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前言

《互动仪式链》是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1941-)积多年研究新推出的一部社会学理论力作。在此书中,他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

柯林斯通过提出所谓的“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理论,试图把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统一起来。他认为,社会学应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的一切社会现象,但微观现象是基础,宏观过程是由微观过程构成的。而在微观过程中,互动仪式(IR)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基点。他指出,小范围的、即时即地发生的面对面互动,是行动的场景和社会行动者的基点。它也将揭开大规模宏观社会变迁的一些秘密。故认为微观社会学旨在分析微观情境的结构及其向宏观结构的转变。

因此,柯林斯提出,微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情境结构及其动力学。人们的一切互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其中至少包括由两个人组成的际遇(encounter)。故局部情境是社会学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但柯林斯指出,微观情境不是指单个的人,而是经由个人所形成的社会关联或网络。因此,其理论的出发点之一是研究情境而不是个体,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情境所构成的。而且,每一个人都生活于局部环境中;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看法,我们所积累的一切素材也都来自于这种情境。故柯林斯强调,“微观社会学解释的核心不是个体而是情境”,“互动仪式和互动仪式链理论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

柯林斯还提出,宏观社会现象可以看做是由一层层微观情境构成的;微观情境的相互关联形成了宏观模式。即宏观过程来自于互动网络关系的发展,来自于局部际遇所形成的链条关系——互动仪式链。

具体来说,柯林斯认为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互动仪式链”。他提出,这一互动链在时间上经由具体情境中的个人之间的不断接触而延伸,从而形成了互动的结构;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际遇过程,并使这些际遇发生的自然空间扩展之后,社会结构就变得更为宏观了。

柯林斯指出:整个社会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由此人们从一种际遇流动到另一种际遇。或者说,一切社会生活都是由人们所构成的生态学,人们不断组合与改变着景观。人们不同水平的际遇形成了不同的互动仪式。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在不同情境下所形成的团结性有多大;将会建立起什么类型的象征符号以及它们如何跟特定的人群相关联。当具有一定符号资本和情感能量的互动者离开一种际遇后,将会产生出进一步互动的社会动机流。

从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开始,社会学就非常重视对仪式的研究。特别是欧文·戈夫曼,他具体从微观互动的角度研究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仪式问题。“互动仪式”一词就主要来自戈夫曼,是指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这类活动对群体生活或团结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如涂尔干早就提出,宗教仪式具有整合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仪式,仪式的类型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类型。例如在传统社会,人们的活动是高度仪式性的,但在现代社会,则是低度仪式性的。仪式类型的不同,所反映出的群体成员类型和群体意识也不同。

但无论是涂尔干还是戈夫曼,他们只是强调了仪式的概念及其社会功能,并没有系统阐述仪式作用的机制。所以,系统探讨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是柯林斯在本书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其最主要的成果。他提出,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认为仪式是一种相互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实在,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他说:互动仪式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做出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事情。

仪式是人们的各种行为姿势相对定型化的结果。人们做出这些姿势,以形成和维持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故柯林斯认为社会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由人们的相互交流,通过各种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例如,会话是一种仪式。因为会话跟人们在一起唱歌一样,有共同关注的话题,并共同创造了一种会话的实在,具有共同的情感。对会话者来说,讨论的问题是否是真实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有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且任何一方都不能打破他们共同建立的会话现实。否则,会话将难以持续下去。故成功的会话是一个有节奏的连续过程,会话者之间的话语交替具有最小的时间间隔,且彼此的话语有最低程度的重叠。

柯林斯指出,决定一个会话际遇的主要因素有:(1)每个人的文化/符号资源和情感资源的不平等程度;(2)社会密度大小;(3)人们进行互动的可选对象的数量(即其网络地位)等。

因此,柯林斯得出,互动仪式也就是际遇者由资本和情感的交换而进行的日常程序化活动。他提出互动仪式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要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因此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互动仪式可产生一系列的结果,其中主要包括:(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体的情感能量(EE):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形象化图标、文字、姿势),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这些就是涂尔干说的“神圣物”。充满集体团结感的人格外尊重符号,并会捍卫符号以免其受到局外人的轻视,甚至内部成员的背弃。(4)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与此相伴随的是由于违背了群体团结及其符号标志所带来的道德罪恶或不得体的感觉。

详见本书图2-1对互动仪式要素及其结果之间关系的图示。

在对互动仪式的分析中,柯林斯特别强调了情感能量概念。他把情感看做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但他所说的情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具体情感,而是长期稳定的社会情感,即情感能量。柯林斯指出,情感能量是一个连续统,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情感能量类似心理学中“驱力”的概念,但具有特殊的社会取向。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它是个人所拥有的大量涂尔干所言的对于群体的仪式团结。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过程中,情感能量是一重要的驱动力。他认为人们发展积极情感是最有价值的,人们可能通过参与这些互动仪式来增进这种积极情感,从而由这种互动仪式再生出一种共同的关注焦点,一种共同的情绪,并形成群体的情感共鸣且根据道德规范将它们符号化。故柯林斯得出,成功的互动仪式是那些建立起了相互关注的焦点、排除了外部干扰且将参与者纳入了非语言姿态手势的有节奏流动的仪式。微观互动的最重要方面就是非语言的、仪式化的行为,这种行为产生出了较高或较低水平的情感能量。

在柯林斯看来,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是“感情的俘虏”。但是他们对待情感是极为理性的,他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在与他们相遇的人中寻求平衡,这样的互动意识就会产生出高度积极的情感能量。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按照互动仪式,彼此相遇,共同提升情感,从而更能够承受各种生活的压力。情感能量如同符号资本一样,也是一种成本。人们在互动仪式中花费他们的情感能量,只要人们意识到这种情感能量的花费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回报,人们就会这样做。人们往往从共同关注的焦点、情绪、激情、共鸣和符号中获得这种回报。然而当互动仪式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能量却又不能得到充分的情感回报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的获益更多的互动仪式。

究竟什么样的互动仪式能够为所付出的成本带来最大的积极情感能量呢?在柯林斯看来,那些具有权力与地位的人最能够带来高额的情感回报。权力是一种能够支配别人的行动的力量,地位则表现为受到尊敬和接受荣誉。因此,那些有符号资本从而能要求受到尊敬且要求别人服从的人,能从互动仪式中得到最大的积极性情感能量。例如,那些命令发布者通常获得情感能量,而命令接受者则会丧失情感能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互动仪式”反映出一种不平等性。

柯林斯提出的另一重要概念是“互动仪式市场”。他认为不但有物质市场、婚姻市场等,也存在一个人们际遇的互动市场。即每一个人将与谁、以何种仪式强度进行互动,取决于他或她所具有的际遇机会,以及他们能够互相提供什么,来吸引对方加入互动仪式。这涉及双方的资源、地位、交换等因素,因而人们的互动具有市场性特征。在互动中,人们对时间、能量、符号资本和其他他们能应用的资源进行估计,然后选择那些能够最大程度地增进他们情感利益的方式。

关于互动仪式的市场资源,柯林斯主要强调了情感能量和文化/符号资本这两个方面。组成文化资本的资源包括对以往交谈记忆、语言风格、特殊类型的知识或专长、决策的特权以及接受荣誉的权利。文化资本又可以分为一般化的文化资本和特殊化的文化资本。一般化的文化资本是指那些用以表明一般资源的非个人性符号,如知识、地位、权威和集团。而特殊化的文化资本则指个人对他人身份、名望、关系网或地位的记忆。其中成员身份符号尤为重要。

柯林斯由此提出了人类行动的一个动机模型:人们趋向于那些感觉是当前可得到的强度最高的互动仪式的互动;也就是说,他们趋向于获得相对于其当前资源的最高的情感能量回报。他认为行动受市场式机制的驱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个体的行为就互动仪式而言,是理性的行为。相应的表达公式为:

比率最大化 = 收益(EE)成本/(EE+物质)

柯林斯并不否认社会生活中物质资本的重要性,他说如果实施互动仪式时无法得到物质资源,互动仪式将会失败,而且将不能产生或产生很少的情感能量。但在这两者中,寻求情感能量最大化更为重要。“情感能量是个体据以衡量可供选择的共同标准。”认为人类行为的特征或许是以情感能量为取向的。

例如,当A和B两个人构成了一种际遇,各自具有不同的市场位置,拥有不同的符号资本和情感能量。他们的互动仪式将会出现各种结果,因此在他们相互选择影响的基础上,可改变他们各自原有的符号资本和情感能量。但个体在际遇中所使用的符号储备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先前的互动仪式链。如果仪式至少取得中等程度的成功,新的符号就会创造出来。柯林斯指出,符号的循环一般是通过人们之间相似符号的匹配而发生的,这些人已经完全具有了相似成员身份的意义。在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也可以循环和再生产,但它是通过互补形式,而不是具有相同情感能量的人们之间的直接匹配。个体总是趋向于这样的情境,即在其中通过激发互动仪式要素的局部组合,使情感能量能够得到最大的回报。所以,柯林斯说,情感能量是符号通货中进行选择的共同标准。

柯林斯通过对情感能量和互动市场的说明,试图拓展理性领域,说明非物质性的、情感的以及符号的行为也可以根据成本收益的最大化原则进行分析。

由此柯林斯认为,其互动仪式链模型扩大了交换理论的应用,而且也弥补了此理论的不足。例如可以把情感能量作为衡量报酬的共同基础,互动仪式链理论可解决困惑霍曼斯和布劳的难题:互惠问题。因在其模型中,互动链的延续依赖于彼此之间情感能量或报酬的加强。互动仪式链理论并不强调一般性的社会规范,而是关注由不同群体所实际形成的情感团结。

另外,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链理论也可弥补理性选择理论的不足。他指出理性选择理论有三个解释难题:第一,某些行为如情感性的、利他性的和道义性的行为如何用成本-收益模型进行分析?第二,衡量不同的行动领域之间成本与收益的共同标准是什么?比如如何比较金钱、爱、地位和权力之间的价值大小?第三,如何从经验上说明每个人的算计行为?大量证据表明个人在自然微观场景中是很少算计的。柯林斯运用其互动仪式链理论对这三个问题做了解答(详见第四章)。

柯林斯指出其理论有广泛的应用,在本书中他用此理论解释了性互动、吸烟仪式等。特别是他对情境社会分层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其理论的独到之处。

柯林斯认为,大多数以往的分层理论在解释当代的社会分层上是失败的,没抓住当代分层的现实,因它们过于抽象和宏观。虽然韦伯的理论对柯林斯是有用的,但是现象学社会学所努力建构的关于日常工作中可观察到的所有概念,对他来说更为重要。所以,他关于社会分层的分析主要关心的是微观具体层面的问题。在他看来,社会分层这个内容如同所有其他社会结构,可以还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模式。

柯林斯将他的分层冲突方法,更多地与现象学和常人方法论结合,而不同于马克思和韦伯的理论。这种对社会分层研究的微观思路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方面:第一,柯林斯相信人们是生活在自我构建的主观世界中。第二,一些人有力量去影响,甚至控制别人的主观经历。第三,一些人总是力图去控制别人,这样就会遇到反抗,结果就会发生人际间的冲突。

具体说,柯林斯主张对社会分层研究应着眼于现实的日常生活。如在权力和地位关系上,人们具有不同的互动仪式或情感能量。如按权力仪式来分,可把人们分为发布命令的阶层和接受命令的阶层。通常,前者具有较高的情感能量,而后者具有较低的情感能量。他提出,从经济方面划分社会阶级,也应基于人们具体的工作和消费生活。由此他划分出了七类阶级:(1)金融精英;(2)投资阶级;(3)企业家阶级;(4)名流;(5)中产阶级或工人阶级;(6)非法获利者;(7)低层或贫困阶级。柯林斯说,这些不同的阶级都有其特殊的生活消费圈,可称之为“泽利泽循环”(Zelizer circuits)。即美国社会学家V.泽利泽发现,不同阶级的人其金钱的用途是各不相同的;不同形式的金钱被用于不同的社会网络之中。如金融精英的钱主要用于金融投资,而工人阶级的收入主要用于维持生活。

总之,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综合了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论、社会建构论和情感社会学及有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强调了社会学微观分析的基础性和优先性。他特别把情感能量看做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柯林斯把微观分析又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涂尔干的影响,柯林斯认为社会学理论旨在揭示社会最本质的要素和结构,回答是什么因素使社会结合在一起?思想观念和符号的来源与功能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

那么,其互动仪式理论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成果呢?柯林斯本人总结了如下几点:首先,它是一种关于情境本身的理论,说明它们如何有其自己的局部结构和动力学。其次,它把重点放在情境,而不是认知建构,也不是通过灌输其意识使共享的情感和主体间的关注洗刷个体的过程。第三,主张仪式创造文化符号。

柯林斯强调的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理论倾向,为许多社会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他也澄清了社会学传统研究一直忽视情感的问题。因此,本书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理论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兰德尔·柯林斯的学业始于哈佛大学,最先学习的是文学,想成为剧作家和小说家;可很快又转为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等,最后才选择了社会学。在哈佛期间,他深受帕森斯的影响。1963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柯林斯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1964年获硕士学位,随后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在那里他深受互动论重要人物戈夫曼和布卢默的影响。1969年获博士学位。

柯林斯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是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他曾先后在加州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等校任教。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冲突、社会分层、文化、宗教、情感等。

柯林斯发表了大量有影响成果,其主要著作还包括:《冲突社会学:关于一门解释性的科学》(1975年)、《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1979年)、《韦伯的社会学理论》(1986年)、《理论社会学》(1988年)、《四个社会学传统》(1994年)、《哲学社会学:一种全球知识分子变迁理论》(1998年)、《宏观史:长时段社会学论文集》(1999年)等。其《哲学社会学》一书1999年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杰出成果奖和学术成就奖,2002年获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4S学会)路德维克·弗莱克(Ludwick Fleck)奖。

本书的翻译出版首先感谢柯林斯教授的积极支持。早在2000年他应邀来中国讲学时,我就有幸聆听了他关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系列演讲,印象深刻,此后我们一直有书信联系。当《互动仪式链》一书于2004年出版后,他很快赠寄一册。我读过此书后认为很值得翻译出版,供国内同行读者分享。柯林斯教授也非常支持这一想法,并为此中译版撰写了新序言,他对我们翻译中所遇到的问题也给予了细致回答,故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商务印书馆李霞女士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本书是由我们三人共同翻译完成的。具体分工为:林聚任译中译版序言、序言、第一、五章、索引等;王鹏译第二至四章;宋丽君译第六至九章。最后由林聚任对全书做了统校。限于我们的翻译水平,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林聚任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