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利用对全国17所高等院校2914名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集中回答了生源的城乡差异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到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结果这一问题。研究发现:

第一,生源的城乡差异是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就业地区、就业产业、就业起薪等都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面临毕业,农村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更可能选择就业,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则更可能选择继续深造;与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已经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尚无就业意向、处于就业无望境地的可能性也更大;与农村大学生相比,城镇大学生在是否已经就业上并无明显优势,但处于等待用人单位确认和回复、有望实现就业境况的比例更大。农村大学生更可能在乡镇农村或县城就业,城镇大学生更可能在地级市及其以上城市就业。农村大学生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城镇大学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农村大学生的就业起薪明显低于城镇大学生。

第二,生源的城乡差异影响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结果的路径具有差异性。生源的城乡差异对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和就业地区的影响是间接的。生源的城乡差异通过家庭社会资本、就读学校的层次等变量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本更雄厚,而家庭社会资本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城镇家庭的子女更可能就读层次高的学校,而高层次学校的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和继续深造的机会。生源的城乡差异通过学校层次差异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地区。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更可能就读层次高的高校,而高层次学校的毕业生更可能在地级市及其以上城市找到工作;农村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更可能就读层次低的高校,而低层次学校的毕业生更可能在乡镇农村或县城就业。

生源的城乡差异对大学生的就业产业和就业起薪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双重影响。生源的城乡差异既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产业和就业起薪,又通过就读院校的层次和家庭社会资本等变量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产业,还通过就读院校的层次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变量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起薪。与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就读低层次学校的可能性更大,家庭社会资本更薄弱,家庭经济条件也可能更差,而低层次院校和家庭社会资本薄弱的大学生更可能在第二产业就业,低层次院校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大学生更可能遭遇低的就业起薪。

第三,生源的城乡差异对大学生就业的单位性质、岗位类型和满意度无明显影响。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中,大学生在哪类性质的单位就业与他们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镇无明显关联。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是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差异的有效解释变量。在管理、专业技术、技术工、普通工、行政后勤等岗位类型中,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类型与他们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镇也无必然联系。性别、城市类别等变量是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类型差异的有效解释变量。生源的城乡差异与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之间也无明显关联。是否独生子女、城市类别、人力资本等变量与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显著相关。

从本研究结果中,笔者提出三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1)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值得关注。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以来,尤其是2003年扩大招生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逐渐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剧增,这两年几乎占到新增劳动力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使业已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紧张。就业困难在现代社会并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但曾经贵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如今遭遇到如此境地的就业困难,此时的就业问题就必然会有题外之义。挫败家庭教育投资的信心、反思国内高等教育体制、质疑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因此出现。

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近十年来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类节目和报道频现各类新闻媒体。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各类高校以市场为导向,自觉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提供就业服务,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学术界在此期间发表了上千篇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文章。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显示了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表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但相关关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忽视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异质性。大学生是一个充满异质性的群体。就业困难在大学生内部各类群体身上会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体现。在就业问题上把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组研究和讨论的标准会有很多,比如性别、贫富、年代、学校等,但笔者一直认为,生源的城乡差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组标准,因为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市场化的就业体制中,农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应该比城镇大学生有更多的艰辛与困顿。

本研究的结论也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这一点。大学毕业,初次择业和就业,农村大学生的困难和矛盾比城镇大学生确实更多。农村大学生因为缺乏继续深造的条件而更可能选择就业,但在就业机会上并没有显示出优势,而且等有望实现就业、暂时处于等待用人单位确认的那部分大学生(城镇大学生更多)完成就业后,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机会上很可能处于劣势。离开农村,流动到城市就业,摆脱体力劳动,转移到脑力劳动岗位就业,这是一般的农村子女坚持求学的基本动机,也是一般的农村家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的基本动力,但农村大学生更可能在乡镇农村或县城就业,更可能在体力劳动比较明显的第二产业就业。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欠佳,求职的经济动机比较强(本研究的数据可以证实),但他们却遭遇到明显更低的就业起薪。而城镇大学生却与此相反,他们有更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可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可能在城市就业,更可能在工作条件和前景更好的第三产业就业,享有明显更高水平的起薪。

就业的难和易总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城镇大学生而言,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确实要困难一些。在思考、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需要自觉地运用城乡视角;在完善制度、制定政策以减缓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地采用城乡框架。在城乡视角和城乡框架中,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研究、更多的政策扶持。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做得都非常不够。

(2)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是影响农村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关键变量。本研究的数据证实,农村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在人力资本、就业能力两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量表得分分别为5.12、5.16,就业能力的量表得分分别为88.73、87.55,独立样本T检验的显著度分别为0.493、0.251。为什么这两类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结果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本研究设置的自变量、中介变量、控制变量都是这些差异的解释变量,还有更多的解释变量没有被发现。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专业、就读学校所在的城市、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并不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此我们暂且不讨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已有明确的结论。生源的城乡差异对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结果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双重影响。本研究没有考虑到的、尚未发现的其他解释变量,一部分只能在后续研究中完善,另一部分甚至在研究者的想象力之外。我们在此要讨论的是中介变量,尤其是就读学校的层次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结果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尤其是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影响比较大(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6;李炜、岳昌君,2009;杜桂英、岳昌君,2010)。本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条件能影响到大学生初次就业的起薪,家庭社会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地区分布和毕业去向,但就读院校层次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影响程度最深、影响面最广,毕业去向、就业地区、就业产业、就业起薪都受其影响。就读院校的层次差异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这并不奇怪,毕竟不同层次的院校在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上有差异,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尽管目前几乎还没有专门探讨就读院校的层次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但那些探讨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都会设置就读院校的层次这一自变量(本章的研究综述部分涉及类似文献),数据分析结果往往也显示就读院校的层次会影响到大学生初次就业。但是,把就读院校的层次作为一个中介变量,来讨论生源的城乡差异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影响,更能折现出重要的社会内涵,比如说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

高等教育的机会至少有三种意思:一是有还是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二是在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三是在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接受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机会。李春玲的研究证明,城镇子女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在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也是如此;高校扩大招生不仅没有缩小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反而将差距扩大了。本研究的数据则证实,农村子女和城镇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存在层次性机会差异。如表3-5所示,农村子女在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可能性更大,城镇子女就读“985”和“211”院校的可能性更大。而就读学校的这种层次性差异会对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农村子女和城镇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差异,是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资源分配的结果,也是影响劳动力市场配置的重要原因。农村大学生在初次就业中所遭遇到的不利,其实在他们选择读哪种层次的学校时就已经埋下伏笔,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会在他们随后的职业生涯中得以延续。

(3)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有待加强。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通常局限于他们的初次就业。现有的研究,包括本研究在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通常也局限于初次就业。而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等问题,很少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除麦可思研究院对毕业半年后和三年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连续性调查外,笔者尚未见到别的研究者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等问题做过专门研究。大学生的初次就业一般发生在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离开学校就已经确定了工作。研究这个阶段的就业,研究成本低,可操作性也强,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身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离开学校前就确定工作的大学生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确定工作,他们离开学校后需要继续择业和就业。即使对于那些在离开学校前已经确定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此时的工作往往还是一份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他们并未真正参加工作,工作和职业中各类事实并未实际展开。而且大学毕业只是职业生涯周期的开端,随着职业生涯的展开,有很多事实不是研究者甚至大学毕业生本人可以预测和想象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究竟如何呢?不得而知。

职业生涯周期包括从开始从事职业活动到完全退出职业活动的全过程。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周期并不相同,受到年龄、性别、学历、经验、再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性格、工作心态、工作能力、自我设计以及不同层面的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尽管高等教育已逐渐成为大众化的职业教育,但高等教育的机会毕竟不是普遍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在其职业生涯周期当中应该会有特殊的表现。所有这些未知的东西都有待研究者对大学生的就业做过程式的跟踪研究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