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歌赋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胃疼

一、概述

胃疼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
本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如《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篇详细记叙了胃疼的病因病机,为后世医家研究和治疗胃痛奠定了基础。至汉代,张仲景创胃痛的辨治之法,如辨宿食、辨腹满虚实。并创立了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等诸多处方。唐代《千金要方》的九种心痛之说,实际包括了胃痛;九痛之说是对心胃痛按照病因和临床表现作出的归类。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多用辛燥理气之品治疗胃疼。金元时期多用益气、温中、理气、和胃、清热之法。至明代医家虞搏、张景岳,清代医家江涵暾、叶天土、王清任等不断丰富充实胃疼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使之更加系统。

二、病因病机 1.病邪犯胃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司呼吸而主表。寒邪束表,可经肺犯中;胃主受纳,若过食生冷,胃阳被遏,寒积胃中,皆可致胃寒而痛。

2.饮食停滞

暴饮暴食、饮食停滞、腑气不降,胃满气滞、不通则痛。

3.肝气犯胃

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若忧思恼怒,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而病胃痛。气滞日久,可导致气滞血瘀性胃痛。

4.脾胃虚弱

饥饱无度,或劳倦失宜,损伤脾胃,中焦虚寒、胃络失于温煦,可致胃脘隐痛。

三、辨证施治 (一)寒邪犯胃 【主证】

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得热痛减。

【治则】

散寒止痛。

【处方】

足三里。

【手法】

针加灸足三里。

【方义】

寒邪犯胃或饮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致疼痛。方选一穴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三里为其经穴,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可治疗胃疼,同时足三里又是胃之下合穴,“合治内腑,”足三里是五输穴中的“合”穴,配五行属土,与脾胃相应。故针泻足三里,并温灸之可起到散寒邪、止胃疼的作用。

【歌赋】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
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胻痠,
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
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
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二)饮食停滞 【主证】

胃脘胀满而疼,嗳腐吞酸,拒按厌食。

【治则】

消食导滞止痛。

【处方】

足三里、璇玑。

【手法】

泻法。

【方义】

食积中焦、气机不畅故胀满而疼。方选足三里,因该穴为胃之下合穴,专治腑病。又为五输穴之合穴、经气旺盛、故可调节中焦、脾胃功能,促进运化,配上任脉穴璇玑,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线,与脾胃关系密切。故二穴合用,脾升胃降,积食得以运化。

【歌赋】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席弘赋》“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

(三)肝气犯胃 【主证】

胃脘胀痛,攻窜两胁,得暖气或矢气舒,遇郁怒复发或加重。

【治则】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

胃俞、魂门。

【手法】

平补平泻。

【方义】

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胃气失降而气滞故而胀痛。胃俞穴是背部俞穴中直接与胃腑相联系的穴位,能够起到调和中焦,扶正祛邪的卓效。魂门,在背部肝俞穴旁开一寸五分之处。肝藏魂,名为魂门,即表示它为肝藏精气所寄托之处。魂门穴直接联系肝脏,可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故二穴合用,共奏柔肝和胃,温通气血、调畅气机而疼痛的作用。

【歌赋】

《百症赋》“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

(四)脾胃虚寒 【主证】

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

【治则】

温中健脾。

【处方一】

公孙。

【手法】

灸公孙。

【方义】

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且运化迟缓,水饮停滞故胃痛乃作。公孙为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故可温中健脾而止疼。

【处方二】

下脘。

【手法】

灸下脘。

【方义】

治疗脾胃虚寒证通常虽都偏重在脾胃二经取穴,但在任脉的上、中、下三脘,特别是下脘,却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穴。因为下脘的部位在脐上二寸,是任脉与足太阴脾经的会穴,尤其是对虚寒证在该穴施灸,能有温中祛寒,调节脾胃的作用。

【歌赋】

《胜玉歌》“胃冷下脘却为良。”

(五)其他歌赋

《杂病歌》“胃痛太渊与鱼际,三里肾俞肺俞治。
胃俞再兼两乳下,一寸廿一壮病愈。”
“胃脘痛合治太渊,鱼际三里两乳下,
一寸三十壮为便,膈俞肺俞独肾俞,
随年壮兮病即痊。”

四、医案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

明·胡慎柔医案“万历壬寅六月间,家君年五十三矣。患心口痛呕食面黄。诊之脉细弦数六至余,即灸气海、乳根各数壮。服补中益气汤如吴萸姜炒黄连山栀,二三十贴,又以四君加减丸补脾遂愈。明年天旱,家贫车戽力罢,复吐酸如前。再服前剂及八味丸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