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领导力:李秀娟教授管理随笔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把戈壁变成绿洲

几个月前在北京上电视节目时认识了一对母子,妈妈63岁,儿子39岁,16年前一起创业,把戈壁变成绿洲,在贫瘠的西部土地上种植葡萄园,8年后再把葡萄酿成美酒,创办了新疆葡萄酒第一大品牌。而这对母子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母亲曾经做过的一个梦。

在梦中,她看见那一片西戈壁开满了樱花、杏花、桃花,漫山遍野都是。她忍不住和老公说了这个梦,老公告诉她:“梦就在这里。”从此一家人开始了寻梦之旅,然后就有了上面这个把戈壁变成绿洲的故事。一家人从农到富,又从富到农。我被这个传奇故事吸引了,大家相约好一定要去新疆看看这片戈壁滩中的绿洲。

5月底,我们从上海出发,飞行了5个半小时到达乌鲁木齐,又从那里再转飞库尔勒。5月底的库尔勒已宛如酷暑,我们下了飞机就马不停蹄地赶往葡萄园,一路上除了荒凉就是荒凉,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思绪,要有多大的能耐才能熬得住寂寞在这里垦荒?

李瑞琴,这个高个子的山东女人,一见面就给了我们热情的拥抱,然后开始讲她的故事。故事从她的婚姻讲起。年轻时的李瑞琴和妹妹及姨妈相依为命,等到了结婚年龄,她发誓,只要谁能接受她带着妹妹和姨妈一起出嫁,她就嫁给谁。就这样,她远嫁到新疆。

老公出身富农家庭,早年被批斗时逃离家乡来到新疆,从此在新疆落户。改革开放后,李瑞琴跟着老公一起,开过砖厂、皮革厂,做过边境贸易,赚到第一桶金,建了好几栋房子,添置了好几辆车子,全家的生活也算富足。那时,为了做生意,她常常跑到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中亚国家。她告诉我们,乌克兰盛产樱桃,今天我们吃的大樱桃很多都是乌克兰的品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给这些国家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但没有想到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现在的局面。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听得人心生羡慕。

或许是步入知天命的年龄,人生转了一圈,李瑞琴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起点,重新做回一个农民。“我没有文化,只是一个农民,擅长的是种地。我过来种地,从零开始,种到四万亩地。我特别喜欢这个工作,今天人们都在为生态环境而担忧,而我希望用实际行动改善生态环境,尽好社会责任。我们带着一帮农民、一帮大学生,从一粒种子开始干到现在,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

创业的最初阶段,李瑞琴几乎倾家荡产。历经前面8年的耕耘、后面8年的生产——16年的艰辛创业路程,李瑞琴终于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妇女蜕变成了今天资产过亿元的企业家。李瑞琴自嘲是愚公移山,坚持不懈地向戈壁进军,16年来修建道路120公里,架设高压线路28公里,栽种防风林300多万株,打机井36眼,铺设节水灌溉毛管700多万米,前后共投入资金2亿元之多。没有过人的毅力和魄力,以及心中的那个梦想,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一生赚来的钱,足够一家人富足地过完余生的财富,又投回茫茫戈壁,重新过回艰苦的垦荒生活,这个梦想的力量要有多大?如今,梦想已变成美好的现实,33 000亩葡萄硕果累累,还筑起了一道绿色防风屏障,改善了生态环境。

为了学习酿造葡萄酒,李瑞琴把儿子送到法国留学,儿子在留学期间不仅学习了葡萄酒的相关知识,更结交了一群朋友,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为了引进法国先进的酿酒技术和管理经验,李瑞琴邀请法国各大葡萄酒庄园主及酿酒专家、建筑师、园艺师、土壤专家等50多人前来实地考察,经过多轮磋商谈判,2002年终于成立了中法合资的乡都酒业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为3 000吨规模的一期葡萄酒堡拔地而起,2008年,乡都酒业建成10 000吨葡萄加工生产线和3 000平方米地下酒窖。带有法国血统的乡都葡萄酒从此立足新疆,走向天山南北。

我们开车绕着葡萄园参观,接着又参观了酿酒厂、酒窖和文化馆,看着绿色的葡萄慢慢变成深红色的葡萄酒。一天下来,李瑞琴的一句话让我深受触动:“这是一个百年一遇的好机会,我奶奶没赶上,我爸爸没赶上,我今年64岁,赶上了。我的孙子肯定也很好,往前还有很大的奔头。所以我很感恩,就是什么也没有了,也无怨无悔。”

把梦想变成现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每每遇到这样的传奇人物,我都觉得特别励志,60多岁的女人依旧能活得那么精彩。

无独有偶,就在那次新疆行的两年后,我又认识了李瑞琴的大媳妇李晓云。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她爱上了自己的大学同学,但他得回到新疆库尔勒去帮自己的母亲开辟葡萄园。她就嫁鸡随鸡跟到了戈壁,加入了这个家庭的梦想之旅。第一年她非常不适应,几乎放弃,想回到城里过回自己习惯的小白领生活。但先生是长子,不可能不顾家人跟着她离开。出于对这个男人的爱,她最终妥协了。她说,从此自己嫁给了使命。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身轻如燕、语调温柔、穿着飘逸的女人,已经在戈壁上生活了十多年。因为在大学里学过机械制图,所以婆婆让她画图,一期、二期、三期的规划图都出自她手。有一次她在飞机上俯瞰自家那块葡萄园时,忍不住热泪盈眶,眼前的那片葡萄园,就跟那时自己在纸上画的规划图一模一样。想起当年婆婆让她写十年规划时,一切都还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因为葡萄籽能不能从戈壁上长出来都还是未知数,而十多年后,目标竟一点点全部实现了。

都说婆媳难相处,从李瑞琴和她的媳妇李晓云那里,我第一次听说婆媳之间竟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年多,一起为一个梦想奋斗,媳妇从害怕强势的婆婆,到两个人无话不谈,虽是婆媳,却亲如母女。婆媳之间能够聊天聊到天亮,出差时能同睡一张床。这个细腻的媳妇能感受到婆婆内心的艰辛和苦楚,能理解她强势外表下脆弱和慈爱的一面。

“之所以能这样去支持她,是因为我内心很理解她,甚至很心疼她,这么大年纪了,还在与时间赛跑,去做这样一件伟大的事。”从来没看过一个媳妇在说起自己的婆婆时,是那么动情而眼含热泪的。

或许,所有的真情都是用患难换回来的。相敬如宾远不如患难与共。

(原载《联合早报》 2014年6月2日、2016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