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的呼喊与细语:西欧中世纪晚期女性作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在2000年之后,国内学术界开始了对欧洲中世纪女性写作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但是,国内学人对中世纪女性写作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整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目前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当中,有一部分是对西欧中世纪的女性写作进行比较宽泛的概述和研究,往往不涉及对具体作家和文本的深度细读与分析。例如,秦晓红发表于2006年的《西欧中世纪女性神秘主义之爱:根源及意义》、王睿发表于2007年的论文《中世纪西欧女性写作与“双声”现象》。另一部分则集中于对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两位女性神秘主义作家诺里奇的朱莉安与玛格丽·坎普的研究。例如,如王睿与张亚婷合作发表于2008年的论文《走出遗忘:中世纪英国女性写作的接受研究》,张亚婷发表于2007年与2010年的论文《与基督对话:英国中世纪女性的写作政治》、《论中世纪英国女作家的文本写作与情感虔诚》,彭佳与代玮炜合作发表于2008年的《中世纪的女性宗教写作:女性创作荒原上的绝响》。这些以英国中世纪晚期的女性神秘主义作家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拓展了国内学术界对中世纪女性文学的认识。研究者将女性写作与基督教神秘主义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与解读,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世纪文学与文化的整体把握。但是,现有的以中世纪女性神秘主义写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都忽略了活跃在中世纪晚期的贝居因女性神秘主义作家,而她们恰恰是中世纪晚期新神秘主义写作最重要的女性代表者。

除了对中世纪晚期的女性神秘主义写作进行研究的论文,还有一些以法国女作家克里斯蒂娜·德·皮桑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例如,崔莉发表于2005年的《从皮桑的<妇女城>管窥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文学”》,隋忆越发表于2006年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其人其作》,李惠民与朱伟奇合作发表于2009年的《浅析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妇女思想的矛盾性》。这些论文借鉴了西方研究者将皮桑定义为中世纪的原女性主义者(Protofeminist)的观点,着重考察皮桑的代表作《女性之城》里的性别平等意识。这些关于皮桑的论文让这位西方性别平等思想的先驱者进入到了国内学人的视野当中,深化了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传统的认知。但是,这些论文的分析和解读却大多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论述,并没有揭示出皮桑如何通过文本中巧妙的、多重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有异于传统的性别观念。这些论文并未将《女性之城》与皮桑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和探讨,而且研究者们都忽略了玫瑰论战(rose debate)对皮桑性别书写的深刻影响。此外,国内研究者们往往只关注《女性之城》,而遗漏了皮桑其他的重要作品。

国内以中世纪女作家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有如下10篇: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田汝英2007年的硕士论文《一位中世纪女性对神学的解释——试析圣希尔德加德的女性化神学思想》、华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王睿2008年的博士论文《表演的力量:对<玛格丽·坎普之书>的表演学解读》、华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张亚婷2009年的博士论文《母亲与谋杀: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母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李惠民2010年的硕士论文《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妇女思想研究》、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孙可人2010年的硕士论文《莱茵河畔的女先知——论音乐史上第一位女作曲家希尔德加德的音乐创作》、复旦大学世界史博士汪丽红2012年的博士论文《十三世纪西欧女性神秘主义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硕士王璐瑶2013年的硕士论文《中世纪晚期基督教女性神秘主义》、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白敏2014年的硕士论文《论希尔德加德的女性观》、江西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孙霞丽2015年的硕士论文《爱洛伊丝的修道思想和修道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博士刘颖2015年的博士论文《国家命运与时代风云:从多达<人生指南>看九世纪中叶加洛林社会变迁》。此外,在由杨慧林、黄晋凯合著的《欧洲中世纪文学史》(2000)、刘建军著的《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2010)、张亚婷著的《中世纪英国文学中的母性研究》(2014)以及王睿著的《表演的力量:<玛格丽·坎普之书>的表演学解读》(2015)中,作者都不同程度地对中世纪的女作家与她们的作品进行了研究与阐释。

总体而言,近十几年来国内学人对中世纪女性写作的研究深化了学术界对欧洲中世纪文学和文化的理解与把握,使得中世纪的女性作家日渐成为了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西欧中世纪晚期女性写作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点不足:首先,现有的语言文学类论文大多选取英国的两位女性神秘主义者诺里奇的朱莉安和玛格丽·坎普作为研究对象,忽视了这一时期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神秘主义作家。历史学领域的论文虽然广泛涉及了中世纪各个时期的女性作家,但是大多都没有对她们的文学创作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解读。其次,国内研究者往往聚焦于中世纪女性写作中的性别意味,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但是这种研究策略有可能遗漏她们作品中丰富的宗教与文化内涵。再次,部分国内学人在研究中世纪女作家的时候未能将她们的作品置入到中世纪独特的文学、文化背景当中进行探讨。这种将女作家的文本与中世纪的文化语境割裂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世纪文学在形式、修辞、技巧和文类上的特殊性。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世纪女性写作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很多方面尚是一片空白,有待开拓的学术研究空间非常广阔。

二、国外文献综述

近30年来对中世纪女性写作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方兴未艾,被视为中世纪文学研究领域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来自欧美各国的研究者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中世纪的女性写作进行了深入而又独到的解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世纪女性写作的翻译和出版在西方学术界蔚然成风。以英语国家为例,翻译使得那些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的,由中古语言写作的文本得以进入到大众的阅读视野之内。美国学者伊丽莎白·A.德雷尔(Elizabeth A. Dreyer)在她的研究专著《热烈的灵性:宾根的希尔德加德与布拉班特的海德薇希》(Passionate Spirituality: Hildegard of Bingen and Hadewijch of Brabant,2005)中指出,美国普通读者对于中世纪女性神秘主义写作的阅读和接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学者们的预期。[1]皮桑的代表作《女性之城》更是进入到了美国多所大学西方文化课程的必读书目当中。此外,皮桑创作的一系列涉及政治、军事内容的论著在西方政治学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她被当代学者视为中世纪晚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2]近30年来出版的以中世纪女作家为研究对象的批评专著和论文数量巨大,在此笔者仅选取和本书的研究对象——贝居因女性神秘主义者和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关系密切的代表性研究论著来加以简要介绍。

艾米莉亚·朱姆·布鲁恩(Emilie Zum Brunn)和乔吉特·埃彭尼-博格德(Georgette Epiney-Burgard)合著的《中世纪欧洲的女性神秘主义者》(Women Mystics in Medieval Europe,1989)一书是欧美学术界中较早将西欧中世纪的女性神秘主义写作视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来进行系统研究的批评专著。在这部论著里,两位研究者将12世纪首屈一指的修道院女性神秘主义者宾根的希尔德加德与中世纪晚期俗语神秘主义写作的4位重要代表——贝居因修会的梅希蒂尔德、海德薇希、玛格丽特·波蕾特以及西多会修女拿撒勒的比阿特丽斯——并置在一起加以考察。通过对不同风格的女性神秘主义写作进行深入研究,本书揭示了以出身贵族阶层的修女为主要作者群体的拉丁语女性神秘主义写作与中世纪晚期盛行的俗语女性神秘主义写作之间的继承关系和差异性。在本书的两位作者看来,前者主要站在一种维护等级制度和教会权威的立场上写作,后者则凸显了一种鲜明的抗辩性色彩,表达了平信徒对教阶制度的不满。此外,这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神秘主义写作在文体风格、修辞手法、价值取向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神学教授伯纳德·麦金(Bernard McGinn)是中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权威专家,他的代表作是多卷本的《上帝的临在:西方基督教神秘主义史》(The Presence of God: A History of Western Christian Mysticism)。在第三卷《神秘主义的兴盛:新神秘主义思潮中的男性和女性(1200-1350)》(The Flowering of Mysticism: Man and Women in the New Mysticism 1200-1350,1998)中,麦金细致地分析和探讨了对中世纪晚期的宗教信仰模式、文学文化乃至社会政治经济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新神秘主义思潮。麦金在这部著作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述深受新神秘主义思潮影响的贝居因修会。梅希蒂尔德、海德薇希、玛格丽特·波蕾特创作的俗语神秘主义作品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麦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他将对女性神秘主义写作的研究引入到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当中。伯纳德·麦金主编的《埃克哈特大师与贝居因神秘主义者》(Meister Eckhart and the Beguine Mystics,1994)一书收入了18篇学术论文。研究者们将贝居因女性神秘主义者和中世纪晚期的思想家埃克哈特大师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式的阅读和分析。通过把贝居因女性神秘主义写作放置在中世纪晚期俗语神秘主义思潮的思想谱系中加以考察,研究者力图揭示出贝居因女作家的独特性和她们的写作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

美国中世纪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卡罗琳·沃克·拜纳姆(Caroline Walker Bynum)在一系列以中世纪神秘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中,将女性神秘主义写作视为一个极具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域。她通过细致深入的解读揭示了中世纪晚期女性神秘主义写作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拜纳姆尤为关注隐含于其中的性别意识,以及女性神秘主义写作对传统神学观念的挑战和修正。在《基督如母:中世纪盛期灵性思想研究》(Jesus as Mother: Studies in the Spirituality ofthe High Middle Ages,1982)一书中,拜纳姆通过考察基督如母(Jesus as Mother)这一神学观念,探讨了中世纪盛期灵性思想的独特内涵。她以西多修会(Cistercian)的神秘主义写作为例,来探讨个体意识和情感因素对于传统修道院神学的渗透。此外,拜纳姆还详细分析了13世纪最重要的女性学术团体赫尔夫塔修道院(Helfta)中女性神秘主义写作繁荣兴盛的原因。在《神圣的飨宴与神圣的禁食:食物对中世纪女性的宗教意义》(Holy Feast and Holy Fast : The Religious Significance of Food to Medieval Women,1987)一书中,拜纳姆另辟蹊径地从食物和女性的复杂关系入手,通过对大量中世纪女性神秘主义作品的细读和分析,揭示了中世纪的女性如何将食物以及与食物相关的宗教行为,作为表达自己虔诚信仰的有力手段。在《碎片与救赎:关于中世纪信仰中性别与人类身体的论文集》(Fragmentation and Redemption : Essays on Gender and Human Body in Medieval Religion,1992)当中,通过对中世纪神秘主义文本的细致解读,拜纳姆发现无论是男性作者还是女性作者都将人类的身体,尤其是女性的身体作为中世纪神秘主义写作的核心主题之一。在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圣徒行传中,往往充斥着对女性身体的厌弃和残虐,这和中世纪神学领域中盛行的厌女思想密切相关。但是在女作家创作的灵性自传和神秘主义作品中,她们大多舍弃这种充斥着男权思想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模式,转而以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对待女性乃至人类的身体。通过将人类的身体从传统教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女作家们表达了她们在宗教信仰领域的乐观态度。

迈克尔·A.塞尔斯(Michael A. Sells)在《不可言说的神秘主义话语》(Mystical Language of Unsaying,1994)中,从否定的神学这一视角,对贝居因女性神秘主义写作加以考察和分析。塞尔斯的研究揭示了玛格丽特·波蕾特是如何借助这些充溢着二律背反意味的神秘主义话语来反抗教会推崇的经院哲学。波蕾特力图打破中世纪晚期宗教信仰领域中二元对立的等级制度,为女性和其他平信徒争取话语权。在《俗语精神:中世纪宗教文学论文集》(The Vernacular Spirit:Essays on Medieval Religious Literature,2002)一书中,共计收入了13篇以中世纪晚期的俗语文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研究者们探讨了中世纪晚期俗语文学的兴起所带来的世俗精神对于宗教写作的渗透与影响。其中芭芭拉·纽曼(Barbara Newman)的《镜子与玫瑰:玛格丽·特波蕾特邂逅爱神》(The Mirror and the Rose:Marguerite Porete’s Encounter with the Dieu d’ Amours)一文将《单纯灵魂之镜》与《玫瑰传奇》进行对照式阅读,在此基础上论证贝居因女性神秘主义写作与俗语世俗文学之间的互文关系。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采用了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对中世纪晚期的女性写作进行研究和解读。简·钱斯(Jane Chance)主编的《中世纪晚期的性别与文本》(Gender and Text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1996)一书和她的专著《中世纪女性的文学颠覆》(The Literary Subversions of Medieval Women,2007),都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中世纪女性写作中所蕴含的对父权制和教会权威的反抗与颠覆。芭芭拉·纽曼在《从男人婆到女性基督:对中世纪信仰和文学的研究》(From Virile Woman to WomanChrist : Studies in medieval Religion and Literature,1995)中,关注女作家与男性学者间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探讨女性与西欧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她的另一部作品《上帝与女神:中世纪的幻象文学、诗歌与信仰》(God and Goddesses : Vision , Poetry , and Belief in the Middle Ages,2005)中,纽曼考察了中世纪晚期的文化观念对上帝与女性气质的思索和探讨。罗莎琳·沃登(Rosalynn Voaden)在《上帝的话语,女性的声音:中世纪晚期女性灵视者作品中的灵性判断》(God’s Words, Women’s Voices:The Discernment of Spirits in the Writing of Late-Medieval Women Visionaries,1999)中,研究中世纪晚期女性幻象写作与教会的审查制度之间产生的复杂张力,借此来探讨女性神秘主义写作中潜藏的叛逆性因素。

查丽蒂·坎农·威拉德(Charity Cannon Willard)是克里斯蒂娜·德·皮桑作品的杰出翻译者和资深研究者。在《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她的生平与创作》(Christine de Pizan: Her Life and Works,1984)一书中,威拉德将人物传记写作和对皮桑创作生涯的梳理、考察结合在一起,关注皮桑的作品与时代文化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威拉德的研究使得当代读者能够更为清晰地看到在14、15世纪之交的西欧中世纪晚期,政治、经济以及思想领域的急遽变革如何为一位女性知识分子的职业创作生涯提供了可能性。此外,她还探讨了皮桑的写作与社会主流思潮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并且尝试在这种对话性中揭示出皮桑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莫琳·奎林根(Maureen Quilligan)在《女性作者权威的寓言:克里斯蒂娜·德·皮桑的<女性之城>》(The Allegory of Female Authority: Christine de Pizan’s Cité Des Dames,1991)一书中,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研究皮桑作品里的性别意识。通过对《女性之城》的细读,奎林根深入地探讨了皮桑如何借助对历史、神话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颠覆式改写,来反抗中世纪盛行的厌女思想。奎林根指出皮桑还在写作中致力于女性作者权威的建构,这种创作意图与皮桑和男性知识分子之间爆发的玫瑰论战息息相关。

罗莎林德·布朗-格兰特(Rosalind Brown-Grant)在《克里斯蒂娜·德·皮桑与女性的道德辩护:超越性别的阅读》(Christine de Pizan and Moral Defence of Women : Reading beyond gender,2003)一书中,详细探讨了皮桑对于性别与道德伦理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和论述。在格兰特看来,对于道德伦理问题的关注在皮桑中晚期的作品中处于核心地位。皮桑个人生活的颠沛流离和国家命运的内忧外患,都促使她在写作中对人类社会的道德状况做出批判性反思。皮桑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文学创作,为人类社会早日步入伦理道德的良性发展轨道寻觅一种可能性。

玛格丽特·布拉班特(Margaret Brabant)主编的《政治,性别与文类:克里斯蒂娜·德·皮桑的政治思想》(Politic , Gender , and Genre : The Politic Thought of Christine de pizan ,1992)是一部以皮桑的政论性作品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共收入了14篇相关论文。研究者们将对皮桑政治思想的考察和对皮桑文学写作手法的分析结合在了一起,探讨皮桑如何以一种充满了诗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这部论文集对中世纪政治文类的某些文体特质亦予以关注,通过比较研究来揭示中世纪晚期女性政治写作的独特风格。研究者们在分析皮桑的政治思想时,不仅关注皮桑对前人的继承,同时还揭示了新兴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对皮桑政治主张的影响。皮桑政治思想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使得她创作的一系列政论性作品,能够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初期的西欧宫廷中得到广泛阅读。

邦妮·A.伯克(Bonnie A. Birk)在专著《克里斯蒂娜·德·皮桑与圣经的智慧:一种女性主义神学的观点》(Christine de Pizan and Biblical Wisdom: A Feminist-Theological Point of View,2006)中,运用女性主义神学理论,对皮桑的代表作进行分析和解读。伯克认为,皮桑在写作时灵活运用了《圣经》中的神学资源,尤其是人格化的上帝圣智(Wisdom/Sophia/Sapientia)形象。[3]皮桑结合历代神学家对于这个神学命题的思考,将这一内涵丰富的女性形象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在皮桑探讨性别问题的作品里,圣智象征了女性内在的神性、智慧、慈爱和坚定的信仰。在论述社会政治问题的作品中,皮桑将圣智视为上帝的公义、伦理道德以及理性思维的化身。在皮桑的笔下,化身为不同人物形象的圣智成为了她针砭时弊并且寄托美好理想的有力工具。

在西方学术界,研究中世纪晚期女性作家的论文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笔者搜集到的近百篇相关研究论文,可以按主题分为以下几类:

1.书评和作家介绍。这一类型的研究包括对单部作品和多部作品的介绍性论文,以及对某一位女作家创作生涯的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

2.从宗教学的角度对中世纪晚期的女性神秘主义写作进行研究。这一研究范式关注女性神秘主义者在欧洲中世纪晚期的信仰转型过程中扮演的活跃角色。

3.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对中世纪晚期的女性世俗写作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一研究范式关注古典文化传统和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对女性写作的渗透和影响。

4.综合运用多种当代文学、文化批判理论来研究和阐释中世纪晚期的女性文本。例如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性别研究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文化记忆理论、传记研究理论和互文理论等。

5.从相互影响和对话关系的角度来对中世纪晚期的女性写作进行研究。这一研究范式将女作家放置在西欧中世纪的思想谱系当中加以研究,尤为关注女作家和具有代表性的男性学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1]Elizabeth A. Dreyer, Passionate Spirituality: Hildegard of Bingen and Hadewijch of Brabant, Mahwah: Paulist Press, 2005, p.6.

[2]Kate Langdon Forha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Christine de pizan, Burlington: Ashgate Pub Ltd., 2002, p.160.

[3]Bonnie A. Birk, Christine de pizan and Biblical wisdom: A Feminist-theological Point of View, Milwaukee: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