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政府资源配置模型(DRP)设计
(一) 资源概念
关于资源的概念,《辞海》中对其的解释是:“资材之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于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2]。上述两种定义所描述的是狭义的资源,将资源限定在自然资源的范围内。阿兰·兰德尔在其著作《资源经济学》中给资源下的定义是: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3]。这种定义将所有有用途和有意义的物质都作为资源,又过于宽泛。杨秀苔和蒲勇健在其著作《资源经济学: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分析》中给出一种资源的定义:在一定时期、一定地点所具有的资源概念,指的是根据该时期人民大众消费偏好及科学技术水平,那些存在于该地点可以作为经济活动的投入或潜在投入因素总和[4]。
我们认为,资源首先是一种投入要素,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这种要素可以是现存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资源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即经过人类的活动可以形成社会财富;最后,资源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一定的国家、地区、部门或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而言。
(二) 资源配置概念及层次划分
资源配置问题是经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资源配置就是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产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通过资源合理的配置,配置主体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实现供求平衡保证各类资源在不同产品与服务之间、同类产品与服务的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同种产品与服务的不同生产者之间的有效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资源配置主体包含微观、中观和宏观配置三个层次,具体如下所述。
(1) 微观层次是资源配置的最基础层次,是指具体的某一活动主体如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政府等,如何在其内部匹配与运用各种资源,以便高效率地产出相关成果,从而提高其经济与社会效益。这是一种较低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是建立在单个活动主体的运行基础之上的,关注在各活动主体内部的资源组合与使用,其目标是提高主体的产出水平。由于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以考察资源利用的直接收益、以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目标,活动主体本身对于产出效益的积极性和其资源组织与运用能力,是资源配置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2) 中观层次是资源配置的中间层次,即资源在部门和地区层面上的配置。这一层次配置的主体是从市场和区域政府的角度,综合分析考察本地区和本部门的现实情况,发挥优势力量,强化资源与生产的结合力度,从而提升区域和部门的整体效益。这个层次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比较直接和具体地发挥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国民经济宏观调节与微观调节的桥梁和中间环节,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中观层次的配置效果不但影响微观层次的配置效率,也直接影响着宏观层次的配置效率。本书将区域环境下的中观资源配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3) 宏观层次是资源配置的最高层次,是指宏观调控国家管理职能部门在把握经济发展全局的前提下,对全社会的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过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分配。其目的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安康,通过法律、法令和市场参数以及行政命令将宏观调节的指令和信息注入于资源配置其他两个层次之中,并对其进行方向性调节。
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密不可分,各自完成其任务并构成一个运行的有机整体。宏观层次是资源配置的规划和指导,中观层次更多地体现为资源配置的调节和优化,微观层次则是资源配置的实施。宏观、中观合理的规划和调控能对微观层次的实施充分发挥出方向性与保证性的作用。在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中,中观层次的调控和优化常常是技术性的,受微观层次要素的制约影响较大;宏观层次所进行的规划指导常常是政策法规性的,受微观层次配置方式的制约影响作用较小,独立性较强。中观调节优化反作用宏观规划调控的同时,也对微观层次直接发挥作用。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中观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微观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样,微观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效率,将直接关系到有限的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对中观也包括对宏观资源总量的配置产生影响。
(三) 区域政府资源分类
1.直接资源与间接资源
从区域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角度可以把区域资源分为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
直接资源是指区域政府可以直接调配的资源,如专属性的国有资源、财政收入、政府公职人员、政策资源等。区域政府对这些资源拥有绝对的使用权限,可以按照政府意志进行直接的配置。
间接资源则是泛指那些区域政府不能直接调配,但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或调控的资源。比如属于私有产权范围内的资本、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才能等。这些资源的直接支配权在资源的实际所有者手中,但区域政府往往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调配这些私人资源的流向和使用效率,间接影响这些资源的配置效率。
2.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从资源是否可见以及是否能用货币直接计量的角度,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就微观企业而言,有形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包括企业的土地、厂房、生产设备、原材料等,是企业的实物资源。财务资源是企业可以用来投资或生产的资金,包括应收账款、有价证券等。无形资源包括专利、技巧、知识、关系、文化、声誉及能力,也是稀缺资源,代表了企业为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而必须付出的投入。
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企业从来都是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资源配置,这些有形、无形的资源都需要计算长期和短期的总成本、总收益、平均成本、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然后按照长、短期利润最大化的要求进行产量的确定。当然处于不同的市场类型,上述原则会有调整,但都以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前提,而且市场竞争越充分,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
从区域政府所掌握和调控的资源体系来看,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土地、矿山、森林和人口资源等实物资源;财务资源是区域政府可以用来投资的资金等。无形资源是指那些非物质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资源,如区域文化素质、区域政策体系及配套措施、区域产业分布及发展状况、区域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区域政府的管理能力等。相对于有形资源而言,无形资源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常常是区域竞争制胜的关键。实物和资金等有形资源有一定的先天性,但其稀缺性的约束力也是较大的,而长期形成的无形资源却可以不断开发和挖掘,其优势是很难简单复制和超越的。其中区域政府的管理能力是无形资源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其价值存在于各无形资源价值链的联系之中,对于其他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配置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区域管理能力决定了区域产出竞争力和区域调控竞争力。
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配置决定了区域产出水平的高低,区域政府以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最佳产出效率为目标,也就是说区域政府负有发展区域生产力的天然使命。
3.可移动资源与非移动资源
从资源是否可移动,又可以把资源分为可移动资源与非移动资源。
可移动资源是指可以进行区域间流动的资源,包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源等,这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常常是受高利益或低成本的驱动所引发,最终会带来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但在转移过程中也会制造新的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这些可转移资源的流向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尤为关键,也是区域政府竞争的焦点。从人才资源来看,发达国家作为全球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和就业基地,是高级人才资源最集聚的地区。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内社会条件的改善,在全球人才环流中的吸引力不断提高,配合部分国家实施的更积极的人才战略,高端人才会出现回流的趋势。从技术资源来看,全球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和韩国五大专利局,各区域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技术转移活动也日益频繁。从资本的转移来看,也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但随着中国等国的人工成本的逐年提高,资本也开始出现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
非移动资源主要是指土地、矿山、森林等无法流动的资源,属于区域自然禀赋的一部分。当然,当土地的产权清晰并可转让时,土地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实现结构上的可流动性,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较有作用。
4.可经营性资源、非经营性资源、准经营性资源
21世纪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同生同长、协同繁荣的世纪。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稳定、发展、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是其三大任务。纵览各国区域政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是其三大职能。
政府三大职能的发挥,实践中表现为对区域资源的一种配置、一种管理、一种政策——即政府对区域中现实存在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产业资源和城市资源等的经济学分类、优化配置与政策配套问题。
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称为可经营性资源。它以各区域产业资源为主。由于经济地理和自然条件不同,决定其区域以三次产业中的某一产业为主导方向。当然在现实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也不乏在发展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的过程中,伴随着强盛的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旅游业、中介服务业和商贸零售业等第三产业的案例。西方经济学对应此类资源机构主要为商业企业。在中国,政府对应此类资源的管理机构有:(1)发展改革、统计、物价;(2) ①财政、金融、税务、工商,②工业、交通、安全、能源、烟草,③科技、信息、专用通信、知识产权,④商务、海关、海事、口岸、邮政、质检、外事、旅游;(3)审计、国土监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世界各国政府机构有同有异,但对此类资源配置政策原则主要是“搞活”——即①规划引导,②扶持、调节,③监督、管理。对于这一点的理论认识已很明白。
与社会民生相对应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称为非经营性资源。它以各区域社会公益、公共产品为主,其中包括经济(保障)、文化、科技,历史、地理、环境,形象、精神、理念,应急、安全、救助,以及区域其他社会需求。西方经济学对应此类资源机构主要为社会企业。在中国,政府对应此类资源的管理机构有:①财政、审计、编制,文史、参事、档案,民政、社保、扶贫,妇女、儿童、残联、红十字会,民族、宗教、侨务等;②地质、地震、气象;③应急、安全、人防,人民武装、公安、司法、监察,消防、武警、边防、海防与打私等。世界各国此类管理形同名异,但对此类资源配置政策原则主要是社会保障、基本托底,公正公平,有效提升。这点实践认识也很一致。
与城市建设相对应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称为准经营性资源。它以各区域城市资源为主。其主要为用于保证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以及为社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电供水、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城市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其设施的软硬件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外形、特征、品位、功能和作用。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将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和推动城市空间形态分布和结构的优化。我们之所以称这类资源为准经营性资源,是因为这一部分在西方经济学中还是“模糊板块”,在传统经济学中归类为政府与市场的“交叉领域”——既可由市场来承担、也可由政府来完成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在中国,政府对应此类资源的管理机构有:①国有资产、重大项目,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建设,③人力资源、公共资源交易,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研究院所,⑤农业、林业、水利、海洋渔业等。
(四) 区域政府有效资源配置原理
1.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是区域政府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具体检验标准
1) 全要素生产率(TFP)含义
从经济学角度,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某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5]。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的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
2)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产生与计算
全要素生产率(TFP)最初源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928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P. H. Douglas)与数学家柯布(C.W.Cobb)合作,在研究分析大量历史数据之后,提出了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6]。
他们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研究了从1899—1922年美国的资本和劳动对生产的影响,认为在技术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及资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其中:Y表示产量,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投入的资本量,L表示投入的劳动量,,依次表示K和L的产出弹性。
指数表示资本弹性,说明当生产资本增加1%时,产出平均增长%;是劳动力的弹性,说明当投入生产的劳动力增加 1%时,产出平均增长%;A是常数,也称效率系数。通常情况下,有+=1。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早期的描述中,认为A是一个常数,而实际上,最简单的 C-D 生产函数描述的是某一时刻产出量与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某一时刻的技术水平A:
C-D生产函数的提出,使生产理论从抽象的纯理论研究转向了面向实际生产过程的经验性分析,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因为它的假设与实际情况往往是不同的。比如,技术进步对于不同的样本点所起的作用有可能是不相同的,同时,在生产函数研究中,经常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不同的样本点表示不同的时间,而技术的发展恰恰是与时间紧密相关的,因此,如果不将技术进步因素对于生产率的推动作用考虑进来的话,得出的结论就是不科学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后来的研究者们在C-D函数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改进性工作,使得它更加具有实用性。而随着其应用层面的扩大,其理论价值和实用性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在后续的研究中,丁伯根(J. Tinbergen)、索洛(R.M.Solow)、丹尼森(E·Denison)以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根森等都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194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 Tinbergen)提出在生产函数中加入时间指数趋势项以测定技术进步,将原C-D生产函数中的常数A换成一个时变参数At,并将其设为指数形式:At=A0ert(A0,r为常数),同时,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都是各个时期的数据K(t)、L(t),从而原C-D函数可以转化为:
这就是丁伯根的动态C-D生产函数,这一动态模型改变了C-D生产函数仅能描述在某一恒定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状况及其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并使生产领域技术进步的测算成为可能。
1957年R. Solow在一般生产函数的表达式中引入了一个一般技术系数,得出了技术进步的显式表达,创立了测定技术进步的余值法,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产出
增长型中性技术进步假定得到了著名的增长速度方程:
该方程表明,产出的增长是由资本、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的。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Solow)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了《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一文,论文统一了生产的经济理论、拟合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方法,第一次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在定量研究中,索洛将人均产出增长扣除资本集约程度增长后的未被解释部分归为技术进步的结果,称其为技术进步率,这些未被解释的部分后来被称为“增长余值”(或“索洛余值”)。在该文中,Solow提出了如下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
关于A(t)的形式,通常有两种设定:
对于公式(1-6),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它表示技术进步率;而公式(1-7)中,则没有明确的经济学含义。但是,如果技术进步率非常低,也就算是说当->0时,有:ln(1+)=,此时:
所以也可以将后一种表达式中的看作为技术进步速度(实际上除体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也含有政策、教育、品牌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的表达式为:
除了以上两种模型之外,改进的C-D生产函数还有其他的表达形式,推导如下:对公式(1-11)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对公式(1-12)两边的t进行求导,得:
由于所搜集的数据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因此在所取时间间隔较小的情况下,可用差分方程近似地代替微分方程:
公式(1-14)中的可以利用样本观测值直接求得,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并能得到,,的值,这样所得到的结果与利用公式(1-12)所求的相应估计值相差很大,而且如果用实际观测数据来检验非线性回归方程(1-14),会发现绝大部分结果都不相符合,这是因为通常计算时,所取的t值一般都是1年,时间跨度比较大,而一年之内,技术变化可能是相当大的,这就导致了结果的不稳定,因此偏微分方程在应用时就收到了限制。
回过头看公式(1-14),令:,从而索洛的余值增长方程可表示为:
式中分别表示产出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投入增长率。,分别是产出对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弹性,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将增长方程移项变形得到:,即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产出增长率与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投入增长率的加权线性组合之间的差额。后来索洛把这个差额称为“增长余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索洛余值”。索洛认为增长余值的变化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
索洛余值的意义在于它扩展了一般生产函数的概念,它将技术进步这一生产要素引入到了生产率的分析之中, 进而建立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的模型,从数量上确定了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与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之间的联系,同时从增长方程中可以确定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综合上述理论,定义全要素生产率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意味着区域政府资源配置的重点在“质量”而非“数量”上,它成为区域政府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具体检验标准。而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包含了制度、管理、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理念、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2.帕累托最优是区域政府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理论参照标准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当不使任何人利益受损,却可以让某人收益增加的改进叫帕累托改进。当改进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可能的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包含三个方面:生产的帕累托、交换的帕累托、生产和交换同时的帕累托,三方面对应实现条件是边际产品转换率必须相等,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产品边际替代率与边际产品转换率相等[7]。
帕累托最优是站在效率的角度来衡量资源配置的结果,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界定公平,因此帕累托最优是效率意义上的公平。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绝对的帕累托最优是不存在的。帕累托最优的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每个人相同且不变的消费偏好,但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主观偏好,而且一个人的需求和偏好也在不断变动中。这些现实情况都说明了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理论上假设。但是通过效率的提高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帕累托最优,所以,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对判断区域经济制度和政策是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以下以无约束条件下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为例进行说明:
假定整个经济中有M个消费者、K种资源,第k种资源的单位成本为Ck,对第m个消费者分配第k种资源的数量为(m=1,2,…,M,k=1,2,…,K),为决策变量。第m个消费者的效用为Um,其表达如下:Um=Um(X1m,X2m,…,XKm),则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充分条件(二阶条件)为:d2Um<0(m=1,2,…,M),必要条件(一阶条件)为:dUi=dUj=0(i,j=1,2,…,M),即:
式中,i,j=1,2,…,M,i≠j,l,n=1,2,…,K,l≠n,这意味着当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不同消费者对同一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帕累托最优意味着资源配置实现效率上的最大公平,也是区域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重要理论参照标准。
3.区域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
表1-1是根据公式(1-16)计算各区域1999—2006年度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平均增长率。
表1-1 主要国家1999—2006年间的TFP及其平均增长率
续表
资料来源:吴先华,等. 基于面板数据的世界主要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7:11-28.
世界主要国家在1999—2006年的TFP平均值表明,北欧的挪威、瑞典全要素生产率全球领先,以欧美为首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都在20以上,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则排名靠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只有1.194。这充分说明,欧美等发达国家飞速的科技进步和相对成熟稳定的制度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则是外延式扩张为主,科技进步的作用还没有得到体现。从年均增长率来看,匈牙利、俄罗斯联邦和韩国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增速都在5%以上;而对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由于稳态经济增长率较低,其经济增长是艰难且缓慢的,最终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凡是不能做到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的国家,就不能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所以法国、美国和日本的增长速度排在最后,日本还出现了-1.816%的增速衰减,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长率为1.287%,优势也不明显,从每一年的TFP值上看,各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是时高时低、不够稳定,这和政府在制度上、组织上、理念上、技术上的创新引领不够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政府资源配置的优化应该可以使TFP得到较大的释放。
(五) 基于区域政府竞争的区域资源配置系统(DRP)设计
区域政府竞争的目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其通过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得到提升。区域政府竞争的实质就是区域政府超前引领(GFL)实力的竞争,也就是区域政府对资源配置决策能力的竞争。随着目前信息化程度逐步扩大,决策变得非常困难,之前“摸着石头过河,拍脑袋决策”的管理方式逐步不能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管理需要数据化、科学化的决策,区域政府资源配置系统(DRP)正是要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规划理论来搭建区域管理科学决策的框架。
1.设计依据
区域政府资源配置系统(DRP)的优化是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如何提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设计政府资源配置系统(DRP)的主要依据。全要素生产率(TFP)包括四个方面的创新产生的生产率,即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而这些创新对不同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不同,比如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更加侧重企业,也就是可经营资源的配置与管理问题;而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则更加侧重政府,是针对非经营性资源与准经营性资源的配置与管理问题。所以作为区域政府,在配置资源时主要是在非经营性资源和准经营性资源上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制度和理念上的一系列创新提高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并引领企业在技术和组织上一系列创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2.设计标准
DRP是一个区域政府资源配置的系统工程,不仅可以对区域内外的资源信息进行集成和处理,更可以对区域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管理,通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强化区域管理实现系统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因此,DRP模型设计应立足于区域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综合能力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改进和提高。
评价标准是指一系列可能据以评判项目是否成功的原则与准则,是判断的基础。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积极参与该项目工作的个体和组织,或者是那些由于项目的实施或项目的成功,其利益会受到正面或反面影响的个体和组织。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甚至相互冲突,为取得项目成功,必须对这些需求和期望进行权衡并制定为各利益相关者所接受的项目成功标准。
DRP模型设计应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标准。
1) 系统运行集成化
DRP在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现。DRP系统是对区域物质资源、资金、制度、政策、信息等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区域,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区域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运行DRP系统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应该及时、准确、有效,其准确率应达到95%以上。
2) 业务流程合理化
DRP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表现。DRP应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对区域管理的业务过程进行管理,区域政府是否使用DRP系统对整个资源配置供需链上的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也体现为区域政府超前引领(GFL)机制的发挥程度。因此,DRP应用成功也即意味着区域管理业务处理流程趋于合理化,并实现了DRP应用以下几个最终目标:区域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区域内部管理效率显著改善;区域管理面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大大加快,也就是超前引领的作用程度大大提升。
3) 绩效监控动态化
DRP信息在区域管理和决策有效性方面的表现。DRP系统可以为区域管理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这些信息并在过程中真正起到作用,以便提高区域政府决策反应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也是衡量DRP应用成功的重要标志,如果区域政府没有利用D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建立起政府绩效监控系统,就意味着DRP系统应用没有完全成功。
4) 管理改善持续化
DRP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最后应落实在区域管理水平的明显提高上。为了衡量区域管理水平的改善程度,可以依据区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本身并不是目的,为区域建立一个今后可以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管理不断改善的机制才是真正目的。
通过DRP应用,将促使区域政府在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管理基础、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规模经济实力、投入产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区域竞争力与应变力、区域人力资源素质、区域形象、科学决策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生明显的改进、提高和创新。
通过DRP应用,将促使区域政府改善财务分析,在区域经济增长、市场预测分析、超前引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降低区域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加强预算管理、降低资源配置成本、提高区域产出质量、扩大区域影响力等方面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通过DRP应用,将促使区域政府提高区域评价综合能力,如:区域经济增长率、区域居民消费水平、区域居民收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进出口、区域失业率、区域物价水平等。从而不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管理的目标和效益。
3.DRP设计框架
对区域内而言,DRP系统整合区域内部的各种资源,通过系统的最佳规划与配置来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通过管理系统化对资源信息进行及时的动态、更新分析,使得管理或调控透明化与自动化。区域内部信息的畅通无阻,将提升区域政府快速应变反应能力。
对区域外而言,它通过网络与系统来有效与区域外各经济主体互通信息,形成水平或垂直整合的更大区域共同体。DRP系统以区域内资源整合为主,同时互通区域外资源信息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快速而又有效地掌控区域整体运作。
总之,DRP就是一个将区域内外的资源连贯起来的信息系统,避免管理和资源上不必要的浪费,管理者可以迅速而正确地得到数据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基于DRP功能,有效的DRP系统必须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才能够构建并实施。
1) 大数据下的DRP开发
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的海量、多样的数据构成的庞大的信息资源系统,是一种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应用活动。这些数据资源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科学研究等各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区域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DRP系统,充分挖掘蕴含在区域内外的海量数据中的重要知识和信息,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活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尤其是在信息的急速更新和环境快速变化的时代,大数据为依据的区域政府DRP系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不但能够实时获取和处理海量数据,并能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提高区域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推动管理活动由静态向动态的变革。
2) DRP设计框架
根据区域政府战略目标,可将政府资源优化模型(DRP)的设计做如下规划(图 1.1)。
DRP以较长时间为一个周期(如三年或五年)进行资源配置的设计,政府周期开始时间必须先制定区域战略目标,为了使战略目标科学、合理、具有激励性及可行性,必须先做好如下工作:首先做好宏观环境的分析,如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判断、学习、了解并分析当前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技术发展趋势等进行充分了解及准确把握;其次,同周边具有可对比性的区域进行优劣势比较分析,比较的方面包括人文特色、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教育水平等;最后,应对该区域拥有的各类资源进行分析,包括人才资源、财力资源、物资资源、土地资源、各类能源等。
根据上述几点确定政府战略目标后再根据政府资源优化模型进行资源的配置,资源配置是一个多目标规划,涉及多类资源约束,具体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与企业发展、环境保护、民生工程、区域协调发展等,而约束条件包括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自然条件、信息资源、能源、土地、制度等。在构建政府资源优化模型时,应考虑到各级政府改革的政策、举措、意向等,还必须考虑民众的参与程度、支持度及其资源获取意向等。尽量做到民主、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通过区域政府资源优化模型可进一步制定区域政府的“三类型资源”规划与实施措施,从而界定对市场竞争为主体的企业行为准则,对社会事务主体的民众行为准则和对区域竞争主体的区域政府行为准则。规划制定后再实施与反馈,必要时可对战略目标及其各类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正。
图1.1 区域政府资源配置(DRP)模型
4.基于线性规划方法的区域政府资源配置(DRP)优化
1) 线性规划方法简介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LP)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研究线性约束条件下线性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经济分析、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为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做出了最优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影响所要达到目的的因素找到决策变量;第二步,由决策变量和所在达到目的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函数;第三步,由决策变量所受的限制条件确定决策变量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
据此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以下特点:①每个模型都有若干个决策变量(x1,x2,x3,…,xn),其中n为决策变量个数。决策变量的一组值表示一种方案,同时决策变量一般是非负的。②目标函数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根据具体问题可以是最大化或最小化,二者统称为最优化。③约束条件也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
2) 参数设置、模型构建及算例分析
参数设置:M:政府任务的种类数,如:GDP增长率、国民收入水平、就业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N:资源的种类数,如政府的财政收入、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等;Xm:第m项任务的目标值,如:保持地区GDP平均年度增长率为10%,国民净收入平均年度增长率为 8%等;Yn:第n项资源的数量上限;amn:第m项任务的单位目标值需要的第n项资源的数量;Xm0:针对第m项任务设定的最低目标值。pm:政府所在区域完成第m项任务单位目标获得的价值;cmn:花费第n项资源用于任务m的单位成本。说明:上述参数中,1≤m≤M,1≤n≤N,时间范围为政府的中长期计划,如年度预算或五年制规划等,且各参数都经过了同一化处理,即各参数的单位都为1,因而可直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1) 将各项任务目标设定作为决策变量的模型构建如下:
对上述模型解释如下:Xm(1≤m≤M)为决策变量,其余为常数。模型含义是:已知每项任务单位目标所需的资源及价格、成本等,确定每项任务的目标值使收益最大。式(1-17)为收益最大化目标函数。其中:表示政府所在区域完成所有任务的预期目标值能够获得的总价值,表示为完成预期目标值付出所有资源后的总成本。式(1-18)中,表示为完成各任务目标值的每项资源的数量限制。表示每项任务设定一个最低目标值,若某些目标值应越小越好,则可通过变换得到上述不等式。通过式(1-17)、式(1-18)可得到各任务的最优目标值及每项任务所需的资源。
(2) 将各项资源配置作为决策变量的模型构建如下:
对上述模型解释如下:aMmn(1≤m≤,1≤n≤N.)为决策变量,其余为常数。模型含义是:已知每项任务的目标值及各项资源单位成本、资源有限性等,确定每项资源在各项任务中的使用量使资源花费总成本最低。式(1-19)中,nN= 1 mM=1表示为完成预期目标值付出得所有资源的总成本。式(1-20)中,m=1表示为完成各任务目标值的每项资源的数量限制。通过式(1-19)、式 (1-20)可得到各项资源在各项任务中的最优安排。
对上述模型的求解: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单纯形法,已有单纯形法的标准软件。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又有改进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原始对偶方法、分解算法和各种多项式时间算法。当各参数取值确定后,就可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
(3) 数值分析。
假定政府要设定两项任务,对应有两项资源可供利用,对相关参数取值设定如下:p1=9,p2=12,c11=2.5,c12=2,c21=1.5,c22=1,a11=1,a12=2,a21=3,a22=4,Y1=60,Y2=80,X10=10,X20=10。
对于将各项任务目标设定作为决策变量的模型(即X1,X2为决策变量,其余为常量),将上述数值代入式(1-17)、式(1-18)中,采用单纯形法得到:
即:在上述成本及资源约束下,当给第一项任务的目标设为20,给第二项任务的目标设为10时,区域预期收益最大化,取值为85。
对于将各项资源配置作为决策变量的模型,(即a11,a12,a21,a22为决策变量,其余为常量)。将上述数值代入式(1-19)、式(1-20)中,采用单纯形法得到:
即:将第一项任务分类第一类资源0.3,分配第二类资源0.2,将第二项任务分类第一类资源0.9,分配第二类资源1.9,政府付出的成本最小,取值为55.5。
上述算例分析表明通过政府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的构建可实现政府各类任务最优目标的确定以及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成本最小化。DRP是区域政府有效资源配置(即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又是区域政府制定可持续增长政策与措施的重要依据。
[1] 《辞海》在线词典http://tool.gaofen.com/cihai/ziyuan7.xhtml
[2]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资源
[3] 阿兰·兰德尔. 资源经济学. http://bbs.pinggu.org/thread-367380-1-1.xhtml
[4] 杨秀苔,蒲勇健. 资源经济学: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分析[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8.
[5]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全要素生产率
[6] 龚曙明. 应用统计学(第二版修订本)[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7]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