擢]举也。
[札札弄机杼]“机”,织机上转轴的机件。“杼”,织机上持纬的机件。因为“机”和“杼”是古代织机上主要的机件,所以“机杼”就成为织机的总称。“札札”,使用机杼时的响声。
[终日不成章]是说终天没有织出成品。“章”指成品上的经纬文理。“不成章”,本于《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报章”,指往复成章。意思是说,织女空有其名,她走起来一直向西走,不能像人那样地用梭织布,一来一去,一往一复;既然不能来去往复,自然也就织不成章。原义是专就星的形象而说的。这里借以描写织女的内心哀怨,与原义各别。
[泣涕零如雨]“零”,落也。“零如雨”,形容涕泪纵横的样子。《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相去复几许]周密《癸辛杂识前集》:“以星历考之,牵牛去织女,隔银河七十二度。”“几许”,犹言几何,谓距离之近。
[盈盈一水间]“盈盈”,水清浅貌。与《青青河畔草》篇“盈盈楼上女”的“盈盈”义异。“水”,指河汉。
[脉脉]相视貌。“脉”亦可作“眽”,或“”,音义均同。作“脉”,系俗字。“脉脉”,一本作“嗼嗼”,一本作“默默”。
【说明】
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天上的牛女双星,写人间别离之感。因为是思妇词,所以从女方的哀怨着笔。
诗从想象出发,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在《十九首》里这是最为特出的一篇。这种幻想之所以产生,就诗的题材来说,它是以双星的恋爱故事为背景;就诗的思想来说,它完全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两者结合起来,就凝成了诗的优美形象。
牵牛和织女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最普遍最动人的故事之一。但它一开始并不是就以完整的形式出现,而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理想不断地丰富了它的情节,充实了它的内容,使之渐臻完整。本诗的出现,正是这一故事趋向定型化的标志。
牵牛和织女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的《大东》篇,其中关于织女星的描绘,为本诗“终日不成章”句所本。但《诗经》仅仅是从星的形象而产生的想象,虽然也是拟人化的描写,并没有包含任何故事因素,而且织女与牵牛是各不相涉的。刘安《淮南子·俶真训》有“妾宓妃,妻织女”的话,《初学记》卷二引纬书《春秋元命苞》说:“织女之为言,神女也。”《文选》班固《西都赋》:“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上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据《汉书·武帝纪》的记载,昆明池建于武帝元狩三年(前一二〇),刘安也是这个时代的人。综合上述一些材料,可见在西汉之初,牵牛和织女已经由两颗星被看成两位神人,而且他们的塑像两两相对;其中当然包含有一些故事情节。它的内容虽不可考,但不难想象,这一故事在当时已经产生,不过不够具体罢了。
把牵牛和织女说成夫妇,而且给他们之间的爱情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使这一故事显得分外的优美动人,则是完成于东汉末年。现存历史文献里,这首诗是最早而又最完整的纪录。
曹丕《燕歌行》有“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的话,与“盈盈一水”二句语意完全相同,可能就是曹诗所本。又,《文选》曹植《洛神赋》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蔡邕《青衣赋》:“悲彼牛女,隔于河维。”这些记录,时间上都稍后于本篇。除了个别的情节如七夕相会的会期而外,主要内容都概括在本篇之内。互相印证,更可以看出这一故事在汉末魏初已经基本定型。
牵牛和织女的爱情,是农村男耕女织的基本劳动生活的反映。而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也有着它的社会现实意义。为什么被限制在一河之间,“脉脉不得语”昵?据说是天帝的罚责。《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纬书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星主瓜果。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取天帝钱二万,备礼,久而未还,被驱,在营室是也。’言虽不经,是为怪也。”所以刘子仪诗说:“天帝聘仪还得否?晋人求富是虚辞。”(《海录碎事》卷二引)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在经济力量上处于支配的地位,被剥削、被压迫的是广大人民。当他们由于困贫而丧失了和平安定生活的时候,社会上生离死别的现象就不断地发生。这就是牛女恋爱故事的悲剧意义完成在东汉末年的原因;同时,也是以游子思妇为基本内容的《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
了解了这点,就会进一步体会到,在这诗里,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这一恋爱故事的悲剧意义是有着一致之处的。全诗归结到最后两句,是天上的悲哀,也是人间的遭遇。精神贯注,彼此交融,正如陆时雍所说,“就事微挑,追情妙绘,绝不费思一点”。这里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涉江采芙蓉》篇说“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一个是间接的表现,一个是直接的申诉,用意完全相同。本篇是思妇的歌声,《涉江采芙蓉》是游子的篇什,两相对照,可以看出两地相思,两心相印,他们是无时无刻不在向往着和平安定的共同生活的。而造成他们离别的悲哀,使他们无法支配自己的生活,实现共同愿望,则是社会现实的问题。本篇和《涉江采芙蓉》的主题,都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提出来的。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本篇的主题思想和牛女故事的情节内容是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并不等于说,这首诗就是故事的复述;而是诗人在想象的驰骋中,用他自己的情感色彩和理想的光辉,渲染出一幅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画面,塑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形象。
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秋夜星空寥阔明净,对幽闺思妇来说,最容易触动她们的别绪离情,把她们引入碧海青天的梦幻世界;而银河两旁牛女双星的方位和有关双星的故事传说,更使得眼前景物和离人的现实心情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丰富了这一梦幻世界的内容。诗的形象就是在这样一个广阔无边的基础上展开,诗人的生活感受和愿望也就是在这样丰富想象的境界中再现的。
前面说过,牵牛织女之所以得名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关系是建筑在农村男耕女织基本劳动生活的基础上。在这首诗里,织女始终没有离开织机,她的心情始终是通过这一具有特征性的劳作的外在表现而表现出来的。“纤纤擢素手”二句是她在日常劳动中的生活形象,这一形象所给予人们的感觉是美好而健康的。“纤纤素手”在《青青河畔草》里也出现过这样一个形容的句子。但两句的用意并不完全相同。在《青青河畔草》里,主要是通过局部的描绘来突出诗中少妇的美丽姿容;而在这首诗里,则是从手指的形状、颜色暗示出织女操作技术的熟练精巧。织是一种技术,技术的精粗,手指有着标志的意义。古诗《上山采蘼芜》说“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也是指“织缣”、“织素”而言的。吴淇曰:“此诗与《青青》章俱有‘纤纤素手’四字,但用‘出’字与‘擢’字有别;‘出’字的是写‘窗’,‘擢’字的是写‘织’,一些移动不得。又,前诗用在下句,是先见‘窗’,后见‘手’;此诗用在上句,是先见‘手’,后见‘织’。”(《选诗定论》)织女是织神,在神话传说中,天上绮丽的云霞,都是她手指下精巧的成品,可见人们对于她一双纤手有着如何美妙的幻想,本篇则是把这种想象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了。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一层转折。为什么她在终日“札札机杼”声中却织“不成章”呢?这是由于她心有所思;内心有所思而“涕零如雨”,那当然顾不到机上的成品了。这样一个有力的转折,深刻的描绘出织女内心的哀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表现手法始终和织女的劳动生活内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也就是这样的意境。
“河汉清浅”,是思妇视野中星空的景象,“涕零如雨”,是思妇想象中织女的悲哀。这悲哀是谁使之然呢?为什么她老是脉脉含情地凝视着银河的那边而无可申诉呢?诗人所揭露的故事的悲剧意义,其中蕴藏着强烈的反抗意识,闪耀着灿烂的理想光辉,它是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的。
诗从想象出发,以牛女故事为线索,一意写到底,但它并没有黏滞在故事的个别情节上。李因笃说这诗“写无情之星,如人间好合绸缪。语语认真,语语神话”。诗中的织女,是生活中美的概念的化身。崇高的品质,贞静的仪容,勤劳的习作,坚定的情操,诗人按照理想所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不但表现了离别相思的哀怨,而且给人以具有生活意义的美感。在汉、魏诗歌中是不多见的。
本篇和《青青河畔草》一样,十句之中也有六句用叠字组成的形容词开头。“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是人的神情。词性不同,用法上极尽变化之能事,然而都显得确切不移、自然生动。和《青青河畔草》篇是异曲同工的。张庚曰:“《青青》章双叠字六句,连用在前;此章双叠字亦六句,却有二句在结处,遂彼此各成一奇局。”(《古诗十九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