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学生应当学点逻辑
一、什么是逻辑学
中学生应当学点逻辑是指中学生应当学一点作为科学的逻辑学。中学生为什么要学点逻辑学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逻辑学。为此,我们且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题为《夜雪》的五言短诗谈起: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写夜晚下大雪的诗,全诗的每一句都紧紧围绕“夜雪”这一主题。然而,全诗中却没有一句是表明作者亲眼见到夜里在下着大雪的,而只是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相关事物情况的感知,包括视觉和听觉来推知夜里下过大雪这一事实的存在的。比如,第一句是通过忽然感觉到“衾枕”的寒冷而推知是在下雪了;第二句是通过深夜里看到窗户格外明亮而意识到这是积雪的强烈反光而引起的,由此推知雪下得很大,积得很厚;第三、四句则是通过听到竹子不断折断的响声而推想到这是由于深夜雪大而使竹枝和竹叶上积雪过重而引起的……总之,诗中这种基于形象思维的联想活动而对“夜深知雪重”的情境描绘,同时也表现了人类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即基于经验的概括,而能以某些直接感知到的事实、现象为中介,间接地推知另一种事实或现象的存在。而思维的这种间接推知过程又主要是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夜雪》一诗中的第三、四句就包含着下述这样一个推理:
只有夜深雪重(压断竹子),才会时闻折竹声
时闻折竹声
所以,夜深雪重
这就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推理。然而,要进行推理,就离不开运用判断,这从前述推理中即可看出,推理就是由作为推理根据即前提的判断而推出作为推理结论的判断的。这就说明推理是由判断所组成的。而判断又离不开概念,因为,各种各样的判断又都是分别由各种概念所组成的。这就是说,人们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不仅离不开推理,也离不开判断和概念。人们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概念以形成判断,并运用判断以进行推理的过程。而由于人们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对现实的反映过程,思维反映现实的内容可以千差万别,但它用以反映现实的形式却总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就把概念、判断、推理称为思维的形式即思维形式。大体说来,逻辑学就是研究这些思维形式的一门科学。
那么,逻辑学又是如何来研究这些思维形式的呢?
首先,从前述推理可见,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是通过相应的语词、语句和复句来表达的,因此,逻辑学就只能是结合语言来研究思维形式的。比如,对概念的研究就是通过语言中的语词来进行的,表达概念的语词就是逻辑学中所说的词项。对判断的研究就是通过语言中的语句来进行的,表达判断的语句就是逻辑学中所说的命题。所以,也可以说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词项、命题来研究推理的。
其次,逻辑学在研究由概念组成的判断和由判断组成的推理时,并不是要去研究一个个具有具体内容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比如具体的物理概念、数学概念),而只是去研究它们所分别具有的最一般的形式。比如,“只有夜深雪重,才会时闻折竹声”就是一个判断,而且是一个由两个简单判断(“夜深雪重”和“时闻折竹声”)通过“只有……才……”联结起来的较复杂的判断。与此同类的判断还很多。比如,“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很明显,这两个判断所断定的具体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但如果我们分别用“p”、“q”来表示其中用“只有……才……”联结起来的两个判断,那么,这两个内容各不相同的判断就有下述共同的判断形式:
只有p、才q
同样,下述推理: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小李有选举权
所以,小李有十八岁
和前举“夜深知雪重”的推理在具体内容上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却有下述共同的推理形式:
只有p,才q
q
所以,p
上述的判断形式和推理形式在逻辑学上就统称为逻辑形式。逻辑学在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时,要研究的并不是各种具有具体内容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而只是上述所说的这种逻辑形式。
最后,还必须明确:逻辑形式可以是正确的,逻辑学通常称之为是有效的;也可以是不正确的,即无效的。学习逻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正确区分哪些逻辑形式是正确的、有效的,也就是符合逻辑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无效的,也就是违反逻辑的。而区分和识别一个逻辑形式的正确与错误、有效与无效,其标准就在于视其是否违反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视其是否违反了该逻辑形式必须遵守的逻辑规则。所以,逻辑学在研究各种逻辑形式时还必须着重研究这些逻辑形式的规律和规则。正是因此,逻辑学就可以定义为是一门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主要是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