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聆听华尔街的经商智慧:生产经营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 生产与成本
究竟定价多少才能有收益——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的产量而随即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需进行边际分析的问题。譬如,7-11店都是营业24小时,而不是早八点到晚九点营业。从经济学上来考虑:24小时营业当然要额外(边际)花费一些成本(如水电费、营业员的工资等),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额外收益(就是多开11小时门的营业收入),只要额外收入的钱比额外成本要高便可以干。
在经济学上,这“额外”的部分便称之为“边际”,而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去和它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
从北京开往石家庄的长途车即将出发。客车的票面价格是5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了。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乍一看,私人公司允许这名乘客用30元享受50元的运输服务,当然亏了。但如果用边际分析法分析,私人公司的确比国营公司精明。
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的概念。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需增加,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边际收益就是30元。
在我们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出决策的。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没有“边际”这根弦。
从经济学来分析这一现象,说明商品有两种价格,一是它的生产成本;二是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前者位于商品的边际成本线上,后者位于消费者的需求线上。这两种价格是彼此独立的,互相不发生影响。企业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边际成本就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这样的定价可以避免浪费,使商品得到最大的产出,造福于社会。
例如,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是5000元,单位产品的成本是50元。若生产101个单位时,其总成本为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边际成本即为40元。当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但当产量超越一定限度时,就转而递增。所以,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如果低于边际成本就是不合算的。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定产品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然,台塑的成功还有其他方面的努力,如内部管理、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等,但最关键的是台塑通过将自己的产量扩大,从而达到边际成本最低,这是台塑成功的法宝。
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即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因此,考虑边际成本有助于企业制定最佳决策。
增加投入并不意味着增加收益——边际收益递减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经济学上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是这样,投入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相。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一味地往田地里增加肥料,所获得的产量一般是: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先是递增的,当达到一个高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都烧死,最后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作为生产者来说,总希望收益越多越好,为此总要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是,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之间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并不是投入越多,收益就越多。投入尽可能多的成本,当然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收益,但事实往往令人失望,因为成本与收益并不总是正比递增的。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根据这一法则,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这样所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这种增加的产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使总产量绝对地减少。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将其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从边际收益变化的角度来看,由一个和尚挑水吃到两个和尚抬水吃,说明边际收益已经递减,当发展到三个和尚时,已经递减到没有水吃了。这应该是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最生动的写照。
当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一学说在18世纪提出之后,引发了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种观点从递减性出发,引申出了企业的利润趋于下降的趋势,从李嘉图以后的众多西方学者据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持有极大的同情;另一种观点通过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强烈批判这一规律,认为它抹杀了技术进步对收益递减的反作用。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递增是暂时的,而递减则是必然的。边际产量递增是生产要素潜力发挥,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递减,则是生产要素潜力耗尽,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所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短期内是无法超越的,人们只能遵守它,而别无他选!
但是在一个充分长的时期内考察某种产品的生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否可以被超越呢?
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的因素要发挥作用,人们是可以突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的。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是突破边际收益递减的两个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方面人口翻了一番还多,而另一方面可耕地的面积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在减少,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入,得到的产出的增加将越来越少,这似乎很可怕,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国再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粮食危机”。这不能不归功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的突破。技术创新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粮食单产不断取得突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杂交水稻这项技术因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而对全球的水稻供应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次是农业用地政策这一制度创新发挥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生产方面,1979年我国实行了一项土地制度创新,那就是土地大包干制度,这一土地制度创新将对我国农业收益的增加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改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但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需要企业的艰苦探索。当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尚未完成,其他条件不变或仍然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认识到边际收益递减依然是作为一条规律而存在的。在短期,我们必须尊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定合理的投入限度;但在长期,通过积极地实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战略,打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可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利润,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三个和尚的故事中,因考虑了这个因素,故事也有了新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和尚渐渐地引入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和尚的制度创新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总比两个和尚抬水吃或三个和尚没水吃要好,寺庙里的方丈从长计议,决定立下个规矩,鼓励三个和尚都能抢着去挑水。为了奖勤罚懒,方丈规定,三个和尚各自挑水,到吃晚饭的时候,看谁挑的水多就奖给谁一盘炒豆腐,谁挑的水少就吃白饭。于是三个和尚就拼命抢着挑水,展开了挑水竞赛。通过这项制度创新,尽管寺庙里的和尚不断增多,但再也没有缺过水了。
三个和尚的技术创新的故事:由于和尚们住的寺庙离河边比较远,一个和尚挑水一趟下来,疲惫不堪,挑的水还不够多,于是三个和尚协作起来,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三个和尚合作挖了一条渠,还装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负责摇辘轳,第二个和尚负责把水倒入渠中,第三个和尚休息,彼此轮换,通过这种安排,三个和尚既轻松又有吃不完的水,这是技术创新的力量给和尚们带来的福利。
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利润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投入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以使成本最小。因此,企业要想取得最大利润,就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利润的内涵有所不同,计算利润时也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方法,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一个从事生产或销售的厂商,如果他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那么他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
生活中有一句俗话:“有谁会嫌钱多?”甚至有人说得更加直接:“有谁会嫌钱扎手?”它表明的意思不言而喻——“钱,当然越多越好。”与之相应,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来说,也有一个鲜明的目标:“利润最大化。”它已经成为企业高呼的口号,行动的指南。身处市场大潮之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也不敢违背这一目标,而只能去尽力实现它。
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入理解利润最大化呢?如果我们单凭直观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利润越多越好,这样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原因很简单,企业的利润来自于自身的生产或者销售。在市场里,一个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利润也在随之改变。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得判断出自己的经营在何种状态时能够取得利润的最大值。这就意味着,在恒量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实际上,经济学家们早已经给出了这一标准,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每多卖出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边际成本是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边际成本往往随着企业的生产发生变化。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会时刻监督自己的经营状况,如果从某一刻起,再增加一单位产量时,该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说明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反之,如果增加的这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就说明增加产量将发生亏损,这时会减少产量。这样,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最大值。在经济学里,通常用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对此加以分析。边际收益用MR表示,边际成本用MC表示,所以,当你看到“MR=MC”这一条件成立时,便说明企业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即利润最大化。我们举例加以说明。
假设有一家皮鞋厂,在一个销售期结束后进行盘点。它的总收益便是卖出皮鞋后的全部收入,它的平均收益便是每卖出一双皮鞋所增加的收入,规范地说,就是“出卖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大家不难看出,平均收益其实就是每双皮鞋的价格。假设该鞋厂生产一单位产品,也就是生产一双皮鞋增加的收益为20元(边际收益),而每多生产一双皮鞋的边际成本为15元。那么,企业一定要增加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把能赚的钱尽量都赚到。但是,如果一双皮鞋的边际收益为20元,而边际成本却变为25元时,鞋厂每生产一单位产品就会赔5元,那么,企业就一定要减少生产,因为它正在“贴钱卖货”。只有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都为20元)时,企业既不会增加产量,也不会减少产量,这时就说明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在这个例子中,设定皮鞋的价格不变,因此其边际收益也不改变,但是生产皮鞋的边际成本却在发生变化。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这里,还需要对边际成本的变化加以说明。
以汽车客运为例。它的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即乘客买票所支付的费用。如果乘客买票需要10元钱,那么汽车的边际收益就是10元。由日常经验我们知道,增加一名乘客,汽车的磨损、油费、司机和售票员的工资等基本可以看作无须增加,也就是说,为这名乘客支付的边际成本可以认为没有变化,多拉一个少拉一个都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乘客越多越好。
但是,现实生活中,边际成本往往是在变化当中的。比如铁路货运,铁路货运的计算单位是吨·千米。假设某一铁路区段在运输饱和时,每吨·千米的成本是5分钱,在此可以暂将其边际成本视为0.05元/吨·千米。如果在这一饱和的基础上,再增加运量,其收益自然会增加,但是其利润却会下降。为什么呢?因为对于铁路来说,这往往意味着重大的技术改造,如更换大马力的机车、铺设铁轨辅线等,而这些技术措施都需要巨额投资,都要计入成本当中。也就是说,在运输饱和的情况下,如果要增加运量,其边际成本就不会是0.05元/吨·千米,相反将会迅速增加。如果运输定价维持不变,铁路货运的利润将会迅速降低。这种情况对于生产型的企业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当产量很低时,再多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如机器损耗、电力等)会呈下降趋势;但是当超过生产规模时,边际成本便会急剧上升(导致其上升的因素包括机器的超负荷运转、工人的加班费等)。
企业作为市场中的微观主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在研究企业问题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成本问题。在现实当中,许多企业家并不清楚什么“MR”和“MC”,并没有刻意追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相等,也照样赚了不少利润。在市场之中,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确实如此。但是,规律就是规律,它的特点就是不管人们是否清楚,它总是在起着作用。那些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必然都遵循了这一规律。反过来,如果企业在生产中能够主动、自觉地按“利润最大化”规律办事,分析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就可以有效避免盲目、弯路所造成的浪费。
无法挽回的成本支出——沉没成本
通常,沉没成本主要是指厂商花在机器、厂房等生产要素上的固定成本。从固定生产要素的无形损耗程度上看,这些固定要素会因技术进步或产品的更新换代而引起贬值,从而产生无法补偿的损失。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会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简单来说,沉没成本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此时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作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再考虑钱的事。当前要作的决定不是后悔买票了,而是决定是否继续看这部电影。因为票已经买了,后悔已经于事无补,所以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决定是否再看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选择把电影看完就意味着要继续受罪,而选择退场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沉没成本从理性的角度说是不应该影响我们决策的,因为不管你是不是继续看电影,你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你只需考虑将来要发生的成本(比如需要忍受的狂风暴雨)和收益(看电影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不管作出何种决定,钱都已经花了,它是个确定的常数,不应该影响我们其后的决策。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显然对“沉没成本”的态度并不理性。某企业在两个城市的交界处买了一块地皮。企业领导的起初用意是投资30万元办一座生产豆奶的食品加工厂。结果一生产就亏损,很不景气。如果就此打住,这30万元对于企业来说也不算什么。但是企业的领导很不甘心,不愿让这笔钱就此打了水漂,于是又投资70万从德国引进全套的进口设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效益。结果还是一个字:赔。此时如果放弃这家工厂,将其折价处理,应该说损失还可以承受。但是领导的思维却是这样的:已经投入了100万,如果放弃损失太大,不如继续在这块地皮上投入,以期扭亏为盈,于是又作出决策:投入300万,在这里建立大型生产基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基地的产出已经成了笑谈。
对于企业来说,成本一旦沉没,就不再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具有无关性,即不管企业如何对之作出决策,都难以改变。所以应对“沉没成本”,最合理的方法就是管理者在继续作出各种决策时,不再考虑沉没成本。当然,话说回来,一个企业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力减少沉没成本,这需要企业首先要努力避免失误的决策,能从企业、市场的诸多方面对项目作出准确判断。管理者也应该认识到,在复杂的市场当中,投资决策的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一旦出现,则需要避免将错就错,一错到底,这才是真正考验管理水准的时候。另外通过合资或契约,采用非市场的管理结构等,对减少沉没成本都是十分有利的。
2000年12月份,计算机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Inter)宣布取消整个Timna芯片生产线。Timna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的PC市场设计的整合型芯片,当初在将巨资投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英特尔公司的预测是:今后计算机减少制造成本的途径将是通过高度集成(整合型)的设计来实现,针对这一分析,公司大力着手生产整合型的Timna芯片。可是后来,PC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PC制造厂商通过其他的系统成本降低方法,已经达到了目标,为Timna芯片投入的成本成了典型的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果断决定:让这一项目下马,从而避免在这个项目上消耗更多的资金。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尽管Timna芯片给英特尔公司造成了损失,但及时放弃的做法使得公司得以将资源应用于其他领域,其收益很快便消除了沉没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
沉没成本不仅对于企业,而且对于个人来说也很常见。在这里需要指出,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比如,一台新买的电脑价值6000元钱,可是新鲜劲儿还没有过去,一种升级款式的电脑(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更新换代)价钱才5000元,而且还打出广告,说原来的那款用6000元买的电脑“再加2000元就可更换一台新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为原来的电脑付出的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变成“沉没成本”,除非你用这台电脑创造效益,收回部分投资。除此之外还有二手车市场,一辆新车在使用几个月后准备卖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车当然不会有多少损耗,但是价格却不可能再回到原价。这时候,原价和现在卖价的差额就是沉没成本。并且,如果不能及时出手,时间越长,这个沉没成本就会越大。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做法都是不再理会沉没成本,这也正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建议。因为不管沉没的是什么,数量有多少,对未来而言,都已经没有意义。彻底放弃那些沉没的东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才是智慧的体现。
合理库存的重要性——经营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又实的一种成本,它指一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另外其他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也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
萨缪尔森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末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他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盈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虽然实际上他们是盈利了。
在企业中,某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也就是有多种使用的“机会”,可是不管哪种资源,只能用于某一方面,不能同时在另一方面使用。所以,在决策分析过程中,必须将已经放弃的方案也许可以得到的潜在收益,与已选方案的所得利益进行比较,当已选中的方案也许得到的利益大于所放弃方案的利益时,才能认为选中方案的经济效益高,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同样会遇到机会成本问题,我们先来看一家杂货店的故事。有一段时间,某小区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一家杂货店。为了能赢得更多的顾客,这家店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店里塞满了商品,每件商品的库存都很多,甚至连过道和楼梯上都堆满了商品,顾客只能在堆满商品的窄道勉强通过。
但是如果没有顾客上门购买,再多的商品也不是“卖品”,不过是卖不动的“库存”而已。由于该小区人口少,来购物的人更少,最终这家店只好退出了市场。这家店退出市场,不能说完全因为库存量过大导致,但至少有一部分原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品过度剩余的后果很严重,脱销的后果也同样很严重。库存太大意味着资金、库房的占用,意味着一旦调价或市场滑坡你的损失更多。以食品店为例,食品都有保质期,时间越久越不新鲜,也就越难卖出。食品之外的其他商品也一样,时间一久,商品会过时,也会加大破损和丢失的风险。
库存量大时不仅需要有专人来管理仓库,而且,还要派人检查库存商品是否还能继续作为正常商品出售,这些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力费用。另外,如果库存太大,不得不租赁仓库,就得多付租金,即便是放在店里面,也会占去其他商品的空间。
如果能将库存的东西早些处理掉,就能节省下库存的管理人力费和仓库租赁费,把这些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经营过程中,还能获得增值。
损失有多种多样。经济学上把以“如果把省下来的钱用来……”这种假设为前提推算出的“本该得到却丢掉了的利润”称为机会成本损失。库存带来的各种损失叫作“库存成本”,对于经营者来说,库存越少越好。
库存越少越好,不是说不能有一点库存。如果一点库存也没有的话,就有可能错过赚钱的好机会。因此,库存“多了不行,没有也不行”,库存是否合理,关键在于经营者对“机会成本”的把控能力。
按一般想法,可能觉得销售一空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在经济学里,这被看作是“机会损失”,是不受欢迎的。例如卖场中不会等到商品全部卖完之后再去进货,一般都是在快要卖完时就已经备货。因此,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实际的成本损失,还要考虑可能存在的机会成本损失,争取卖出更多的商品。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效益。”懂得了机会成本,就能促使企业作出适当的决策,从而减少机会成本损失,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补钙广告”旺销了肉骨头——外部性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所谓“外部性”也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如果给旁观者带来的是福利损失(成本),可称之为“负外部性”;反之,如果给旁观者带来的是福利增加(收益),则可称之为“正外部性”。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偿享受的公共物品,可以说是正外部性的特例。个体经济活动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谓个体(私人)成本和个体(私人)收益,而这一活动带给旁观者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就是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
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是广泛存在的。生产中养蜂人放蜂使果农收成增加,企业的技术发明被其他企业无偿引用等等,都会产生正外部性;而化工厂向江河排放污水就会有负外部性。私人消费也会产生外部性,如吸烟、开车都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半夜放音响给邻居带来的噪声等,都产生负外部性。
前几年在营养保健品市场上,风行“人体补钙”,各种各样的补钙品琳琅满目,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里也充斥着补钙的广告。当“补钙大战”如火如荼、难分高下的时候,人们却吃惊地发现:由于竞争商家太多,营养品销量并不见得有多好,倒是农贸市场里的肉骨头大为旺销。原来,根据“吃什么补什么”的老话,吃肉骨头也是相当补钙的。特别是猪的脚筒骨,骨髓多,味道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供给有限导致了价格上涨,最后它甚至逼平了肋条肉。与此同时,饭店里的骨头煲汤也备受欢迎。直到这时,那些在媒体上花大钱做广告的厂商才发现,自己为肉骨头作了免费宣传。
在经济现象中这种“正外部性”现象非常常见,例如,对于一些弱势产品,搭强势品牌“广告便车”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策略。在强势品牌大肆宣传的时候,弱势产品就大力“铺货”,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可以使产品迅速地进入终端销售市场,更快与消费者见面。
然而,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负外部性”。某小区附近因为常有偷盗现象发生,家家户户纷纷将自家门窗装上了防盗门和钢条笼子,结果路人从街上经过,抬头望去满目全是黑灰铁条,整个小区简直就是一座监狱牢房,大杀风景,这就是负外部性了。有个地方在架桥时,对山体进行爆破作业,不料附近有一个养牛场,许多怀孕的母牛听到爆炸后受到惊吓,整夜整夜地不敢休息,结果纷纷流产,造成了经济损失,这也是负外部性。
许多事物都有着“一分为二”的特点,同样,许多活动也兼有正和负两种外部性。比如商场促销时放着好听的歌曲,如果音量适中,顾客就会觉得这是一种享受;然而音量开得震耳欲聋,顾客们就会心烦意乱。在这里,音乐随着音量的变化,表现出两种正负外部性。
上面举的例子都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外部性并不是在相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如果说个体所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以称作个体成本和个体收益,那么个体的活动给他人带来的额外成本或者额外收益,就构成了社会成本(负外部性)和社会收益(正外部性)。比如对于公共物品,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偿享受,可以说它们是社会收益的特例。而最典型的社会成本便是污染问题。有的工厂浓烟滚滚,粉尘弥漫,有的工厂把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鱼虾死亡,农作物歉收,人们健康受到威胁,这就是极其严重的负外部性了。
一般说来,外部性并非当事的经济主体的本意,即他本来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这么做,并非有意要帮助别人,或者损害别人,只是这种行为产生的效果影响了别人。比如“凿壁借光”,在这个过程中邻家并没有多付出什么,而可以借光读书、得到收益的匡衡也不必为之付费。但是,假设本来该熄灯入睡,却因为邻家的灯光干扰而造成失眠,那么灯光就具有负外部性了。
外部性的广泛存在使得人们在做事时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考虑他人。有时候对于某些正外部性可以设法加以利用。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商场里开设餐馆。当一家大型商场建成以后,它周围小吃店的生意相对就要好起来。这时商场往往会在顶层开设餐馆,使得顾客在购物的同时顺势上楼吃饭,这种做法就将正外部性“内部化”了。这也可以用来理解现在流行的多元化经营,在其项目之间就常常会有正外部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负外部性,我们最好及时避免。当损害到他人利益的时候,就可能会引起诉讼纠纷;当影响的是公共利益时,法律就要对其进行直接干预。对于负外部性,尤其要防微杜渐。这是因为,当负外部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的问题将很难在朝夕之间得到解决。以环境污染为例,经过多年的污染积聚,现在已经出现了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严重问题,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人类文明,在这样的局面下,尤为需要法律来约束人类的行为,严格减少负外部性的发生,以保护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