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的全面风险管理:基于巴塞尔II追求银行价值增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客户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一、客户银行内外环境基本分析

银行所处环境是了解其运营状况的关键因素。如果一国正处在一段痛苦经济滑坡和衰退时期,银行业就会受到相应冲击,那么即使这个国家中最好的银行也要承受压力。因此,应对银行业务集中分布所在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基础以及经济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要分析该国经济发展前景、汇率和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储蓄与投资在经济中互相制约的关系;分析该国经济开放度、对国外投资撤离敏感度、经济结构性问题;分析该国典型经济周期状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从波峰到波谷差额,失业率、资产价格和破产率从波峰到波谷的差额、引起经济波动的经济结构变化,国家政治稳定性等。

对银行所处行业环境分析,主要分析银行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银行机构的数量和相应的规模以及地域上和产品开发上的限制;在金融业中银行所占比例、公开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内外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市场准入障碍、预期变化,储蓄存款转化为直接投资的程度;在银行系统中合并趋势,与人口相比较,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数量以及其他因素包括劳动法对银行缩减营业费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于战略投资者的情况,要看控股公司对银行在利益与风险方面施加的不利影响;政治或其他一些因素对银行决策的影响;会计和报告系统的质量和透明度以及外部审计系统的质量,国家法律体系的效率和力度。对银行客户分析,要看客户对价格敏感性和客户群的组成,个人财力以及所在国家社会福利程度,银企关系状况;对银行的监管环境分析,要重点分析监管力度和质量,监管部门对银行报告的独立性要求,授权采取措施解决银行问题和避免银行倒闭的情况;分析存款保险的形式;分析政府对银行干预的程度以及解除某些监管的过程;在银行所有权结构中,国有成分以及企业或个人成分所占比例的分析等。

如何分析银行类客户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债权银行的经营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银行暴露内部评级的重点和难点。“银行永远不可能比它位于其中进行经营的国家要好”,尽管这句话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正确,但是一般而言这是一个值得遵循的规则。与处于发达的、经济波动较小的国家中的银行相比,位于新兴市场中的银行经常需要一个更大资本缓冲能力和摆脱困境的更强力量。因此,了解国家的银行制度和该银行制度中所暗含的风险与国家主权风险程度是全面评估一家银行信用风险的关键。在诸多因素中有三个关键性的因素,一是政治和经济环境;二是规章制度;三是经营环境、信用文化。

无论一家银行的增长势头有多大,所有金融机构都是所处于其中进行经营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的主体,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限制对银行的经营有直接影响,并且法律和政治因素通常会改变银行机构的财务状况。银行受主权风险的影响不容忽视,既要确定国家限额与国家评级,又要确定单个银行的限额与评级情况。国家评级也可以确定在这些国家中银行可以留出多少储备金以防范风险。这些内部政策或者外部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储备金将对特殊交易的利润率产生影响。

系统风险与一个国家金融系统的经营情况、国家实力以及它的适应力关系更加密切。具体系统因素包括:(1)银行系统结构,包括它的联合程度以及它对新银行的开放程度;(2)金融监管环境,包括银行监管的质量以及综合的法律体制和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程度;对监管环境分析,一般集中在监管质量分析、对监管发展趋势变化的展望,以及银行自身与监管关系的分析上。评级人员可从监管政策的变化、监管水平以及银行业中的国家风险来评价监管环境的风险水平,考察的内容包括国际监管政策变化趋势、国内监管政策变化趋势、政府监管体系、政府日常监督能力、政府预防能力、政府危机应变能力、政府在商业银行系统中的持股比例及其变化趋势、政府对银行高管人员控制力变化以及法律法规对破产银行储户的保护等;(3)大量与银行有关的政府政策,例如那些指向特殊部门或企业贷款的政策;(4)其他影响银行系统健康、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以及帮助不健全的银行进行重组并调整其资本结构的能力与意愿、资本发展情况以及伴随脱媒程度的相关因素。

银行系统结构将对该系统的单一银行的实力产生重大影响,一个高度分业经营的银行系统可能比混业经营的银行系统更易出现破产。银行系统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业监管结构。处于一个特殊国家中的银行业结构有可能与监管环境联系起来。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指数以及一种信用文化发展情况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新兴市场中的银行可能会因为以前破产而被怀疑,结果存款人可能将货币放在家中,尽管存款保险试图提高存款人的信心,但是它也提高了道德风险。信用文化存在与发展是一个强健的银行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

政府监管银行是因为银行在经济增长和传导货币政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银行结构本身面临着风险和很大脆弱性。银行确定的目标可能与国家政策目标相冲突,所以这种风险加剧了。股东存在着一种动机来最小化风险资本量并最大限度地来发挥其资本的杠杆作用。如杠杆率太高,在缺乏外部援助情况下银行最终将会破产。

二、客户银行信用风险定量分析

分析银行信用模式主要依据七类指标,即资本、资产质量、管理、收益、流动性和风险敏感度及其他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银行整体风险状况,见图5-9。

(1)资本是衡量银行风险最重要的指标,在分析银行信用时,既要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关键变量连续监测,又要深入考察与资本相关深层次指标。

(2)分析银行的资产质量,应侧重分析其不良资产率、贷款损失率等。

(3)收益主要反映银行中、短期盈利能力,包括资产收益、收益结构、增长趋势和稳定性、准备金计提充足度及对收益影响,收益预测及收益是否满足资本形成等。

图5-9 客户银行信用风险定量分析结构示意图

(4)流动性风险分析,主要侧重资产负债结构、资金成本率等。如银行资金来源的构成,融资渠道是否多元化;资金流(净储蓄存款、存款期限、融资稳定性);资产流动性,包括短期存款和证券、长期可买卖证券,抵押资产情况,贷款出售或证券化的能力,中央银行流动性工具以及其他资产流动性资源;流动性管理思想和流动性计划。

(5)市场风险敏感度衡量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及价格变化对银行经营造成的影响。监测指标主要是利率风险敏感性、汇率风险敏感性、物价风险敏感性、股价风险敏感性、市场风险组合管理等,敏感性指标有累计外汇头寸比例、持续期缺口、净利息收入敏感性比例等。

三、客户银行信用风险定性分析

对客户银行管理状况分析,通常采用定性方式,主要考察客户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能力、信息披露状况及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等方面。对客户银行公司治理的分析,主要分析其是否建立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建立了正确决策机制;是否建立了有效执行机制;是否建立了合理激励约束机制和问责制等。

分析客户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主要看是否建立了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以及风险管理战略合理性,风险政策程序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备性;是否建立了正确决策机制,决策机制的科学有效性;是否建立和明确了风险管理机构和职责;银行能否有效识别风险;是否建立了有效风险计量系统及风险监测系统;是否有效控制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考察对不同种类产品(如固定收益类证券、权益类投资或交易、抵押贷款、消费贷款、公司贷款等)以及消费者群体的评价指标,决策程序、组织授权情况以及抵押物评估情况;对风险暴露监控主要针对贷款控制环节、跟踪情况、内部评级系统、发现潜在风险的责任分工情况、审计部门的任务;对问题资产的处置分工、回收情况,对信用问题的处置态度以及对抵押物的处置政策。

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考察高管层对市场风险的认识程度以及对风险管理决策参与程度,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成员以及其他决策委员会成员的情况,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决策与日常风险管理的关系,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对不同类型风险的限制;监控结构性风险及交易风险的软件情况,管理信息系统是否能满足与银行业务相对应的目前和未来风险管理的需要,管理层对市场风险管理的偏好;关于国际头寸的战略、限制以及超越限制的授权;交易者和管理者如何监控头寸,以及该系统与整个风险控制系统的关系;对冲的策略;衡量市场风险的方法及其假设条件;压力测试的频率、假设以及灵活性;后台及其操作情况,与交易平台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头寸价值评估和灾难恢复;审计职能;会计政策;过去的记录与预期风险暴露之间对比。

对客户银行内部控制能力分析,主要考察其是否建立了统一授信授权制度;是否建立了各级审贷委员会;信用尽责审查在各级是否得到严格执行,银行是否违反过统一授信的行为;是否对下级机构进行适当的检查;现场检查发现的违规情况是否比上年有所增加。信息披露状况分析,主要考察银行是否按规定时间、规定内容向公众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银行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和可比;年度财务报告是否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出具相关意见;公众是否能通过媒体较方便地获得银行所披露的信息;银行是否按监管要求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见图5-10。

对客户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主要考察客户银行是否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是否能将所有业务纳入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处理系统和网络的有效性及有关是否发生过重大事故造成银行业务中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充分支持银行的经营决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图5-10 客户银行信用风险定性分析示意图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