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献综述
“产业关联”是用来解释某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体现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的概念。国外学界对于产业关联的研究起源较早,且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系统。赫希曼首先系统性地研究了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关联效应”概念明确地提出来,并将关联效应视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传递机制,同时也是主导产业部门选择的标准。此外,赫希曼还对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三种不同的产业间关联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罗斯托在“经济起飞”理论中对主导部门综合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经济增长是通过主导部门本身的三种影响(回顾影响、旁侧影响和前瞻影响)来带动的。其中,主导部门对供给生产资料部门的影响被称为回顾影响;主导产业对其所在地域的影响被称为旁侧影响;由主导产业诱导而产生了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影响被称为前瞻影响。
在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表并提出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将产业间依存和制约关系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投入产出表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法国经济学家魁奈的《经济表》,《经济表》是用来说明产业间贸易关系的。而数理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帕累托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数学方法又是投入产出体系的基础。投入产出法是一种揭示了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的有效方法,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逐渐开始普遍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法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关联分析领域的基本方法。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关联研究的起步则相对较晚,主要是对已有成果进行修正改进。周振华(1995)和朱耀明(2000)定义产业关联为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而邬义军和邱钧(1997)则将产业关联定义为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虽然这两种定义的阐述方式存在差异,但其论述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产业关联理论是对定量分析产业间的联系的一种方法。刘水杏(2004)认为,产业关联理论的重点是对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产业间发生的数量比例上的规律性的揭示。在具体的关联方式上,范金等(2004)改进了赫希曼的理论,根据产业间维系关系的差异,提出了单向/双向关联、纵向/横向关联、前向/后向关联、直接/间接关联、替代/互补关联、环向循环关联等类别。
具体到房地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性,国内研究则经历了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在早期的研究中,受制于数据缺失和研究方法的不成熟,多数学者不得不使用二次援引的数据,而基于一手数据的系统量化分析较为鲜见。此外,由于房地产业本身的数据来源少,一些学者选择与房地产业具有一定关联性的行业,如建筑业、住宅产业或者房地产投资的诱发作用等数据来佐证房地产业的带动效应。例如,顾云昌(1998)通过住宅产业的定量分析来间接反映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他认为1996年我国住宅建设的生产诱发系数为1.93,住宅建成销售后对消费的带动系数为1.34。李启明(2002)则是从房地产业投资的诱发作用角度对房地产业的带动效应做了计算,认为房地产业的诱发作用最大的行业是建筑业、制造业,每100亿元房地产投资,制造业可以被诱发产出为123.61亿元、建筑业为90.76亿元、采矿业为16.64亿元、商业为11.16亿元、房地产业为10.98亿元、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业为6.59亿元,等等。关于房地产相关产业的类型和数量,石志华(1997)认为,住宅产业的发展能带动建筑、建材、冶金等50多个物质生产部门20多个大类近2000种产品的发展,但其结果并非基于严谨的定量分析得出。以上这些研究,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基于定性描述进行的,定量分析比较少。此外,很少能直接针对房地产业本身的产业关联度进行论述,多是进行间接论证,在研究上也缺乏系统性。
王国军和刘水杏(2004)的研究开创了将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房地产业关联度分析的先河。通过中国1997年度40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王国军和刘水杏解决了前人只能利用建筑业或住宅业侧面论述房地产业的问题,同时使用投入产出表直接进行定量分析,没有引用其他已有结果,其研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业对以下6个行业的带动效应较大,依次是金融保险业、商业、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工业和社会服务业。况伟大(2006)采用了中国1997年度40部门和124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以及2000年17部门的投入产出延长表对房地产业的拉动效应和推动效应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相较行业平均水平而言,房地产业的拉动作用和推动作用均偏低,关联效应较为有限,且推动作用小于拉动作用。闫永涛、冯长春和宋增文(2007)采用了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房地产业的拉动作用、推动作用和带动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显示,房地产业的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都低于平均水平,在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方面作用并不明显。
具体到产业关联理论的研究方法,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法将产业间依存和制约关系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以量化比例进行了揭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采用,在产业关联分析领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研究方法。
投入产出法的基础研究对象是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用来反映一定时期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投入产出表于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基于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进而首先提出、研究并编制的。我国的投入产出表到1974年才完成第一张表雏形的编制工作,起步时间较晚,其后,编制投入产出表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至今已达到了每五年(逢尾数二、七年)编制一次投入产出表,每五年(逢尾数五、十年)编制一次投入产出延长表,这也标志着我国投入产出表在编制上实现了标准化,投入产出的研究已经进入正轨。投入产出表的简表如表2-1所示。
表2-1 投入产出表简表
表中第Ⅰ象限反映部门间的生产技术联系,是表的基本部分;第Ⅱ象限反映各部门产品的最终使用;第Ⅲ象限反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在投入产出表中,存在以下几种基本平衡关系:
(1)行平衡关系: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其他。
(2)列平衡关系:总投入=中间投入+增加值。
(3)总量平衡关系:总投入=总产出;某部门总投入=某部门总产出。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各国学者提出了一些分析指标,用以对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环向关联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若干分析指标,均在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学术界对于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和环向关联度的界定较为明确,但对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定义仍存在一定的争论。各指标的具体定义如下:
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也被称为投入系数,记为aij(i,j=1,2,……,n),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部门的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第i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是指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以表格形式列成,通常用字母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直接消耗的第i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除以第j部门的总投入,用公式表示为:
2.完全消耗系数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不仅仅有直接消耗,也存在通过媒介产品发生的间接消耗。在投入产出理论中,完全消耗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产业对其他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和全部间接消耗的加总。完全消耗系数计为bij,指第j个产品部门的最终使用每增加一个单位,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通过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来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公式为:
B=(I-A)-1-I
3.直接分配系数
直接分配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包括进口)在不同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之间的分配使用的比例,公式为:
<p>
,i=1,……,n;j=1,……,n,n+1,……,n+q
当j=1,2,……,n时,xij为第i部门提供给第j部门中间使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j=n+1,……,n+q时,xij为第i部门提供给第j部门最终使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q为最终使用的项目数;M为进口,Xi+Mi为第i部门货物或服务的总供给量(国内生产+进口)。
4.完全分配系数
与完全消耗的原理类似,某一部门货物或服务的分配可以被分为两者之间的直接分配和通过媒介部门的间接分配。完全分配系数是i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分配和全部间接分配给j部门的量,反映了i部门对j部门的总贡献度(包括直接和通过别的部门间接两种)。i部门对j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全部间接分配系数加总即为完全分配系数。利用直接分配系数矩阵H计算完全分配系数矩阵W的公式表示为:
W=(I-H)-1-I
5.环向关联度
环向关联度的定义较为明确,即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的综合效应,分为环向直接关联度与环向完全关联度。环向直接关联度为直接消耗系数与直接分配系数之和,反映了只考虑直接效应的情况下,某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关联度;而环向完全关联度则为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分配系数之和,反映了考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情况下,某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关联度。
6.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需要直接或间接从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的投入总量,反映了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力;与之相对应,感应度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初始投入时,会直接或间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分配总量,反映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推动力。但对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如前所述,学术界对此争议颇多,且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计算过程的经济意义,二是产业规模的影响。传统定义下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为:
其中,bij是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第j列之和,即第j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力,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和的平均值;wij是第i部门对第j部门的完全分配系数,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的第i行之和,即第i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感应度,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的行和的平均值。
但是,刘起运(2002)的研究认为,就影响力系数来说,分子表示第j部门每生产一个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完全需求量,反映了第j部门的影响力或带动力,这一步骤具有明确而实际的经济意义;但分母的计算方法则是将各部门的影响力采用算术平均法得出平均影响力,而这一方法的假设前提是各部门的权重相等,即各部门都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的平均影响力,这一步不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因此,刘起运(2002)提出,将分母的计算方法改为加权平均法,采用最终产品实物构成系数作为权数,则分母的经济意义变为国民经济在该时期的特定结构下,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的平均影响力。显然,经过改进之后,受到影响较大的是最终产品实物构成系数较大或较小的部门,而构成系数居中的部门受到的影响较小。
改进后的影响力系数计算方法为:
<p>
,j=1,2,……,n
其中,αj表示第j部门最终产品占国民经济最终产品总量的比例,称为“最终产出构成系数”;bij为完全消耗系数。
此外,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刘起运(2002)对感应度系数也提出了改进的计算方法,并称之为推动力系数,即:
<p>
,i=1,2,……,n
其中,ηi表示第i部门产品的初始投入量占国民经济初始投入总量的比例,称为“初始投入构成系数”;wij为完全分配系数。
陈锡康、刘起运和齐舒畅(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2006)等皆认同传统的投入产出感应度和影响力计算存在商榷空间,“违背了列项加总原则,经济意义模糊”。目前,国家统计局也采用完全分配系数计算感应度系数,实际上是刘起运(2002)定义的推动力系数。
在本章的研究方法中,涉及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均以刘起运(2002)提出的改进的影响力系数与推动力系数计算方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