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情境中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比较不同媒介的可信度高低

这一取向的研究成果包括:常等人(Chang et al.,1968)比较电视/报纸的可信度高低并分析为何电视可信度更高的原因;毕夏普等人(Bishop et al.,1969)考察中学生对报纸/电视/广播可信度的评价;莱默特(Lemert,1970)从新闻类型、截稿时间、对新闻从业者的认知等方面的影响,比较某地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的可信度的高低;巴克斯特等人(Baxter et al.,1974)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学生之间比较电视、杂志、报纸、广播以及人际传播渠道的可信度高低;威尔逊等人(Wilson et al.,1978)比较报纸/电视/广播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一般新闻的准确性高低;里根等人(Reagan et al.,1979)比较受众在对报纸/电视地方新闻报道可信度的评估,等等。

总体而言,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西方媒介可信度研究史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者们所取得的成果十分丰富,对媒介可信度的认识比此前更为深刻、全面,研究取向和视野也更为开阔。研究方法上,仍以实验法为主,但调查、访问等方式也开始为一些研究者所采用。这些都为媒介可信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学术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